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脑白质的损伤。通常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中间清醒期”,预后差、残死率高。这些患者多数不适合手术,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其死亡率较高可达60%以上。是因为这种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水肿、颅内出血或脑缺血等继发性的二次脑损害。表现为脑灌注压(CPP)、脑血流(CBF)、颅内压及血压等的异常改变,而影响了DAI的治愈。如加强了观察及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给予及时对症的处置,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下面就我科近几年收治DAI患者的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2005~2012年收治DAI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均在临床经CT或MRI而确认。多数为交通车祸伤68例、坠落伤12例,年龄20~60岁,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3~8分。
观察及护理
基础护理:①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的情况是神外最主要的观察手段,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以用语言及疼痛觉醒反映的程度可判断意识的状态。这种意识状态的改变是脑功能的基本表现与脑功能障碍相一致的。在临床和护理工作中,用呼唤及刺激后的GCS打分来判断病情的变化,了解病情的转归施行起来是科学的、是行之有效的。②呼吸系统护理:由于DAI患者多见昏迷,所以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保护呼吸道通畅、不乏氧、防止肺内感染是护理的关键环节。吸痰要充分、有效、及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支气管黏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当气管切开时,要注意有无血肿及气肿,套管内是否有血,寻找原因及时处置。要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操作动作要轻。要定时滴入气管保养液,防止分泌物堵塞,加强翻身叩背。当给氧进行辅助呼吸时,要及时根据血气分析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呼吸频率每分钟不少于10次或不超过30次。PaO2维持在12.0~13.3Kpa,PaCO2保持在3.3~4.0Kpa。③血压、心率的观察:血压的变化在DAI中比较常见,多是血压高的患者多于血压低的患者,高血压是高颅压的早期代偿表现之一,同时可见心率减慢。这时不是降血压而是降颅压,增加脑血流量。而血压下降是脑干功能严重损害,或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脑灌注压降低。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加重脑缺血、缺氧,引起脑细胞死亡或肿胀。这时要及时通知医生配合给予相应的处置,通常用的脱水剂是甘露醇快速静滴,要求15~30分钟内滴完,可维持4~6小时,也可用20%甘露150ml与速尿类药物交替使用。如血压低在降颅压同时要提高全身血压才能达到治疗目的。④高热的原因及护理:DAI的患者出现高热而且是病情的早期,多见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或是因脑室内出血、颅内、肺部、泌尿系的感染引起。要针对不同情况与医生共同研究采取物理降温,药物治疗或亚低温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以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DAI患者的特殊护理:①亚低温的护理:DAI患者多半不需手术,但病情又及其严重可造成继发性脑损伤危急患者。对其条件允许的38名患者实行了亚低温脑保护的治疗,达到了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供应,这是脑复苏的重要方法。这对护理工作要求高,患者在亚低温34℃左右要维持3~5天,完全依赖于护理,要用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褥疮及肺内感染,呼吸道冲洗时,痰要吸净要不间断地注意监护仪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DAI的患者对护理提出了更高层的要求。②癫痫的护理:DAI由于造成脑水肿、脑内出血、颅内压增高、高热等引起癫痫也较常见。所以这类患者在床边要准备好牙垫防止舌咬伤,呼吸停止时要立即行辅助呼吸,癫痫持续状态可通知医生进行有效的处置。常用的是安定、静推或静滴。患者安静后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③血糖监测:在DAI发生后,高血糖较为常见,血糖高可进一步破坏脑细胞的功能。所以了解血糖的情况,对DAI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护理时正确掌握常用血糖仪的测量方法。如果需要用药每500ml液体中不超过12U,滴速<60滴/分。
讨 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包括脑干损伤,它是重型的颅脑损伤,多数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但其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还有继发性的损伤,也就是二次脑损伤的发生,会加重病情影响其治愈率。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交通事故剧增,DAI也属创伤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所以在护理中细致的工作,耐心的生活护理和不断学习进取,才会为社会及家庭减轻负担,这是护理工作的光荣责任。
DAI的继发性损伤直接影响其预后,所以要求提高护理水平,提前认识到疾病的转归,工作会由被动到主动,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的进展,从中发现细微的变化,使医生能尽早的发现脑出血、水肿等二次脑损伤的出现。及时的处理禁止了病情进一步发展,对DAI的认识及观察水平是护理工作的职责也是责任心的体现。尤其在亚低温脑保护及癫痫的护理中,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掌握新的知识,使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DAI患者恢复了意识,要根据病情尽可能的做些心理治疗,让患者增强自信心及战胜疾病的勇气。精神上的治疗是不可缺少的,康复治疗也要同时逐渐开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心理及身体的双重关怀护理。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15—222.
2 赵继宗,陆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治疗水平[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0):583—584.
3 陈锡群.重要颅脑损伤监护现状.中华护理杂志,1998,1:48—50.
4 易声禹,只达石.颅脑损伤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3—277.
5 史玉泉.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159—160.
临床资料
2005~2012年收治DAI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均在临床经CT或MRI而确认。多数为交通车祸伤68例、坠落伤12例,年龄20~60岁,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3~8分。
观察及护理
基础护理:①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的情况是神外最主要的观察手段,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以用语言及疼痛觉醒反映的程度可判断意识的状态。这种意识状态的改变是脑功能的基本表现与脑功能障碍相一致的。在临床和护理工作中,用呼唤及刺激后的GCS打分来判断病情的变化,了解病情的转归施行起来是科学的、是行之有效的。②呼吸系统护理:由于DAI患者多见昏迷,所以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保护呼吸道通畅、不乏氧、防止肺内感染是护理的关键环节。吸痰要充分、有效、及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支气管黏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当气管切开时,要注意有无血肿及气肿,套管内是否有血,寻找原因及时处置。要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操作动作要轻。要定时滴入气管保养液,防止分泌物堵塞,加强翻身叩背。当给氧进行辅助呼吸时,要及时根据血气分析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呼吸频率每分钟不少于10次或不超过30次。PaO2维持在12.0~13.3Kpa,PaCO2保持在3.3~4.0Kpa。③血压、心率的观察:血压的变化在DAI中比较常见,多是血压高的患者多于血压低的患者,高血压是高颅压的早期代偿表现之一,同时可见心率减慢。这时不是降血压而是降颅压,增加脑血流量。而血压下降是脑干功能严重损害,或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脑灌注压降低。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加重脑缺血、缺氧,引起脑细胞死亡或肿胀。这时要及时通知医生配合给予相应的处置,通常用的脱水剂是甘露醇快速静滴,要求15~30分钟内滴完,可维持4~6小时,也可用20%甘露150ml与速尿类药物交替使用。如血压低在降颅压同时要提高全身血压才能达到治疗目的。④高热的原因及护理:DAI的患者出现高热而且是病情的早期,多见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或是因脑室内出血、颅内、肺部、泌尿系的感染引起。要针对不同情况与医生共同研究采取物理降温,药物治疗或亚低温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以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DAI患者的特殊护理:①亚低温的护理:DAI患者多半不需手术,但病情又及其严重可造成继发性脑损伤危急患者。对其条件允许的38名患者实行了亚低温脑保护的治疗,达到了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供应,这是脑复苏的重要方法。这对护理工作要求高,患者在亚低温34℃左右要维持3~5天,完全依赖于护理,要用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褥疮及肺内感染,呼吸道冲洗时,痰要吸净要不间断地注意监护仪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DAI的患者对护理提出了更高层的要求。②癫痫的护理:DAI由于造成脑水肿、脑内出血、颅内压增高、高热等引起癫痫也较常见。所以这类患者在床边要准备好牙垫防止舌咬伤,呼吸停止时要立即行辅助呼吸,癫痫持续状态可通知医生进行有效的处置。常用的是安定、静推或静滴。患者安静后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③血糖监测:在DAI发生后,高血糖较为常见,血糖高可进一步破坏脑细胞的功能。所以了解血糖的情况,对DAI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护理时正确掌握常用血糖仪的测量方法。如果需要用药每500ml液体中不超过12U,滴速<60滴/分。
讨 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包括脑干损伤,它是重型的颅脑损伤,多数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但其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还有继发性的损伤,也就是二次脑损伤的发生,会加重病情影响其治愈率。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交通事故剧增,DAI也属创伤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所以在护理中细致的工作,耐心的生活护理和不断学习进取,才会为社会及家庭减轻负担,这是护理工作的光荣责任。
DAI的继发性损伤直接影响其预后,所以要求提高护理水平,提前认识到疾病的转归,工作会由被动到主动,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的进展,从中发现细微的变化,使医生能尽早的发现脑出血、水肿等二次脑损伤的出现。及时的处理禁止了病情进一步发展,对DAI的认识及观察水平是护理工作的职责也是责任心的体现。尤其在亚低温脑保护及癫痫的护理中,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掌握新的知识,使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DAI患者恢复了意识,要根据病情尽可能的做些心理治疗,让患者增强自信心及战胜疾病的勇气。精神上的治疗是不可缺少的,康复治疗也要同时逐渐开展,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心理及身体的双重关怀护理。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15—222.
2 赵继宗,陆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治疗水平[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0):583—584.
3 陈锡群.重要颅脑损伤监护现状.中华护理杂志,1998,1:48—50.
4 易声禹,只达石.颅脑损伤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3—277.
5 史玉泉.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