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造型研究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esture”绘画语言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艺术系汤姆·希尔伍德教授最先提出的美术创作技法,后经四川师范大学陶晶教授引入中国,在技法研究、美术教学与艺术创作等领域取得了深入发展。
  “Gesture”绘画方式是调动绘画者的激情,把行为绘画方式与速写结合起来,从而以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对瞬间的形体进行评判,尔后又以理性思维在画面中寻找与形体对应的迹象进行形体的把握,利用瞬间的记忆勾勒出形体的动态轮廓,完成艺术造型的表达。
  以Gesture方式切入素描造型研究,是对现代素描技法的创新。Gesture素描方式运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记录瞬间记忆痕迹,通过线性运动的连动练习来研究Gesture的素描语言,从而启发引导绘画者的感受力。这种素描方式以兴趣为关键,以技法为线索,是在直接写生、意象表现和图像整理的技法基础上,来辅助解决思想意识和技法层面的两个问题,来实现个人审美意趣的追求。
  一、Gesture素描是一种用“势”来表达情感的痕迹
  当绘画元素在平面上以某种形式向一个明确的点移动,或在深度范围内做前后移动,绘画者便会感觉到有趋势运动,这种动态变化通常暗示了视觉或物理的“势”。这种“势”是一种流向,以Gesture方式切入素描就是以“势”为导向表达情感的痕迹,传达画者的心境和气息。
  在以Gesture方式切入进行素描课程中,陶晶教授先让模特摆一个活跃的姿势,时间为六十秒、四十秒或稍短一点,然后马上变换动作,通过时限和视觉印象转换来调动绘画者的绘画情绪,使绘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Gesture素描造型的构思中去。这种素描方式训练了绘画者的大脑和眼睛,让绘画者几乎可以用绘画工具在纸上随心所欲地行走,由每个人所感觉的动作感来引导,用瞬间思维来控制绘画。这样,绘画者可以通过瞬间姿势来体悟“动势”的作用,迫使绘画者把整个姿势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录。绘画者所要画的,不是人物的模样,不是细节,而是模特在做什么,画的是“势”——趋势、动势。
  绘画者要培养一种绝对的信念,即绘画者正在做着和模特一样的动作。当模特快速摆动姿势时,绘画者会感觉到一种紧迫的“势痕”。这个动态的“势痕”在绘画者脑海里像闪电一样“啪”的瞬间闪过,冲击着视觉和大脑。此时,绘画者来不及看纸创作,而是一直看着所画的对象,把模特的整个姿势作为整体,记录下自己基本的反应,做一个“瞬间”的潦草素描,真切地让手中的绘画工具与眼睛协调。但是当模特的动作幅度不是很大,而是一个缓慢或安静的静态时,那种“势痕”仿佛消失了,想瞬间记录的动态感觉没有那么强烈,这样就会拘束住思想和画面的表达。通过多次练习,绘画者可以发现瞬间记录“势”的痕迹,和动态速写一样,最重要的应该是快速地把握住动态趋势,从而形成力量美感与稳定的重心。
  Gesture方式切入素描造型的体验,可以使绘画者受益匪浅,让绘画者发现与传统素描不一样的感受,发掘自身的审美意趣和创作倾向。同时,也可让绘画者明白艺术创作就是一个保持主题精神的践行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要留下践行的痕迹,以便于进行自我的对比与反思。
  二、Gesture素描中的“破”——“败墙张素”
  在传统素描绘画中,绘画者习惯采用惯性思维方式进行素描,显得过于拘谨,而Gesture素描方式则注重打破常规的反向思维,即顿悟思维的运用。“绘画者要在素描创作中留下痕迹,留下痕迹不是作秀,而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是Gesture方式切入素描造型的真正涵义。
  Gesture素描方式对不可捉摸的迹象进行联想性改造,是一种动态的“缘迹造象”,正如钟孺乾《绘画迹象论》书中提到的“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通过迹象而有所表达”。在我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做“败墙张素”——“仁宗天圣间,图画院祗候陈用之,患其山水画不及古人,求救于度支员外郎宋迪,迪曰‘此不难耳,汝当张素于败墙,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日想,神领意造,恍然有人禽草木飞动,则随意命笔,自然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日进。”这个故事讲的是把一张白纸悬于败墙之前,透过白纸看墙上的影迹,由这些影迹自由想象,最后以这些自由想象出的“象”作画,于是取得成功。
  在素描造型研究课程中,绘画者运用Gesture的方式做关于“迹象”的简单练习,即画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形态痕迹,或开心、伤心、愤怒、平静等情感痕迹,这些无意识的迹化,是在没有模仿概念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原真的痕迹。练习者彼此交流后发现,有些较理性的绘画者做的“迹象”画面上呈现的也是较理性的痕迹,而较感性的绘画者的画面上呈现出的是较感性的抽象痕迹,情感表达丰富。当然,这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一个让绘画者更理解以Gesture方式切入素描造型的艺术实现过程,其实并不是真的乱画,而是通过线性运动瞬间对形体的评判和把握。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乱画,本质是以点线的乱画,其最终还是一个三角形。绘画的过程就是无数次重复“迹象”的程序,这些偶然的、无序的痕迹与艺术密切相关,无意的暗合造成了与物象的对应,绘画者应不断地认可或者修正,让其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绘画就是“取象”、“造象”,基于明确的“作迹造象”的理念,运用特殊的技巧,对这些痕迹加以发挥和改造,用践行来引导绘画者在素描造型中运用Gesture方式来缘迹造象,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造型反复练习。
  以Gesture方式进行素描造型是对现代素描的新认识,是技术的创新,是从传统素描的框框中寻找的突破。在素描练习时,以“败墙张素”的理念,践行如何打破常规,利用逆向思维绘画,如何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在画纸上做痕迹,然后又如何用理性思维寻找与物象相吻合的痕迹,从而把Gesture素描痕迹转换到传统素描绘画中。
  三、Gesture方式切入素描造型的艺术价值
  以Gesture方式切人素描造型研究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首先,它让绘画者对现代素描有了新的认识,为探究素描造型技法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其次,以Gesture方式切入素描,使绘画者回到原始的“迹象”表达,开拓绘画者的思维,提高绘画者的审美能。进而重视写生,走进生活;再次,这种素描方式可以使绘画者更加热爱生活,不仅训练了绘画者的大脑和眼睛,而且使绘画者重新认识了生活的价值和创作精神;最后,Gesture方式有着它自身的造型语言、自身的构成规律、自身的力度与内涵,是“缘迹造象”、“败墙张素”理念的一种践行方式,对绘画者的素描造型,乃至今后的绘画创作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总之,Gesture方式表达的情感痕迹特点,追溯了绘画的原始起源,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是无修饰的迹象表达,使绘画者直面自己的本心,无拘无束的绘画,从而获得一种原始的、本真的、创新的感悟,有着很大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石志刚,乔治,莫兰迪[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
  [3]李兵,素描大视野[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朱戊扬,60年代末出生于湘西南新宁县农村。近几年来从师于我学习中国画,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其为人厚道,朴实真诚,生性恬淡而不事张扬。古人云“画如其人” “人品即画品”。誠然,朱戊扬的中国画,给人的感受是真率、清雅,有一种深刻的真实感和格外和谐的画面魅力。这说明他具有良好的艺术潜质,外朴拙内深秀,其作品就是他人格的精神物化。  朱戊扬的中国画,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大多以田园水稻丰收场景为题材,我曾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云为何成为中国古典山水画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影响它的传统观念和思想因素,然后对云的描画方式做简要分类和分析,最后对云在山水画中所起作用做归纳梳理。  【关键词】山水画;云;道家;禅宗;意境;勾描;烘染;留白  中国历代的山水作品,良莠不齐,可是总不缺少云的存在,云似乎已经成为古典山水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为什么云会成为古典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什么中国古代山水
期刊
【摘 要】张光宇先生擅长画政治时事和社会讽刺漫画,他的装饰绘画风格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美术中的优秀成分,形成了形式感极强,富有民族趣味的时代感风格。《西游漫记》为张光宇先生于1945年秋画成的一部彩色连续漫画,是中国现代美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廣泛吸收东西方艺术精华却又饱含中国神韵的经典,是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创作经验却又是个人风格十足的典范。  【关键词】装饰绘画;民族趣味;戏曲艺术;漫
期刊
【摘 要】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是20世纪西方画界的一颗新星,也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艺术生涯随着生命的消逝戛然而止。然而他短暂的艺术历程却给后人带来无限的深思与启发。尤其是他画面中那些奇怪扭曲的人物造型,吸引了无数观者的好奇心,究竟那些躯体里附着着什么样的灵魂,致使他们如此神经质。我们有待从中发现更多。  【关键词】扭曲;神经质;赤裸  埃贡·席勒作为西方最有贡献的艺术家之一。他璀璨的艺
期刊
高寒冰,2001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委员,作品曾入选陕西首届素描速写大展,招贴设计入选2004视觉穿越设计艺术展并获优秀奖,作品《文化饕餮》入选陕西2005引领时尚设计展。作品《吉祥如意》入选西部之星设计大展并获优秀奖。《纸——迹象》入选视觉艺术设计展。多幅作品发表于《先锋设计》《当代艺术》《延河》等杂志。先后在《艺术与设計》《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
期刊
刘小雪,1990年生,籍貫河北省保定市。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
期刊
【摘 要】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艺术有着独立的发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色彩表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有其独特的色彩观念。西学东渐,中国画艺术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国画的色彩在吸收、融合西画艺术的同时,丰富了表现力,中国画的色彩观在这种变化发展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当代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表现入手,探究其发展的规律,以便指导我们今天的中国画创作实践。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观;当代青绿山水画;稳定性
期刊
今年是黄独峰先生诞辰100周年,在纪念和回顾他的艺术人生及杰出的艺术成就的同时,研究和重新评价黄独峰先生的学术地位和贡献,是十分必要和有重要现实意义的。20世纪初,中国画坛可谓风起云涌,名家流派纷呈林立;革新派、传统派之争,门户之见沸沸扬扬,新文化远动引起的新美术潮流与传统观念针锋相对,传统的中国画艺术怎样走进现代,成为那一代艺术家必须面对并要进行决择的首要问题。艺术家们在不同的选择和道路上探索行
期刊
自唐代王维开创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先---河,后世对文人画的探索与发展出现了两次重要的影响。经过魏晋南北朝荆关董巨的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到了南宋由于国力衰微、边境民族侵略,对中原的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宫廷画家长期把持政权绘画模式的单一与绘画题材的限制,山水画逐渐走向了衰落。蒙古入侵,一些不愿与外民族共处朝堂的“遗民”纷纷归隐山林思想上得到了解放,再加上赵孟頫提倡文人画向前人学习的崇古、
期刊
有记载没骨花鸟源于佛教并伴随之进入我国的“凹凸花”,且在唐朝、五代发展并不断完善。宋代郭若虚有书云:“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黄筌虽然画过没骨画,但是画风仍以“黄家富贵”为主。元、明两代没骨画甚少,至明代后期,几乎失传,后经清初恽寿平继承、变革创新后,没骨画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清逸出尘  “清逸”为清新脱俗,给人以安乐闲适的感觉。恽寿平的花卉,采用没骨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