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把初中历史上成色香味美俱全的大餐来,除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外,就要充分有效利用历史教材中辅助材料,即导入新课的引言部分,栩栩如生历史人物肖像,展示历史故事的历史纵横,启发学生思维的学思之窗,贴近正文的资料回放,还有再现历史王朝或者政治制度的疆域地图等,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灵活、巧妙、艺术地把这些趣味性、生动性辅助材料有机结合起来,我想老师就会更全面、更深层次把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历史教学熠熠生辉,大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巧用材料;提高效率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存在着轻视,甚至忽视教材中的地图、插图、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辅助资料,使历史教学似乎有种捡了西瓜丢了芝麻的感觉,使学生在分享丰盛教学大餐中,遗憾地感觉到少了点佐料、调料的味道,使历史教学的深度、广度都不够开阔,这样的历史也就称不上尽善尽美,完美无缺。那么如何巧妙有效利用辅助资料呢?要合理运用人物肖像插图,把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拓展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引言部分,让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为讲好正文铺好垫子;巧用历史纵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妙用课本中学思之窗,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课外重难点的理解;活用资料回放,展现历史情感故事,点燃学生热爱历史激情,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活用事件插图,再现历史情景,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穿越,从而展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精彩魅力。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巧用历史辅助材料,构建华丽高效的趣味性历史课堂。
一、 活用教材插图,诱发学生时间空间的想象力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无论是人物肖像插图,还是反映历史事件插图,都会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暗示着那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插图也展示着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对当世所造成的影响。如果老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能灵活穿插这些地图,就会使学生从图形中勾勒出对当时的历史许多美丽的想象。如,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我在讲皇帝制度的建立,先巧妙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秦始皇的插图,然后让学生描绘秦始皇的着装和表情:“秦始皇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踌躇满志,两眼虎视前方,左手紧握宝剑,右手指点江山。”再从着装和表情来分析皇帝制度有何特点,可以看出他秦始皇的雄心、威严与胆识,同时也使学生想象出秦始皇“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举山河内外,皆匍匐脚下”的宏伟气势,理解了“皇帝”称号显示其功过五帝,德高三黄。皇冠龙袍显示其皇帝“独尊”,被称为“始黄皇帝”显示其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左手紧握宝剑,昭示秦始皇的总览大权,至高无上。活用秦始皇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想象思维深入引向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高效掌握了这课教学内容。
二、 巧用历史纵横,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巧妙运用辅助资料“历史纵横”,不仅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历史资料的兴趣,使师生摆脱单纯、枯燥的以书本为本;而且给学生搭建了生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正确的历史观念去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认识历史视野,使学生对历史故事产生的原因、影响有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融乐于历史课堂教学。例如,《音乐与影视艺术》讲到艺术的作用时,我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提高阅读了解1960年美国大选,电视台向全国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和肯尼迪辩论场景,使选民对从肯尼迪的整洁干练、年富力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展现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精神疲惫、老气横秋、相形见绌。结果肯尼迪以最后一微弱的优势当选总统。材料一方面激起学生对美国总统大选的好奇心,想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所谓“民主政治”,用“驴象之争”来揭示美国民众的本质,总统大选既是形象、才华、亲和力比拼,又是幕后各大垄断资本家财团的较量,耐人寻味,开阔了视野,同时切合正文内容,体现影视艺术具有直接的敏锐性作用,又增长了知识。
三、 妙用学思之窗,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思善问,妙用“学思之窗”是最好不过的途径,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更有效启发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例如,当讲到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格物致知”时,我就巧用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学思之窗”,然后分小组合作研讨“程朱”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對我们今天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使学生对正文的探究,真正起到一个补充深化作用,对学生学习延伸,创新思维的生成,也使历史教育达到“借鉴历史、资治育人作用”。妙用“学思之窗”妙在引导阅读、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翻转,深入浅出解决问题的重难点,实现了历史课堂生成教学。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趣味性的插图、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充分体现了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性,同时也体现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情境性、趣味性、灵活性、实效性。希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插图、资料回放、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辅助性材料,更灵活地展现历史的灿烂之美,使学生想学、乐学、学好历史。
参考文献:
[1]杨玉静.浅析历史教材中辅助材料的作用[J].学周刊,2012(16).
[2]尤志达.浅谈历史教材中的图画作用[J].新课程,2015(4).
作者简介:
李光文,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关键词:初中历史;巧用材料;提高效率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存在着轻视,甚至忽视教材中的地图、插图、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辅助资料,使历史教学似乎有种捡了西瓜丢了芝麻的感觉,使学生在分享丰盛教学大餐中,遗憾地感觉到少了点佐料、调料的味道,使历史教学的深度、广度都不够开阔,这样的历史也就称不上尽善尽美,完美无缺。那么如何巧妙有效利用辅助资料呢?要合理运用人物肖像插图,把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拓展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引言部分,让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为讲好正文铺好垫子;巧用历史纵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妙用课本中学思之窗,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课外重难点的理解;活用资料回放,展现历史情感故事,点燃学生热爱历史激情,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活用事件插图,再现历史情景,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穿越,从而展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精彩魅力。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巧用历史辅助材料,构建华丽高效的趣味性历史课堂。
一、 活用教材插图,诱发学生时间空间的想象力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无论是人物肖像插图,还是反映历史事件插图,都会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暗示着那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插图也展示着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对当世所造成的影响。如果老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能灵活穿插这些地图,就会使学生从图形中勾勒出对当时的历史许多美丽的想象。如,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我在讲皇帝制度的建立,先巧妙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秦始皇的插图,然后让学生描绘秦始皇的着装和表情:“秦始皇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踌躇满志,两眼虎视前方,左手紧握宝剑,右手指点江山。”再从着装和表情来分析皇帝制度有何特点,可以看出他秦始皇的雄心、威严与胆识,同时也使学生想象出秦始皇“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举山河内外,皆匍匐脚下”的宏伟气势,理解了“皇帝”称号显示其功过五帝,德高三黄。皇冠龙袍显示其皇帝“独尊”,被称为“始黄皇帝”显示其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左手紧握宝剑,昭示秦始皇的总览大权,至高无上。活用秦始皇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想象思维深入引向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高效掌握了这课教学内容。
二、 巧用历史纵横,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巧妙运用辅助资料“历史纵横”,不仅能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历史资料的兴趣,使师生摆脱单纯、枯燥的以书本为本;而且给学生搭建了生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正确的历史观念去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认识历史视野,使学生对历史故事产生的原因、影响有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融乐于历史课堂教学。例如,《音乐与影视艺术》讲到艺术的作用时,我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提高阅读了解1960年美国大选,电视台向全国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和肯尼迪辩论场景,使选民对从肯尼迪的整洁干练、年富力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展现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精神疲惫、老气横秋、相形见绌。结果肯尼迪以最后一微弱的优势当选总统。材料一方面激起学生对美国总统大选的好奇心,想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所谓“民主政治”,用“驴象之争”来揭示美国民众的本质,总统大选既是形象、才华、亲和力比拼,又是幕后各大垄断资本家财团的较量,耐人寻味,开阔了视野,同时切合正文内容,体现影视艺术具有直接的敏锐性作用,又增长了知识。
三、 妙用学思之窗,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思善问,妙用“学思之窗”是最好不过的途径,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更有效启发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例如,当讲到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格物致知”时,我就巧用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学思之窗”,然后分小组合作研讨“程朱”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對我们今天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使学生对正文的探究,真正起到一个补充深化作用,对学生学习延伸,创新思维的生成,也使历史教育达到“借鉴历史、资治育人作用”。妙用“学思之窗”妙在引导阅读、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翻转,深入浅出解决问题的重难点,实现了历史课堂生成教学。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趣味性的插图、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习延伸等,充分体现了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性,同时也体现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情境性、趣味性、灵活性、实效性。希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插图、资料回放、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辅助性材料,更灵活地展现历史的灿烂之美,使学生想学、乐学、学好历史。
参考文献:
[1]杨玉静.浅析历史教材中辅助材料的作用[J].学周刊,2012(16).
[2]尤志达.浅谈历史教材中的图画作用[J].新课程,2015(4).
作者简介:
李光文,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