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志。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切实有效地“动”起来,笔者从系列位置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沉锚效应等几个常见的心理效应出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让课堂生“动”的几点做法:心理激“动”、思维联“动”、任务驱“动”、评价促“动”。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主动;心理效应;思维;任务;评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良好品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志。但是,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切实有效地“动”起来,却往往成了广大中职数学教师的最大一块心病。笔者从几个常见的心理效应出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让课堂生“动”的几点做法。
1 心理激“动”
根据系列位置效应,一节40分钟的课堂,学生的保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除了利用好一头一尾两个高效期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在课堂进行约20分钟时,来一个“激趣”环节,以缩短低沉期并提高该时期的学习效率。具体可以采用:说个简单的数学笑话、进行一下简单的肢体活动或者让学生做一项他不常做的事。一般来说,一节课最好要有三个兴奋点,开始、中间(或低沉期显著出现时)、结束,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住课堂节奏,从心理层面较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来。
一堂成功的课依赖于许多因素,师生的良好互动显然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也体现在对这门学科的整体学习认知上。我们都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学生,真心地期待他们的成长,相信中职生也能学好数学,最终,我们的期望和热爱会使得学生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教师就是那个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爱是我们最强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认为学生行,学生渐渐地也就认为自己行了,这种强大的心理暗示是整个生“动”课堂最不可或缺的气场。
2 思维联“动”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作为知识点的呈现,它不应仅是线状,更不应是点状的,它应是网状的;作为能力的表现(如具体解题过程中的某个策略的形成),它更加是灵活多样、纷繁复杂。中职生之所以怕数学,就是觉得面对问题无从下手,没有思路。沉锚效应可以启发我们尝试一种有效的教学:“锚”式教学。在作一个决定时,人们的大脑往往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深入海底的锚一样,将我们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地选取重要信息(公式或例题或某一数学现象)就可以成功地将学生的思维加以定向,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当然,成功的“锚”式教学就象是为学生搭建的合理的思维脚手架,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不过,也得注意它的合理运用,不能让学生的思维陷入定势中。
数学思维也需要发散、开放。更何况,课堂不是学生个体的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都需要对话(思维的碰撞)。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头脑风暴效应来开展教学,不戴有色眼镜来看任何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多地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或者说尽可能多地用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问题或回答,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活跃度。
3 任务驱“动”
数学的课堂又常常是“静悄悄”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思考是“不发声”的。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的确是在静默中发奋地思考着,而有些学生却是在静默中彻底地静默了,陷入了长期被动的“等、靠、要”状态。“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不仅是学习不好的因,也是学习不好的果,所以,对于中职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习惯的养成需要任务的驱动,如果只是传统做一道题,写一个答案,那么,结果肯定不理想。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连锁塑造,采用“小步子,大目标”的策略。当然,前提是让学生的思维能被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只有在这一系列的外显性动作中,教师才能真正把握得住学生的思维。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将之分解成若干个小步子,并将思维中的输入、加工、输出各环节都对应到一个或多个外显性动作,可以是“看一看、描一描、画一画、比一比、读一读、写一写、填一填、连一连、算一算、变一变、说一说、议一议、辩一辩”等等,在这一步步的学习中,让学生逐步体验数学方法以及成功的喜悦,并渐渐养成眼到、心到、手到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習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学习任务(目标)的制订还得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学习不再是“会”与“不会”之间做一个选择,而是在“做A”、“做B”或“做C”之间进行选择。连锁塑造对于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极为有效的,也可采用“倒序”等方法来设立任务程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喜悦。
4 评价促“动”
学习离不开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而有效的信息反馈是极必要的。在评价中,有两个心理效应是值得关注的。一是鸡尾酒效应,在觥筹交错、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往往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东西:交谈双方的声音、自己的名字与熟人的声音等。课堂中如何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而不是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为此,我们就得更多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谈话内容与他的相关性,而评价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所以,课堂中,教师不仅仅面对所有的学生,还得时时抽空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正面、良好、贴切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吸取他的关注,增强他与数学相关的自我存在感。二是德西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进行一项愉快活动时,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所以,在评价时,我们要把握外部物质奖励的度,对于学生偶尔而为之,可以作为一个刺激手段,但是千万不能将之作为持久有效的一种手段,因为,我们要让学生相信数学学习本身是快乐的。我们要不断地强化内因,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评价(高分、奖学金等)而评价,评价是为了了解、帮助、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地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评价也就成了一种最好的互动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秦雁(1972-),女,中学高级教师,镇海区名师,近年来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多个课题获省、市人民政府奖。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主动;心理效应;思维;任务;评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良好品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志。但是,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切实有效地“动”起来,却往往成了广大中职数学教师的最大一块心病。笔者从几个常见的心理效应出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让课堂生“动”的几点做法。
1 心理激“动”
根据系列位置效应,一节40分钟的课堂,学生的保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除了利用好一头一尾两个高效期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在课堂进行约20分钟时,来一个“激趣”环节,以缩短低沉期并提高该时期的学习效率。具体可以采用:说个简单的数学笑话、进行一下简单的肢体活动或者让学生做一项他不常做的事。一般来说,一节课最好要有三个兴奋点,开始、中间(或低沉期显著出现时)、结束,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住课堂节奏,从心理层面较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来。
一堂成功的课依赖于许多因素,师生的良好互动显然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也体现在对这门学科的整体学习认知上。我们都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学生,真心地期待他们的成长,相信中职生也能学好数学,最终,我们的期望和热爱会使得学生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教师就是那个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爱是我们最强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认为学生行,学生渐渐地也就认为自己行了,这种强大的心理暗示是整个生“动”课堂最不可或缺的气场。
2 思维联“动”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作为知识点的呈现,它不应仅是线状,更不应是点状的,它应是网状的;作为能力的表现(如具体解题过程中的某个策略的形成),它更加是灵活多样、纷繁复杂。中职生之所以怕数学,就是觉得面对问题无从下手,没有思路。沉锚效应可以启发我们尝试一种有效的教学:“锚”式教学。在作一个决定时,人们的大脑往往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深入海底的锚一样,将我们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地选取重要信息(公式或例题或某一数学现象)就可以成功地将学生的思维加以定向,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当然,成功的“锚”式教学就象是为学生搭建的合理的思维脚手架,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不过,也得注意它的合理运用,不能让学生的思维陷入定势中。
数学思维也需要发散、开放。更何况,课堂不是学生个体的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都需要对话(思维的碰撞)。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头脑风暴效应来开展教学,不戴有色眼镜来看任何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多地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或者说尽可能多地用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问题或回答,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活跃度。
3 任务驱“动”
数学的课堂又常常是“静悄悄”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思考是“不发声”的。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的确是在静默中发奋地思考着,而有些学生却是在静默中彻底地静默了,陷入了长期被动的“等、靠、要”状态。“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不仅是学习不好的因,也是学习不好的果,所以,对于中职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习惯的养成需要任务的驱动,如果只是传统做一道题,写一个答案,那么,结果肯定不理想。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连锁塑造,采用“小步子,大目标”的策略。当然,前提是让学生的思维能被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只有在这一系列的外显性动作中,教师才能真正把握得住学生的思维。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将之分解成若干个小步子,并将思维中的输入、加工、输出各环节都对应到一个或多个外显性动作,可以是“看一看、描一描、画一画、比一比、读一读、写一写、填一填、连一连、算一算、变一变、说一说、议一议、辩一辩”等等,在这一步步的学习中,让学生逐步体验数学方法以及成功的喜悦,并渐渐养成眼到、心到、手到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習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学习任务(目标)的制订还得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学习不再是“会”与“不会”之间做一个选择,而是在“做A”、“做B”或“做C”之间进行选择。连锁塑造对于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极为有效的,也可采用“倒序”等方法来设立任务程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喜悦。
4 评价促“动”
学习离不开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而有效的信息反馈是极必要的。在评价中,有两个心理效应是值得关注的。一是鸡尾酒效应,在觥筹交错、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往往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东西:交谈双方的声音、自己的名字与熟人的声音等。课堂中如何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而不是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为此,我们就得更多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谈话内容与他的相关性,而评价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所以,课堂中,教师不仅仅面对所有的学生,还得时时抽空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正面、良好、贴切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吸取他的关注,增强他与数学相关的自我存在感。二是德西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进行一项愉快活动时,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所以,在评价时,我们要把握外部物质奖励的度,对于学生偶尔而为之,可以作为一个刺激手段,但是千万不能将之作为持久有效的一种手段,因为,我们要让学生相信数学学习本身是快乐的。我们要不断地强化内因,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评价(高分、奖学金等)而评价,评价是为了了解、帮助、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地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评价也就成了一种最好的互动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秦雁(1972-),女,中学高级教师,镇海区名师,近年来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多个课题获省、市人民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