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鲁迅的杂文特点与如今学生的情况,用为主人公选演员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在感情上找到切入点;通过横向比较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主题。
关键词:创设情境;以情感情;由情入理;比较阅读;辩证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强调它的阶级斗争、政治分析和思想教育。但现在的学生与那个时期相距太远,因而无法与文章产生共鸣。不过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本文亦是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我在教学中把握情感脉搏,注重融情入教,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感环境,拉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以情感情,由情入理,努力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文章后考虑“假如我们为刘和珍拍部电影,谁适合扮演主人公”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此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了解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又使刘和珍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鲜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接近文本。学生非常兴奋,纷纷列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说出理由,再由其他同学多角度地用文中的人物事迹去比对。大家否定了章子怡,因为她的气质太凌厉,而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否定了刘亦菲,因为她太柔弱,而刘和珍处变不惊、大智大勇;否定了张柏芝,因为她太率性,而刘和珍有远见卓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曾“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最后一致选定董洁,因为她的气质坚毅刚强、温柔和蔼,比较符合文中刘和珍留给大家的印象。经过如此激烈的争论、细致的比对,学生用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拉近了与文章中事件和人物的距离。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无我之境”进入“有我之境”,更为理解刘和珍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追求真理的坚决,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乐观、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和黯然泣下的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她“微笑”“温和”“欣然前往”的事实,使“暴徒”“受人利用”的流言不攻自破。同时,这样美好的青年却被“撕毁给别人看”,先有段政府的虐杀,后有流言家的污蔑,学生就很容易与鲁迅先生的“出离愤怒”以至三番四次“说不出话”产生共鸣,也能很容易领悟到“有话—无话—有话—无话”如此一咏三叹、一波三折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慨和斥责,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复杂心绪的自然流露。
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我采用联系法来解读。《记念刘和珍君》作于1926年4月1日。1912~1926年这一时期鲁迅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发表了许多杂文、散文。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许多杂文,所以我们可以把他此时期的其他作品与本文进行横向比较。
这时期,鲁迅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而《狂人日记》中终于觉醒的先觉者马上就被当作狂人陷于孤立,《药》中的夏瑜被自己的亲叔叔夏三爷出卖,本文中的“庸人”则把“忘却”当作“救主”:这些都是在表达唤醒麻木国民的主题。为了挽救国民、挽救中国,才会有辛亥革命,才会有“三·一八”请愿,可是医生却被病人作为药吃掉,徒手请愿也只能“在府门前喋血”,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些行动的局限性。鲁迅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先行者也对这些行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指出其不足,同时肯定其作用。辛亥革命毕竟革掉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三一八”必然会激励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药》中瑜儿的坟上也必定会出现花环,因为“希望是不能被抹杀的”。这些思想都曾经出现在鲁迅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因而用比较阅读法学习,学生能轻松地体会本文的主题,也会对鲁迅同时期的作品和思想形成比较系统化的认识。
当然,以上用来进行比较的篇目都是小说体裁,而本文是针对政治事件的杂文,所以更有针对性,更侧重批判反动势力,且语言更为深刻犀利,情感更为深厚强烈,见解更为深邃精辟,这样比较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杂文这种文体的特点。
以上是我研究本课的一点儿心得,也谨以此文奉上我对鲁迅先生、刘和珍君和所有为祖国慷慨悲歌、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的怀念和敬意。
关键词:创设情境;以情感情;由情入理;比较阅读;辩证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强调它的阶级斗争、政治分析和思想教育。但现在的学生与那个时期相距太远,因而无法与文章产生共鸣。不过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本文亦是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我在教学中把握情感脉搏,注重融情入教,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感环境,拉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以情感情,由情入理,努力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文章后考虑“假如我们为刘和珍拍部电影,谁适合扮演主人公”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此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了解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又使刘和珍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鲜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接近文本。学生非常兴奋,纷纷列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说出理由,再由其他同学多角度地用文中的人物事迹去比对。大家否定了章子怡,因为她的气质太凌厉,而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否定了刘亦菲,因为她太柔弱,而刘和珍处变不惊、大智大勇;否定了张柏芝,因为她太率性,而刘和珍有远见卓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曾“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最后一致选定董洁,因为她的气质坚毅刚强、温柔和蔼,比较符合文中刘和珍留给大家的印象。经过如此激烈的争论、细致的比对,学生用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拉近了与文章中事件和人物的距离。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无我之境”进入“有我之境”,更为理解刘和珍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追求真理的坚决,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乐观、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和黯然泣下的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她“微笑”“温和”“欣然前往”的事实,使“暴徒”“受人利用”的流言不攻自破。同时,这样美好的青年却被“撕毁给别人看”,先有段政府的虐杀,后有流言家的污蔑,学生就很容易与鲁迅先生的“出离愤怒”以至三番四次“说不出话”产生共鸣,也能很容易领悟到“有话—无话—有话—无话”如此一咏三叹、一波三折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慨和斥责,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复杂心绪的自然流露。
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我采用联系法来解读。《记念刘和珍君》作于1926年4月1日。1912~1926年这一时期鲁迅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发表了许多杂文、散文。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许多杂文,所以我们可以把他此时期的其他作品与本文进行横向比较。
这时期,鲁迅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而《狂人日记》中终于觉醒的先觉者马上就被当作狂人陷于孤立,《药》中的夏瑜被自己的亲叔叔夏三爷出卖,本文中的“庸人”则把“忘却”当作“救主”:这些都是在表达唤醒麻木国民的主题。为了挽救国民、挽救中国,才会有辛亥革命,才会有“三·一八”请愿,可是医生却被病人作为药吃掉,徒手请愿也只能“在府门前喋血”,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些行动的局限性。鲁迅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先行者也对这些行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指出其不足,同时肯定其作用。辛亥革命毕竟革掉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三一八”必然会激励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药》中瑜儿的坟上也必定会出现花环,因为“希望是不能被抹杀的”。这些思想都曾经出现在鲁迅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因而用比较阅读法学习,学生能轻松地体会本文的主题,也会对鲁迅同时期的作品和思想形成比较系统化的认识。
当然,以上用来进行比较的篇目都是小说体裁,而本文是针对政治事件的杂文,所以更有针对性,更侧重批判反动势力,且语言更为深刻犀利,情感更为深厚强烈,见解更为深邃精辟,这样比较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杂文这种文体的特点。
以上是我研究本课的一点儿心得,也谨以此文奉上我对鲁迅先生、刘和珍君和所有为祖国慷慨悲歌、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的怀念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