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彝族传统色彩观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彝族传统的色彩观应更为全面的理解为“五色观”,青(绿)、红、白、黑、黄五色从古至今在彝族人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黑色并不能代表彝族的全部,红、黑、黄被认为彝族的三原色也并不全面。
  关键词:彝族;色彩;五色
  论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这些地区峡谷纵横,地势雄伟,彝族人在世世代代与自然抗争的岁月中,形成了极具民族魅力的文化表象、多姿的民族色彩,这些都记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和发展史。
  1色彩语言
  这里的色彩语言是指的人类社会中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色彩和色彩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本质上说,首先,色彩语言产生于社会,并且随着社会需要而变更,色彩语义的约定受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次,色彩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手段。色彩是色彩语言的基本载体,也是其根本特征,色彩的文化载体则包括服饰,用品等方面。色彩语言传递的信息可以归纳为几类:驱邪祈福,群体识别标志,个性审美,在特定群体中还代表地位和身份。从结构上说,色彩和色彩语义共同构成了色彩语言,他们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紧密相连的。
  2彝族的色彩语言
  《西南彝志》描述明清彝族以“青绫盖蓝天,红绫铺赤地,黄绫现彩龙,精心地刺绣,绣出红日影”。[1]5由此可见,色彩是彝族先民对世界万物的认识途径,各种色彩自古就被彝族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彝族人崇尚红色来源于彝族对火的崇拜,火塘被认为是家中不可侵犯的神灵,并且有除秽净化的作用。经过彝族的世代传承,红色成为了圣洁万能的火的象征。所以在彝族,红色的色彩语言是公正的、圣洁的、有能量的,并且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驱邪庇佑的功能。[2]453在彝族哲学文化中黄色是人的代表,太阳是万物的生长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自古以来,是黄色消散了神和人的对立,是黄色产生了万物,并使万物得以繁荣茂密,使人类得以净化。所以彝族人将黄色定义为善良和友谊、丰收和富裕、永恒不变。滇西弥勒彝族“阿乌”用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的鸡冠帽驱邪,彝族“阿细人用红绿相间的腰带象征神圣的爱情并赋予其驱邪除恶的意义。[3]47
  彝族的民族色彩最直接地体现是服饰,在彝族传统服饰的装饰配色中,红、绿、黄、白等原色被大量使用,其中以红色为主。将色彩明度亮、纯度极强的暖色同纯度虽强而明度却暗的冷色汇合,另以中性色相间杂,起过渡或提亮的作用,使装饰纹样变得新鲜、醒目、生动、跳跃、整体服饰显得绚丽多彩、绮丽无比。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服饰色彩亦不相同,此时,色彩既是表达与辨识的唯一语言,又记载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3彝族色彩崇拜文化研究现状
  当今学界对于彝族的色彩崇拜多定位于传统的红、黑、黄三色,认为是彝族的三原色。但是,对于彝族是否尚黑存在着多种观点。
  3.1尚黑忌白说
  尚黑的习俗与彝族的族源有关,据民族专家考证,彝族源于古氐羌族,为古氐羌的后裔。《文献通考》记:“氐者,西戎之别种,其衣服尚青”。[4]可见彝族先民就已经将黑色作为服饰的主色调,体现了彝族的尚黑传统。现今彝族自称“诺苏”,含义为黑人或黑族。彝族人还认为自己的骨头也是黑的。并且以“黑骨头”为贵,只有“黑骨头”的人才能做官,同时又忌白,认为白色是低级的象征。[3]153
  3.2“诺”,“黑”同源说
  彝族人自称“诺苏”,“诺”源于黑,但是又不等于黑。李永燧《说“诺苏》和《再说“诺苏”—有感于戴等“质疑”》等文都认为彝族族称“诺”和“黑”有关,“诺”和“黑”同出一源,但是两者的语音发展完全不同步。[5]“诺”虽与“黑”有关,但是构成这一色彩语言后,在历史的发展中,群体心理也会在某一时期有所改变,所以,黑的含义相应的会有所变化和补充。“诺苏”指的是以“黑”为标记的群体,“诺苏”并非“黑色的人”。
  3.3彝族不尚黑
  近十年来还有彝族不尚黑一说,有学者认为“诺”是彝族族称,与“黑”无关。更从彝族方言及彝语支语言的角度证明彝族自称“诺苏”与“黑”无关,两者仅是同音词。[6]还有学者认为“诺”有黑色、主体或者当事人、窥视三种意义,彝族送灵《指路经》上有三条路:黑路走入地狱,白路进入天堂,还有一条花路介于两者之间,呈一半光明一半黑暗,由此可见彝族并不尚黑。
  4彝族“五色论”
  笔者注意到一篇名为《颜色的由来》[7]28的彝族古老传说,意为天最初出现了青、白、黄、红、黑五色。这五种颜色象征了彝族先民对世间万物最表象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彝族先民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过程。
  4.1“五色”文化体现在彝族传统文化中
  《彝族源流》中记载,青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青色的气和红色的气交合而形成天地。地形成以后出现四方和中央,就由五位帝君来各管一方,这五个帝君分别代表了青、红、白、黑、黄五色,坐骑也分别是五色,每逢大型祭祀活动或开歌场,都必须请五帝君到场,五帝君分管五方,缺一个不到场,祭祀不能祭,歌场不能开。可见在彝族人民的宗教意识里五帝君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这说明彝族各个地域支系氏族的祖先是平等的,各个族系的子孙也必然平等。青、白、黑分别代表了天地的颜色,青的色彩语言是生命,白是天、神灵;黑是大地的庇护和保佑;红是驱邪除恶;黄是收获和富裕。这五种色彩共同表达着彝族先民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4.2“五色”体现在族群辨别中
  彝族先民将青、红、白、黑、黄五色作为各个支系的代表色,并且以五色辩别族群。彝族的自称因区域的不同而各异,如水西地区自称“聂苏”,意为我是青人。乌蒙地区无论是红彝、青彝、白彝、黑彝都自称“纳苏”,意为我是红人。大小凉山地区,无论是土司、黑彝、白彝、都自称“诺苏”,意为我是黑人。其中,大小凉山地区彝族人数最多。从彝语自称来看,如今我们对彝族理解为“黑色代表的民族”仅是对人数较多的区域而言的,说法并不全面。
  4.3“五色”体现在彝族传统服饰里
  彝族的服饰,区域不同主色调亦不相同。乌蒙山区服饰色调以青色、白色、黑色为主。大小凉山地区的色调以黑色、红色、黄色为主,也有白色和青色。哀牢山区以白色、青色、黑色、红色为主,也有黄色。说明了彝族传统的色彩观是对红、黄、青、白、黑五色的喜好,彝族的民族服饰传承了彝族传统色彩观,至今仍然保持着最原本的色调和形式,将五种色彩交织变换,构成了绚丽多姿的视觉审美文化。
  5结语
  本文主要从色彩语言及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并学习了多种学术观点,从彝族社会的发展历史和众多古籍中寻求答案。在对彝族色彩观的研究中,更多的是要将色彩语言與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信仰和社会发展等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 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西南彝志(第三卷)[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2] 韦安多.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648.
  [3] 朱净宇,李家泉.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秘—从图腾符号到社会符号[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272.
  [4]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李永隧.民族语文论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6] 李永隧.再说“诺苏”—有感于戴等“质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2).
  [7] 陈长友.黔西北彝族美术[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253.
其他文献
版画虽然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版画的一些特质又决定了其本身也具有现代艺术的时尚性。因此。版画是一种具有时尚气质的古老艺术表现形式。
栽培万能 对保护设施缺乏必要的了解,以为有了保护地,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蔬菜栽培,盲目提前种植或追求反季节栽培。常常导致冻害、高温伤害等,得不到预期的生产效果,有的甚至导致保护地栽培不如露地的。保护地只能适当地增温或降温,保护地内一般有较弱光、湿度大、土壤盐渍化严重等缺点,保护地内的品种选择,温湿度管理、追肥浇水、病虫防治都有一些特殊要求和规律,因此栽培并不是万能的。  定植过密 有的是因为设施投
摘要:随着电视舞台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不论影视化妆、舞台化妆还是电视主持化妆,都要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灯光、服装颜色等等的不同而设计出相应的妆面,才能让一个完美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舞台上,从而激荡观众的心灵。  关键词:舞台艺术;灯光;背景;服装颜色;化妆  近年来,随着电视舞台艺术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电视文艺晚会的繁荣,电视娱乐节目的风靡,电视舞台设计的时尚化趋势,使得舞台造型化妆的技巧不断改进,开
大连市金州区向应乡望海村位于辽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80d。过去种植玉米都是1年一作,经济效益较低,这是当前城郊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村村民陈荣善,从2001年开始从事黏玉米套作秋黄瓜的小面积试验,到2007年发展到0.53hm2。全村在他的带动下,使这一高效栽培模式由1户发展到30户,栽培面积达6.67hm2,并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1 选地    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
网络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流行,起到活跃书面、刺激感官、表现语势、增强幽默的效果。网络流
期刊
摘 要:西北组曲的创作意旨在于以音乐对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人文风土进行描写。为了达成这项目的,作曲家除了在音乐标题方面进行提示外,更在创作素材上呈现出丰富的民间特色。纵观全曲,谭盾的创作素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民歌旋律的移植改编、传统鼓乐演奏手法、地方音乐特色元素再利用、民间风情的完美想象。  关键词:谭盾;西北组曲;传统音乐;音乐元素;运用分析  1 陕北民歌——“信天游”  《西北组曲》在民歌旋
南京早熟礼品西瓜面积约0.5 万hm2, “大自然”品牌为省级基地绿色食品; 南京是国内菊花重要研发基地, “南京农业大学— —友邦菊业菊花研究中心”开发包括国庆菊在内的品种逾1 300 个; 南京自古以来就有种、吃豌豆苗的传统。近年来, 笔者将三者在生产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礼品西瓜、国庆菊、豌豆苗特色栽培模式,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茬口安排与效益  礼品西瓜2 月上旬嫁
辣椒作为茄果类蔬菜, 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主要栽培蔬菜之一, 因其喜温, 不耐霜雪, 本市主要以春、夏季栽培为主, 秋季仅有少量栽培。因春、夏季气温变化大,降雨集中, 秋季易发生秋旱等, 对辣椒露地栽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综合多年本市主产区的种植经验及生产实际情况, 总结出辣椒露地栽培应引起种植户高度重视的几个技术问题, 现分析如下:    1 育苗阶段    1.1 苗床消毒不彻底, 底肥用量
摘要:陶艺是“泥与火的艺术”,陶艺工作者是否参与了“火”的艺术过程?窑火直接影响到陶艺作品的艺术价值。烧制过程控制和烧制方式的把握程度对陶艺作品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陶瓷;窑火;烧制;艺术价值  0引言  我国现代陶艺起步晚,长期以来艺术瓷产区的细致分工导致了今天许多陶艺工作者对烧制环节存在较强依赖性,认为烧成就是烧窑技师的专职。由于受装备和技术瓶颈的限制,烧制环节的重视又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