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管理体制不顺是最突出的问题。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都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体制性矛盾。针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这种现状,本文对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部门 管理体制 改革
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所处的战略地位。但由于这类学校属于不同的举办主体,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在不同管理模式的运行下,还存在一些体制性的矛盾。研究并探讨这一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的主要表现
对职业教育缺乏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和统筹安排,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矛盾,它不仅造成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也致使各类职业类学校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是:
1.教育和劳动部门按不同标准审批学校,导致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学历认定的矛盾、重复建设和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较为突出。
2.教育和劳动部门各自下达招生计划,按不同的方式招生,导致生源激烈竞争,生源质量无法保证,导致地方政府协调工作难度增大。
3.学校或学院都有不同的举办主体,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导致其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运行。在经费来源、建设项目、教学评估、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学生管理等方面执行不同的政策规定。
4.有限的资金投入无法集中使用。财政性职业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管理的公办学校或学院。财政性培训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的公办学校或学院,导致职业教育投入配置不合理,投入产出效益低。
5.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无法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导致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企办学校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尽管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要求突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存在这些体制性障碍,各级政府均采取回避这些体制性矛盾所产生的问题,结果是对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举步艰难,致使一些高等职业学院或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出现向普通高校或普通高中靠拢的趋向。
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长远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在坚持多元化举办主体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的办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划分部门职能,并逐步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统一管理。这种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集中管理模式
在部门职能划分上,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或学院的行政审批、计划招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教师配备、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学籍管理等业务,应该由教育部门统一负责。各类职业学校或学院的劳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制定、技术资格的考核认定、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等业务,应该由劳动部门统一负责。各类职业学校或学院的领导班子、经费筹集等业务,应该由其主管部门或举办者负责管理。
2.强化政府统筹职能
要建立上述集中管理模式,就必须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职能。这些职能应该包括:
(1)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指标体系。
(2)定期研究解决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广创新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3)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组织實施各种职业教育工程项目,统筹安排各种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和培训经费。
(4)制定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与职业教育相衔接的新型劳动就业制度,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或学院,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5)加强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职业教育各种工程实施情况、职业教育资金使用情况的行政监督检查,强化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教育督导。
3.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应打破体制障碍,创新办学机制。在保证激发社会力量办学动力、保证学校资金链不断、保证不挫伤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的前提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聚集效应。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基本方向是:按照政策、资源、资金、培训“四统筹”的原则,优化重组各类公办职业教育类学校,实现机构、编制、班子、师资、资产、经费、专业、教学、实训、招生、后勤的统一管理。以区域内高等职业学校为龙头,联合区域内县级职教中心和部分大中型企业,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专业的合理设置、教师的合理配置、办学经费的合理使用、就业渠道的拓展畅通。以大中城市骨干学校或学院为主体,联合专业相近的学校或学院行业内的大中型企业,组建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闲置资产的盘活和置换、实训基地的统一建立和教师的合理流动。
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性措施
为实现上述改革目标,政府应及时采取一些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过渡性措施,以缩短改革过程,减少改革带来的阵痛。在当前形势下,在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政府可以考虑采取以下过渡性措施:
1.统一审批学校的标准
即在综合研究分析教育和劳动部门各自的学校审批标准的基础上,由省级政府制定各类职业教育类学校统一的审批标准,各主管部门应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同的办学条件去行使审批权。
2.统一学校招生计划
即由教育和劳动部门分别下达招生计划改为由省级政府统一下达招生计划,高职类学院招生由考试中心负责组织,中职类学校招生由市级教育部门负责统计汇总。
3.统一学生平均经费标准
即由省级政府制定各类公办职业学校统一的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和拨款方式,改变不同部门举办的各类公办职业学校公用经费差别很大的现状。
4.统一教师的相关待遇
即各类公办职业学校应执行相同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各类民办职业学校也应参照执行这些制度和规定。同时,国家应制定单独的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系列。
5.统一学生在学历上的待遇
即改变各类职业学校在学生身份上的差别。为方便学生就业,对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和学院,经教育部门批准,可升为中职或高职,或者给予技工学校和学院的学生相当于中专或大专的学历认定。
6.统筹安排职教资金
即教育部门统管的财政性职业教育基本建设、实训设备补助等专项资金,要面向各类职业学校,由专人进行统筹安排。由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统管的各类培训资金,也要面向各类职业学校和学院,进行统筹安排。
7.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即推进区域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合并的试点工作,总结推广组建区域性或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的成功经验,由省级政府出台鼓励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总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各部门的努力协调和统一管理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会发展得更好,为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作者简介:
张晓芳(1957- ),女,北京人,西安外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部门 管理体制 改革
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所处的战略地位。但由于这类学校属于不同的举办主体,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在不同管理模式的运行下,还存在一些体制性的矛盾。研究并探讨这一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的主要表现
对职业教育缺乏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和统筹安排,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矛盾,它不仅造成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也致使各类职业类学校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是:
1.教育和劳动部门按不同标准审批学校,导致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学历认定的矛盾、重复建设和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较为突出。
2.教育和劳动部门各自下达招生计划,按不同的方式招生,导致生源激烈竞争,生源质量无法保证,导致地方政府协调工作难度增大。
3.学校或学院都有不同的举办主体,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导致其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运行。在经费来源、建设项目、教学评估、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学生管理等方面执行不同的政策规定。
4.有限的资金投入无法集中使用。财政性职业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管理的公办学校或学院。财政性培训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的公办学校或学院,导致职业教育投入配置不合理,投入产出效益低。
5.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无法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导致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企办学校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尽管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要求突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存在这些体制性障碍,各级政府均采取回避这些体制性矛盾所产生的问题,结果是对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举步艰难,致使一些高等职业学院或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出现向普通高校或普通高中靠拢的趋向。
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长远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在坚持多元化举办主体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的办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划分部门职能,并逐步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统一管理。这种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集中管理模式
在部门职能划分上,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或学院的行政审批、计划招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教师配备、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学籍管理等业务,应该由教育部门统一负责。各类职业学校或学院的劳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制定、技术资格的考核认定、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等业务,应该由劳动部门统一负责。各类职业学校或学院的领导班子、经费筹集等业务,应该由其主管部门或举办者负责管理。
2.强化政府统筹职能
要建立上述集中管理模式,就必须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职能。这些职能应该包括:
(1)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指标体系。
(2)定期研究解决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广创新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3)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组织實施各种职业教育工程项目,统筹安排各种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和培训经费。
(4)制定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与职业教育相衔接的新型劳动就业制度,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或学院,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5)加强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职业教育各种工程实施情况、职业教育资金使用情况的行政监督检查,强化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教育督导。
3.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应打破体制障碍,创新办学机制。在保证激发社会力量办学动力、保证学校资金链不断、保证不挫伤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的前提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聚集效应。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基本方向是:按照政策、资源、资金、培训“四统筹”的原则,优化重组各类公办职业教育类学校,实现机构、编制、班子、师资、资产、经费、专业、教学、实训、招生、后勤的统一管理。以区域内高等职业学校为龙头,联合区域内县级职教中心和部分大中型企业,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专业的合理设置、教师的合理配置、办学经费的合理使用、就业渠道的拓展畅通。以大中城市骨干学校或学院为主体,联合专业相近的学校或学院行业内的大中型企业,组建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闲置资产的盘活和置换、实训基地的统一建立和教师的合理流动。
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性措施
为实现上述改革目标,政府应及时采取一些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过渡性措施,以缩短改革过程,减少改革带来的阵痛。在当前形势下,在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政府可以考虑采取以下过渡性措施:
1.统一审批学校的标准
即在综合研究分析教育和劳动部门各自的学校审批标准的基础上,由省级政府制定各类职业教育类学校统一的审批标准,各主管部门应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同的办学条件去行使审批权。
2.统一学校招生计划
即由教育和劳动部门分别下达招生计划改为由省级政府统一下达招生计划,高职类学院招生由考试中心负责组织,中职类学校招生由市级教育部门负责统计汇总。
3.统一学生平均经费标准
即由省级政府制定各类公办职业学校统一的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和拨款方式,改变不同部门举办的各类公办职业学校公用经费差别很大的现状。
4.统一教师的相关待遇
即各类公办职业学校应执行相同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各类民办职业学校也应参照执行这些制度和规定。同时,国家应制定单独的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系列。
5.统一学生在学历上的待遇
即改变各类职业学校在学生身份上的差别。为方便学生就业,对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和学院,经教育部门批准,可升为中职或高职,或者给予技工学校和学院的学生相当于中专或大专的学历认定。
6.统筹安排职教资金
即教育部门统管的财政性职业教育基本建设、实训设备补助等专项资金,要面向各类职业学校,由专人进行统筹安排。由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统管的各类培训资金,也要面向各类职业学校和学院,进行统筹安排。
7.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即推进区域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合并的试点工作,总结推广组建区域性或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的成功经验,由省级政府出台鼓励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总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各部门的努力协调和统一管理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会发展得更好,为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作者简介:
张晓芳(1957- ),女,北京人,西安外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