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的情法之辩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孙学致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常回家看看”入法喻义着什么
  
  “常回家看看”,当年歌手陈红的一支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被定格在立法草案中,被规定为法律义务,由此可知问题的严重性,说明这是一个已经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现在需要用法律寻求解决的办法了。
  “父母在,不远游。”孔子一句话,道出农耕时代一条维系家庭秩序、保障父母生存环境质量的基本伦理规则。那以后两千年间,由于家庭始终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消费、生活和秩序单位,家长被法律赋予教令权。大明律明定,子孙违反教令者,家长既可送官惩治,也可扑责惩戒,据考证,鞭扑之刑就是专门为此而设的,只要不“非理殴杀”,即为法律所许。大清律规定,子孙违反教令而依法处罚,邂逅致死及过失杀者,各勿论。有了这样的法律,哪个儿女敢不“常回家看看”!相较之下,今天即使“常回家看看”能够正式入法颁行,也不过是倡导性规范,不具有强制性。若父母真的依此诉诸法庭,除了训诫一条,对不回家的儿女恐怕无法强制执行,更不要说鞭扑之刑了。
  在不具有法律实效压力的情形下,“常回家看看”入法在今天究竟有什么寓意呢?
  它起码说明,中国社会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因为缺乏关怀而质量偏低,这种现象在社会各个阶层的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子女们太忙了!为了利益,为了官职,为了脸面,好多关系要巴结,好多酒局要赶,好多会要开,好多人情要打点……太多的活动侵占着我们关怀老人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一面利用老人的包容得过且过,一面用获取的金钱或职位消解内心的不安。在攫取世俗功利的过程中,真实的情感和切身的责任随之麻痹,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占人口10%的老年人在精神生活上处于被子女忽视和孤立的状态,如果父母在子女日程活动中总是被排在顺延的位置,能轻易地被世俗功利所代替,这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品格和伦理境界是需要审视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笔者不认为“常回家看看”入法是立法的進步,而毋宁说是立法者对道德水准正在降低的社会被迫发出的警示。
  “常回家看看”入法也意喻着,我们这个社会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老有所养”的理想尚有很大距离。在现代社会,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来自于子女,同样来自于社会。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给老年人带来的照顾与安全,一个友爱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人际环境和周到服务,一个居住条件良好、设施齐备、环境美丽的城市给老年人带来的安定和快乐,是决定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基础。对于那些出外打工的农民工来说,“父母在,不远游”是做不到的,“常回家看看”也只是一个梦,所以,解决这些家庭老年人赡养问题的关键还是靠社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确立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方向,以及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公益这四方面充实社会保障的法律对策,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这一切的全面实现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在现实条件下,依靠家庭成员赡养老人的传统对多数家庭依然是最有效的,子女“常回家看看”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精神慰藉。在法律上,要想使这一条规定发挥实效,还是要在与其他法律衔接起来,在适用的方向上寻求办法,同时注重发挥民间调解组织的作用。■
  
  葛珊南 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律师
  道德规范混淆为法律规范,可能削弱法律的权威性
  
  记得有西方的法学家说过“孬法不如无法”。凡是不具有操作性的法条,人们一般不会在实践中运用,该法律就沦为一种装饰,其权威性必然大大下降。民政部副巡视员吴明表示:“由于老年法属于社会类立法,因此具体细节不可能规定得很清楚。”既然这样,“常回家看看”入法,又有什么法律意义呢?结果就是,立法不但无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反倒伤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比如法律条文规定子女应“问候老人”,怎么定义“问候”?打一个电话叫不叫“问候”?怎么证明这个电话打了或没打?“常回家看看”如何界定?再比如子女工作、居住地点离老人定居地100公里和1000公里之间有没有法定时限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法律是不能让亲情回归的。老人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沟通,让老人感到子女是需要他们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一旦走上法庭,法律就会伤害亲情,冷冰冰的法律往往会让暖融融的亲情蒙上一层寒冰。而要进行弥补,则任重而道远。
  常回家看看是一种感情,一种良知。判出来的亲情尤其是强制执行来的亲情,只是变味的亲情,甚至是敌对与仇视,最终适得其反。
  因为“常回家看看”这个诉讼标的是一种行为。如果不履行,你不能强制拘留,就像探视权一样。即使法院做出子女应该看望问候父母的判决“执行难”无法避免。总不能把子女绑到父母面前去吧。一旦真的通过强制执行,将子女“抓”回来让父母看看,子女很难有好脸色、好心情,继而难以创造出温馨的环境与倾心的交流,父母得到的自然不是天伦之乐,而是心痛、心酸、悲哀,甚至是打击。如此反而会加重原告的精神负担,造成精神痛苦。如果子女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及时回家看望老人,是应追究其本人的责任,还是追究其从业单位的责任?
  很多身在外地的子女不能“常回家看看”,并非孝心的失丧,而是权利的缺失,是劳动者的休息权不能得到保障。法律规定,在外地工作的未婚子女每年可以享受一个月的带薪探亲假,已婚子女每四年可以享受一个月的带薪探亲假,试问现在有几个人享受到这一权益?
  一旦“常回家看看”入法,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如何判决,势必引起很大的争议。任何人的权益都需要立法保障,这个原则精神没有错。但法律不是儿戏,把注定要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则写进法律,于权益保障无补,于法律威严有害。这样的立法态度本身就是不严肃的。■
  
  赵雨 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怎样保护人伦情感的神圣空间
  
  “常回家看看”被写进法律,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因为,在私密的人伦情感和公共的社会生活之间,需要有一道清晰的界限。法律的全能主义冲动,令它从规范公共领域的本来领地中溢出,它的理性佞妄让人伦情感进入控制范围,但却不能稍稍减弱它的僵硬的身段、粗粝的手法和化简的方式。当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被消泯,法律的探头伸入厨房、客厅和起居室,试图解读和评断那微妙的神色和轻声的呢喃,人伦情感的空间就被迫接受一种过度裸露的尴尬状态,孰是孰非是否真的能够在法槌之下顿然一清二楚?但至少那里的一切都已经不再神圣,母女之间美好的内心感应,父子之间缄默而默契的情感传递,在法律的探照灯之下变得惨白,失去了鲜活的颜色。
  世间不乏孝子贤孙。古训有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这是说,孝敬父母是一种诚恳的心意,限于物质条件的客观差异,无法用统一的操作标准去衡量。中国人常讲,要尽到心意。心意如何?父母和子女作为当事双方,真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它无法量化,甚至难以证明。世间又总有不孝子。法律所应为,是将赡养父母的物质部分做出规范,在精神领域所能限制的,无非是人与人之间普遍被禁止的那种恶意侮辱和攻击性。这是一个消极但合理的限制。如果想要积极地评价和谴责一种精神缺失,譬如对父母的精神冷漠,就只能诉诸社会舆论的自然反应和主体自我的良知声音。世间更多的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介于传统意义的孝子和不孝子之间。这时候,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更多的身传言教率先垂范,更多的对基本人性的尊重和信任。“常回家看看”被写进法律,对不孝子的内心转变无益,对更多人的精神成长与德性回归也构成了一种打击。望着父母苍老的眼睛,忆起幼时被呵护的温暖,感恩之心油然充盈。法律能吗?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当人伦情感的神圣空间被贸然侵袭,假如年轻人有朝一日被押送着探家,那种对当事双方的羞辱,难道不会导致“免而无耻”的可怕后果吗?在独生子女政策之下,一对夫妻下有一个儿女,上有四位老人,且常常分隔异地,居住条件的拥挤,交通状况的阻遏,谋生形势的艰难,休假权益的缺失,都已成为两代人团聚一堂的实际障碍。这时候,能够让两代人之间克服客观困难重新建立紧密的精神连接的,只能是温柔的情感,而不是僵硬的法律。人伦情感的内部空间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它能够在最糟糕的状况之下抚慰我们,给我们意义与勇气,它是我们的立命之本。古代儒家之所以认为“亲亲相隐”有其必要性,就是因为私人的内心生活是先在的,它是公共空间能够维系和延续的前提,而法律不是。法律的探照灯回转身,野蛮地照进内心生活的领地,难道不是一种严重的僭越?
  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社会,在整体上并没有创造出一种鼓励亲情的表达、肯定亲情的传递的精神氛围。怎样保护人伦情感的神圣空间?“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最严重的,绝不是老年人自己的至亲骨肉。拒绝给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首先也并不是家庭成员。个人有时候只是巨大而冰冷的社会机器上的小小齿轮。在公共事业中,在商业领域,在教育和文化之中……让这机器运转缓慢下来,让公共生活进一步合理化和人性化,而不是动辄扩张僭越,才是真正能够促动古老的伦常恢复与增进的根本之道。■
其他文献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干预、插手、违反规定过问司法办案活动的,同时适用“两个规定”,使“两个规定”落地生根、長牙生威,充分发挥其排除、抵御干扰公正司法内外部因素的“防火墙”和“隔离带”作用。(最高人
今年22岁的马世碧是安徽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提起她,同学们都不叫她的名字,有人叫她“学霸”,有人叫她“励志姐”。因为从进入大学的第二学期开始,马世碧就获奖不断:大一获得校三等奖学金;大二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奖;大三初获得了第四届“合肥工业大学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全校4万多名学生,只有9人获此荣誉),并进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  其实,像
诲淫诲盗,该当何罪?在西方,近年来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文化犯罪学。按照这个学说,媒体是把“双刃剑”,在为预防犯罪摇旗呐喊的同时,一些媒体本身也扮演着犯罪者的角色。不恰当地播放暴力片,制造垃圾节目,以及打着普及性科学旗号进行赤裸裸的性教唆,都具有犯罪的表征。媒体的这种“亚健康”,媒体从业人员自身未必意识得到。事实上,真等意识到的时候,恐怕也很可能已经是历史的“文化罪人”了。  不管是电视荧屏还是广
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儿子坦塔罗斯,由于侮辱众神受到被绑在河水中央的惩罚。河流的上面长着果树,对此并不存在任何的优待,相反,对他的惩罚是极为深刻的,坦塔罗斯想喝水时河水马上退去,想吃果子时立刻刮来一阵风。  坦塔罗斯的痛苦在于,看得见目标却永远达不到目标。  托克维尔说,“社会稳定的威胁来自于愿望和满足愿望之间的张力,如果仅仅是满足愿望的机会有限还不足畏惧,最可怕的是愿望已经被挑起了胃口,而现实的机
我喜欢所有清纯的女孩、单纯的男孩,喜欢他们穿着干净的格子衫在阳光下奔跑,在年轻的时光里纵情、挥霍,我并不认同为所谓生命的厚重意义而活是件多么要紧的事,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快乐地生活、无忧无虑地成长,哪怕我们这样的纯真的想法最终被社会蚕食得只剩下可怜的一点儿。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活得虚与委蛇的人,他们为了金钱曲意承欢,为了地住阿谀奉承,其实他们才是卑贱到尘土里的人,我只是希望自己永远笑意盈盈,永远热爱自
哈尔滨乔四集团黑社会案: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大涉黑案  乔四,人称乔四爷,真名宋永佳。乔四集团不仅是当年哈尔滨恶势力的龙头,也是东北最大的黑恶势力团体。乔四在哈尔滨的座驾是一辆黑色奔驰,车号“黑A88888”,这辆车没有交警敢拦,所有哈尔滨的车见了都要让路。1990年夏,哈尔滨市公安局以离退休老将为骨干组成“社会治安调查组”,对哈市的黑恶势力团伙犯罪进行了调查。1990年8月10日,调查组历经
好人做久了,是不是认为我没脾气了  不世故,其实就是相信他人不是地狱,就是没有心机。庄子说:“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人际间会有摩擦,古人为了避免摩擦,谆谆告诫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对他人设防,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人人门禁森严,虚与委蛇,假面对假面,假心对假心,假作真时真亦
赵秉志,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新中国首届两位刑法学博士之一,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检察风云》(以下简称《检》):今年以来,多名贪官比如季建业、蒋洁敏等进入审判程序,他们采取的都是异地审判的方式,这对排除非法干扰,确保腐败犯罪案件追诉和审判的公正起到了作
在过去几天,有两个人成为网络红人。一个是化名苏紫紫的人大女学生,由于做“裸模”,加上人大女生身份,一时蹿红网络;一个是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因为一段50多分钟的视频被网友疯转热捧,甚至有网民称其为“最给力”的政府官员。  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似乎八竿子打不着,但他们“走红”的机理却是一致的:这就是网民对常识的缺失,或者说某些观念的落后,造就了这一网络奇景。  如果稍有常识,大家当知,“裸模”是一
40多岁的杨丽平看上去是一个贤妻良母,沉静、朴实的她不善言辞,但同事们说起她,却几乎人人翘起大拇指:“她学习上进,工作踏实,乐于助人,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因工作出色,她多次获得嘉奖,近日,还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优秀共产党员”。  杨丽平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二审案件检察处办理的是疑难复杂案件,主要对法院已判决的由被告人上诉或区检察院拟抗诉的案件进行审理,以决定是否抗诉予以纠正。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