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试验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探究分析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拓展训练”课程的实践结果。按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充分应用实际环境和课程资源,并且利用社会交往活动,情感活动以及认知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全面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等。
关键词:“拓展训练”课程;体育课;学习兴趣;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主要是指通过人工设置的环境,以心理挑战为主要内容,不断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进行该项训练之后,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整体素质,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教学理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能够使学生充分体现出现代组织的体验式训练方法。
虽然我国大多数政府机关和企业将“拓展训练”作为员工的培养项目,然而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拓展训练”项目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阶段,只有少数高校将“拓展训练”项目纳入体育教学当中,此次研究主要是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拓展训练”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体育教学的空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2017年进行“户外拓展”课程教学的学生共446人,分为12个自然班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针对关于“拓展训练’项目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且在中国知网上以“拓展训练”,“高校教育”“体育教学”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态势等。有效结合该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寻找问题最佳解决方式以及该领域研究资料等。
2.专家访谈法:此次研究期间需要采访多位具备丰富经验的“拓展训练”专家以及心理学专家,并且能够给予针对性地建议和意见。
3.问卷调查法:此次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所在班级发放446份调查问卷,有效收回440份,有效回收率为94.62%。在此次调查当中,有男生212人,女生234人。
4.试验法:此次研究主要是按照分组试验发放进行针对性试验,涉及到13个自然班级,将其分别为2个教学试验组,其中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在实行“拓展训练”相关内容时,需要增加身体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训练耐力,柔韧性,灵敏度和力量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场地项目。例如 “盲人方阵”,“孤岛求生”,“信任背摔”以及“传真机”等。对照组学生主要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例如,排球运动,篮球运动以及武术等。在试验前后需要通过体能指标和量表检测两组学生。此次研究当中的试验训练时间为90分钟,持续一个学期。
5.数理统计法:此次研究主要是通过SPSS20.0以及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和学生的各项指标测试进行研究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
“拓展训练”主要是在专门场地之上,借助于各项训练设施,开展较多组合课程,训练学生跳跃以及攀岩心理。“拓展训练”主要是分为团体项目,双人项目以及个人项目等。在实际研究期间,项目主要核心为游戏,在其中添加训练科目,该项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在整个试验教学当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在课前为学生讲解各项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在完成“拓展训练”之后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在此次研究当中主要是通过症状自测评分表对学生的恐怖心理,抑郁焦虑心理,人际关系敏感程度以及强迫症状等心理指标进行分析。下表主要是两组学生在试验前后心理症状分析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学生的各项心理指标在试验之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为了全面掌握“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程度,之后对两组学生的自测分值进行统计检验,除了恐怖心理和躯体化两方面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异性,P>0.05,其余心理指标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P<0.05,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心理症状产生较大影响,可以全面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
学生在进行“拓展训练”之后,可以缓解其学习压力,并且适当的机体锻炼也会消耗较多体力,充分宣泄学生的不良情绪。在实际试验期间,由于各个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活精力,身体状况以及知识结构,在接受锻炼之后会呈现出不同的感受。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该种教学模式存在互动式特点,可以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锻炼。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行“拓展训练”之后,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存在强烈的参与意识。可以看出学生思维与情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拓展训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在分析“拓展训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时主要是使用相關诊断量表进行检测,主要内容包括按照书本知识学习,工作主动性,适应生存能力以及人际关系调节等。通常情况下,该量表的总分需要在38分之上,详情见表3。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经过“拓展训练”之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人数明显减少,相应增加了适应能力良好的人数,这样看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课程主要使学生能够进行团结合作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升对使用社会各项知识的理解,并且利用实际活动来培养自身团结协作精神,全面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该项课程融合了体育运动学,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等,通过人工进行多项技能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身体素质,提升自我控制能力,以平常心对待各项挑战和压力。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通过此次研究可以看出,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引进“拓展训练”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该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在实际体育教学当中为学生实行“拓展训练”项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明显。
2.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增设“拓展训练”项目,能够全面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扩展该项课程的内容,提升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体育课程的功能。全面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改革。
(二)建议
1.高校在实行“拓展训练”项目时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全面利用自然资源,充分考虑自身教学特点以及条件等,全面扩展和开发校本教材,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全面体现出“拓展训练”项目的实效性。
2.学校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是表现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充分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合理选择实行场地,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适宜学校发展的各项方案,进一步有效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3.体育教师可以按照“拓展训练”的实际内容,积极参与“拓展训练”课程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学习,开发和研究新的项目,使体育教学课堂更加具有多样性,全面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4.“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效缓解学生焦虑抑郁心理,改善人际交往现状。此外,学校政治思想教育部门还需要加工“拓展训练”项目作为改善学生心理症状的有效措施。
四、结束语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运用,应用專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进行调查,探究高校体育课中应用“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各项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该项目对学生的心理症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应当大力推广“拓展训练”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弟雯,刘沁,廖宏.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影响的实验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3):91-93.
[2]张钰.高校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7,8(03):54-55.
[3]付常喜.高校体育课拓展训练的影响因素与解决策略寻绎[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5(12):345-346.
[4]郑静.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入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6,37(09):97-98.
[5]黄起东,张延昆,任玉梅,等.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实证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7(05):93-97.
[6]凌占一.教学改革背景下拓展训练引入公共体育课实验性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22(11):141-142.
[7]赵东岩,赵世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实验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5):116-118.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拓展训练”课程;体育课;学习兴趣;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主要是指通过人工设置的环境,以心理挑战为主要内容,不断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进行该项训练之后,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整体素质,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教学理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能够使学生充分体现出现代组织的体验式训练方法。
虽然我国大多数政府机关和企业将“拓展训练”作为员工的培养项目,然而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拓展训练”项目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阶段,只有少数高校将“拓展训练”项目纳入体育教学当中,此次研究主要是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拓展训练”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体育教学的空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2017年进行“户外拓展”课程教学的学生共446人,分为12个自然班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针对关于“拓展训练’项目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且在中国知网上以“拓展训练”,“高校教育”“体育教学”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态势等。有效结合该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寻找问题最佳解决方式以及该领域研究资料等。
2.专家访谈法:此次研究期间需要采访多位具备丰富经验的“拓展训练”专家以及心理学专家,并且能够给予针对性地建议和意见。
3.问卷调查法:此次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所在班级发放446份调查问卷,有效收回440份,有效回收率为94.62%。在此次调查当中,有男生212人,女生234人。
4.试验法:此次研究主要是按照分组试验发放进行针对性试验,涉及到13个自然班级,将其分别为2个教学试验组,其中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在实行“拓展训练”相关内容时,需要增加身体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训练耐力,柔韧性,灵敏度和力量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场地项目。例如 “盲人方阵”,“孤岛求生”,“信任背摔”以及“传真机”等。对照组学生主要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例如,排球运动,篮球运动以及武术等。在试验前后需要通过体能指标和量表检测两组学生。此次研究当中的试验训练时间为90分钟,持续一个学期。
5.数理统计法:此次研究主要是通过SPSS20.0以及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和学生的各项指标测试进行研究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
“拓展训练”主要是在专门场地之上,借助于各项训练设施,开展较多组合课程,训练学生跳跃以及攀岩心理。“拓展训练”主要是分为团体项目,双人项目以及个人项目等。在实际研究期间,项目主要核心为游戏,在其中添加训练科目,该项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在整个试验教学当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在课前为学生讲解各项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在完成“拓展训练”之后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在此次研究当中主要是通过症状自测评分表对学生的恐怖心理,抑郁焦虑心理,人际关系敏感程度以及强迫症状等心理指标进行分析。下表主要是两组学生在试验前后心理症状分析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学生的各项心理指标在试验之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为了全面掌握“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程度,之后对两组学生的自测分值进行统计检验,除了恐怖心理和躯体化两方面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异性,P>0.05,其余心理指标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P<0.05,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心理症状产生较大影响,可以全面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
学生在进行“拓展训练”之后,可以缓解其学习压力,并且适当的机体锻炼也会消耗较多体力,充分宣泄学生的不良情绪。在实际试验期间,由于各个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活精力,身体状况以及知识结构,在接受锻炼之后会呈现出不同的感受。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于该种教学模式存在互动式特点,可以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锻炼。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行“拓展训练”之后,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存在强烈的参与意识。可以看出学生思维与情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拓展训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在分析“拓展训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时主要是使用相關诊断量表进行检测,主要内容包括按照书本知识学习,工作主动性,适应生存能力以及人际关系调节等。通常情况下,该量表的总分需要在38分之上,详情见表3。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经过“拓展训练”之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人数明显减少,相应增加了适应能力良好的人数,这样看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课程主要使学生能够进行团结合作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升对使用社会各项知识的理解,并且利用实际活动来培养自身团结协作精神,全面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该项课程融合了体育运动学,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等,通过人工进行多项技能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身体素质,提升自我控制能力,以平常心对待各项挑战和压力。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通过此次研究可以看出,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引进“拓展训练”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该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在实际体育教学当中为学生实行“拓展训练”项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明显。
2.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增设“拓展训练”项目,能够全面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扩展该项课程的内容,提升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体育课程的功能。全面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创新改革。
(二)建议
1.高校在实行“拓展训练”项目时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全面利用自然资源,充分考虑自身教学特点以及条件等,全面扩展和开发校本教材,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全面体现出“拓展训练”项目的实效性。
2.学校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是表现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充分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合理选择实行场地,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适宜学校发展的各项方案,进一步有效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3.体育教师可以按照“拓展训练”的实际内容,积极参与“拓展训练”课程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学习,开发和研究新的项目,使体育教学课堂更加具有多样性,全面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4.“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效缓解学生焦虑抑郁心理,改善人际交往现状。此外,学校政治思想教育部门还需要加工“拓展训练”项目作为改善学生心理症状的有效措施。
四、结束语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运用,应用專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进行调查,探究高校体育课中应用“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各项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该项目对学生的心理症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应当大力推广“拓展训练”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弟雯,刘沁,廖宏.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影响的实验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3):91-93.
[2]张钰.高校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7,8(03):54-55.
[3]付常喜.高校体育课拓展训练的影响因素与解决策略寻绎[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5(12):345-346.
[4]郑静.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入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6,37(09):97-98.
[5]黄起东,张延昆,任玉梅,等.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实证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7(05):93-97.
[6]凌占一.教学改革背景下拓展训练引入公共体育课实验性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22(11):141-142.
[7]赵东岩,赵世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实验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5):116-118.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