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一直被社会广泛认为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耐人寻味的故事,只有一些数字游戏和不厌其烦的计算、证明,使人们不愿接触,敬而远之。实际上,数学教学中只要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完全能够引领学生在神奇的数学海洋中探究遨游,自由解密。
一、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效果;数学教学语言的简洁性要求是指叙述数学事物时,语言不能罗罗嗦嗦,而应简短有力,一语中的,不说废话、避免无意义的机械重复。数学语言的简洁还表现在它的符号化、公式化和形式化。比起语言文字叙述,这些符号、公式更简练、更形象、特征更明显。
二、数学教学语言应口语化,而且应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数学教材上的书面语言
是写在纸上的,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是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可以反复阅读,所以,有时往往使用稍抽象的、较长的、较复杂的句型,本文所指的数学教学语言是相对书面语言而言的,它依靠听觉来感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聆听的习惯,初中学生一般是很难听懂抽象的、又长又复杂的句子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是那么僵硬、难懂,缺乏亲和力,学生听着这种声音很容易“犯困”!所以,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数学书面语言改造成能让学生明白易懂的口语。在设计教学语言时,一般是用几个较短的、较简单以及较具体的句子来代替一个较长的、较复杂的、较抽象的句子,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来讲,如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对其中一个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这样叙述的: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句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管是读起来还是理解起来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出错,因此在教学时,把它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几段来叙述和理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口语化不等于可以随口乱说,还是应注意如前所说的几个要求。
三、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可以增添数学教学语言的趣味,使教学语言更生动
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语言修辞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和拟人。比喻法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把数学事物或数学过程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时,对于条件①a≠0,②△≠O,我们可以跟学生讲这是两块“暗礁”,要求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处处小心,时时注意”。这样一比喻就形象地强调了一元二次方程中a≠0.△≠O的隐蔽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用。引用就是在说明数学事物时,引用古人和名人的诗词、民间谚语甚至歌曲等,使讲解变得具体充分,教学气氛变得更热烈,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如在计算两直角边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时,笔者常常会引用“勾三,股四,弦五”这句话,既方便了计算,也使学生为我国古代灿烂的科技而自豪。
3、幽默。幽默是语言的调料,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幽他一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对认知过程也加深了理解。
但是,运用语言修辞技巧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否则就有可能起反作用,如比喻和引用用得太多,不仅会给学生以卖弄的感觉。
四、教师的语言应饱含感情,而且还应富有节奏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动之以情,能更好地对学生“晓之以理”。语言表达还应富有节奏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语言具有千种风情:时而平缓如行云流水,时而急促如山雨欲来,时而激昂如万马奔腾,时而戛然而止,“此时无声胜有声”,用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唤起学生心灵的感应,“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如在描述数学概念和讲述数学过程时,语调可缓一点,声音显得平静一点,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姿态,以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讲到教学内容的重点时,声音应大一点,语气放重一点,以让学生引起注意,讲到思维紧要处,声音的节奏应急促一点,语调应高亢一点,以便使学生产生情感和思维上的共鸣。
五、平时认真揣摩,用心积累,课前认真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首先必须注意平时的磨练和积累。其次,在每一节课课前,教师将对课堂教学中将要讲哪些话,该怎样去讲,什么时候讲等等应进行预先设计和构想,对重点部分还可用讲稿形式写出来,以便进行修改。在最初准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课前学习情绪的高低,最近一段时间最感兴趣的事物等,完成初步设想以后,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最初的设想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以便使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城县教研室)
一、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效果;数学教学语言的简洁性要求是指叙述数学事物时,语言不能罗罗嗦嗦,而应简短有力,一语中的,不说废话、避免无意义的机械重复。数学语言的简洁还表现在它的符号化、公式化和形式化。比起语言文字叙述,这些符号、公式更简练、更形象、特征更明显。
二、数学教学语言应口语化,而且应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数学教材上的书面语言
是写在纸上的,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是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可以反复阅读,所以,有时往往使用稍抽象的、较长的、较复杂的句型,本文所指的数学教学语言是相对书面语言而言的,它依靠听觉来感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聆听的习惯,初中学生一般是很难听懂抽象的、又长又复杂的句子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是那么僵硬、难懂,缺乏亲和力,学生听着这种声音很容易“犯困”!所以,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数学书面语言改造成能让学生明白易懂的口语。在设计教学语言时,一般是用几个较短的、较简单以及较具体的句子来代替一个较长的、较复杂的、较抽象的句子,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来讲,如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对其中一个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这样叙述的: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句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管是读起来还是理解起来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出错,因此在教学时,把它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几段来叙述和理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口语化不等于可以随口乱说,还是应注意如前所说的几个要求。
三、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可以增添数学教学语言的趣味,使教学语言更生动
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语言修辞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和拟人。比喻法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把数学事物或数学过程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时,对于条件①a≠0,②△≠O,我们可以跟学生讲这是两块“暗礁”,要求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处处小心,时时注意”。这样一比喻就形象地强调了一元二次方程中a≠0.△≠O的隐蔽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用。引用就是在说明数学事物时,引用古人和名人的诗词、民间谚语甚至歌曲等,使讲解变得具体充分,教学气氛变得更热烈,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如在计算两直角边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时,笔者常常会引用“勾三,股四,弦五”这句话,既方便了计算,也使学生为我国古代灿烂的科技而自豪。
3、幽默。幽默是语言的调料,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幽他一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对认知过程也加深了理解。
但是,运用语言修辞技巧要适可而止,不能滥用,否则就有可能起反作用,如比喻和引用用得太多,不仅会给学生以卖弄的感觉。
四、教师的语言应饱含感情,而且还应富有节奏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动之以情,能更好地对学生“晓之以理”。语言表达还应富有节奏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语言具有千种风情:时而平缓如行云流水,时而急促如山雨欲来,时而激昂如万马奔腾,时而戛然而止,“此时无声胜有声”,用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唤起学生心灵的感应,“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如在描述数学概念和讲述数学过程时,语调可缓一点,声音显得平静一点,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姿态,以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讲到教学内容的重点时,声音应大一点,语气放重一点,以让学生引起注意,讲到思维紧要处,声音的节奏应急促一点,语调应高亢一点,以便使学生产生情感和思维上的共鸣。
五、平时认真揣摩,用心积累,课前认真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首先必须注意平时的磨练和积累。其次,在每一节课课前,教师将对课堂教学中将要讲哪些话,该怎样去讲,什么时候讲等等应进行预先设计和构想,对重点部分还可用讲稿形式写出来,以便进行修改。在最初准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课前学习情绪的高低,最近一段时间最感兴趣的事物等,完成初步设想以后,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最初的设想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以便使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城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