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地区间差别大,季节差别大,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本文分析了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既要解决观念问题、资金问题,更要从机制体制方面做文章。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 观念 资金因素 机制体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只排到世界第12位,而且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很大,北方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南方却占81%。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资,但水有时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困难甚至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水利建设十分重视,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一、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面临良好的机遇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农业用水是大头。有关资料显示,到2011年,我国的各种用水比例是:农业61.3%,工业用水24%,生活用水12.7%,生态补水2%。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当前,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一)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二)具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雄厚经济基础
(三)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发展新阶段
(四)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面临新要求
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农田水利建设远远落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全国仍有近半数的耕地是“望天田”,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减退等问题,特别是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亟待加快实施。
(二)投入不足,资金上仍有很大缺口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通过水利口安排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465.54亿元,中央财政其他专项资金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889.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约1600亿元,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约200亿元,合计3155.2亿元,年均631.04亿元。据统计,农村“两工”取消后,全国年投工数量由最高时的130亿工时减少到目前的30亿工时,年净减少100亿工时。如果按照每个工10元钱计算,相当于减少1000亿元的投资,如果按每个工20元计算,相当于减少2000亿元的投资,这意味着把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部投入加在一起,还补不上因取消“两工”给农田水利建设造成的缺口。
(三)農业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用水总量6000亿立方米左右,而农业用水总量高达3720亿立方。不少地方还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据统计,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0.51,远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如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节约1/3的用水,即120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等于两条黄河水量。分水生产率(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2.4斤/立方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4斤/立方米左右,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节约40%的用水。
(四)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大中型灌区、泵站等改革进展缓慢,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未落实到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存在产权不清晰、管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和经费无渠道等问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困难,水费实际收取率低,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维护一些乡镇水利站被撤并,抗旱服务队、水利科技队伍、灌溉试验站等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困难重重,农用水合作组织缺乏必要扶持。
三、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统一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水利部已制定一个农田水利建设的县域建设规划,但是仅有这样的规划是不够的,还应该制定更高层次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同时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
1.全国的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关系。水
2.大型项目和中小型项目的关系。
3.区域间的协调关系。
(二)健全资金投入和使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加大资金投入总量。中央和地方财政2011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超过1267亿元,各地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270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仅这两项已达到1537亿元,但离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按照中央需求,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要确保各种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基金的投入;尽快出台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办法,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确保足额计提,定向使用;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建设渠道。 (三)节约用水,提高利用效率
一是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其中,2015年为6350亿立方以内,2020年6700亿立方以内)。二是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其中,2015年降低30%,2020年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份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其中,2015年提高到0.53以上,2020年提高到0.55以上)。 三是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红线。到2030年水质达标率95%以上,(其中2015年60%以上,2020年80%以上)。
(四)改革体制机制
目前涉及农田水利建设重点环节的改革有七个方面。一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的改革。二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三是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四是水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五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六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七是水利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关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的改革,目前全国共有小型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已经进行产权改革的接近1/3。要加快改革的步伐,盘活存量水利资产。要明晰产权主体,鼓励所有权的转让、拍卖;要用活经营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实现良性运行和滚动发展。特别要加快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这类组织7.8万个,还应该大力发展,发挥这类组织在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合上述,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同时也是让农田水利事业更健康地持续发展,是民生之大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决定.中发〔2010〕1号.
[3]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意见.国发〔2012〕3号.
[4]陈佳贵.工业化进程与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0(3).____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 观念 资金因素 机制体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只排到世界第12位,而且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很大,北方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南方却占81%。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资,但水有时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困难甚至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水利建设十分重视,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一、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面临良好的机遇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农业用水是大头。有关资料显示,到2011年,我国的各种用水比例是:农业61.3%,工业用水24%,生活用水12.7%,生态补水2%。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当前,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一)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二)具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雄厚经济基础
(三)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发展新阶段
(四)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面临新要求
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农田水利建设远远落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全国仍有近半数的耕地是“望天田”,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减退等问题,特别是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亟待加快实施。
(二)投入不足,资金上仍有很大缺口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通过水利口安排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465.54亿元,中央财政其他专项资金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889.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约1600亿元,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约200亿元,合计3155.2亿元,年均631.04亿元。据统计,农村“两工”取消后,全国年投工数量由最高时的130亿工时减少到目前的30亿工时,年净减少100亿工时。如果按照每个工10元钱计算,相当于减少1000亿元的投资,如果按每个工20元计算,相当于减少2000亿元的投资,这意味着把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部投入加在一起,还补不上因取消“两工”给农田水利建设造成的缺口。
(三)農业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用水总量6000亿立方米左右,而农业用水总量高达3720亿立方。不少地方还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据统计,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0.51,远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如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节约1/3的用水,即120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等于两条黄河水量。分水生产率(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2.4斤/立方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4斤/立方米左右,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节约40%的用水。
(四)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大中型灌区、泵站等改革进展缓慢,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未落实到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存在产权不清晰、管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和经费无渠道等问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困难,水费实际收取率低,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维护一些乡镇水利站被撤并,抗旱服务队、水利科技队伍、灌溉试验站等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困难重重,农用水合作组织缺乏必要扶持。
三、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统一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水利部已制定一个农田水利建设的县域建设规划,但是仅有这样的规划是不够的,还应该制定更高层次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同时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
1.全国的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关系。水
2.大型项目和中小型项目的关系。
3.区域间的协调关系。
(二)健全资金投入和使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加大资金投入总量。中央和地方财政2011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超过1267亿元,各地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270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仅这两项已达到1537亿元,但离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按照中央需求,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要确保各种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基金的投入;尽快出台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办法,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确保足额计提,定向使用;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建设渠道。 (三)节约用水,提高利用效率
一是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其中,2015年为6350亿立方以内,2020年6700亿立方以内)。二是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其中,2015年降低30%,2020年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份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其中,2015年提高到0.53以上,2020年提高到0.55以上)。 三是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红线。到2030年水质达标率95%以上,(其中2015年60%以上,2020年80%以上)。
(四)改革体制机制
目前涉及农田水利建设重点环节的改革有七个方面。一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的改革。二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三是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四是水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五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六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七是水利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关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的改革,目前全国共有小型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已经进行产权改革的接近1/3。要加快改革的步伐,盘活存量水利资产。要明晰产权主体,鼓励所有权的转让、拍卖;要用活经营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实现良性运行和滚动发展。特别要加快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这类组织7.8万个,还应该大力发展,发挥这类组织在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合上述,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同时也是让农田水利事业更健康地持续发展,是民生之大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决定.中发〔2010〕1号.
[3]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意见.国发〔2012〕3号.
[4]陈佳贵.工业化进程与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0(3).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