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层次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尝试和应用。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和探索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势在必行。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成为改革创新的契机,已成为许多高校体育教师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分层次 教学 探索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陈旧,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没有充分考虑,无法因材施教,不能够合理地分配给学生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错过了塑造学生体育素质的最佳时期。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工作》中强调了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将分层次教育引入大学体育教学中,在了解学生特长的基础上,制订配套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由此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缺乏,质量参差不齐,分层次教学难以实施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向导和助手,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但从现状来看,部分地区教师薄弱,教师资源稀缺,教师数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层次教学的开展。另外,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掌握不及时,耽误了分层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二)观念偏差,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的考试思维的影响,目前的教学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对体育教学概念的理解普遍存在偏差。重视文化教学、轻视体育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實施效果不理想,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由于对体育教学理念的认知偏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形式单一
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充分的教学为基础,所以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从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尤为突出。高校教学部门不断压缩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体育课程开放率低、学科内容设置单调乏味。这些问题使得体育分层教学不尽如人意,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新颖性明显不足。
二、高校体育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措施分析
(一)科学有效的制定学科教学目标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客观层面来讲,每一个体育教师所教授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是不同的,想要更好的解决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且要做到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的缩小差距,那么就可以采用分层级教学法,因为分层次教学法更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高校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层次类别,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根据不同层次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学习到知识、能力得到提升,让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对于同一项体育内容的教学,教师要将教学对象合理化的进行小组划分,这样更能够方便与小组训练和分组指导,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中让目标得到达成。
(二)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在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无论是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是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实现分层教学模式目标的达成都是最有效的措施。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授课的班级和学生数量众多,给教师充分理解学生带来了困难和压力,但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能放松学生关注和管理,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专业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发展水平等基本内容。根据掌握的情况,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并达到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的水平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体育专业基础、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的兴趣、学生意志品质等因素,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类,这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分最基本标准。
(三)提高教师专业程度,科学引导体育训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师,存在人数不够及素质不高的缺陷,因此,学校应当适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教师也应当自主学习,增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将分层次教学予以正确实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从而能够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体育训练引导。
三、结语
当前,体育教学模式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体育教学改革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生当下的身体素质,大力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在我国高校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我国高校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丁海亭.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7(6):161- 162.
[2]罗强,陈伟,王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职业岗位体能需求[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3):90- 91.
[3]赵金祥.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61- 62.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分层次 教学 探索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陈旧,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没有充分考虑,无法因材施教,不能够合理地分配给学生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错过了塑造学生体育素质的最佳时期。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工作》中强调了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将分层次教育引入大学体育教学中,在了解学生特长的基础上,制订配套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由此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缺乏,质量参差不齐,分层次教学难以实施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向导和助手,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但从现状来看,部分地区教师薄弱,教师资源稀缺,教师数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层次教学的开展。另外,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掌握不及时,耽误了分层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二)观念偏差,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的考试思维的影响,目前的教学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对体育教学概念的理解普遍存在偏差。重视文化教学、轻视体育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高校体育分层教学的實施效果不理想,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由于对体育教学理念的认知偏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形式单一
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充分的教学为基础,所以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从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尤为突出。高校教学部门不断压缩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体育课程开放率低、学科内容设置单调乏味。这些问题使得体育分层教学不尽如人意,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和新颖性明显不足。
二、高校体育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措施分析
(一)科学有效的制定学科教学目标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客观层面来讲,每一个体育教师所教授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是不同的,想要更好的解决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且要做到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的缩小差距,那么就可以采用分层级教学法,因为分层次教学法更能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高校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层次类别,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根据不同层次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学习到知识、能力得到提升,让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对于同一项体育内容的教学,教师要将教学对象合理化的进行小组划分,这样更能够方便与小组训练和分组指导,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中让目标得到达成。
(二)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在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无论是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是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实现分层教学模式目标的达成都是最有效的措施。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授课的班级和学生数量众多,给教师充分理解学生带来了困难和压力,但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能放松学生关注和管理,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专业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发展水平等基本内容。根据掌握的情况,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并达到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的水平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体育专业基础、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的兴趣、学生意志品质等因素,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类,这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分最基本标准。
(三)提高教师专业程度,科学引导体育训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师,存在人数不够及素质不高的缺陷,因此,学校应当适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同时,教师也应当自主学习,增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将分层次教学予以正确实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从而能够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体育训练引导。
三、结语
当前,体育教学模式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体育教学改革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生当下的身体素质,大力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在我国高校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我国高校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丁海亭.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7(6):161- 162.
[2]罗强,陈伟,王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职业岗位体能需求[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3):90- 91.
[3]赵金祥.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