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指导课难上,更难上好,这已经成为边远山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除了认识学生作文个性化之外,还要在作文点评中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留下“空白”,并采用换角度的方法进行点评。
关键词:作文;点评;张扬;个性化;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边远山区小学教育系统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三十个年头。发现不少语文老师都很少上作文指导课,有的虽然上了,但是效果总是不好。可见,作文指导课难上,更难上好,这已经成为边远山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了。一般来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凸显其教学的个性化,学生作文的个性化也不难得到凸显,更重要的还应该在作文点评中凸显个性化,从而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化得到张扬。
二、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个性化是学生作文的根本特征。何谓学生作文个性化呢?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影响。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根本源泉。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尽量让学生说真话,写真意,抒真情。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显得质朴、真实、自然。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有新的时代气息的人、事、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三、作文点评中张扬边远山区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途径
1.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勇于表现个性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根据文章题目的要求,能够确立了写作中心,也就能够解决了无物可写、无事可叙的问题了。而在作文点评中,教师因人而异地点评学生的作文,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降低要求,并捕捉其作文中的亮点,及时予以表扬,以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比如,有些学生作文病句多,但只要几句写得通顺,教师就应该把这些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加上点评,进行眉批。例如“这几句话你写得很通顺,下次作文还可以多写几句这样通顺的话吗?”“你的这篇作文内容很有新意,已经写出了别人没有写出的东西了。”对写字马虎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点评,“你写作文内容可以,如果你再稍微写字好一点,那就更了不起了!”……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鼓励性的评语,能够使学生逐步自觉地解决作文存在的问题,在勇于表现自我的同时,其作文水平也会不斷得到提高。
2.留下“空白”,让学生发挥作文个性作用
笔者经常看到,不少边远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喜欢按照自己的写作思路把自己不满意之处进行细致的删改,使得学生的作文面目全非。教师这样点评作文,既耗时,又费神,由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学生拿到了作文后,就无事可做,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此,我认为,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应把判断性的评语改为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有所感悟,不断进步。如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用词不当或有句病或写了错别字,教师不妨这样点评:“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够好,想一想,把这个词换成什么才恰当呢?”“这句话有毛病,想想看,病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这个字你写不对了,先在这个字下面划单横线,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相应的横线下面,可以吗?”这样的点评,就自然而然地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进行自评自改,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采用换角度的方法进行点评,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
我到一些学校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很多教师在作文批改中既无眉批,也无段批,有些连总批都省略了。有些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虽然有总批,但却是不痛不痒的,很不到位,尽是些“可以!”“好”“文章内容丰富,语言通顺”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言,根本没有突出学生的个性,没有达到指导学生写作的目的。有些教师常常以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去点评学生作文,而且更多时候总是给予批评的口吻,这就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对其不能要求过高,而应以一颗永生的童心去看待其作文,并与其同喜同悲,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无话不说的朋友。如一个五年级的女学生在《悔恨的母爱》一文中这样写道:“……爸爸去世还不到十天,妈妈就打扮出门去找别的男人了,她把我们三个人丢在家。奶奶老了,照顾我们不到位,我们姐弟三人黑得像小花猫一样。妈妈,我恨你……”该生的老师看完了这段话,就在这段文字旁边做了这样的点评:“×××同学,我看完了你写的这段话,仿佛身临其境了,为你们三个姐弟被妈妈的抛弃而深表同情。别难过,我来帮助你,今晚我到你家和你谈心,可以吗?”这样的教师无疑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也会把心里话写在作文本里的。从而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乏真情实感,其个性就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人。边远山区小学的语文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只要付出真情实感,凸显个性化,就有利于学生主动作文、自由思维,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文。
作者简介
韦肯学(1968.05—),男,壮族,广西省河池市都安县人,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广西都安县隆福乡中心学校教育党总支部书记,研究方向:党建工作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关键词:作文;点评;张扬;个性化;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边远山区小学教育系统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三十个年头。发现不少语文老师都很少上作文指导课,有的虽然上了,但是效果总是不好。可见,作文指导课难上,更难上好,这已经成为边远山区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了。一般来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凸显其教学的个性化,学生作文的个性化也不难得到凸显,更重要的还应该在作文点评中凸显个性化,从而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化得到张扬。
二、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个性化是学生作文的根本特征。何谓学生作文个性化呢?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影响。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根本源泉。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尽量让学生说真话,写真意,抒真情。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显得质朴、真实、自然。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有新的时代气息的人、事、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三、作文点评中张扬边远山区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途径
1.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勇于表现个性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根据文章题目的要求,能够确立了写作中心,也就能够解决了无物可写、无事可叙的问题了。而在作文点评中,教师因人而异地点评学生的作文,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降低要求,并捕捉其作文中的亮点,及时予以表扬,以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比如,有些学生作文病句多,但只要几句写得通顺,教师就应该把这些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加上点评,进行眉批。例如“这几句话你写得很通顺,下次作文还可以多写几句这样通顺的话吗?”“你的这篇作文内容很有新意,已经写出了别人没有写出的东西了。”对写字马虎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点评,“你写作文内容可以,如果你再稍微写字好一点,那就更了不起了!”……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鼓励性的评语,能够使学生逐步自觉地解决作文存在的问题,在勇于表现自我的同时,其作文水平也会不斷得到提高。
2.留下“空白”,让学生发挥作文个性作用
笔者经常看到,不少边远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喜欢按照自己的写作思路把自己不满意之处进行细致的删改,使得学生的作文面目全非。教师这样点评作文,既耗时,又费神,由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学生拿到了作文后,就无事可做,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此,我认为,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应把判断性的评语改为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有所感悟,不断进步。如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用词不当或有句病或写了错别字,教师不妨这样点评:“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够好,想一想,把这个词换成什么才恰当呢?”“这句话有毛病,想想看,病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这个字你写不对了,先在这个字下面划单横线,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相应的横线下面,可以吗?”这样的点评,就自然而然地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进行自评自改,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采用换角度的方法进行点评,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
我到一些学校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很多教师在作文批改中既无眉批,也无段批,有些连总批都省略了。有些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虽然有总批,但却是不痛不痒的,很不到位,尽是些“可以!”“好”“文章内容丰富,语言通顺”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言,根本没有突出学生的个性,没有达到指导学生写作的目的。有些教师常常以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去点评学生作文,而且更多时候总是给予批评的口吻,这就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对其不能要求过高,而应以一颗永生的童心去看待其作文,并与其同喜同悲,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无话不说的朋友。如一个五年级的女学生在《悔恨的母爱》一文中这样写道:“……爸爸去世还不到十天,妈妈就打扮出门去找别的男人了,她把我们三个人丢在家。奶奶老了,照顾我们不到位,我们姐弟三人黑得像小花猫一样。妈妈,我恨你……”该生的老师看完了这段话,就在这段文字旁边做了这样的点评:“×××同学,我看完了你写的这段话,仿佛身临其境了,为你们三个姐弟被妈妈的抛弃而深表同情。别难过,我来帮助你,今晚我到你家和你谈心,可以吗?”这样的教师无疑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也会把心里话写在作文本里的。从而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乏真情实感,其个性就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人。边远山区小学的语文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只要付出真情实感,凸显个性化,就有利于学生主动作文、自由思维,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文。
作者简介
韦肯学(1968.05—),男,壮族,广西省河池市都安县人,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广西都安县隆福乡中心学校教育党总支部书记,研究方向:党建工作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