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职业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日益发展起来,技校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笔者由一名教学新手转变成了一名熟练工,所教的学生也由原来以高中生为主,转变成了现在的以初中生为主。教学对象的变化,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转变心态。笔者现针对如何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果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从心里喜欢学习《机械基础》等基础理论课程。《机械基础》是一门最基本、最基础的理论课程,全面、综合地介绍了机械行业里的各种机构和传动。各个章节互不联系,各自独立。它不像机械制图,如果前面的投影原理掌握不好,那么,后面的三视图、剖视图、零件图和装配图学习起来肯定吃力。应该说,《机械基础》比《机械制图》好学得多。但是,对于刚刚跨出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机械这一设备,更何况了解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多引入实例
《机械基础》内容比较枯燥,讲解时可以多引入实例。例如,讲解凸轮机构的时候,学生对凸轮的接触不多,笔者就列举了修鞋的例子。修鞋用的小机器就是一种凸轮的形式,一下子就将抽象难理解的凸轮形象化了,更易于学生接受。
2.多媒体演示
讲课时,引入多媒体动画演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讲解棘轮槽轮机构时,由于其工作原理比较复杂、枯燥,学生就不愿意听,而如果播放相关动画的话,可以使工作原理一目了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3.注重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做习题是巩固课堂内容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不做习题,教师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机械基础》配有习题册,教师应精心筛选习题,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教师念答案、学生抄和学生自己动手翻书找答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实际上,学生翻书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平时应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做习题。课堂练习和课外习题是《机械基础》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4.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参与教学过程
日常教学中,教师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模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某一种基本类型的模型,如曲柄摇杆机构。学生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教师拿着学生做好的模型讲课时,学生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师动手制作模型
“渐开线形成”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盘,圆盘边缘系上一根绳,用粉笔当作一个点,拉直绳子,绕着圆盘转,画出的轨迹即是渐开线。这样形象的演示,易于学生接受,也会感觉到《机械基础》其实也不难学。
6.赏识教学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立刻给予表扬和鼓励,给初中班的学生上课更应该这样。如果教师怀着不满、抱怨的心态上课,对待学生,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教师不喜欢他们。他们也会用同样的心态对待教师,对待这门课程。教师如果在平时教学中多鼓励、表扬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机械基础》,学生肯定会逐渐喜欢学习这门课的。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讲了多遍《机械基础》后,如果不吸取新的内容,重复讲解以前的知识点,自己也会觉得很枯燥,很难找回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份干劲和激情。当然,重复讲课确实是轻松,但想要从一名熟练工成长为一名有能力的人,还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所以,在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上,教师都不能松懈。特别是技能训练,作为一名机械理论课的教师,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有意识地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三、采用过程化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出题进行考试,再根据学生的答卷判分数。这种考核方法,学生会产生侥幸心理,平时不学习,考试的时候抄一抄照样能得高分。为了使考核科学化,笔者认为,采用过程化考核更适宜。学生整个学期的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全部纳入考核中来,再加上期末卷面成绩,综合成为学生的总成绩。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注重学习。
总之,以上是笔者近几年在《机械基础》课程讲解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喜欢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一、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从心里喜欢学习《机械基础》等基础理论课程。《机械基础》是一门最基本、最基础的理论课程,全面、综合地介绍了机械行业里的各种机构和传动。各个章节互不联系,各自独立。它不像机械制图,如果前面的投影原理掌握不好,那么,后面的三视图、剖视图、零件图和装配图学习起来肯定吃力。应该说,《机械基础》比《机械制图》好学得多。但是,对于刚刚跨出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机械这一设备,更何况了解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多引入实例
《机械基础》内容比较枯燥,讲解时可以多引入实例。例如,讲解凸轮机构的时候,学生对凸轮的接触不多,笔者就列举了修鞋的例子。修鞋用的小机器就是一种凸轮的形式,一下子就将抽象难理解的凸轮形象化了,更易于学生接受。
2.多媒体演示
讲课时,引入多媒体动画演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讲解棘轮槽轮机构时,由于其工作原理比较复杂、枯燥,学生就不愿意听,而如果播放相关动画的话,可以使工作原理一目了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3.注重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做习题是巩固课堂内容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不做习题,教师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机械基础》配有习题册,教师应精心筛选习题,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教师念答案、学生抄和学生自己动手翻书找答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实际上,学生翻书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平时应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做习题。课堂练习和课外习题是《机械基础》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4.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参与教学过程
日常教学中,教师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模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某一种基本类型的模型,如曲柄摇杆机构。学生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教师拿着学生做好的模型讲课时,学生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师动手制作模型
“渐开线形成”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盘,圆盘边缘系上一根绳,用粉笔当作一个点,拉直绳子,绕着圆盘转,画出的轨迹即是渐开线。这样形象的演示,易于学生接受,也会感觉到《机械基础》其实也不难学。
6.赏识教学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立刻给予表扬和鼓励,给初中班的学生上课更应该这样。如果教师怀着不满、抱怨的心态上课,对待学生,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教师不喜欢他们。他们也会用同样的心态对待教师,对待这门课程。教师如果在平时教学中多鼓励、表扬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机械基础》,学生肯定会逐渐喜欢学习这门课的。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讲了多遍《机械基础》后,如果不吸取新的内容,重复讲解以前的知识点,自己也会觉得很枯燥,很难找回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份干劲和激情。当然,重复讲课确实是轻松,但想要从一名熟练工成长为一名有能力的人,还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所以,在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上,教师都不能松懈。特别是技能训练,作为一名机械理论课的教师,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有意识地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三、采用过程化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出题进行考试,再根据学生的答卷判分数。这种考核方法,学生会产生侥幸心理,平时不学习,考试的时候抄一抄照样能得高分。为了使考核科学化,笔者认为,采用过程化考核更适宜。学生整个学期的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全部纳入考核中来,再加上期末卷面成绩,综合成为学生的总成绩。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注重学习。
总之,以上是笔者近几年在《机械基础》课程讲解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喜欢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