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校本教研的思考与认识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把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策略和关键环节。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在听课、调研和本校的校本教研实践中对历史校本教研的思考与认识。
  
  一、强调自我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在历史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组织教师进行及时性的反思:每一周期(周、月、学期等,各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教学实录,一份学习历史新课标的体会。同时,设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并进行资料汇编整理,专门存放某一阶段最优秀的作品,如论文、学习心得等。
  
  二、注重同伴互助,在互助合作中共同成长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它是指教师集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本研究形式。在新课程培训中,我们在许多教师中开展调查,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师间建立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有利于教师思维的互补、智慧的交融,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打好新课改的攻坚战。
  在历史校本教研中,我们经常通过集体备课、组织经验交流会、课改沙龙、专题讨论等,使教师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分享备课资料和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和指导,通过“老带少”“结对子”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政、孤立无助的现象,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以问题为中心,确定具体研究课题
  
  历史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它把解决具体问题放在第一位,以问题为中心,确定研究课题。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开展历史校本教研前,应先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因为课题的选择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前召开教研组会议,每位教师在对上一学期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再对照历史课程标准,归纳出大家的共同问题,确定为新学期校本教研的主题。然后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研究的具体方案。
  总之,我认为历史校本教研既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为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性支持系统。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校本教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自己由单纯的教学者逐步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责 编晓月)
其他文献
研究了系列正火热处理工艺对A573Gr.70铜带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带状组织形成原因,提出了A573Gr.70铜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带状组织等
多边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关系,调动教师、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创新意识与行为。    一、确定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做好课前
通过对鞍钢2座高炉冶炼过程碳素流消耗构成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碳素消耗的主要因素是风口前燃烧碳素量,提出降低风口前碳素消耗量主要途径是降低吨铁风耗中带入总氧量和铁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