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入”与“产出”,原本是经济学中的概念。前者,大致是指为生产产品(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所耗成本;后者,则指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人们总是希望在进行生产或投资时,“产出”能多于“投入”,并且是愈多愈好。笔者试图借用上述概念,从一个角度考察新闻精品的创制、生产。在此处,“投入”和“产出”被赋予了另外的含义。“投入”,指身心投入;“产出”,特指新闻精品的制成问世。那么,对于新闻精品而言,“投入”与“产出”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
新闻精品当是新闻中的上乘之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刘海贵教授曾提出过新闻精品的三项主要评价标准,即:政治性、显著性和必读性。必读性说的是:受众接触这则新闻后,不看、不听不行,欲罢不能①。对于新闻作品来说,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笔者认为,举凡称得上精品的新闻作品,固然也要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就此而言,很有可能是一挥而就的“急就章”),但不管怎样,它(们)在媒体上刊播以后不会很快成为过眼云烟,变得再也无人问津,而往往会以其内容的深邃性、思想的穿透力和表现的新颖感,使受众即时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日后作为经典常被人提起、受人赞赏。
新闻精品得以生成,可以有一大堆原因,但实际上不外乎必然性的原因和偶然性的原因两大类。
新闻精品得以生成的偶然性原因,主要是指灵感、机遇等确实起作用而又无法复制和重演的因素。灵感现象比较奇特,与投入之间未必存在必然联系。故此处不作研究论述,而单论机遇与投入的关系。某些事实有着极高的新闻价值(有时是显在的,更多则是潜在的),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一般人未必就能立马觉察、牢牢抓住;而平时在培养专业素质方面投入较多、训练有素的记者,则往往能及时抓住机遇并且有不俗的表现,凭借其制作的精品脱颖而出。1984年国庆节,《人民日报》记者王东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建国35周年盛大庆典现场,灵敏地捕捉住了游行队伍中北京大学学生打出横幅标语“小平您好”的精彩镜头,迅即体悟到了其中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立即将它拍摄下来。“这张照片就是突然到天安门这儿,后来知道这是北大的学生突然打出了这样的横幅。但是只展示几秒钟时间就收起来了。”②该幅以《小平您好》为题、凸现领袖与人民群众新颖关系的摄影作品,后来获得全国最佳新闻摄影奖、全国好新闻特等奖。当时在场的记者应该不在少数,但何以独独王东获此殊荣?笔者以为,由平时的投入(从业经验得以及时总结提升、对异常情况能在瞬间进行价值判断、对精彩瞬间经常加以琢磨、有过抓拍方面的良好训练等)所夯实的深厚功底和练就的特殊能力,在彼时彼地发挥了奇妙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精品方才有望问世。以上投入,是“养兵千日”式的日常投入;与此相对应的产出,则以“用兵一时”的方式呈现。如果平日未通过长期投入而练就慧眼和睿智,待到打着横幅标语的队伍离去才恍然大悟,那就为时晚矣!如此看来,上述新闻精品的产出,虽然貌似偶然,不过实质上,在偶然之中是蕴含着必然的。
新闻精品得以生成的必然性原因,涉及诸多方面,例如记者的新闻敏感度高、思维创新能力强、投入时间精力多(精心思考和打磨)等。这里着重分析必然性原因中的投入问题。大量新闻精品,都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酝酿过程。此处的新闻采访,不是一两个小时甚至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写作(或制作)也非片刻即成、倚马可待;往往需要全身心投入,采写一篇报道需历经若干个日日夜夜。固然不能说只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新闻精品产出;但无论如何,新闻精品的产出,是离不开在采访、写作(制作)中身心投入这一重要条件的。业界人士早就有“采访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之说,足见新闻人对身心投入的重视和强调。身心不投入,绝无出新闻精品的可能。由此,下狠心投入就成了新闻作品所以能成为精品的必然性原因之一。
二
人们总是说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当然是不错的。进行相应的准备即为作广义的投入。特定主体如果没有事先所做的准备这样一种投入,那么在突然而至的机会面前就难免会措手不及、束手无策,从而与机会失之交臂,以致事后懊悔不迭。待看过一幅题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的新闻摄影作品以后,笔者突然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有的时候,光有准备(包括有相当充分的准备)似乎还不足以令机会垂青;在某些情况下,机会垂青的恐怕应该是有准备且矢志不渝、舍得下苦功和进行大投入的人。说这种人是全身心地投入新闻采写也许并不为过。
那是“《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图片”获奖作品中的一幅:列车在青藏铁路大桥上飞驰,与此同时,一群藏羚羊呈纵队形从桥下横穿而过,与呼啸而来的火车形成了垂直立交。早在青藏铁路设计之初,设计者就充分考虑了环保课题,为了保障沿途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2006年6月23日,一列试运行的火车驶过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五北大桥,与此同时,一批迁徙的藏羚羊从桥下经过,这一美妙和谐的瞬间,被摄影者定格了③。只是列车在大桥上通过,已经不算新闻了;单单是藏羚羊在大桥下穿行,也不能算是好新闻。桥上火车行、桥下羚羊过——这一瞬间,就形成了妙不可言的新闻事实;将此定格,就形成了新闻精品。图片的作者是《大庆晚报》的摄影记者刘为强。
就摄影技巧而言,刘为强也许并非独占鳌头,相信强于、精于刘为强者不在少数;能想到抓拍火车与藏羚羊同在的精彩瞬间、以体现青藏铁路注意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理念这一创意,也不可能仅此一人。然而,能抓得住摄影者自身、火车、藏羚羊同时间同空间出现、堪称奇迹的一瞬的,却非刘为强莫属。因为,他的投入之巨大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仅仅为了那一瞬间的到来,他耐心苦等了整整八天八夜。如果等不到藏羚羊和火车同现,他还会义无反顾地继续静候下去,等上18天、28天……人所共知,藏羚羊生性特别胆小,只要发现远处有人,它们就会立即逃之夭夭。为此,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无人区,刘为强特意挖了一个掩体,藏身其中,上面还盖上了掩饰物。就这样,他孤身一人,在掩体中守候了八天八夜。风吹日晒、精神劳顿、寂寞难耐之状,当不难想见。如果刘为强在掩体中,憋足了劲头,做好了准备,只守候了七天八夜,最后一天没能再守候下去,那么,他将功亏一篑,留下永远的遗憾。如果抱着急功近利的目的而来,处于急于求成的心态之中,守候多日而一无收获,也难免心生打道回府之念并付诸行动,那么,他就会失去再坚持一下即可能獲得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今时代,新闻作品的生产过多地被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左右,多挣工分成为记者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于新闻精品的生产不利。正是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中,刘为强耐得住寂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坚守、而等待、而下苦功和作大投入,并非易事,委实难能可贵。
对于新闻摄影记者刘为强来说,静候火车与藏羚羊同时而至,是创制新闻精品的关键所在。火车与藏羚羊什么时候同至,什么时候就构成了新闻图片上的精彩画面。投入因产出何时兑现的不确定性而充满变数。但事情最后还是应了“皇天不负苦心人”的老话而圆满告终。刘为强的马拉松式的静候,本身就是新闻摄影记者的一种积极作为。耐心等待,而不是急不可耐;专心致志,而不是心猿意马——这是刘为强在特定条件下的别具一格的投入方式。在这里,新闻的时效性表现为“逮个正着”、迅速定格。以至可以如是说:在这里,是否愿意投入,是否愿意作大的投入,成为特定新闻精品能否产出的决定性因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字记者、电视新闻记者,都应该无条件无例外地、整日整夜地等待新闻事件的发生;但是,刘为强的潜心做事、致力于创制新闻精品的可贵精神和实际努力,无论如何也是值得同行们学习的。
对于生活中可以预见的、比较重要的事实进行报道,也应当如此全身心地投入和耐心地等待吗?通过对一些新闻精品个案的研究,笔者认为:答案是大致肯定的。这里所说的全身心地投入,是全神贯注、凝神深思、心无旁骛;耐心地等待,并非一味坐等,而是积极采集素材,一俟精彩瞬间到来,立即形成作品并及时刊播。
为写好《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这篇不满千字的报道,《苏州日报》记者高坡,对此事从酝酿到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到乡镇跑了几十趟,走访了十几个村庄,采访了从当地决策者到普通农民总计上百人,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后来抓住农民领取医保卡的精彩瞬间写成报道,从而一炮打响④。从表面上看,高坡是打一炮就打响了;但是作者在此前进行的跟踪是长期的,其投入远超过一般千字报道的投入,等待是极其耐心的,下的功夫可谓深矣。该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属理所当然。高坡在长期跟踪的過程中,时间精力的投入有多大,不难想见。耐心静候和捕捉农民领取医保卡的精彩瞬间,其实是记者为获取新闻由头所做的一种投入,是精益求精做新闻的具体体现。倘若高坡所做报道就事论事而缺乏深厚底蕴,倘若他不等到具有丰富内涵的精彩瞬间到来就匆匆报道,上述作品能显得如此精深和老到吗?新闻精品与一般新闻作品在此形成了分野。进而言之,新闻精品所需要的投入和所呈现的产出,并非依靠经济学的原理所能解释的,而有其特殊深刻的涵义。因为,新闻精品的内涵丰富和底蕴深厚,都不是凭举手之劳就能获得的。在这里,投入极少而能出新闻精品绝无可能,与旁人一样投入而能以新闻精品胜出只是奢望。
三
也有些新闻事实不需等待,在记者进行采访前就已经发生。记者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线索,投入与不投入,少投入与多投入,所得到的回报情况迥异。若干年前,河南上蔡新华书店发生过这样一个新闻事实:农民一年内买走了17500幅地图,如此销售业绩可谓前所未有。说“创造历史新高”全然没有错;既然“创造历史新高”,当然也就是新闻了。采写这种新闻,无须作大的投入即可刊播,但这样的新闻作品不可能给人留下历久难忘的印象。因为它只涉及“是怎么回事”,而未解析“此事何以如此”和“此事有何意义”等深层次的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的题为《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上蔡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的新闻,没有仅仅停留于对该县新华书店一年内地图的销售数量进行报道,而是比同类报道的作者投入了更多神思,通过不断开掘而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记者向农民和向自己追寻一连串问题的答案:买地图的主要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买地图?他们把地图挂在哪里?此事包含着何种深意?在采访中,他们了解到农民在家里以地图取代神像,地图使农民与外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农民的心胸和眼界变得更加开阔,购买地图成为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和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表征。这些深意是新闻事实中蕴涵的,然而又并非裸露于事情的表层,对此加以认识、挖掘和把握不可指望一蹴而就。记者需要通过深入的采访去获得丰富和鲜活的素材,并进而通过追根究源式的分析、思考,去探求问题的答案。阅读这样的报道,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读者在阅读之中既了解了相关的信息,又得到了某种愉悦。如果记者在采访中浅尝辄止,在写作中疏于思考,以较少的投入获取产出,固然也能刊播、面世,但难逃被很快湮没的速朽命运。
仔细阅读由新华社周岩等三位记者合写、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报道《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在采写中的非同一般的投入。这篇报道是在记者们于格尔木、拉萨两地同时所做采访的基础上合成的,体现出“共时性”特点。在现实场景中,摄入了如下镜头:胡锦涛主席在列车开通庆典上的讲话;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庆典首发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的即景及此后旅程;乘坐首列出藏列车的藏族牧民土登当曲及其用新的红头绳编的以示喜庆的“英雄结(辫子)”;拉萨大昭寺僧人次仁为沿线的风光陶醉因而迟迟不肯坐下;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等等。文中还穿插了对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理事黄福开、藏学专家安才旦、正在拉萨访问的意大利汉学家米良的采访报道,内容涉及青藏铁路开通后的环境保护、藏文化保存与发展等国内外舆论所关注的问题。在背景部分,则以精炼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交待了有关青藏铁路开通的五个方面的衬托性内容,从而充分显示了挥洒自如的特点:一是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二是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三是创了冻土层支撑铁轨和火车的奇迹(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四是改写了世界最高铁路的纪录(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而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五是做了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比较(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上述背景,不仅使青藏铁路的意义和价值尽显,而且使作品字约意丰、意蕴陡增。而报道中前瞻和预测的部分,则引用了铁道部提供的权威信息——2010年,铁路将承运75%的进出藏货物,降低运输成本并使旅游收入翻番。据悉,中国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将青藏铁路延伸至日喀则、林芝和亚东。届时西藏铁路总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部分贸易物资可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南亚出入境。总之,该报道的作者所做调研采访相当到位,报道涉及现场场景、即时采访、对事先设定的采访对象有一定深度的访谈、对背景的娴熟运用和自如调遣。一言以概之,该作之所以成为精品,投入在其中的作用被发挥到极致,这应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用于舆论监督的批评性报道,由于其特殊的角色身份,要求作者在采访写作中进行更多的投入,确保事实确凿和报道准确,做到无可挑剔。由新华社陈芳等四位记者采写、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发出了引人深思的尖锐诘问。此报道根据对7年前在村委会选举中按自己意愿投票而受到打击报复的村民回访写成。7年前主流媒体就此事作过报道并引起过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村民对处理结果很不满意。大伙为告状已经花费18万元,正眼睁睁期待着能解决问题。于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回访,“冲破地方政府层层阻力,在6天没日没夜的采访中,与采访对象展开了多次激烈交锋。记者从数十万字的采访资料中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从十多个部门、100多个采访对象中采集出关键的证人证言。”⑤这是多大的投入,已经无须赘言;尤为重要的是,记者为了伸张正义,将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其无私投入,实在令人感佩。该作品成为新闻精品,乃情理中事。
注释:
①庹继光:《新闻精品立体化解读的典范——对话〈新闻传播精品导读〉丛书总主编刘海贵教授》,《新闻战线》,2006年第6期
②王东:《我怎样拍摄〈小平您好〉》,http://bbs.crt.com.cn/bbs/simple/index.php?t16424.html
③姜钦峰:《一幅新闻摄影作品的背后》,《意林》,2007年第5期
④朱惠民:《鱼鹰、蜜蜂、“冶炼厂”——新闻采写三题》, http://www.rgd.cn/rgd/ xxyd/ nfgbyj/cbzx/5430.shtml
⑤见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作品选》,第21页,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
新闻精品当是新闻中的上乘之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刘海贵教授曾提出过新闻精品的三项主要评价标准,即:政治性、显著性和必读性。必读性说的是:受众接触这则新闻后,不看、不听不行,欲罢不能①。对于新闻作品来说,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笔者认为,举凡称得上精品的新闻作品,固然也要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就此而言,很有可能是一挥而就的“急就章”),但不管怎样,它(们)在媒体上刊播以后不会很快成为过眼云烟,变得再也无人问津,而往往会以其内容的深邃性、思想的穿透力和表现的新颖感,使受众即时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日后作为经典常被人提起、受人赞赏。
新闻精品得以生成,可以有一大堆原因,但实际上不外乎必然性的原因和偶然性的原因两大类。
新闻精品得以生成的偶然性原因,主要是指灵感、机遇等确实起作用而又无法复制和重演的因素。灵感现象比较奇特,与投入之间未必存在必然联系。故此处不作研究论述,而单论机遇与投入的关系。某些事实有着极高的新闻价值(有时是显在的,更多则是潜在的),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一般人未必就能立马觉察、牢牢抓住;而平时在培养专业素质方面投入较多、训练有素的记者,则往往能及时抓住机遇并且有不俗的表现,凭借其制作的精品脱颖而出。1984年国庆节,《人民日报》记者王东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建国35周年盛大庆典现场,灵敏地捕捉住了游行队伍中北京大学学生打出横幅标语“小平您好”的精彩镜头,迅即体悟到了其中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立即将它拍摄下来。“这张照片就是突然到天安门这儿,后来知道这是北大的学生突然打出了这样的横幅。但是只展示几秒钟时间就收起来了。”②该幅以《小平您好》为题、凸现领袖与人民群众新颖关系的摄影作品,后来获得全国最佳新闻摄影奖、全国好新闻特等奖。当时在场的记者应该不在少数,但何以独独王东获此殊荣?笔者以为,由平时的投入(从业经验得以及时总结提升、对异常情况能在瞬间进行价值判断、对精彩瞬间经常加以琢磨、有过抓拍方面的良好训练等)所夯实的深厚功底和练就的特殊能力,在彼时彼地发挥了奇妙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精品方才有望问世。以上投入,是“养兵千日”式的日常投入;与此相对应的产出,则以“用兵一时”的方式呈现。如果平日未通过长期投入而练就慧眼和睿智,待到打着横幅标语的队伍离去才恍然大悟,那就为时晚矣!如此看来,上述新闻精品的产出,虽然貌似偶然,不过实质上,在偶然之中是蕴含着必然的。
新闻精品得以生成的必然性原因,涉及诸多方面,例如记者的新闻敏感度高、思维创新能力强、投入时间精力多(精心思考和打磨)等。这里着重分析必然性原因中的投入问题。大量新闻精品,都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酝酿过程。此处的新闻采访,不是一两个小时甚至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写作(或制作)也非片刻即成、倚马可待;往往需要全身心投入,采写一篇报道需历经若干个日日夜夜。固然不能说只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新闻精品产出;但无论如何,新闻精品的产出,是离不开在采访、写作(制作)中身心投入这一重要条件的。业界人士早就有“采访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之说,足见新闻人对身心投入的重视和强调。身心不投入,绝无出新闻精品的可能。由此,下狠心投入就成了新闻作品所以能成为精品的必然性原因之一。
二
人们总是说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当然是不错的。进行相应的准备即为作广义的投入。特定主体如果没有事先所做的准备这样一种投入,那么在突然而至的机会面前就难免会措手不及、束手无策,从而与机会失之交臂,以致事后懊悔不迭。待看过一幅题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的新闻摄影作品以后,笔者突然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有的时候,光有准备(包括有相当充分的准备)似乎还不足以令机会垂青;在某些情况下,机会垂青的恐怕应该是有准备且矢志不渝、舍得下苦功和进行大投入的人。说这种人是全身心地投入新闻采写也许并不为过。
那是“《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图片”获奖作品中的一幅:列车在青藏铁路大桥上飞驰,与此同时,一群藏羚羊呈纵队形从桥下横穿而过,与呼啸而来的火车形成了垂直立交。早在青藏铁路设计之初,设计者就充分考虑了环保课题,为了保障沿途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2006年6月23日,一列试运行的火车驶过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五北大桥,与此同时,一批迁徙的藏羚羊从桥下经过,这一美妙和谐的瞬间,被摄影者定格了③。只是列车在大桥上通过,已经不算新闻了;单单是藏羚羊在大桥下穿行,也不能算是好新闻。桥上火车行、桥下羚羊过——这一瞬间,就形成了妙不可言的新闻事实;将此定格,就形成了新闻精品。图片的作者是《大庆晚报》的摄影记者刘为强。
就摄影技巧而言,刘为强也许并非独占鳌头,相信强于、精于刘为强者不在少数;能想到抓拍火车与藏羚羊同在的精彩瞬间、以体现青藏铁路注意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理念这一创意,也不可能仅此一人。然而,能抓得住摄影者自身、火车、藏羚羊同时间同空间出现、堪称奇迹的一瞬的,却非刘为强莫属。因为,他的投入之巨大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仅仅为了那一瞬间的到来,他耐心苦等了整整八天八夜。如果等不到藏羚羊和火车同现,他还会义无反顾地继续静候下去,等上18天、28天……人所共知,藏羚羊生性特别胆小,只要发现远处有人,它们就会立即逃之夭夭。为此,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无人区,刘为强特意挖了一个掩体,藏身其中,上面还盖上了掩饰物。就这样,他孤身一人,在掩体中守候了八天八夜。风吹日晒、精神劳顿、寂寞难耐之状,当不难想见。如果刘为强在掩体中,憋足了劲头,做好了准备,只守候了七天八夜,最后一天没能再守候下去,那么,他将功亏一篑,留下永远的遗憾。如果抱着急功近利的目的而来,处于急于求成的心态之中,守候多日而一无收获,也难免心生打道回府之念并付诸行动,那么,他就会失去再坚持一下即可能獲得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今时代,新闻作品的生产过多地被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左右,多挣工分成为记者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于新闻精品的生产不利。正是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中,刘为强耐得住寂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坚守、而等待、而下苦功和作大投入,并非易事,委实难能可贵。
对于新闻摄影记者刘为强来说,静候火车与藏羚羊同时而至,是创制新闻精品的关键所在。火车与藏羚羊什么时候同至,什么时候就构成了新闻图片上的精彩画面。投入因产出何时兑现的不确定性而充满变数。但事情最后还是应了“皇天不负苦心人”的老话而圆满告终。刘为强的马拉松式的静候,本身就是新闻摄影记者的一种积极作为。耐心等待,而不是急不可耐;专心致志,而不是心猿意马——这是刘为强在特定条件下的别具一格的投入方式。在这里,新闻的时效性表现为“逮个正着”、迅速定格。以至可以如是说:在这里,是否愿意投入,是否愿意作大的投入,成为特定新闻精品能否产出的决定性因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字记者、电视新闻记者,都应该无条件无例外地、整日整夜地等待新闻事件的发生;但是,刘为强的潜心做事、致力于创制新闻精品的可贵精神和实际努力,无论如何也是值得同行们学习的。
对于生活中可以预见的、比较重要的事实进行报道,也应当如此全身心地投入和耐心地等待吗?通过对一些新闻精品个案的研究,笔者认为:答案是大致肯定的。这里所说的全身心地投入,是全神贯注、凝神深思、心无旁骛;耐心地等待,并非一味坐等,而是积极采集素材,一俟精彩瞬间到来,立即形成作品并及时刊播。
为写好《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这篇不满千字的报道,《苏州日报》记者高坡,对此事从酝酿到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到乡镇跑了几十趟,走访了十几个村庄,采访了从当地决策者到普通农民总计上百人,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后来抓住农民领取医保卡的精彩瞬间写成报道,从而一炮打响④。从表面上看,高坡是打一炮就打响了;但是作者在此前进行的跟踪是长期的,其投入远超过一般千字报道的投入,等待是极其耐心的,下的功夫可谓深矣。该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属理所当然。高坡在长期跟踪的過程中,时间精力的投入有多大,不难想见。耐心静候和捕捉农民领取医保卡的精彩瞬间,其实是记者为获取新闻由头所做的一种投入,是精益求精做新闻的具体体现。倘若高坡所做报道就事论事而缺乏深厚底蕴,倘若他不等到具有丰富内涵的精彩瞬间到来就匆匆报道,上述作品能显得如此精深和老到吗?新闻精品与一般新闻作品在此形成了分野。进而言之,新闻精品所需要的投入和所呈现的产出,并非依靠经济学的原理所能解释的,而有其特殊深刻的涵义。因为,新闻精品的内涵丰富和底蕴深厚,都不是凭举手之劳就能获得的。在这里,投入极少而能出新闻精品绝无可能,与旁人一样投入而能以新闻精品胜出只是奢望。
三
也有些新闻事实不需等待,在记者进行采访前就已经发生。记者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线索,投入与不投入,少投入与多投入,所得到的回报情况迥异。若干年前,河南上蔡新华书店发生过这样一个新闻事实:农民一年内买走了17500幅地图,如此销售业绩可谓前所未有。说“创造历史新高”全然没有错;既然“创造历史新高”,当然也就是新闻了。采写这种新闻,无须作大的投入即可刊播,但这样的新闻作品不可能给人留下历久难忘的印象。因为它只涉及“是怎么回事”,而未解析“此事何以如此”和“此事有何意义”等深层次的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的题为《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上蔡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的新闻,没有仅仅停留于对该县新华书店一年内地图的销售数量进行报道,而是比同类报道的作者投入了更多神思,通过不断开掘而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记者向农民和向自己追寻一连串问题的答案:买地图的主要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买地图?他们把地图挂在哪里?此事包含着何种深意?在采访中,他们了解到农民在家里以地图取代神像,地图使农民与外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农民的心胸和眼界变得更加开阔,购买地图成为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和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表征。这些深意是新闻事实中蕴涵的,然而又并非裸露于事情的表层,对此加以认识、挖掘和把握不可指望一蹴而就。记者需要通过深入的采访去获得丰富和鲜活的素材,并进而通过追根究源式的分析、思考,去探求问题的答案。阅读这样的报道,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读者在阅读之中既了解了相关的信息,又得到了某种愉悦。如果记者在采访中浅尝辄止,在写作中疏于思考,以较少的投入获取产出,固然也能刊播、面世,但难逃被很快湮没的速朽命运。
仔细阅读由新华社周岩等三位记者合写、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报道《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在采写中的非同一般的投入。这篇报道是在记者们于格尔木、拉萨两地同时所做采访的基础上合成的,体现出“共时性”特点。在现实场景中,摄入了如下镜头:胡锦涛主席在列车开通庆典上的讲话;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庆典首发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的即景及此后旅程;乘坐首列出藏列车的藏族牧民土登当曲及其用新的红头绳编的以示喜庆的“英雄结(辫子)”;拉萨大昭寺僧人次仁为沿线的风光陶醉因而迟迟不肯坐下;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等等。文中还穿插了对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理事黄福开、藏学专家安才旦、正在拉萨访问的意大利汉学家米良的采访报道,内容涉及青藏铁路开通后的环境保护、藏文化保存与发展等国内外舆论所关注的问题。在背景部分,则以精炼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交待了有关青藏铁路开通的五个方面的衬托性内容,从而充分显示了挥洒自如的特点:一是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二是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三是创了冻土层支撑铁轨和火车的奇迹(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四是改写了世界最高铁路的纪录(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而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五是做了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比较(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上述背景,不仅使青藏铁路的意义和价值尽显,而且使作品字约意丰、意蕴陡增。而报道中前瞻和预测的部分,则引用了铁道部提供的权威信息——2010年,铁路将承运75%的进出藏货物,降低运输成本并使旅游收入翻番。据悉,中国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将青藏铁路延伸至日喀则、林芝和亚东。届时西藏铁路总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部分贸易物资可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南亚出入境。总之,该报道的作者所做调研采访相当到位,报道涉及现场场景、即时采访、对事先设定的采访对象有一定深度的访谈、对背景的娴熟运用和自如调遣。一言以概之,该作之所以成为精品,投入在其中的作用被发挥到极致,这应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用于舆论监督的批评性报道,由于其特殊的角色身份,要求作者在采访写作中进行更多的投入,确保事实确凿和报道准确,做到无可挑剔。由新华社陈芳等四位记者采写、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发出了引人深思的尖锐诘问。此报道根据对7年前在村委会选举中按自己意愿投票而受到打击报复的村民回访写成。7年前主流媒体就此事作过报道并引起过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村民对处理结果很不满意。大伙为告状已经花费18万元,正眼睁睁期待着能解决问题。于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回访,“冲破地方政府层层阻力,在6天没日没夜的采访中,与采访对象展开了多次激烈交锋。记者从数十万字的采访资料中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从十多个部门、100多个采访对象中采集出关键的证人证言。”⑤这是多大的投入,已经无须赘言;尤为重要的是,记者为了伸张正义,将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其无私投入,实在令人感佩。该作品成为新闻精品,乃情理中事。
注释:
①庹继光:《新闻精品立体化解读的典范——对话〈新闻传播精品导读〉丛书总主编刘海贵教授》,《新闻战线》,2006年第6期
②王东:《我怎样拍摄〈小平您好〉》,http://bbs.crt.com.cn/bbs/simple/index.php?t16424.html
③姜钦峰:《一幅新闻摄影作品的背后》,《意林》,2007年第5期
④朱惠民:《鱼鹰、蜜蜂、“冶炼厂”——新闻采写三题》, http://www.rgd.cn/rgd/ xxyd/ nfgbyj/cbzx/5430.shtml
⑤见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作品选》,第21页,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