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同时,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摸索,把自己的一些做法记录在此,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课堂气氛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以建立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首先做到熟悉新课程标准,熟悉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必须克服“以教代学”的倾向。其次,我认为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随时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交流。还应适时地给予学生赏识、肯定。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笑,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再者,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放手让学生反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在《第一次真好》的教学时,针对“哪些第一次不能尝试”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学骑摩托车很危险,有时可能掉入排水沟。另一个学生则认为经过多次的跌倒,才能学会。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此时,我并没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放手让其他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学生自己解决了疑惑。
二、给学生以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众多教师经常在口头上说要改变教育观念,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保留着落后的教育模式,总是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总担心遗漏知识,希望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全托给学生。事实上,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考虑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至少要保证有一半的时间学生自己读、自己悟;作文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写;文言文的教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疏通文意。
三、引导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多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还是经常采取传统的老师先设计好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方法。如果长期都是老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就得不到培养。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引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但是,何处寻疑?怎样质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开始时,肯定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方法。
首先,抓住课题质疑。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看标题是暗示了什么,重点写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自己能回答自己的“为什么”,就说明学生已经懂得了命题的意义,如果不能回答,这就是疑问,就需要探究。
其次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说明文中总结概括的句子,议论文过渡的段落等,看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三,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要求学生学会问本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如果都能够回答,阅读能力就不错了;不能回答,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
四、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比如: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目标,在活动中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初中学生好动,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课前5分钟的讲故事比赛。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书法活动、仿句练习等活动。专门开设语文活动课,分小组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比如自我介绍、家庭介绍;相声小品表演、自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小辩论……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课堂气氛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以建立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首先做到熟悉新课程标准,熟悉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必须克服“以教代学”的倾向。其次,我认为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随时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交流。还应适时地给予学生赏识、肯定。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笑,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再者,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放手让学生反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在《第一次真好》的教学时,针对“哪些第一次不能尝试”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学骑摩托车很危险,有时可能掉入排水沟。另一个学生则认为经过多次的跌倒,才能学会。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此时,我并没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放手让其他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学生自己解决了疑惑。
二、给学生以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众多教师经常在口头上说要改变教育观念,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保留着落后的教育模式,总是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总担心遗漏知识,希望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全托给学生。事实上,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考虑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至少要保证有一半的时间学生自己读、自己悟;作文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写;文言文的教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疏通文意。
三、引导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多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还是经常采取传统的老师先设计好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方法。如果长期都是老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惰性和依赖性,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就得不到培养。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引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但是,何处寻疑?怎样质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开始时,肯定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方法。
首先,抓住课题质疑。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看标题是暗示了什么,重点写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自己能回答自己的“为什么”,就说明学生已经懂得了命题的意义,如果不能回答,这就是疑问,就需要探究。
其次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比如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说明文中总结概括的句子,议论文过渡的段落等,看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三,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要求学生学会问本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如果都能够回答,阅读能力就不错了;不能回答,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
四、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比如: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目标,在活动中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初中学生好动,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课前5分钟的讲故事比赛。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书法活动、仿句练习等活动。专门开设语文活动课,分小组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比如自我介绍、家庭介绍;相声小品表演、自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小辩论……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