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法是地理自主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对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并提示其本质区别与联系的一种方法。
在新课标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相似甚至相同或相反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形成原因及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它们,掌握它们,运用它们,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比较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说比较法在地理自主学习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一、运用比较法的好处
1 既可巩固旧知识,又可获得新知识
在讲拉美的巴拿马运河时,可以和前面已学过的苏伊士运河作比较:
通过两运河比较,各河项目清晰明了,既掌握了巴拿马运河有关知识,又对苏伊士运河再一次巩固,并把二者联系加深,都缩短了航程,成为世界海洋航运枢纽,战略地位也更突出,记忆深刻。
2 便于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
在讲“降水的季节变化”一题时,同样是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东岸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大陆西岸却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原因是:大陆东岸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影响,造成冬夏季风不同,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多雨;西岸由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夏交替控制,造成冬季西风来自海洋多雨。通过比较两地降水季节的不同,不仅让学生认识了这一地理现象是怎样的,如何分布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揭示出它们的规律和联系是怎样形成的。
3 便于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差异及规律,渗透唯物主义教育
比较我国南北方自然差异和文化差异:
通过比较,学生对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可一目了然,同时还可加深认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各自分布规律,进而在开发利用中,以便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的辩证思维。
4 使教材形成系统,便于记忆
教材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许多内容相对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也有些内容相对应,一旦掌握一方面,另一地区该方面就可记住了,并把两方面比较,使教材更系统、更完整、更易记忆。
5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学生在比较中要进行思考,分析异同,究其原因等,必须要付出巨大的思维劳动,这便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种类
1 类比比较法
将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其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或在其个性基础上突出其共性。如,学习了等高线的有关知识,在学习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时,就容易明白它们各自代表的概念及疏密含义了。
2 联系比较法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是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来编排的。如前面所说的南方与北方地区、长江与黄河各类自然资源等。用联系法将前后不同事物和现象进行联系比较,了解其共性和个性,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达到巩固旧知识,学会新内容的目的。
3 专题比较法
环绕着专门性的题目展开,常常用在复习阶段,通过列表比较等形式,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如地球表面高中低纬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温度带(五带);气温不同产生不同的气压带(七个气压带);气压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风带(六个风带)等。通过比较各类带,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专题化,并找出其联系,追究出其根源,还有一些地理数据、地理图表的比较等,都可使用专题比较法。
4 综合比较法
这个方法是一种比较复杂而又重要的方法,它可将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或经济要素或人文要素作全面比较,不仅要找异同,更重要的是找出彼此联系。这种方法也多用于复习课中。如各大洲分区的比较,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等等。
总之,在地理自主学习中,只有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才能辨析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发现其共性和个性;才能提示其规律,找出其原因,达到掌握、牢记并运用的目的。新课标地理教材中能进行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遍及多数章节,如果每位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都让学生学会该种方法,一定会受益匪浅。
在新课标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相似甚至相同或相反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形成原因及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它们,掌握它们,运用它们,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比较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说比较法在地理自主学习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一、运用比较法的好处
1 既可巩固旧知识,又可获得新知识
在讲拉美的巴拿马运河时,可以和前面已学过的苏伊士运河作比较:
通过两运河比较,各河项目清晰明了,既掌握了巴拿马运河有关知识,又对苏伊士运河再一次巩固,并把二者联系加深,都缩短了航程,成为世界海洋航运枢纽,战略地位也更突出,记忆深刻。
2 便于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
在讲“降水的季节变化”一题时,同样是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东岸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大陆西岸却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原因是:大陆东岸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影响,造成冬夏季风不同,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多雨;西岸由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夏交替控制,造成冬季西风来自海洋多雨。通过比较两地降水季节的不同,不仅让学生认识了这一地理现象是怎样的,如何分布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揭示出它们的规律和联系是怎样形成的。
3 便于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差异及规律,渗透唯物主义教育
比较我国南北方自然差异和文化差异:
通过比较,学生对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可一目了然,同时还可加深认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各自分布规律,进而在开发利用中,以便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的辩证思维。
4 使教材形成系统,便于记忆
教材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许多内容相对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也有些内容相对应,一旦掌握一方面,另一地区该方面就可记住了,并把两方面比较,使教材更系统、更完整、更易记忆。
5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学生在比较中要进行思考,分析异同,究其原因等,必须要付出巨大的思维劳动,这便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种类
1 类比比较法
将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其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或在其个性基础上突出其共性。如,学习了等高线的有关知识,在学习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时,就容易明白它们各自代表的概念及疏密含义了。
2 联系比较法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是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来编排的。如前面所说的南方与北方地区、长江与黄河各类自然资源等。用联系法将前后不同事物和现象进行联系比较,了解其共性和个性,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达到巩固旧知识,学会新内容的目的。
3 专题比较法
环绕着专门性的题目展开,常常用在复习阶段,通过列表比较等形式,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如地球表面高中低纬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温度带(五带);气温不同产生不同的气压带(七个气压带);气压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风带(六个风带)等。通过比较各类带,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专题化,并找出其联系,追究出其根源,还有一些地理数据、地理图表的比较等,都可使用专题比较法。
4 综合比较法
这个方法是一种比较复杂而又重要的方法,它可将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或经济要素或人文要素作全面比较,不仅要找异同,更重要的是找出彼此联系。这种方法也多用于复习课中。如各大洲分区的比较,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等等。
总之,在地理自主学习中,只有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才能辨析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发现其共性和个性;才能提示其规律,找出其原因,达到掌握、牢记并运用的目的。新课标地理教材中能进行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遍及多数章节,如果每位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都让学生学会该种方法,一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