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问是理答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指对同一学生就同一问题继续发问。这种方式在学生对问题表现出茫然或回答得不正确、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较多。探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化繁为简;可以为学生搭建解答问题的台阶,步步为营;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探问的有效运用需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全面、深刻地解读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学业水平全盘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目标、课堂节奏灵活掌控的基础上。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理答 探问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探问是理答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指对同一学生就同一问题继续发问。这种方式在学生对问题表现出茫然或回答得不正确、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较多。
很多语文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不能一语中的时,往往望“生”兴叹,只简单地说声“不对”或“坐下”,然后匆匆转问其他学生,或者自己给出答案。其实,教师如果能稍微做些探问的努力,课堂就会呈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因为,探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化繁为简;可以为学生搭建解答问题的台阶,步步为营;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下面,我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几种探问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一、简化问题或改变提问角度
此种方法适用于学生茫然不知所问或由于知识欠缺而不能回答问题的情况。
例如,教学《蝉》这篇短文时,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作者写蝉,先抑后扬。试对此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个问题。第一位学生作答时就出现了状况,我想,这应该是他对“先抑后扬”这个词不太理解造成的。于是,我用探问的方式改变了提问角度:“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蝉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很快就答出了作者对蝉由“厌烦”到“惊讶”到“感动”的情感变化过程。我顺势告诉学生,作者这样写,就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学生也就自然明白了这种写法的作用。
由此可见,一旦教师判断出学生无法作答的根本原因,进而进行有效的探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
此种方法适用于问题过于宽泛,学生寻找不到作答的切入点的情况。
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我请学生联系上下文,体味“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的含义。一位学生回答道:“这其实是阿蒙森等人在向斯科特他们炫耀。”这显然不是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没有转问其他学生,而是追问:“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呢?”他思考后意识到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我又问:“是谁觉得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他快速回答道“斯科特”。我进一步追问:“国旗明明不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斯科特却觉得它‘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从中我们能看出斯科特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经过这样的层层追问,他终于明白了这表现了斯科特看到对手的国旗插在南极点时,内心的沮丧、痛苦之情,看到挪威国旗就好像看到对手在向自己炫耀。而这就是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把体味句子含义这一问题化解为三个循序渐进的小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引导他们最终完成了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在探问这一个学生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其实也在同步被探问,也在同步思考。如果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正确答案,而不停地转问,直到有学生回答出教师预设的答案,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没有多少意义。
三、强调文本信息,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与问题相关的特定信息
此种方法适用于因学生对文本中的信息关注不够而导致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
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挑选了课文的第7段为例,给学生讲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我提问学生:“本段中的‘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句话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一名学生回答道:“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突出了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首要因素是纬度。”这个回答并不完整,因为他只注意到了“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这一信息而忽略了其他信息。于是,我追问道:“如果该句的作用仅仅是为了说明你所讲的内容,那么,作者只需要写‘但是’之前的内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但是’之后的内容呢?”我是想利用这个探问,把他的目光引向句中被他忽略的信息上。果然,他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有不完整之处,这句话除了要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首要因素是纬度”之外,还意在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样的回答就完整了。
探问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挖掘文本信息,通过审视原有答案与相关文本信息之间的关系,扩展最初的回答,从而使得答案更加全面。
四、问一个或多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
此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可以衍生出新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来刺激学生深入思考的情况。
例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我问学生:“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一位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很快就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并读了出来。我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同时追问:“从‘我’的反应可以看出‘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就需要他透过自己刚刚读过的句子,提炼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也许是没料到我会追问,他一时语塞。我提示他:“你刚才所读的句子里有没有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他很快找到了“敬意”这个词,接下来很顺利地得出“我”对阿长的感情由原先的“憎恶”“讨厌”到这里的“敬意”的变化过程。我见他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就进一步追问:“此处写‘我’的反应是为了突出阿长的形象,这叫什么写法?”他回答道:“侧面描写。衬托阿长热心帮‘我’,令‘我’感激。”这让我感到很惊喜。
在这个案例中,我用探问的形式衍生出两个新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了解了“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以及此处的写作方法及作用,增加了学生应答的深度。
探问只是课堂理答方式中的一种,它的有效运用需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全面、深刻地解读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学业水平全盘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目标、课堂节奏灵活掌控的基础上。当探问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时,教师就应当考虑使用其他理答方式,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
探问是理答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指对同一学生就同一问题继续发问。这种方式在学生对问题表现出茫然或回答得不正确、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较多。探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化繁为简;可以为学生搭建解答问题的台阶,步步为营;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探问的有效运用需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全面、深刻地解读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学业水平全盘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目标、课堂节奏灵活掌控的基础上。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理答 探问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探问是理答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指对同一学生就同一问题继续发问。这种方式在学生对问题表现出茫然或回答得不正确、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较多。
很多语文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不能一语中的时,往往望“生”兴叹,只简单地说声“不对”或“坐下”,然后匆匆转问其他学生,或者自己给出答案。其实,教师如果能稍微做些探问的努力,课堂就会呈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因为,探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化繁为简;可以为学生搭建解答问题的台阶,步步为营;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下面,我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几种探问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一、简化问题或改变提问角度
此种方法适用于学生茫然不知所问或由于知识欠缺而不能回答问题的情况。
例如,教学《蝉》这篇短文时,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作者写蝉,先抑后扬。试对此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个问题。第一位学生作答时就出现了状况,我想,这应该是他对“先抑后扬”这个词不太理解造成的。于是,我用探问的方式改变了提问角度:“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蝉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很快就答出了作者对蝉由“厌烦”到“惊讶”到“感动”的情感变化过程。我顺势告诉学生,作者这样写,就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学生也就自然明白了这种写法的作用。
由此可见,一旦教师判断出学生无法作答的根本原因,进而进行有效的探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
此种方法适用于问题过于宽泛,学生寻找不到作答的切入点的情况。
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我请学生联系上下文,体味“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的含义。一位学生回答道:“这其实是阿蒙森等人在向斯科特他们炫耀。”这显然不是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没有转问其他学生,而是追问:“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呢?”他思考后意识到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我又问:“是谁觉得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他快速回答道“斯科特”。我进一步追问:“国旗明明不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斯科特却觉得它‘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从中我们能看出斯科特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经过这样的层层追问,他终于明白了这表现了斯科特看到对手的国旗插在南极点时,内心的沮丧、痛苦之情,看到挪威国旗就好像看到对手在向自己炫耀。而这就是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把体味句子含义这一问题化解为三个循序渐进的小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引导他们最终完成了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在探问这一个学生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其实也在同步被探问,也在同步思考。如果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正确答案,而不停地转问,直到有学生回答出教师预设的答案,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没有多少意义。
三、强调文本信息,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与问题相关的特定信息
此种方法适用于因学生对文本中的信息关注不够而导致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
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挑选了课文的第7段为例,给学生讲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我提问学生:“本段中的‘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句话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一名学生回答道:“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突出了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首要因素是纬度。”这个回答并不完整,因为他只注意到了“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这一信息而忽略了其他信息。于是,我追问道:“如果该句的作用仅仅是为了说明你所讲的内容,那么,作者只需要写‘但是’之前的内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但是’之后的内容呢?”我是想利用这个探问,把他的目光引向句中被他忽略的信息上。果然,他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有不完整之处,这句话除了要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首要因素是纬度”之外,还意在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样的回答就完整了。
探问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挖掘文本信息,通过审视原有答案与相关文本信息之间的关系,扩展最初的回答,从而使得答案更加全面。
四、问一个或多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
此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可以衍生出新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来刺激学生深入思考的情况。
例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我问学生:“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一位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很快就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并读了出来。我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同时追问:“从‘我’的反应可以看出‘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就需要他透过自己刚刚读过的句子,提炼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也许是没料到我会追问,他一时语塞。我提示他:“你刚才所读的句子里有没有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他很快找到了“敬意”这个词,接下来很顺利地得出“我”对阿长的感情由原先的“憎恶”“讨厌”到这里的“敬意”的变化过程。我见他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就进一步追问:“此处写‘我’的反应是为了突出阿长的形象,这叫什么写法?”他回答道:“侧面描写。衬托阿长热心帮‘我’,令‘我’感激。”这让我感到很惊喜。
在这个案例中,我用探问的形式衍生出两个新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了解了“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以及此处的写作方法及作用,增加了学生应答的深度。
探问只是课堂理答方式中的一种,它的有效运用需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全面、深刻地解读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学业水平全盘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目标、课堂节奏灵活掌控的基础上。当探问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时,教师就应当考虑使用其他理答方式,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