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人物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违反合作原则;性格特征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乡村生活为题材,围绕贝内特太太几个女儿的婚姻大事而展开。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进行分析,从合作原则违反的视角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
一、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牛津哲学家格莱斯提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建这一理论;196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演讲时,他才将这一理论公布于世;1975年,部分讲义编辑出版,题为《逻辑与会话》。
(一)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在某种程度上,人与人的交流似乎在遵循着某种原则,即“在交谈时,使你的话语符合双方认同的谈话目的或方向”,這个原则称为“合作原则”,简称“CP”。
(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使自己说的话到达对话所要求的详尽程度;所提供的信息不要超出现时要求;
(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不讲明知是虚假的话;不说没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所谈话的内容要密切相关;
(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避免隐晦;避免歧义;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合作原则并不是一种规定,而是描述会话中的实际情况,即:我们在讲话时,一般会有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指导我们,尽管这些是潜意识的,甚至是无意识的。
(二)违反准则(Violation of the Maxims)
人们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循这些原则及准则,有些时候会违反这些原则,会说谎话。会话含义是一种隐含意义,它可以在会话原则及其准则的指导下,依据词语的规约意义,结合语义推导出来。
二、《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
(一)违反数量准则
(Miss Bingley)“Do not you feel a great inclination, Miss Bingley, to seize such an opportunity of dancing a reel?”
(Elizabeth)“Oh! I heard you before; ....... I have therefore made up mind to tell you that I do not want to dance reel at all—and now despise me if you dare.”
伊丽莎白跑到宾格利家中探望她生病的姐姐,大家聚在一起玩乐,宾格利小姐表演完钢琴曲之后,要求伊丽莎白为大家表演。对于宾格利小姐的提问,伊丽莎白简单的回答‘I do not want to dance reel at all’即可以对话需求,以上回答违反了数量原则中的“所提供的的信息不要超出现时要求。”
伊丽莎白的回答反映出她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有主见、面对权势从不阿谀奉承的品质,同时也从侧面折射出宾格利小姐对于伊丽莎白的偏见,有意刁难她,让她在达西面前出丑。
(二)违反质量准则
(Miss Bingley)“Your examination of Darcy is over, I presume, and pray what is the result?”
(Elizabeth)“I am perfectly convinced by it that Mr. Darcy has no defect. He owns it himself without disguise.”
伊丽莎白很明显在说反话,通过阅读全文读者可以得知伊丽莎白对达西有很大的偏见,而这里说达西先生毫无缺点违反了质量准则。
读者由以上对话不难判断出伊丽莎白是一位机智聪明、有幽默感的小姐;但同时也反映出伊丽莎白的不足之处:持有偏见看待他人。
(Mr. Bennet)“I see no occasion for that.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
当贝内特太太要求贝内特先生去拜访宾格利先生时,他做出以上回答。贝内特太太已经是五个女儿的母亲,肯定不如女儿们年轻貌美,这一点贝内特先生心知肚明。他故意这样说只是为了用讽刺的方式来娱乐自己,违反了质量准则。
这一回答充分体现出贝内特先生幽默风趣,喜欢拿自己的妻子开玩笑,善于讽刺的特点。
(三)违反关联准则
(Mrs. Bennet)“I do not believe Mrs.Long will do any such thing. She has two nieces of her own. She is a selfish, hypocritical woman, and I have no opinion of her.”
(Mr. Bennet)“No more have I, and I am glad to find that you do not depend on her serving you.”
(Mrs. Bennet)“Don’t keep coughing so,Kitty, for heaven’s sake! Have a little compassion on my nerves. You tear them to pieces.” 贝内特太太因为丈夫不去拜访宾格利先生而感到生氣,当伊丽莎白提到朗太太会将宾格利先生介绍给他们时,她不相信朗太太会这样做,在她看来,朗太太是一个自私的女人。贝内特先生回答道他很高兴妻子能有这样的觉悟。贝内特太太听到后更是气不打一出来,但在当时父权制的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不敢顶撞丈夫;所以贝内特太太只好转移话题,对着在一旁咳嗽的基蒂发脾气。不难看出贝内特太太的话语违反了关联准则。
这段话表明了贝内特太太是一个喜怒无常、粗鲁、蛮横无理的人。
(四)违反方式准则
(Miss Bingley)“Miss Elizabeth Bennet! I am all astonishment. How long has she been such a favorite?-and pray when am I to wish you joy?”
(Mr. Darcy)“That is the question which I expected you to ask. ……I knew you would wish me joy.”
原文中达西先生只是单纯地表达了对伊丽莎白有好感,并未涉及到爱情方面,但一向对达西先生有好感的宾格利小姐不禁醋意大发。她并未当面职责达西先生,而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针对这一现状,达西并没有生气,而是说女性的思维跳跃很快,其中‘A lady’有可能是针对Miss Bingley,也有可能是泛指,引起歧义。这就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的避免歧义。
从达西先生和宾格利小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宾格利小姐是一位嫉妒心强、肤浅刻薄的贵族小姐;达西先生沉着冷静、思维敏捷、有教养的绅士。
(Mr.Collins)“My reasons for marrying me are, first,…... Secondly, that..... And thirdly.....”
柯林斯是贝内特先生家族遗产的合法继承人,他一开始看中大女儿简,知道简和宾格利先生之间的关系后,便转向伊丽莎白并决定向她求婚。柯林斯的长篇大论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的“简洁明了”:柯林斯并没有直接明了地表明自己的意图,话语冗长复杂,例如提到他事先已经征求了贝内特太太的同意、凯瑟琳·伯德夫人对他的建议等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柯林斯先生是一个依附权贵、虚伪自私、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
三、结语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作者有意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将小说中的人物特征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体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通过本文的分析,证明了语用学研究和文学研究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文学作品的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Jane Austin. Pride and Prejudice[M].Beijing:Central Complication&Translation Press,2016.
[2]胡壯鳞、廖美珍.语言学教程(中文译本)[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21-230.
[3]覃礼兰.《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塑造及分析[J].文学教育,2012.
作者简介:刘国霞(1996—),女,汉族,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违反合作原则;性格特征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乡村生活为题材,围绕贝内特太太几个女儿的婚姻大事而展开。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对话进行分析,从合作原则违反的视角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
一、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牛津哲学家格莱斯提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建这一理论;196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演讲时,他才将这一理论公布于世;1975年,部分讲义编辑出版,题为《逻辑与会话》。
(一)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在某种程度上,人与人的交流似乎在遵循着某种原则,即“在交谈时,使你的话语符合双方认同的谈话目的或方向”,這个原则称为“合作原则”,简称“CP”。
(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使自己说的话到达对话所要求的详尽程度;所提供的信息不要超出现时要求;
(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不讲明知是虚假的话;不说没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所谈话的内容要密切相关;
(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避免隐晦;避免歧义;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合作原则并不是一种规定,而是描述会话中的实际情况,即:我们在讲话时,一般会有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指导我们,尽管这些是潜意识的,甚至是无意识的。
(二)违反准则(Violation of the Maxims)
人们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循这些原则及准则,有些时候会违反这些原则,会说谎话。会话含义是一种隐含意义,它可以在会话原则及其准则的指导下,依据词语的规约意义,结合语义推导出来。
二、《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
(一)违反数量准则
(Miss Bingley)“Do not you feel a great inclination, Miss Bingley, to seize such an opportunity of dancing a reel?”
(Elizabeth)“Oh! I heard you before; ....... I have therefore made up mind to tell you that I do not want to dance reel at all—and now despise me if you dare.”
伊丽莎白跑到宾格利家中探望她生病的姐姐,大家聚在一起玩乐,宾格利小姐表演完钢琴曲之后,要求伊丽莎白为大家表演。对于宾格利小姐的提问,伊丽莎白简单的回答‘I do not want to dance reel at all’即可以对话需求,以上回答违反了数量原则中的“所提供的的信息不要超出现时要求。”
伊丽莎白的回答反映出她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有主见、面对权势从不阿谀奉承的品质,同时也从侧面折射出宾格利小姐对于伊丽莎白的偏见,有意刁难她,让她在达西面前出丑。
(二)违反质量准则
(Miss Bingley)“Your examination of Darcy is over, I presume, and pray what is the result?”
(Elizabeth)“I am perfectly convinced by it that Mr. Darcy has no defect. He owns it himself without disguise.”
伊丽莎白很明显在说反话,通过阅读全文读者可以得知伊丽莎白对达西有很大的偏见,而这里说达西先生毫无缺点违反了质量准则。
读者由以上对话不难判断出伊丽莎白是一位机智聪明、有幽默感的小姐;但同时也反映出伊丽莎白的不足之处:持有偏见看待他人。
(Mr. Bennet)“I see no occasion for that.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
当贝内特太太要求贝内特先生去拜访宾格利先生时,他做出以上回答。贝内特太太已经是五个女儿的母亲,肯定不如女儿们年轻貌美,这一点贝内特先生心知肚明。他故意这样说只是为了用讽刺的方式来娱乐自己,违反了质量准则。
这一回答充分体现出贝内特先生幽默风趣,喜欢拿自己的妻子开玩笑,善于讽刺的特点。
(三)违反关联准则
(Mrs. Bennet)“I do not believe Mrs.Long will do any such thing. She has two nieces of her own. She is a selfish, hypocritical woman, and I have no opinion of her.”
(Mr. Bennet)“No more have I, and I am glad to find that you do not depend on her serving you.”
(Mrs. Bennet)“Don’t keep coughing so,Kitty, for heaven’s sake! Have a little compassion on my nerves. You tear them to pieces.” 贝内特太太因为丈夫不去拜访宾格利先生而感到生氣,当伊丽莎白提到朗太太会将宾格利先生介绍给他们时,她不相信朗太太会这样做,在她看来,朗太太是一个自私的女人。贝内特先生回答道他很高兴妻子能有这样的觉悟。贝内特太太听到后更是气不打一出来,但在当时父权制的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不敢顶撞丈夫;所以贝内特太太只好转移话题,对着在一旁咳嗽的基蒂发脾气。不难看出贝内特太太的话语违反了关联准则。
这段话表明了贝内特太太是一个喜怒无常、粗鲁、蛮横无理的人。
(四)违反方式准则
(Miss Bingley)“Miss Elizabeth Bennet! I am all astonishment. How long has she been such a favorite?-and pray when am I to wish you joy?”
(Mr. Darcy)“That is the question which I expected you to ask. ……I knew you would wish me joy.”
原文中达西先生只是单纯地表达了对伊丽莎白有好感,并未涉及到爱情方面,但一向对达西先生有好感的宾格利小姐不禁醋意大发。她并未当面职责达西先生,而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针对这一现状,达西并没有生气,而是说女性的思维跳跃很快,其中‘A lady’有可能是针对Miss Bingley,也有可能是泛指,引起歧义。这就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的避免歧义。
从达西先生和宾格利小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宾格利小姐是一位嫉妒心强、肤浅刻薄的贵族小姐;达西先生沉着冷静、思维敏捷、有教养的绅士。
(Mr.Collins)“My reasons for marrying me are, first,…... Secondly, that..... And thirdly.....”
柯林斯是贝内特先生家族遗产的合法继承人,他一开始看中大女儿简,知道简和宾格利先生之间的关系后,便转向伊丽莎白并决定向她求婚。柯林斯的长篇大论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的“简洁明了”:柯林斯并没有直接明了地表明自己的意图,话语冗长复杂,例如提到他事先已经征求了贝内特太太的同意、凯瑟琳·伯德夫人对他的建议等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柯林斯先生是一个依附权贵、虚伪自私、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
三、结语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作者有意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将小说中的人物特征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体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通过本文的分析,证明了语用学研究和文学研究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文学作品的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Jane Austin. Pride and Prejudice[M].Beijing:Central Complication&Translation Press,2016.
[2]胡壯鳞、廖美珍.语言学教程(中文译本)[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21-230.
[3]覃礼兰.《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塑造及分析[J].文学教育,2012.
作者简介:刘国霞(1996—),女,汉族,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