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改革将原来的“听说训练”改成了“口语交际”,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规范地使用口头语言,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并做到与他人文明地沟通、合作、交流。事实证明,口语交际教学应立足于生活,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话题选择,源于生活
简单说,口语交际教学即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用口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话题的选择应源于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取一些学生已经历或熟知的、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既符合口语交际的实用性,又能激发学生进行交际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教学时,笔者留心观察,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交际话题,这样的话题能拨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说话与交流的欲望。
一天中午自习课上,天气闷热,不少学生头上直冒汗。此时,饮水机里的纯净水就是大家最好的“宝贝”了,而恰恰这会儿教室里的水桶都空空如也。不一会儿,门外响起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原来是送水工正扛着水桶进来了。顿时,大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个学生不无幽默地说:“谁是最可爱的人?送水工。”这时,一个想法涌上我心头,何不让学生来说说“我眼中的工人”,这不正是此时适合学生们交流的话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见到过的工人。送水工、清洁工、建筑工、搬运工……从他们衣着朴素、吃苦耐劳、服务大众、无私奉献等方面谈,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有的甚至说到了以后自己再见到他们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源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素材有很多,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
二、情境创设,再现生活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口语交际活动便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再现学生日常生活经历过的、熟知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和交际需求。
如《学会安慰》情境一: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我的心里真是越来越紧张,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吗?
生1:老师,别紧张,我们还像平时那样上课!
生2:没关系,老师,您慢慢讲吧!
……
师:哦,听了你们的安慰的话语,我的心里轻松多了。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会安慰》。
《学会安慰》情境二:
师:(出示画面)瞧,贞贞同学因为几道数学题不会,这会儿急得都要哭了呢。你们想怎么安慰她呢?
生:别着急,贞贞,我来一题一题地讲给你听,好吗?你一定能行的。
师:嗯,这样的话说出来,贞贞一定不会哭了。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你们能在小组里演一演吗?
(学生进行表演)
上面情境一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顺应低年级儿童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了安慰老师的情境,学生很快投入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中,而且做到了真情流露、语言自然流畅。情境二中,教师展示了相应的画面,生活化的情境更加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通过演一演这个环节,学生兴致颇高,表演情境的创设亦再现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口语交际显得自然质朴,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多向互动,走进生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现代社会,使用规范、得体的口头语言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能力要求,而生活是训练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阵地。因此,只有立足生活,在多向互动中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才能满足学生将来适应社会与人交际的实际需要,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口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是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多向的交流环境,让学生既成为表达者,又成为倾听者以及其他不同角色的扮演者。如教学《当有人敲门时》,先看图讨论:“当有人敲门时,图上的小朋友会怎么做?怎么说?”再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练习时,教师可以扮演多个角色,与学生进行互动,然后由学生在小组内表演。这样可以把陌生人与非陌生人分别来敲门两种情况表述清楚,还可以安排晚上爸爸妈妈回家后,小朋友把白天发生的事告诉他们这样的情节。如此,学生不但对故事内容津津乐道,而且在师生、生生等多向互动中增强了倾听能力,发展了语言和思维能力,提高了随机应变、待人接物等综合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生活孕育真情,真情引发真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有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新认识,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发展到新的高度。
(责编 韦 雄)
一、话题选择,源于生活
简单说,口语交际教学即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用口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话题的选择应源于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取一些学生已经历或熟知的、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既符合口语交际的实用性,又能激发学生进行交际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教学时,笔者留心观察,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交际话题,这样的话题能拨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说话与交流的欲望。
一天中午自习课上,天气闷热,不少学生头上直冒汗。此时,饮水机里的纯净水就是大家最好的“宝贝”了,而恰恰这会儿教室里的水桶都空空如也。不一会儿,门外响起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原来是送水工正扛着水桶进来了。顿时,大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个学生不无幽默地说:“谁是最可爱的人?送水工。”这时,一个想法涌上我心头,何不让学生来说说“我眼中的工人”,这不正是此时适合学生们交流的话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见到过的工人。送水工、清洁工、建筑工、搬运工……从他们衣着朴素、吃苦耐劳、服务大众、无私奉献等方面谈,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有的甚至说到了以后自己再见到他们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源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素材有很多,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
二、情境创设,再现生活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口语交际活动便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再现学生日常生活经历过的、熟知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和交际需求。
如《学会安慰》情境一: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我的心里真是越来越紧张,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吗?
生1:老师,别紧张,我们还像平时那样上课!
生2:没关系,老师,您慢慢讲吧!
……
师:哦,听了你们的安慰的话语,我的心里轻松多了。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会安慰》。
《学会安慰》情境二:
师:(出示画面)瞧,贞贞同学因为几道数学题不会,这会儿急得都要哭了呢。你们想怎么安慰她呢?
生:别着急,贞贞,我来一题一题地讲给你听,好吗?你一定能行的。
师:嗯,这样的话说出来,贞贞一定不会哭了。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你们能在小组里演一演吗?
(学生进行表演)
上面情境一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顺应低年级儿童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了安慰老师的情境,学生很快投入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中,而且做到了真情流露、语言自然流畅。情境二中,教师展示了相应的画面,生活化的情境更加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通过演一演这个环节,学生兴致颇高,表演情境的创设亦再现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口语交际显得自然质朴,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多向互动,走进生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现代社会,使用规范、得体的口头语言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能力要求,而生活是训练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阵地。因此,只有立足生活,在多向互动中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才能满足学生将来适应社会与人交际的实际需要,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口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是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多向的交流环境,让学生既成为表达者,又成为倾听者以及其他不同角色的扮演者。如教学《当有人敲门时》,先看图讨论:“当有人敲门时,图上的小朋友会怎么做?怎么说?”再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练习时,教师可以扮演多个角色,与学生进行互动,然后由学生在小组内表演。这样可以把陌生人与非陌生人分别来敲门两种情况表述清楚,还可以安排晚上爸爸妈妈回家后,小朋友把白天发生的事告诉他们这样的情节。如此,学生不但对故事内容津津乐道,而且在师生、生生等多向互动中增强了倾听能力,发展了语言和思维能力,提高了随机应变、待人接物等综合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生活孕育真情,真情引发真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有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新认识,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发展到新的高度。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