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认同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而政治认同则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实现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的转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政治与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鉴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互补作用,本文将对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政治文化
  认同即是对主体的接纳与肯定,是心理上的认可。现实中国,人们总会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联系起来,因为民族是在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中形成的,而提到政治认同则又会联系到国家认同,可以说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甚至成为民族与国家认同的代名词。在现当代,推进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1.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缘起
  1.1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当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作为民族的魂,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源起与奋斗史,彰显了无数建设者的精神品质,必须要长久屹立不倒。文化认同是人文社会的主要特征,需要人们精确定位自身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并将个人文化观念、思维模式等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文化认同意味着社会成员对民族价值观念的认可与接受,比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现当代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文化堆积在一起要求社会成员去行动、去实践,以便于文化的传播与沟通,进而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当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数量、认同程度增加,其会逐渐被人们视为共识而认同、遵守,文化认同也就此形成。
  1.2政治认同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不论是哪个国家,凝聚力决不能被局限于民族层面,为了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需要被上升为国家凝聚力。站在政治学的角度,形成国家凝聚力的基本条件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即各个民族的人民先实现文化认同,然后在此基础上树立共同的利益与奋斗目标,作出正确而可行的国家决策,制定适宜的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和评价体系等,逐渐培养国家凝聚力,达到政治认同。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当中,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特殊情感,是意识层面的凝聚力。然而作为现代民族政治的一项基本概念,政治认同不仅要达到心理认同,对应的政治行为主体还要从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出发,为人民开设绿色通道,将政治认同落实到政治行为当中。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国家政府部门及时采取多种政治手段让疫情得到控制,群众纷纷称赞党和国家,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与拥护程度更高,国家凝聚力也更加强大。
  1.3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
  中华民族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其中传统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等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文化认同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认同指明了人民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国家性质、国家的政治理念、政治理想等被更多民族、更多国家得知,也被我国人民接纳与认可。但是如果脱离文化认同,国家的政治活动就脱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整个社会的政治秩序也难以维持长久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意志与利益的体现,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借助对应的制度与理论来激励人民,促使全民族联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在阻挠社会主义的发展,比如城乡经济差异大,乡村文明建设的环境破坏严重等,對此需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充分激发文化认同所积聚的力量,让人们明确党和国家的立场与人民始终一致,当人民遇到问题时,政府会第一个发声帮助人民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用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国家政治认同。
  2.文化认同视域下加强政治认同的可行性
  从理论层面而言,文化认同视域下加强政治认同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是政治与经济活动的反应,一定程度上又会反作用于政治与经济。对每个国家而言,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政治建设以民主为重心,需要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之下实现。中华文化经历了代代传承,包含着我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当政治体系出现变化时,文化也会随之改变,但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会对政治体系的变化起到抑制作用。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离不开政治生活,也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因此国家可以借助文化认可来规范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让党和国家的思想成为意识主流。
  第二,文化与政治的不断碰撞会形成政治文化。广义的政治文化是在既定文化氛围当中形成的政治规范与政治现象、政治理念等。国家领导者在作出政治决策时,不仅要关注该决策对某一现象的作用效果,而且必须深入了解该政治决策对人民情感的影响。政治文化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可程度,也决定了该政治体系的生存时间。如果政治文化符合人民的实际诉求,将会有更多的社会成员愿意主动参与政治活动,进而促使政府部门作出利于自身、利于广大群众的正确决策,反之该政治文化会逐渐被人们忽略并淡忘。在党的领导下,若想要增强政治认同,应将政治文化认同作为着手点,超出体现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3.文化认同视域下实现政治认同的现实路径
  3.1反映政治认同的现实意义
  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实现政治认同利于巩固政治体系,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认同没有固定的起点,最终的发展结果与主体的努力与创造密切相关。文化认同作为形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将文化认同转化为政治认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凝聚力的区别和联系。即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结果,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越高,民族凝聚力越强;国家凝聚力是政治理念、政治决策的认同,党和国家只有向着社会成员共有的目标努力奋斗,才能赢得人们的认可与尊重。
  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获得长久生存的基础,只有达到体系与社会成员间的平衡,国家与人民才能互相交流、互相接受。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认同主要主动的认可与接受,而不是迫于政治压力的被动认同。我们国家将民主与和谐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能有效化解不同政治主体间的矛盾冲突,保障政治认同的快速实现。   总而言之,政治认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加强政治认同的实践性更强,国家应努力将政治认同转变为人们心中共有的愿望,才能深入人心,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拥护,进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2明确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影响政治认同的因素众多,但其中以文化经济、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为主,因此加强政治认同应明确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并将各个因素有效控制起来。
  文化经济方面,必须了解政治认同总是与经济活动相伴相生,国家如果没有经济能力的支持,不仅会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难以解决人民基本的温饱问题。基于此,国家应该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为各个产业设置有利的法规政策,保障生产力的有效提升。这样一来,人民除了温饱之外,就会有更多的资金与精力进行思想建设。同时经济与文化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比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与跨国交易,因此国家应加强文化认同,尽可能解决市场经济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增强我国政治结构的稳定性。
  共同利益方面,促进利益整合,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认同强调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它能够将不同阶级、不同党派,甚至不同国家的人民联系起来,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政治认同也是由利益发展而来的,民族利益是群众整体与个体的利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实现政治认同必须有效平衡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防止利益冲突而出现有违社会和谐的现象。社会主义强调共产主义,即实现全体人民的利益就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在我国,人们对政治认同的评价主要以国家决策水平、群众的意见表达等为基础,其他国家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也存在较大区别,但我国始终将人民作为发展的根基,国家的政治目标、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思想等均体现了人民的共同利益,这种民主、科学的治理手段会有效提升政治认同。
  价值观念方面,正如季什科夫所言,只有共享的价值观念才能得到流行与推广,进而体现其合法性。政治认同与利益诉求相互联系,当国家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之后,其与人民间的距离更近,粘合度更高。利益是在价值认同當中被规范和引导的,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利益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念,当然我国的核心价值观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并且以主流意识形态存在。未来应继续坚持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理论自信,促使人们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承担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
  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认同利于解决民族矛盾,增强民族凝聚力。政治认同是人们在长久的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意识归属感,是情感态度的体现。与文化认同不同的是,政治认同能让人们以共同的政治心理积聚起来,形成重要的凝聚力量,进而为共同的事业奉献智慧与激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拥护者和建设者,增强政治认同就是让广大群众树立复兴中华民族的共用目标,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政局稳定。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化认同视域下政治认同的内涵,并提出增强政治认同的可行性与实现路径,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权麟春. 文化认同视域中的政治认同[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0(03):30-36.
  [2]桑玉成,梁海森. 政治认同是如何形成的?[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04):134-143.
  [3]赵永华,刘娟. 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J]. 国际新闻界,2018,40(12):67-82.
  [4]卫灵.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缘何重要[J]. 人民论坛,2019(07):130-132.
  [5]蒋述卓. 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与人的发展[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7):1-7+129.
其他文献
价值观作为人认知事物和判断事物的依据,调动着人的言行举止,体现其信念和追求。对于企业组织而言,价值观则通常体现了领导者对其性质、经营方式以及目标的抉择,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对企业的内部建设和长远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关活动中,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表现出的价值观取向也往往决定着大局成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公关危机根源,也都是公关主体内部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作为公关活动的第一道关卡,坚持正
期刊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确诊人数不断增加,经济和人口位列全国第二名的山东省也不可避免地遭受疫情的打击。本研究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山东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输入性和扩散性病例的发展趋势、性别及年龄结构和各县市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山东省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2)确诊病例性别分布不均,输入性病例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3)山东省各地市疫情空间分布不均,出现聚
期刊
摘要:民族高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伟大使命,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与校园教学活动相比,第二课堂以其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实践性强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以来,研究生在日常理论学习外,结合民族高校服务民族地区、民族群众初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广大师生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
期刊
11月20日,在第七次“乌镇时刻”——2020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轮坛”即将开启前夕,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迎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浙江省公关界联谊会”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圆满举办。来自杭州、宁波、湖州、嘉兴、桐乡等浙江省内的公共关系协会负责人及有关企业、院校代表共3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谊交流研学。使多方位、多角度问题基本得到了统一认识和了解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来源,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分析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探讨红色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加强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资源 理想信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1.前言  红色资源,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注册招生模式的出现,使得生源素质差距较大,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学生构建并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新冠疫情下复学后的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复学复课后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实施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新冠疫情 准军事化 管理模式 实践反思 
期刊
摘要:从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如今的“五星级窗口”,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目共睹,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服务“痛点”,比如僵化式或者逃避式的行政服务,具体体现为服务效率低下、回避或拖延公众诉求等。通过对B县政务服务中心走访发现,窗口人员的情绪劳动策略主要体现为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和自然流露。由于窗口环境的特殊性,窗口人员在面临较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付出了更多的情绪劳动,因此在其绩效考核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政公共必修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面临理论性强、时间跨度大、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有效推动了纲要课程课堂管理、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的彻底变革,真正实现了纲要课程的翻转教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超星学习通 翻转教学  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期刊
摘要: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面对疫情“大考”,高校从容应对,倡导“停课不停学”,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股“新潮流”。本文基于此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满意度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 线上学习 满意度调查  一、研究缘起  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前头
期刊
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各界力量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投入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受人敬佩的优秀青年榜样,他们在防疫战中坚守平凡,他们用不平凡的经历引导、鼓舞和激励着新时代大学生们,青年榜样的种种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重要意义,对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