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从终身体育意识的思想出发,分析了在高中阶段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自主学习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当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过去我们总是把体育独立来看,独立研究,有“坐井而观天”之弊。高中阶段的体育运动教学一直存在许多问题,面临升学的压力,高中生往往不愿意投入体育锻炼中,但实际情况是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要使体育教学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人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我们的头脑,高瞻远瞩,树立“大体育”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之“大”首先要从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形成终身发展的意向。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要求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更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树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体质健康的基础,不仅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完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更是终身健康的需要。并进一步认到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锻炼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自身“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二、在体育课中渗透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思想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其实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体育精神的延续和健康教育的发展。目前,随着社会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高中阶段的体育运动从个体延伸到社会领域,比如,挖掘运动潜能,丰富文化生活,改善人际交往等。从体育教育的社会含义来讲,教师要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思想。而从实际教学效果分析看,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提高个体兴趣,以重视个体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充分展示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鲜明的主体性。体育教育就是把身心合一的教育当成一种追求理想、塑造人生、完善人格的以人为本的事业。其次,终身体育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其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所以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形成一种持久的对体育的“亲和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从而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受益者。
  三、“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中体育课怎样上
  1.体育课的多样化
  高中生要树立终身的体育运动思想,就必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因此高中体育教学除了完成教材的运动任务之外,还要进行个体选择。具体的做法就是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选择,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运动模式。例如,除球类项目、体能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游泳类项目等教学内容外,还可选择体育舞蹈、健美操、跆拳道、防身术、轮滑、爬山等多种体育项目。除了多种运动内容的提供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一项运动设计成为多种运动模式。例如,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足球运动设计成为舞蹈。足球舞蹈就是把足球和舞蹈相结合,大家围成一个圈,一起练习教师编排的足球舞蹈,或者改编成足球操,在足球的球性学习时就编一套足球操,以简单的抢断、拦截动作为主。另外,体育课堂也可以自主设计一些选修内容,以各种球类为主,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锻炼,使其成为学生的运动专长,以满足学生走向社会后参加健身、竞赛和社交活动之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多种训练模式的实现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的教练员,通过多种手段丰富体育课余训练的师资队伍,保证学生的训练内容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
  2.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终身体育运动思想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地让高中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国际国內赛事,观看体育比赛能让众多学生欣喜若狂,从而提高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又如,有些学生是NBA、CBA及姚明的追随者,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音像资料,使学生爱上篮球运动。其次,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运动的程序。例如,学习少林拳。组织小组进行多媒体跟随式自主学习,教师要随时指导评价,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体育耐力。最后,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教师必须在体育运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要有超越自己的精神,勇敢地面对体育运动中的难题,使得自身的运动发展处于和谐状态,进而拥有长期的体育运动耐力。
  3.体育课堂要向外拓展
  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将体育运动训练拓展到课外。首先,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宣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宣传体育运动的优势,如剪辑、自制录像带,确定教法等,这一系列工作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动自觉地投入体育选修课和体育课外活动中。其次,要组织节假日的运动活动。如,组织学生在假日里进行爬山、野炊、露营、体育集训等有意义的体育健身活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促进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另外,高中体育教师还要善于组织体育社团。对于高中体育社团来讲,不同于高校体育社团,应该重视多项目训练内容的综合,如,传授防身防卫术、擒拿与反擒拿、格斗与散打等都可以融合到一个社团之中。通过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拥有顽强的精神,同时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运动干预来转变高中生不良的应考状态。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该从高中阶段起步,通过提供多种训练项目让高中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体育选修课和体育课外活动的影响下使高中生明确体育运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训练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提供教育保障。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英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语言。对于初中生来讲,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有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作者觉得,英语的学习归根到底就是词汇的学习。只有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他们语法、阅读、完形、作文的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口语是增强词汇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英语学习方法才是根本。渐渐地,学生就会产生对英语学习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广西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高中新课改,我有幸参加了多次高中体育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我收获颇丰,并对高中体育新课改有了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让受教育者充分受益。为做好课改后的体育教学工作,我将培训学习后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写出来与从事体育教学的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新课改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
背景血管新生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重要特征之一,在RA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和生长中起着核心作用,不可控的新生血管形成可以导致炎细胞浸润、滑膜组织增生,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体育活动成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他们就会自觉参与,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动机。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兴趣培养 培养策略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是学习的动力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必须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是学生从课堂的枯燥和封闭中走出来的一个重要环境,不仅能够开阔学
摘 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严重。个中因素是复杂的,有学生自身原因,有学校硬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原因。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是新课标下教师应积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方式 运动兴趣 平等师生关系  我校是县委、政府投资七亿元
摘 要: 要有效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學知识,更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在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课堂里,有很多教学问题有待我们解决。我们要从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根源出发,寻找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身体是人的根本,更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没有强健的身体,有再好的成绩
摘 要: 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等将体育游戏加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值得认真、深层探讨的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发挥重要的作用,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锻炼综合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游戏 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一项重要内容不容忽视,就是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多彩,其趣味性、竞争性、娱乐性较强,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