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物理教学,使物理教学直观可视化,物理“难学”变“好学”。利用信息技术的高度交互性,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意识,体尝成功喜悦;利用信息创设情景,让学生“亲历”科学创新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可以预见,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效应无异于一场革命。本文仅就这一方面,结合我个人的实践,谈一谈认识和感受。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促使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学校课堂这一渠道,而信息技术提供给物理的,从广义上来说,都是物理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这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至少应包含: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學习氛围。在这些观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物理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无缝沟通”,对学生共性的问题,用实景及时切换到屏幕上,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如:学生难以理解的托里拆利实验,以往教师只能靠讲述,现在可以通过媒体展示真实的实验情景,化抽象为直观,降低了学习难度。
  二、整合信息技术,使物理教学直观可视化,物理“难学”变“好学”
  1.联系实际“课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物理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多数学生感到高中物理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教材理论性因素偏多,学生在学习中联系实际的机会少,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与形象化的实际问题难于“对号入座”。在教学中,只有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论问题实际化,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规律。
  2.动态过程“可视化”、空间想象“直观化”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牵涉到一些动态过程,而某些动态情景又难于在教室里形象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想象力又受年龄和知识结构水平限制,难于理解动态过程。利用现代多媒体动态技术展示动态过程,可让学生感受“实际”动态情景,弄清复杂物理过程。
  3.微观现象“宏观化”,宏观问题“微观化”
  物理教学中涉及到一些微观及宏观问题难于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借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微观现象“放大”处理、宏观现象“缩小”处理。如带电粒子的运动、卢瑟福α散射实验、核外电子跃迁等微观现象,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要让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就必须让学生“看”得见它们。
  4.难做实验“容易化”
  在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已成共识,虽然形象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具体的实际实验。但有些物理实验因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条件难于满足。如掌握一些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时,必须先了解其内部构造的设计,在课堂上不便于拆卸时,课件演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使物理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信息技术为实现新的课程目标提供了认知的工具,它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能有效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践,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与课程相关的资源。这样,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纳米技术、磁悬浮列车、超导体等新科技随时可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同时,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拓展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例如:结合“神舟六号发射”,让学生进行“网上冲浪”,就能使学生获得神舟号的种类、返回舱、空间站、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大量信息。在这一全新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不惟“纲”,不惟“本”,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四、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1.信息技术不能代替物理实验
  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组合功能,通过形、声、色、光的传播再现“现实情景”,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高效有力的教学辅助手段。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在教学中若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不管课件做得如何逼真、如何真实再现物理过程和现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毕竟是“做出来”的现象,缺乏真实感,将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违背科学教育的本质初衷。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不能简单用它来代替实验,只能作为实验过程的再现概括、补充和模拟。只有那些抽象的实验,或实验条件难于达到的,或实验现象难于观察的物理实验,才借用课件模拟展示代替。
  2.信息技术不能代替老师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更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是依靠多媒体课件所能达到和代替的。
  3.不能让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
  信息量大是信息技术技术的一个特点,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使得信息技术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以上可见,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物理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
  [2]安学民。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2(4)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在人生初始阶段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就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效果  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独立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知识点繁杂且联系紧密的特点,而实验方面具有数量多且部分物理现象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的特点。这导致学生感觉物理学习难度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十分困难。加之当前教师应试为主的教育理念与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不仅加剧了学生学习上的困境,还导致学生缺乏物理学习的兴趣。通过研究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物理课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能有效缓解这些现象,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
期刊
摘 要:玩具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是儿童游戏和学习的重要物质基础。虽然没有精美的玩具,儿童也可以游戏,他们可以把手边可及的每一样东西变成"玩具",但是,玩具和游戏的历史和现实的联结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很难把儿童拥有游戏的权利和拥有玩具的权利分开。社会和成人有责任为儿童提供玩具,保障他们游戏的权利。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教师自觉地承担起这种社会职责,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制作玩教具,以弥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日趋实现,营造学习型社会氛圍的目标则迫在眉睫,而社区教育又是很好的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的渠道。把社区教育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议程,推动社会的发展,是实现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发展;社区教育;意义;策略分析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和学习型目标的制定,发展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全面素质,带动我国经济实力的综合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下文将针对
期刊
摘 要:在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有效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艺术感知以及审美,提升创作设计的方面的综合能力。中职美术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人才。本文分别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内容三方面对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职美术;美术素养;策略  中职美术
期刊
摘 要:软实力的发展对于国家国力的增强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国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阶段教师启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其中美术教学课程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审美标准、提升创造能力甚至塑造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却被一些学校以及教师忽视,为此国家不断更新改革学生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学生足够重视美术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人的基础阶段,此阶段教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价值观确立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一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此问题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基本的动力,必须保证学生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能够享受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最终美化人生。音乐课堂、教师应当尽可能发挥出音乐艺术独有的魅力,使其能够抓住学生目光。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心理情况出发,尽可能帮助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生动化、形象化、趣味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乐在其中,最终使得我国音乐课堂灵动起来。本文主要是对如何使得我国音乐教育课堂灵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准和必然要求。本文介绍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原电池”教学设计,以探究原电池原理为载体,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探究;原电池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原电池》一课为载体,利用
期刊
摘 要:为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中关于初中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提高中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本文立足初中美术教学,主要从激发中学生的美术兴趣、解决中学生的美术问题、培养中学生的空间思维、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水平四方面入手,对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新教学;策略  美术教学可以引导中学生们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培养学生们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进而提高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