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交响曲使作曲家的创作达到了音乐艺术的顶峰,其真实性和民族性形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创作特征,也代表了他的音乐创作风格。该曲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用音乐揭示出了“人生苦短”这一哲学道理。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悲怆人生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Π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一位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集大成者,更是一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他创作的音乐类型范围很广,不但有交响曲、歌剧、舞剧,还有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多种音乐体裁。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中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他一生共写了六部交响曲和一部标题交响曲,前三部为早期作品,乐观、向上是它们的主要风格特征;以《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为代表的后三部交响曲为晚期作品,它们在风格上更倾向于心理刻画,主题思想表现的都是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与阻碍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创作于1893年。乐曲的整体构思是从激烈的戏剧性冲突转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后,最终是以悲剧结束。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童年时代和对音乐的朦胧意向;第二乐章——青年时代和愉快的世俗生活;第三乐章——生活斗争和取得成功;第四乐章——为已故者祈祷。第一乐章:序奏,慢板。低音提琴演奏出空虚而沉重的乐句作为引子,独奏大管乐器呻吟般奏出低沉的旋律,而其他乐器则用叹息般的演奏延续着这种情绪。乐曲一开始就沉浸在一种阴沉、不安、烦躁的气氛中。主部第一主题急促而富有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焦虑、烦恼、痛苦和不安的印象。当激动渐渐消退之后,乐曲进入行板,主部第二主题展现一种梦幻般的景象,似乎让人们暂时忘掉苦恼而进入平和而甜蜜的回忆,从中感受到一种忧伤的美。乐曲的展开部曲折、复杂,甚至有些神经质。乐章尾声部分的色调似乎有些庄严肃穆,又有些柔美、温和,音乐在舒缓中向前流动,产生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安静感。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本乐章呈现的是一首神秘而又典雅的圆舞曲,而不是传统结构中慢板乐章。在单一的音乐色彩中,我们好像听到了一首俄罗斯民谣,稍快的音乐让人察觉到了不安定感,全曲呈现着昏暗、低迷的色调。从主部舞蹈般的旋律中渗透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第三乐章:更活泼的快板,本乐章的结构是谐谑曲与进行曲相混合,但没有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其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忙忙碌碌的景象,有人将这一乐章理解为柴可夫斯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慢板。本乐章一反交响曲的写作常规,不是以快速的节奏表现人生的辉煌、壮丽,而是以极为沉郁、晦暗的色调来充分强调了人生“悲怆”的主题,两声圆号衬托着悲伤的旋律,似乎听到了安魂曲,令人感到更加凄凉,使乐曲以极暗的音色在无限的凄寂中结束。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中之所以要打破传统模式,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乐曲是由情感的引领而流淌,只有打破外在的传统形式,才能将他内心复杂、深刻而又丰富的世界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本乐章正是这一交响曲的标题所要表达的人生苦恼、哀叹和悲伤,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凄怨、深沉悲怆之美,这正是此曲感人至深的原因所在。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献给他的侄子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的,完成后之所以接受他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起名为《悲怆》,是因为它在柴可夫斯基所有交响曲中达到了“悲剧性”的最高峰。《悲怆》是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它产生于俄国沙皇专制制度最腐朽没落的时期,政治黑暗、腐败,国家前途渺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血腥统治,使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社会动荡不安,此时的柴可夫斯基和其他的俄国知识分子一样苦闷、彷徨、压抑、无所适从。乐曲内容正如标题所示,它强烈地表现出作曲者内心“悲怆”的情绪,这一心理反应构成了本曲的风格特色和思想性。从这首《悲怆》交响曲中折射出深刻的“苦难”人生哲理,它是对作曲家一生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作曲家对人生的感悟。柴可夫斯基曾这样说过:
“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这首乐曲是作者对人生恐怖、绝望、灭亡的表达,而人生的乐观被彻底否定,在这里作曲家似乎在告诉我们:
“死亡”才是人生最终的主题。前苏联著名指挥家基里尔·彼得罗维奇·康德拉申(KirillPetrovich Kondrashin)在他的著作中曾这样写道:“《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顶峰、他的绝笔,无疑也是他自己本人的安魂曲。”由于这部交响曲具有独特的忧郁抒情性,完整地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人生观,所以它成为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作曲家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这部作品的:“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我从来没有像爱它那样爱过我的任何一部作品。”的确,那优美的旋律、合理的结构、精巧的管弦乐法等音乐的特征,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而充分的印证,所以本曲不但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人类古今交响曲中一流的精品。
假如世人称贝多芬为音乐哲人的话,那么,柴可夫斯基也同样可以享有这一称号,因为人生哲理是他们音乐中共同的创作特征。但不同之处在于:贝多芬是用音乐引导人生走向“欢乐”的哲人,而柴可夫斯基是用音乐揭示人生“苦难”的哲人。(在《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柴可夫斯基》中,编著者曾这样写道:“通常人们把柴可夫斯基第四、第五和第六交响曲总称为‘悲剧三部曲’,它们在揭示个人的精神悲剧以及与周遭现实间的尖锐矛盾方面,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在《悲怆》交响曲首演后的第九天——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被埋在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和穆索尔斯基的坟墓附近。一尊“低头沉思”的雕像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为他而作,就好像他在继续思考“生命”主题过程中又在构思新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基里尔·彼得罗维奇·康德拉中.俄罗斯梦幻——如何读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M1.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梁心如.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柴可夫斯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悲怆人生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Π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一位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集大成者,更是一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他创作的音乐类型范围很广,不但有交响曲、歌剧、舞剧,还有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多种音乐体裁。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中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他一生共写了六部交响曲和一部标题交响曲,前三部为早期作品,乐观、向上是它们的主要风格特征;以《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为代表的后三部交响曲为晚期作品,它们在风格上更倾向于心理刻画,主题思想表现的都是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与阻碍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创作于1893年。乐曲的整体构思是从激烈的戏剧性冲突转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后,最终是以悲剧结束。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童年时代和对音乐的朦胧意向;第二乐章——青年时代和愉快的世俗生活;第三乐章——生活斗争和取得成功;第四乐章——为已故者祈祷。第一乐章:序奏,慢板。低音提琴演奏出空虚而沉重的乐句作为引子,独奏大管乐器呻吟般奏出低沉的旋律,而其他乐器则用叹息般的演奏延续着这种情绪。乐曲一开始就沉浸在一种阴沉、不安、烦躁的气氛中。主部第一主题急促而富有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焦虑、烦恼、痛苦和不安的印象。当激动渐渐消退之后,乐曲进入行板,主部第二主题展现一种梦幻般的景象,似乎让人们暂时忘掉苦恼而进入平和而甜蜜的回忆,从中感受到一种忧伤的美。乐曲的展开部曲折、复杂,甚至有些神经质。乐章尾声部分的色调似乎有些庄严肃穆,又有些柔美、温和,音乐在舒缓中向前流动,产生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安静感。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本乐章呈现的是一首神秘而又典雅的圆舞曲,而不是传统结构中慢板乐章。在单一的音乐色彩中,我们好像听到了一首俄罗斯民谣,稍快的音乐让人察觉到了不安定感,全曲呈现着昏暗、低迷的色调。从主部舞蹈般的旋律中渗透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第三乐章:更活泼的快板,本乐章的结构是谐谑曲与进行曲相混合,但没有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其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忙忙碌碌的景象,有人将这一乐章理解为柴可夫斯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慢板。本乐章一反交响曲的写作常规,不是以快速的节奏表现人生的辉煌、壮丽,而是以极为沉郁、晦暗的色调来充分强调了人生“悲怆”的主题,两声圆号衬托着悲伤的旋律,似乎听到了安魂曲,令人感到更加凄凉,使乐曲以极暗的音色在无限的凄寂中结束。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中之所以要打破传统模式,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乐曲是由情感的引领而流淌,只有打破外在的传统形式,才能将他内心复杂、深刻而又丰富的世界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本乐章正是这一交响曲的标题所要表达的人生苦恼、哀叹和悲伤,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凄怨、深沉悲怆之美,这正是此曲感人至深的原因所在。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献给他的侄子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的,完成后之所以接受他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起名为《悲怆》,是因为它在柴可夫斯基所有交响曲中达到了“悲剧性”的最高峰。《悲怆》是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它产生于俄国沙皇专制制度最腐朽没落的时期,政治黑暗、腐败,国家前途渺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血腥统治,使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社会动荡不安,此时的柴可夫斯基和其他的俄国知识分子一样苦闷、彷徨、压抑、无所适从。乐曲内容正如标题所示,它强烈地表现出作曲者内心“悲怆”的情绪,这一心理反应构成了本曲的风格特色和思想性。从这首《悲怆》交响曲中折射出深刻的“苦难”人生哲理,它是对作曲家一生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作曲家对人生的感悟。柴可夫斯基曾这样说过:
“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这首乐曲是作者对人生恐怖、绝望、灭亡的表达,而人生的乐观被彻底否定,在这里作曲家似乎在告诉我们:
“死亡”才是人生最终的主题。前苏联著名指挥家基里尔·彼得罗维奇·康德拉申(KirillPetrovich Kondrashin)在他的著作中曾这样写道:“《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顶峰、他的绝笔,无疑也是他自己本人的安魂曲。”由于这部交响曲具有独特的忧郁抒情性,完整地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人生观,所以它成为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作曲家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这部作品的:“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我从来没有像爱它那样爱过我的任何一部作品。”的确,那优美的旋律、合理的结构、精巧的管弦乐法等音乐的特征,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而充分的印证,所以本曲不但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人类古今交响曲中一流的精品。
假如世人称贝多芬为音乐哲人的话,那么,柴可夫斯基也同样可以享有这一称号,因为人生哲理是他们音乐中共同的创作特征。但不同之处在于:贝多芬是用音乐引导人生走向“欢乐”的哲人,而柴可夫斯基是用音乐揭示人生“苦难”的哲人。(在《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柴可夫斯基》中,编著者曾这样写道:“通常人们把柴可夫斯基第四、第五和第六交响曲总称为‘悲剧三部曲’,它们在揭示个人的精神悲剧以及与周遭现实间的尖锐矛盾方面,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在《悲怆》交响曲首演后的第九天——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被埋在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和穆索尔斯基的坟墓附近。一尊“低头沉思”的雕像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为他而作,就好像他在继续思考“生命”主题过程中又在构思新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基里尔·彼得罗维奇·康德拉中.俄罗斯梦幻——如何读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M1.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梁心如.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柴可夫斯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