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锁韧带重建术中骨性通道建立的数字化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720204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锁骨及喙突相关解剖学特征进行数字化研究,探讨喙锁韧带重建术中骨道的安全位置. 方法 使用Mimics13.0软件对30例无肩锁关节及喙锁结构损伤的单侧肩部薄层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喙锁结构三维重建,男、女各15例;年龄20 ~ 71岁,平均49.3岁;左、右侧肩各15例.对喙突及锁骨进行解剖学测量,参照锥状韧带的解剖位置在模型上建立虚拟骨道,评估该骨道的安全性及相关参数. 结果 男性锁骨全长[(147.70±5.34) mm]、锥状韧带止点中心到锁骨远端的距离[(35.90±3.16) mm]、斜方韧带止点中心到锁骨远端的距离[(22.68±1.23) mm]均较女性[(133.09±6.61)、(30.48 ±0.54)、(18.69±1.65) mm]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锥状韧带止点中心及斜方韧带止点中心到锁骨远端的距离与锁骨全长的比值、喙突内倾角,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锁骨锥状结节尖端在锁骨上表面投影的后缘向喙突基底部前缘中点建立的骨道在喙突及锁骨上均位于正中.该骨道相对于躯干矢状面内倾35.23°±2.36°,相对于冠状面后倾5.91°±2.14°. 结论 为保证骨道安全,锁骨端的骨道中心应位于锥状结节尖端在锁骨上表面投影的后缘,喙突端的骨道中心应位于喙突基底部前缘中点.骨道内倾约35°,后倾约6°。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骑助动车时不慎摔倒并被助动车砸伤左小腿,致左小腿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就诊.急诊查体:患者神智清醒,痛苦面容,左膝及左踝多处擦伤,左膝肿胀,左踝肿胀畸形明显.膝关节外侧压痛,被动活动受限,左踝关节反常活动,有骨擦音及骨擦感.急诊X线片示:左胫腓骨远端骨折伴移位,左胫骨平台骨折,左胫骨干骨折.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跟骨牵引、抗炎镇痛、补液等对症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
期刊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一2].由于胫骨平台骨折对复位要求高且常合并多种软组织损伤,治疗时需尽量解剖复位、恢复关节稳定性并尽量保护软组织合页的完整[3].有研究[4-5]认为关节面复位不佳及关节残留松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长期临床效果则更依赖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传统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需要广泛分离软组织,局部破坏严重且显露有限,无法对关节内软组织合并伤进行
期刊
北京积水潭医院定于2014年5月27—29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膝关节周围骨折高级培训班”。内容涉及股骨远端Hoffa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等。培训采取幻灯讲课、手术录像、模型骨操作、尸体解剖、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欢迎提供疑难病例,届时进行讨论。因培训班人数控制,请您提前电话报名,额满为止。
期刊
目的 探讨软骨下骨立体支撑型(S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 1年7月共收治21例骨质疏松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58 ~80岁(平均66.0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系统分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2例.常规行肩关节CT平扫及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类型及受累情况,于伤后2~7d(平均4.0d)
目的 观察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治疗的33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89例,女148例;年龄为60~ 87岁,平均69.7岁;骨折按AO分型:A1.1型71例,A1.2型89例,A1.3型78例;A2.1型51例,A2.2型35例,A2
目的 比较钢板与钉棒系统内固定支架(简称钉棒系统)固定骨盆Tile B1型损伤模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取防腐正常成人骨盆标本7具,男2具,女5具;死亡年龄平均为42.1岁.保留从L5至股骨近端中上20 cm的骨盆标本,并保留完整的耻骨联合、双侧髋关节、双侧骶髂关节及韧带等结构.将骨盆标本置于AGS-X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模拟人体正常双足站立中立位,由L5垂直向下加压
目的 观察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Sanders1V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SandersIV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小切口组和常规切口组,每组各抽取3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小切口组采用外侧小切口结合“正骨十四法”手法整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常规切口组采用外侧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
期刊
目的 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足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足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AO分型及骨折类型.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足舟骨骨
目的 探讨人发角蛋白人工腱移植修复四肢肌腱、韧带缺损和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的疗效. 方法 1998年4月至2010年3月对106例患者行人发角蛋白人工肌腱移植修复四肢肌腱、韧带缺损和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术,男81例,女25例;年龄16 ~ 62岁,平均36岁.术后从切口愈合标准及分级、切口局部反应、患肢功能恢复时间分级、患肢肌力功能测定、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评价疗效.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2~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枢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 选择1名35岁男性健康志愿者枕骨底C0-3椎体的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10.01、HypermeshV10.0及ABAQUS 6.11软件初步建立正常颈椎C0-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已验证的C0-3节段六面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分别建立枢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