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外探究中,让学生领悟科学之美”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033-01
  小学科学课中有很多课要在实地真实的观察探究,才能获得实在的效果。这些课在教室里是无法上扎实的,必须充分利用校园里的有效资源,组织学生到室外实地观察探究,使学生在室外科学探究中细细体味科学的本质,从而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科学的秘密,充分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才能让学生真切领悟科学自然之美、科学理论之美、科学思维之美。
  1 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亲近大自然 ,领悟科学自然之美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就指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可以说,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样的经历了,许多孩子都被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严厉的管教着,密不透风地裹在教室里或蜗居,仅有的户外活动也大多被体育运动所占据,很少自觉地去观察亲近研究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广阔的大自然,那种八股式的死读书,罚背诵、抄写的教学陋习早为学生所深恶痛绝。而科学课中的室外探究就能给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亲历大自然的机会,孩子们太喜欢这样的探究了。
  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小学生,他们对科学是充满期待的。他们早就从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那里打听来科学能观察大树,养蚕宝宝,抓蚂蚁、做实验,早就盼望了上了。我们老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心理,扎实上好科学第一课。如,《我看到了什么》是三年级科学课的第一课,也是生命科学单元的第一课。该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学习观察方法,理解观察的意义。上第一课,我先让孩子们看课文目录,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科学是学什么的吗?你们想怎么学呢?大家很兴奋,大声喊出了心里话:蒋老师,我们想到教室外的校园里去看看大树!我顺势又问:你们想去看大树的什么呢?这时,孩子们群情毕露,纷纷说出了心里话,他们想去摸一摸树皮,去量一量树的粗细,去看一看树上挂了果子没有,树上会有鸟窝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树冠像伞吗……这时,我满口答应了孩子们的要求,并且顺势利导地引导孩子们学习观察方法,同时做好了到室外活动的组织工作。然后就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去观察,有目的去看,去记录。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学习的激情。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展开了探究活动,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明白了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这样,第一节课上好后,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印象很深刻,从而爱上科学,盼望上科学课,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埋下了爱科学的种子。
  2 有效探究大自然,领悟科学理论之美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学科学,动手动脑是科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动手”只是一种手段,“动脑”才是根本目的。例如:四下科学《各种各样的花》,为了提高观察的实效,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都在观察前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制定好观察研究计划。给学生提供花的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记录表上的内容,为有目的的观察作好思想准备。然后让学生在校园里,拿着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花朵,因为这是一次对生命世界的探究,所以老师要特别提醒学生:要珍惜植物的生命,不要去损伤美丽的花朵;要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由于具体指导到位,学生增强了小组内各成员的合作,观察也更有目的,学生们都像快乐的小鸟,开心的看着、问着、讨论着、研究着、记录着。并提出了许多课堂中没有出现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和记录,通过放手观察和研究,让学生真实地探究花朵中的雌蕊和雄蕊,花瓣的形状和数量,真实地感受各种各样的花。在实际的探究中通过交流,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生物代替枯燥的科学理论,内容更加充满了生命气息。学生充分领悟了科学理论之美。
  3 收集、交流和描述室外探究活动信息,领悟科学思维之美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置悬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探究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要考虑到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在探究、评价上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能鼓励和帮助(包括适时地提供工具,在必要的时候教给他们更有效地开展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等)学生,引导他们最终能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的答案,并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在观察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怎样把观察到的内容,用多种方法描述记录下来。如《捡落叶》这一课,我让学生捡落叶后,让学生画一画叶子,观察叶子的构成;量一量叶子,比较叶子的大小;分一分叶子,看一看叶子的种类;数一数叶子,拓一拓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多种的观察描述方法使学生对叶子的构成更加熟悉掌握。
  学生的室外科学探究活动完成了以后,我们总是及时的组织学生交流,要让学生汇报在室外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发现、收获和感受,通过汇报交流,最后规范学生的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形成科学概念,获得正确的科学理论。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领悟科学的思维之美。
  科学之美,美与内涵。自然之美、理论之美、思维之美,涵蓋整个室外探究过程中。让室外探究犹如夜色中的霓虹,放射出七彩之光。尽情绽放科学独特的美丽。
其他文献
【摘 要】 研究中设计一个真实科学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访谈法了解学生的科学认知信念。研究发现:面对质疑时,大部分的高中生认为通过自己做实验或者让他人亲手做实验就可以解答质疑,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会寻求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学生被要求评价什么样的解释才能让他信服时,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让他信服的科学解释是要有证据的支持和经得起验证;关于知识的来源,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通过科学探究
【摘 要】 “无限C”计划是打造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项目,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校园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实习基地”。本文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无限C”计划,重点对“无限C”计划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产生的意义进行探讨,抛砖引玉,希望能为社会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 无限C计划; 综合素质;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
【摘 要】 本文就成人的认知特点,探析在金融英语词汇学习方面应具备的记忆策略  【关键词】 金融英语词汇;成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023-01  在成人财经类本科专科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金融英语词汇量是制约成人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提高的瓶颈。根据成人一般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由于大多数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这
【摘 要】 为了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为例,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开始,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剖析了包括“2+1+1”、企业冠名班等多层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情况,以期对我国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改革探究  The R
HACCP体系在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餐饮业采用HACCP体系管理却没有通用模式,本文对HACCP体系在不同类型餐饮单位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根据餐饮经营单位的经营
2015年5月14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北京画院美术馆主办的“水云氤梦·刘墉艺术展”亮相于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集中展出了刘墉近60幅绘画作品及历年出版的中英文著作数十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刘墉》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刘墉图文集《不疯魔,不成活》也在14日下午开幕式中推出,后者的版税全部捐给公益团体。这也是刘墉首次在大陆举办个人画展。  刘墉集作家、电视主播、新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目标?必须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关键词】 中职; 语文教学; 实现; 应用型人才;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033-02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