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面对不写作业的学生,如何进行教育和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作业 改革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本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很多学校和老师在作业的改革上都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作业的布置上力求做到“精”、“简”,作业量要适中,避免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可是接踵而来的,很多老师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虽然学生的作业少了,自由的时间多了,但是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反而增多了。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相信不少班级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那么怎么办呢?在这里,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和广大教师一起探讨。
首先,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同学,教师绝不能姑息。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补完自己的作业,但是绝不是惩罚性作业。那种采取罚做大量作业的方法,无异于负重爬山,其功效只能适得其反。另外,除了让学生及时补完作业,还应该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的目的。既要讲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道理,又要讲今天的学习是长大后就业的需要,以及为自己、为家长争光的小道理,还可以用古今中外名人和身边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激励他们,让他们懂得做作业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每个教师都懂,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生动具体地进行,这是认知规律,无需多说。
其次,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既要有和蔼的一面,也要有威严的一面。刚接班时老师就要显示出威严的一面,这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在众多的学生眼里,往往感觉到这个老师比较“厉害”,学生因此会油然而生一种畏惧感。可能很多老师会说这是缺少“爱”的教育,其实“爱”也要分时间和场合,一味地宠爱,可能会让我们的学生变得骄横跋扈、任性放纵。我们所说的威严是老师那种自身能够令学生服气和敬佩的气质。在威严的背后,其实也不乏和蔼可亲的一面。所谓苦尽甘来,一声表扬、一声鼓励、一声叮咛,都对学生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一般来讲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比家庭要高得多。学校本身具有学习的氛围,而家庭往往让学生滋生懒散心态,做作业拖泥带水,当然作业完成的程度和质量就降低了。此外,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个例子来说,每天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道感兴趣的题,学生精心准备之后,总是迫不及待拿给老师看,优秀的题目可以在班级公开,全班的同学都要做这道题,无形之中,给了学生极大的动力。另外,我们可以这样去想,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设计的题目被选中,会积极地温习课本知识、翻阅资料,这不就是学习吗?这也是我们教师一直所追求的教学效果——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一种转变。
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合理运用教师机智和学生的嫉妒心理。在平日的教学中,孩子们的嫉妒心理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提倡在学生面前做一个“狡猾”的老师,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好教育机智这把钥匙。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是一名数学教师,想把分层作业做好,不妨这样尝试一下:首先,找学生私下谈话,让学生自身感到他们是不同一般的,在其他同学面前总有一种荣耀感。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就可以放心地布置任务了!带着这份光荣和自信,学生会自觉地把作业做好。孩子总有炫耀自身的心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嫉妒心”比较强的学生,如果你发现有学生总想围在你的身边,询问一些那些“特殊”学生做题方面的事情,这时机会又来了,孩子们的嫉妒心理起了作用,你可以给他们布置作业了,学生也一定会倍加珍惜,认真地对待这次作业了。
最后,想给老师们谈谈班级中令众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两类学生:其中的一类是做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另一类是不肯做作业的学生。
对待做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跟踪指导。对他们做作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辅导可以由老师进行,也可以选优生做“小老师”进行帮助。同时还要注意,对待这批“特殊”的学生,要合理“配餐”。在布置作业题时,课外延伸的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状况出发,力求使学生通过工具书独立完成,切不可出偏题、怪题等难度过大的题,这样不仅使学生难以完成作业,而且会使他们产生畏惧的心理。
对不肯做作业的小学生一定要认真督查,弄清他们不做、少做、漏做的原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认真辅导和批改。在可能的情况下,实行“优惠政策”,最好对他们的作业采取面批的办法。面批时,既不能姑息迁就,又不能粗暴地训斥或进行体罚,也不能搞变相体罚。其次,对待不写作业的学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弄清原因,每位教师为这些“特殊”学生建立“作业记录本”,记录每天的作业,每完成一门作业就在后面画一个对号,这样可以使学生心理上有不断的成就感,战胜一个个困难,激励自己完成所有作业,直到最后的胜利。在班级里,教师表扬;在家庭里,家长鼓励。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记录,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作业习惯也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当一切都成为自然的时候,新的习惯已经形成。在这里,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家长的教育方式,如得知家长对子女有进行打骂、不让吃饭、不让按时休息等不近人情、粗暴的做法时,应及时进行规劝。
当然,对不肯做作业的小学生的对策远不止上述所介绍的方法,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方法,都应以调动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为主。作为教师,我们改造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一种不良的学习行为,更重要的是关心其思想的变化,让学生从内心里战胜自己的懒惰心理,在希望和鼓励中不断地成长。不做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决不能放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教师真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作业改革,要有章可循,力求创新,我们所说的“章”,即“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学生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另外,教师要加强学习,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运用好教育智慧,一定会让我们的教师教得顺心,让学生们学得开心。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作业 改革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本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很多学校和老师在作业的改革上都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作业的布置上力求做到“精”、“简”,作业量要适中,避免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可是接踵而来的,很多老师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虽然学生的作业少了,自由的时间多了,但是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反而增多了。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相信不少班级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那么怎么办呢?在这里,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和广大教师一起探讨。
首先,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同学,教师绝不能姑息。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补完自己的作业,但是绝不是惩罚性作业。那种采取罚做大量作业的方法,无异于负重爬山,其功效只能适得其反。另外,除了让学生及时补完作业,还应该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的目的。既要讲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道理,又要讲今天的学习是长大后就业的需要,以及为自己、为家长争光的小道理,还可以用古今中外名人和身边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激励他们,让他们懂得做作业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每个教师都懂,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生动具体地进行,这是认知规律,无需多说。
其次,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既要有和蔼的一面,也要有威严的一面。刚接班时老师就要显示出威严的一面,这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在众多的学生眼里,往往感觉到这个老师比较“厉害”,学生因此会油然而生一种畏惧感。可能很多老师会说这是缺少“爱”的教育,其实“爱”也要分时间和场合,一味地宠爱,可能会让我们的学生变得骄横跋扈、任性放纵。我们所说的威严是老师那种自身能够令学生服气和敬佩的气质。在威严的背后,其实也不乏和蔼可亲的一面。所谓苦尽甘来,一声表扬、一声鼓励、一声叮咛,都对学生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一般来讲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比家庭要高得多。学校本身具有学习的氛围,而家庭往往让学生滋生懒散心态,做作业拖泥带水,当然作业完成的程度和质量就降低了。此外,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个例子来说,每天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道感兴趣的题,学生精心准备之后,总是迫不及待拿给老师看,优秀的题目可以在班级公开,全班的同学都要做这道题,无形之中,给了学生极大的动力。另外,我们可以这样去想,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设计的题目被选中,会积极地温习课本知识、翻阅资料,这不就是学习吗?这也是我们教师一直所追求的教学效果——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一种转变。
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合理运用教师机智和学生的嫉妒心理。在平日的教学中,孩子们的嫉妒心理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提倡在学生面前做一个“狡猾”的老师,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好教育机智这把钥匙。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是一名数学教师,想把分层作业做好,不妨这样尝试一下:首先,找学生私下谈话,让学生自身感到他们是不同一般的,在其他同学面前总有一种荣耀感。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就可以放心地布置任务了!带着这份光荣和自信,学生会自觉地把作业做好。孩子总有炫耀自身的心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嫉妒心”比较强的学生,如果你发现有学生总想围在你的身边,询问一些那些“特殊”学生做题方面的事情,这时机会又来了,孩子们的嫉妒心理起了作用,你可以给他们布置作业了,学生也一定会倍加珍惜,认真地对待这次作业了。
最后,想给老师们谈谈班级中令众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两类学生:其中的一类是做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另一类是不肯做作业的学生。
对待做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跟踪指导。对他们做作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辅导可以由老师进行,也可以选优生做“小老师”进行帮助。同时还要注意,对待这批“特殊”的学生,要合理“配餐”。在布置作业题时,课外延伸的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状况出发,力求使学生通过工具书独立完成,切不可出偏题、怪题等难度过大的题,这样不仅使学生难以完成作业,而且会使他们产生畏惧的心理。
对不肯做作业的小学生一定要认真督查,弄清他们不做、少做、漏做的原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认真辅导和批改。在可能的情况下,实行“优惠政策”,最好对他们的作业采取面批的办法。面批时,既不能姑息迁就,又不能粗暴地训斥或进行体罚,也不能搞变相体罚。其次,对待不写作业的学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弄清原因,每位教师为这些“特殊”学生建立“作业记录本”,记录每天的作业,每完成一门作业就在后面画一个对号,这样可以使学生心理上有不断的成就感,战胜一个个困难,激励自己完成所有作业,直到最后的胜利。在班级里,教师表扬;在家庭里,家长鼓励。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记录,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作业习惯也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当一切都成为自然的时候,新的习惯已经形成。在这里,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家长的教育方式,如得知家长对子女有进行打骂、不让吃饭、不让按时休息等不近人情、粗暴的做法时,应及时进行规劝。
当然,对不肯做作业的小学生的对策远不止上述所介绍的方法,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方法,都应以调动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为主。作为教师,我们改造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一种不良的学习行为,更重要的是关心其思想的变化,让学生从内心里战胜自己的懒惰心理,在希望和鼓励中不断地成长。不做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决不能放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教师真心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作业改革,要有章可循,力求创新,我们所说的“章”,即“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学生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另外,教师要加强学习,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运用好教育智慧,一定会让我们的教师教得顺心,让学生们学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