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校社三方协同”的育人体系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分别以不同形式占据了孩子的生活,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时空体系。学校是教育主阵地,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社会是谋生大环境,无论哪方面教育出现盲点,都将使教育出现时空断裂。因此,构建“家校社三方协同”的德育体系,有利于实现教育时空闭环,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家校社三方协同的育人体系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分别以不同形式占据了孩子的生活,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时空体系。学校是教育主阵地,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社会是谋生大环境,无论哪方面教育出现盲点,都将使教育出现时空断裂。因此,构建家校社三方协同的德育体系,有利于实现教育时空闭环,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支撑,探索静态制度设计,强化动态实践运作,充分挖掘各方资源,协同构建德育网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统筹引领
在家校社三方协同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出统筹引领作用,通过描绘共同愿景、创建协作机制、开放育人途径等方式,协同家庭和社会科学育人,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一)描绘共同愿景
共同教育愿景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激发出家庭及社会育人工作的驱动力和创造力,并形成长效的凝聚力支持育人活动的持续开展。我校在结合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从实际出发,形成以“养正力行”为主题,以传统蒙学为内容,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的“四维”育人体系,即:书香启智,弘文养正;修行向善,立德养正;阳光运动,健体养正;环境熏陶,博学养正,为家校社共育锚定目标,理清路径。学校发挥引导作用,抓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社区活动等契机,向家长、社区传达学校育人目标及理念,并通过具体的项目协作的方式,将“高高在上”的目标、理念落实落细落小。
(二)创建协作机制
为使德育工作能够常态化开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协作机制,为此学校构建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委员会办公室、家长接待室,完善家校交流制度,推动家庭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协力支持育人目标的达成。社会角色不似家庭能轻易找到相应的责任主体,因此学校创新性地采取了定点合作的思路,逐步摸索引导社会参与育人过程的策略。比如,学校会先与社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厘清相关权责,既能够激发出合作单位的育人积极性,又不为其增加过重负担,合理设计教育场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校社合作之路,再以此为例,拓宽合作思路,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到教育工作中。
(三)开放育人途径
为使家校社协力育人发挥出效能,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学校必须秉持开放的态度,开放育人场域,创新育人方法。我们首先对德育工作进行主题化设计,细致思考并完善教育链条,理顺每一个环节,同时根据育人目标,适时引入家庭、社会角色,支持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育人成效的显现。比如,在设计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相关德育主题时,学校会聘请社会上有名望的专业人士,担任德育辅导员,将黑白色的书面文字还原为立体多彩的生活场景,用发生在身边的事例,阐释相对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课后,教师再通过“思一思”“做一做”的小任务,引导家庭也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使整个教育过程立体、生动、有效。
二、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渗透融合
家庭是起点,为孩子提供最基础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的心房是学生的教室。如何让这“心房”为孩子提供滋养一生的“营养”?
(一)为家长赋能,让家庭像家庭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必须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为此,我校通过组织系列的家长活动,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少批评,利用成功的实人实事来教育、引导孩子;强化示范带动,言教不如身教,敦促家长做好表率,以良好道德观念、理想追求、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教育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和人际交往,学习积极的亲子沟通方式,及时化解矛盾;了解学校协同下规划的教育愿景和路径,确保学校、家庭同向发力,防止出现家庭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导致孩子茫然不知所措,降低德育效果的问题。此外,我们还会重点关注特殊家庭,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家庭活动,经常在情感上给孩子贴心的关爱,在生活上给孩子细心的照料,优化家庭氛围,让孩子享受家的温暖。
(二)以任务驱动,让育人有抓手
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特长即在生活教育,但如何引导家长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有序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我们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帮助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新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劳动内容作出要求,其中就有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于是学校将“要求”作了细分、拆解。通过布置小任务的方式,让家长作为生活导师,引导学生学习各项生活技能,并对学生的表现作评价。这些小任务并非以学会为目标,而是引导家长将这些小任务内化到学生的每日生活中。连续的小任务促进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建互动机制,让矛盾易化解
衡量家校合作是否高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家校间是否建立了良性的沟通机制。因此我们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机制。一是形成主题制的家长会。每个班级每学期保证召开2—3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孩子的表现及家长反馈的信息拟定主题,形式也會根据家长的接受度进行适度调整,座谈、沙龙、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形式多样,提升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探讨共性问题,交流育儿经验。二是规范线上互动。线上沟通多通过文字进行,表达形式较为单一,不同于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能够及时校正不妥之处。因此,我们从学校层面先对教师提出要求,引导教师规范线上表达,避免矛盾的产生。我们也会将信息沟通的基本原则告知家长,引导家长学习相关处置策略。三是实现家校互访。我们不仅有家访,还有校访。也就是家长对学校的访问,比如学校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开放的教学日、校长接待日、重大的德育活动交流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活动,感受孩子的成长。 三、以社会资源为支撑,辐射带动
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我校坚持将社会教育纳入“三方协同”机制中,让孩子接受社会教育,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和事,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一)请进来
社会资源要请进校园不难,但难得是如何做出教育成效。引入社会资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引导社会资源产出亲近学生的内容,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因此社会资源的整合,我们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相应的教育主题,支持相应教育目标的达成,但同时注意不喧宾夺主。社会资源也不是直接拿来即用,我们首先要过滤掉不合适的内容,再对内容进行创新化转译,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有内容。比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法治专册的学习时,相关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学校邀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法院等机构中的专业人士,结合相应主题,为学生进行互动讲解。讲解选取了学生身边常能见到或听到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帮助其充分理解法治专册中的内容。
(二)走出去
为了让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学校整合资源,为学生的研究学习、服务性劳动、主题式教育创设真实场域,分别与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红色苏区馆等机构建立合作,为学生构建起资源网,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資源的构建仅是我们“走出去”中的一步,如何走好这一步,学校根据不同的学习场景及学习目标,设计了不同的学习记录表,启发学生根据不同模块的要求进行思考,并记录自己思考及学习的过程,让学习看得见。
(三)美周边
学校坚持艺术性、知识性、教育性相结合,优化美化环境,让德育无处不在,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学校利用周边有限的空间资源,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制作、放置孔子雕像,开展“童蒙养正”专题宣传,让孩子在体验中感悟,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理解。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周围萌生了许多商业场所,非法小商贩聚集,在学生中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我校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配合相关部门综合治理,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还学校一方净土,得到家长一致好评。
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一个完备的育人时空,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可或缺。我校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发挥学校统筹作用,激发家庭力量,整合社区资源,促进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
【李宏,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郭鑫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家校社三方协同的育人体系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分别以不同形式占据了孩子的生活,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时空体系。学校是教育主阵地,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社会是谋生大环境,无论哪方面教育出现盲点,都将使教育出现时空断裂。因此,构建家校社三方协同的德育体系,有利于实现教育时空闭环,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支撑,探索静态制度设计,强化动态实践运作,充分挖掘各方资源,协同构建德育网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统筹引领
在家校社三方协同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出统筹引领作用,通过描绘共同愿景、创建协作机制、开放育人途径等方式,协同家庭和社会科学育人,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一)描绘共同愿景
共同教育愿景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激发出家庭及社会育人工作的驱动力和创造力,并形成长效的凝聚力支持育人活动的持续开展。我校在结合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从实际出发,形成以“养正力行”为主题,以传统蒙学为内容,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的“四维”育人体系,即:书香启智,弘文养正;修行向善,立德养正;阳光运动,健体养正;环境熏陶,博学养正,为家校社共育锚定目标,理清路径。学校发挥引导作用,抓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社区活动等契机,向家长、社区传达学校育人目标及理念,并通过具体的项目协作的方式,将“高高在上”的目标、理念落实落细落小。
(二)创建协作机制
为使德育工作能够常态化开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协作机制,为此学校构建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委员会办公室、家长接待室,完善家校交流制度,推动家庭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协力支持育人目标的达成。社会角色不似家庭能轻易找到相应的责任主体,因此学校创新性地采取了定点合作的思路,逐步摸索引导社会参与育人过程的策略。比如,学校会先与社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厘清相关权责,既能够激发出合作单位的育人积极性,又不为其增加过重负担,合理设计教育场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校社合作之路,再以此为例,拓宽合作思路,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到教育工作中。
(三)开放育人途径
为使家校社协力育人发挥出效能,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学校必须秉持开放的态度,开放育人场域,创新育人方法。我们首先对德育工作进行主题化设计,细致思考并完善教育链条,理顺每一个环节,同时根据育人目标,适时引入家庭、社会角色,支持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育人成效的显现。比如,在设计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相关德育主题时,学校会聘请社会上有名望的专业人士,担任德育辅导员,将黑白色的书面文字还原为立体多彩的生活场景,用发生在身边的事例,阐释相对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课后,教师再通过“思一思”“做一做”的小任务,引导家庭也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使整个教育过程立体、生动、有效。
二、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渗透融合
家庭是起点,为孩子提供最基础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的心房是学生的教室。如何让这“心房”为孩子提供滋养一生的“营养”?
(一)为家长赋能,让家庭像家庭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必须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为此,我校通过组织系列的家长活动,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少批评,利用成功的实人实事来教育、引导孩子;强化示范带动,言教不如身教,敦促家长做好表率,以良好道德观念、理想追求、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教育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和人际交往,学习积极的亲子沟通方式,及时化解矛盾;了解学校协同下规划的教育愿景和路径,确保学校、家庭同向发力,防止出现家庭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导致孩子茫然不知所措,降低德育效果的问题。此外,我们还会重点关注特殊家庭,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家庭活动,经常在情感上给孩子贴心的关爱,在生活上给孩子细心的照料,优化家庭氛围,让孩子享受家的温暖。
(二)以任务驱动,让育人有抓手
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特长即在生活教育,但如何引导家长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有序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我们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帮助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新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劳动内容作出要求,其中就有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于是学校将“要求”作了细分、拆解。通过布置小任务的方式,让家长作为生活导师,引导学生学习各项生活技能,并对学生的表现作评价。这些小任务并非以学会为目标,而是引导家长将这些小任务内化到学生的每日生活中。连续的小任务促进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建互动机制,让矛盾易化解
衡量家校合作是否高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家校间是否建立了良性的沟通机制。因此我们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机制。一是形成主题制的家长会。每个班级每学期保证召开2—3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孩子的表现及家长反馈的信息拟定主题,形式也會根据家长的接受度进行适度调整,座谈、沙龙、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形式多样,提升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探讨共性问题,交流育儿经验。二是规范线上互动。线上沟通多通过文字进行,表达形式较为单一,不同于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能够及时校正不妥之处。因此,我们从学校层面先对教师提出要求,引导教师规范线上表达,避免矛盾的产生。我们也会将信息沟通的基本原则告知家长,引导家长学习相关处置策略。三是实现家校互访。我们不仅有家访,还有校访。也就是家长对学校的访问,比如学校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开放的教学日、校长接待日、重大的德育活动交流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活动,感受孩子的成长。 三、以社会资源为支撑,辐射带动
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我校坚持将社会教育纳入“三方协同”机制中,让孩子接受社会教育,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和事,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一)请进来
社会资源要请进校园不难,但难得是如何做出教育成效。引入社会资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引导社会资源产出亲近学生的内容,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因此社会资源的整合,我们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相应的教育主题,支持相应教育目标的达成,但同时注意不喧宾夺主。社会资源也不是直接拿来即用,我们首先要过滤掉不合适的内容,再对内容进行创新化转译,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有内容。比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法治专册的学习时,相关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学校邀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法院等机构中的专业人士,结合相应主题,为学生进行互动讲解。讲解选取了学生身边常能见到或听到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帮助其充分理解法治专册中的内容。
(二)走出去
为了让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学校整合资源,为学生的研究学习、服务性劳动、主题式教育创设真实场域,分别与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红色苏区馆等机构建立合作,为学生构建起资源网,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資源的构建仅是我们“走出去”中的一步,如何走好这一步,学校根据不同的学习场景及学习目标,设计了不同的学习记录表,启发学生根据不同模块的要求进行思考,并记录自己思考及学习的过程,让学习看得见。
(三)美周边
学校坚持艺术性、知识性、教育性相结合,优化美化环境,让德育无处不在,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学校利用周边有限的空间资源,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制作、放置孔子雕像,开展“童蒙养正”专题宣传,让孩子在体验中感悟,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理解。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周围萌生了许多商业场所,非法小商贩聚集,在学生中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我校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配合相关部门综合治理,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还学校一方净土,得到家长一致好评。
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一个完备的育人时空,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可或缺。我校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发挥学校统筹作用,激发家庭力量,整合社区资源,促进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
【李宏,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郭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