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随之涌入。这些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已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如何巩固与维护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谈下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认同 引领 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00-0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随之涌入。这些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已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正如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中所列举的:“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长期以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思想理论课,始终没有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缺乏稳定有效的实践环节,导致产生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这也就是笔者想说的关于“认同”的理解。
认同即意味着人们对于某些事物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肯定,而造成目前大学生思想界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大学生内心里面对于这种说教式的教育,由于缺少联系实践的支撑,可能并不是真正的认同,所以,探索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高校相关课程领域急需考虑的问题。
1 认同的关键性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所列举的情况,其实可以认为是现代人出现的一种认同危机。个体处在一定的社会当中,总是希望获得必需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希望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据和支撑点。而处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多种思想潮流的冲击,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对原来的旧认同可能会产生惶恐与无所适从感。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必须使人们重新获得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以有助于个体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寄托,也有助于全社会达成思想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而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更显得重要和迫切。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纷繁多变的思想观点不断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此时能树立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确立起积极的价值追求,获得稳定的精神支撑。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最终要义,也正在于此。
2 思想引领者—— 教师团队的思考
从教师层面来谈,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一直以直接灌输为主,将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美德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榜样、惩罚、考试等方式加以巩固和强化。而教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自身往往已经都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现在一谈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似乎都是针对受教育的对象来改变方法,而往往忽视了在这些方法的摸索中,首先要使引导者产生变化,他们才能在引导的方法中作出更好的改进。
我们高职院校往往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作为办学特色,但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素质教育目前正成为各企业挑选人才日益重视的选拔要求。那怎样结合今后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职业道德要求的培养?这就要求思政老师有一些自身的体会与感悟,这样才能影响与引领学生。这方面的改革方法,笔者认为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作法,值得借鉴与探讨。该学校为了加强老师的企业实践经验,目前采取了“3+2”的工学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5年之内,老师可以选择不连续地去企业挂职、锻炼2年。我们民航学院的学生大部分今后从事的工作都是和人的生命安全直接挂钩的岗位,其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就更为重要。所以,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去到同系统的企业学习、锻炼就可以让老师本身更直观地体会到这些工作严谨的重要性,也能更好地和实践联系起来和学生讨论这些问题。
3 教学实践方法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都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形成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主张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实践教学应有所层级和梯次进行。
3.1 课堂实践教学,也可称“第一课堂”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部门在授课中目前采取的主要是演讲、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设计与表演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是非判断的标准,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2 讲座的开展,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可称为“第二课堂”
针对国际国内突出的重大事件、重大理论问题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学校可以采用讲座的专题报告的形式来作为课堂内容的必要补充。规范的讲座或专题报告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名人、校友等来学校做讲座或报告,或由教师就某个专题做深入研究后再给学生做介绍,民航学院思政部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中山大学的做法,每个学院每周都有从海内外请来的专家做专题讲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了解,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
3.3 校园实践教学模式,也可称为“第三课堂”
校园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校园内开展的,主要包括课外学习小组、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我们部门目前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特色是每年一度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诗歌朗诵比赛,每年学生都会踊跃报名,在盛大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与听众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的共鸣;我们还探索以视频拍摄的方式去发现身边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以此来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4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可称为“第四课堂”
在这方面的摸索中,我们主要是以大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所要求的社会调查、兼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2012年的寒假我们部门在学生中开展过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完成率达到100%,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认可与赞同。但对于社会实践今后的持续与多样化发展,思政部认为如果能建立和联系某些场所作为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将更有利于思政课教育的开展。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錧,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场所,如能和我们学院达成合作的关系,将更有利于第三课堂的推进。
4 结语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年代,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而在进步的过程中,除开自己的努力,同行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对于一个学校的整体提升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更好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也还要注重于各高校同行业老师的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2] 赵敏鉴.把握中国文化产业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J].经济研究参考,201(24).
[3] 毕孟琴,吕雅清.在实践中彰显核心价值体系生命力[J].人民论坛,2011(11).
[4] 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4:314.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3-10-11.
关键词:认同 引领 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00-0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随之涌入。这些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已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正如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中所列举的:“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长期以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思想理论课,始终没有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缺乏稳定有效的实践环节,导致产生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这也就是笔者想说的关于“认同”的理解。
认同即意味着人们对于某些事物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肯定,而造成目前大学生思想界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大学生内心里面对于这种说教式的教育,由于缺少联系实践的支撑,可能并不是真正的认同,所以,探索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高校相关课程领域急需考虑的问题。
1 认同的关键性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所列举的情况,其实可以认为是现代人出现的一种认同危机。个体处在一定的社会当中,总是希望获得必需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希望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据和支撑点。而处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多种思想潮流的冲击,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对原来的旧认同可能会产生惶恐与无所适从感。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必须使人们重新获得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以有助于个体获得精神和心灵上的寄托,也有助于全社会达成思想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而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更显得重要和迫切。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纷繁多变的思想观点不断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此时能树立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确立起积极的价值追求,获得稳定的精神支撑。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最终要义,也正在于此。
2 思想引领者—— 教师团队的思考
从教师层面来谈,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一直以直接灌输为主,将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美德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榜样、惩罚、考试等方式加以巩固和强化。而教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自身往往已经都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现在一谈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似乎都是针对受教育的对象来改变方法,而往往忽视了在这些方法的摸索中,首先要使引导者产生变化,他们才能在引导的方法中作出更好的改进。
我们高职院校往往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作为办学特色,但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素质教育目前正成为各企业挑选人才日益重视的选拔要求。那怎样结合今后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职业道德要求的培养?这就要求思政老师有一些自身的体会与感悟,这样才能影响与引领学生。这方面的改革方法,笔者认为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作法,值得借鉴与探讨。该学校为了加强老师的企业实践经验,目前采取了“3+2”的工学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5年之内,老师可以选择不连续地去企业挂职、锻炼2年。我们民航学院的学生大部分今后从事的工作都是和人的生命安全直接挂钩的岗位,其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就更为重要。所以,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去到同系统的企业学习、锻炼就可以让老师本身更直观地体会到这些工作严谨的重要性,也能更好地和实践联系起来和学生讨论这些问题。
3 教学实践方法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都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形成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主张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实践教学应有所层级和梯次进行。
3.1 课堂实践教学,也可称“第一课堂”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部门在授课中目前采取的主要是演讲、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设计与表演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是非判断的标准,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2 讲座的开展,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可称为“第二课堂”
针对国际国内突出的重大事件、重大理论问题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学校可以采用讲座的专题报告的形式来作为课堂内容的必要补充。规范的讲座或专题报告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名人、校友等来学校做讲座或报告,或由教师就某个专题做深入研究后再给学生做介绍,民航学院思政部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中山大学的做法,每个学院每周都有从海内外请来的专家做专题讲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了解,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
3.3 校园实践教学模式,也可称为“第三课堂”
校园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校园内开展的,主要包括课外学习小组、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我们部门目前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特色是每年一度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诗歌朗诵比赛,每年学生都会踊跃报名,在盛大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与听众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的共鸣;我们还探索以视频拍摄的方式去发现身边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以此来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4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可称为“第四课堂”
在这方面的摸索中,我们主要是以大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所要求的社会调查、兼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2012年的寒假我们部门在学生中开展过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完成率达到100%,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认可与赞同。但对于社会实践今后的持续与多样化发展,思政部认为如果能建立和联系某些场所作为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将更有利于思政课教育的开展。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錧,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场所,如能和我们学院达成合作的关系,将更有利于第三课堂的推进。
4 结语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年代,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而在进步的过程中,除开自己的努力,同行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对于一个学校的整体提升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更好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也还要注重于各高校同行业老师的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2] 赵敏鉴.把握中国文化产业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J].经济研究参考,201(24).
[3] 毕孟琴,吕雅清.在实践中彰显核心价值体系生命力[J].人民论坛,2011(11).
[4] 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4:314.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