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阅读的社会伦理及建构公平阅读机制的现实意义,并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阅读生活方式。
关键词:阅读伦理;阅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95-02
中国历来尊崇“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图书馆“作为中国人文价值的载体,其继承,其发展,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1]。图书馆在从传统向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养料以彰显文化底蕴,建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阅读文化,从而在社会精神领域建立崇尚阅读的道德追求,这对确立热爱阅读的价值信念及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人性阅读精神
对于阅读,人们往往更多的是从阅读行为方面来理解,然而,阅读的本质涉及人性、道德、伦理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说,阅读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领域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结,表现为一种阅读精神。阅读精神与阅读伦理密切相关,即任何阅读都会推崇一种伦理。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阅读者,而图书馆员要具备这种阅读道德情操,即对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渴望要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知能力,在洞察读者需求的同时创造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幸福感。现代图书馆的存在,使每一社会成员具备了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这种精神,养成这种意识。
杭州图书馆于2003年在全国同行中首先推出免证阅览制度,任何人进杭州图书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2006年6月1日,《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约》正式发布,从那天起,杭州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对来馆读者实行全免费的公益性服务。然而,2011年发生在杭州图书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的事件却值得我们再次反思,也考验着每一位图书馆人的职业操守,这一事件同样也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看来,尊重每一个阅读人的自然权利,让千差万别之读者能够真正自由地走进图书馆,让平等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家的眼里,当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时,要遵从最基本的原则——“仁”,“仁”最原始的含义是“仁者爱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互助;而且,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先天具有能体会别人痛苦的能力。正是在体会他者的痛苦中产生了利他的思想和行为,孟子归结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情感成为后天“仁义礼智信”“五常”道德的先验来源。所以,在任何特定的社会里,尤其是现代社会,本质上,我们任何人都是一个为他者服务的服务者,儒家思想核心“孝悌”观念正是通过日常生活领域的积极“顺从”表现而不是反抗来获得权利,从而达到利己和利他的和谐。在阅读领域,图书馆阅读服务也应从“顺从”读者并与读者积极的相互配合来获得自身的权利,在阅读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职业回报,这样,阅读领域才是利他的、干净的、绿色的。
二、建构公平的阅读保障机制
阅读的自然权利需要文化权利来保障,图书馆正是实现阅读自然权利的重要平台。在图书馆里,阅读不分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只有自由平等地表达,从而使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追寻美好的未来。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个体阅读权利缺位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那些连基本生活温饱问题还未达到充分的保障,他们更需要通过阅读自然权利的实现去战胜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苦,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因此要在制度层面设计出一套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平等、无任何障碍地、自然地去实现阅读权利,实践阅读行为,体味阅读乐趣。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进图书馆阅读是每一位公民的自然权利,党的十八大也首次将全民阅读的内容写进工作报告中;我国第一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阅读不仅是读书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中国文化里,历来有关注与扶助弱势群体的传统。孟子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政府只有通过社会阅读资源的公平配置,建立起社会阅读保障体系,才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穷人受益。
中国的现代化化进程离不开人民阅读自然权利之制度保障,中国的现代化化进程包括人们阅读权利之理性化或合理化的价值观之实现。阅读自然权利的制度性保证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阅读素养,阅读素养的提高可以真正保障阅读价值的实现。
三、大力提倡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阅读伦理建设
阅读是全人类共通、共享的生活和愉悦方式,每个人都有通过阅读获得发展的权利。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阅读伦理必将为我们的阅读生活带来更丰富的内容。
人类个体首先是从阅读中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获得知识、掌握了改造世界技能的。这种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个体支撑生命、在将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获得相应的职业生存技能、安身立命的基础。
个体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必然受自身所处的民族传统文化之影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构成这个民族成立之源泉,中华文化显然是中华民族成立之根基。章太炎曾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4]中国社会历来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为谋生之道;读书则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是做人之道。“读书明理”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信条,“六经”就明确指出:“《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5]其社会教育作用在于:“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6]杨雄《法言·寡见》一言以蔽之:“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也正是在阅读古代圣贤典籍中形成了“立德、立言、立功”观念。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何在?中华民族要自立自强,实现中国梦,就不能没有文化之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就不可能支撑经济的长久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幸福与和谐。成中英先生说过:“中国文化包含的人文价值,简言之,即儒家哲学所包含的社会和谐的理念,人性的信念与个人德善的修持之道;道家哲学所包含的自然与美的眼光与境界;墨家哲学所包含的求真与务实的精神执着;《周易》哲学包含的生命创新,天人合一的人生洞见与宇宙体察,都在为现代化的工业与科技社会安定提供了一个人性化与人文化的基础与源泉,不但能在科学世界之外滋养生息的园区,也能在科学世界之内建构一个生命价值的标准,为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指引方向,以防逐物而不返,用权利意志代替了生命价值。”[7]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优秀的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如果脱离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断然不会成功的。
当今世界,物欲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西方文化具有“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认为大自然是神灵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是人类食物、资源的来源,人可以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而东方文化不同,传统中国人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之心,认为天道与人道相通,如果人离开自然就会有一种无根感。因此,在中国文化自身的土壤里不会出现像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匮乏等问题。相反,我们固有的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观念,能够给全球环境的治理提供思想资源,能够为世界文化及自己民族的成长做出贡献。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正是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目的就在于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阅读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成中英.不但丧失德性也丧失知识[N].文汇报,2004-10-27.
〔2〕章太炎,曹聚仁.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6.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关键词:阅读伦理;阅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95-02
中国历来尊崇“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图书馆“作为中国人文价值的载体,其继承,其发展,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1]。图书馆在从传统向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养料以彰显文化底蕴,建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阅读文化,从而在社会精神领域建立崇尚阅读的道德追求,这对确立热爱阅读的价值信念及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人性阅读精神
对于阅读,人们往往更多的是从阅读行为方面来理解,然而,阅读的本质涉及人性、道德、伦理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说,阅读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领域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结,表现为一种阅读精神。阅读精神与阅读伦理密切相关,即任何阅读都会推崇一种伦理。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阅读者,而图书馆员要具备这种阅读道德情操,即对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渴望要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知能力,在洞察读者需求的同时创造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幸福感。现代图书馆的存在,使每一社会成员具备了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这种精神,养成这种意识。
杭州图书馆于2003年在全国同行中首先推出免证阅览制度,任何人进杭州图书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2006年6月1日,《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约》正式发布,从那天起,杭州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对来馆读者实行全免费的公益性服务。然而,2011年发生在杭州图书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的事件却值得我们再次反思,也考验着每一位图书馆人的职业操守,这一事件同样也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看来,尊重每一个阅读人的自然权利,让千差万别之读者能够真正自由地走进图书馆,让平等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家的眼里,当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时,要遵从最基本的原则——“仁”,“仁”最原始的含义是“仁者爱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互助;而且,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先天具有能体会别人痛苦的能力。正是在体会他者的痛苦中产生了利他的思想和行为,孟子归结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情感成为后天“仁义礼智信”“五常”道德的先验来源。所以,在任何特定的社会里,尤其是现代社会,本质上,我们任何人都是一个为他者服务的服务者,儒家思想核心“孝悌”观念正是通过日常生活领域的积极“顺从”表现而不是反抗来获得权利,从而达到利己和利他的和谐。在阅读领域,图书馆阅读服务也应从“顺从”读者并与读者积极的相互配合来获得自身的权利,在阅读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职业回报,这样,阅读领域才是利他的、干净的、绿色的。
二、建构公平的阅读保障机制
阅读的自然权利需要文化权利来保障,图书馆正是实现阅读自然权利的重要平台。在图书馆里,阅读不分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只有自由平等地表达,从而使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追寻美好的未来。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个体阅读权利缺位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那些连基本生活温饱问题还未达到充分的保障,他们更需要通过阅读自然权利的实现去战胜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苦,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因此要在制度层面设计出一套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平等、无任何障碍地、自然地去实现阅读权利,实践阅读行为,体味阅读乐趣。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进图书馆阅读是每一位公民的自然权利,党的十八大也首次将全民阅读的内容写进工作报告中;我国第一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也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阅读不仅是读书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中国文化里,历来有关注与扶助弱势群体的传统。孟子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政府只有通过社会阅读资源的公平配置,建立起社会阅读保障体系,才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穷人受益。
中国的现代化化进程离不开人民阅读自然权利之制度保障,中国的现代化化进程包括人们阅读权利之理性化或合理化的价值观之实现。阅读自然权利的制度性保证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阅读素养,阅读素养的提高可以真正保障阅读价值的实现。
三、大力提倡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阅读伦理建设
阅读是全人类共通、共享的生活和愉悦方式,每个人都有通过阅读获得发展的权利。而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阅读伦理必将为我们的阅读生活带来更丰富的内容。
人类个体首先是从阅读中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获得知识、掌握了改造世界技能的。这种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个体支撑生命、在将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获得相应的职业生存技能、安身立命的基础。
个体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之中,必然受自身所处的民族传统文化之影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构成这个民族成立之源泉,中华文化显然是中华民族成立之根基。章太炎曾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4]中国社会历来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为谋生之道;读书则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是做人之道。“读书明理”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信条,“六经”就明确指出:“《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5]其社会教育作用在于:“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6]杨雄《法言·寡见》一言以蔽之:“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也正是在阅读古代圣贤典籍中形成了“立德、立言、立功”观念。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何在?中华民族要自立自强,实现中国梦,就不能没有文化之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就不可能支撑经济的长久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幸福与和谐。成中英先生说过:“中国文化包含的人文价值,简言之,即儒家哲学所包含的社会和谐的理念,人性的信念与个人德善的修持之道;道家哲学所包含的自然与美的眼光与境界;墨家哲学所包含的求真与务实的精神执着;《周易》哲学包含的生命创新,天人合一的人生洞见与宇宙体察,都在为现代化的工业与科技社会安定提供了一个人性化与人文化的基础与源泉,不但能在科学世界之外滋养生息的园区,也能在科学世界之内建构一个生命价值的标准,为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指引方向,以防逐物而不返,用权利意志代替了生命价值。”[7]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优秀的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如果脱离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断然不会成功的。
当今世界,物欲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西方文化具有“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认为大自然是神灵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是人类食物、资源的来源,人可以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而东方文化不同,传统中国人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之心,认为天道与人道相通,如果人离开自然就会有一种无根感。因此,在中国文化自身的土壤里不会出现像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匮乏等问题。相反,我们固有的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观念,能够给全球环境的治理提供思想资源,能够为世界文化及自己民族的成长做出贡献。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正是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目的就在于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阅读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成中英.不但丧失德性也丧失知识[N].文汇报,2004-10-27.
〔2〕章太炎,曹聚仁.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6.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