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6年末我国第一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盲聋培智三类特殊学校课程标准正式出台,这无疑是特殊教育质量发展的助推剂。那么如何推进新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学校课程执行力成为重要关注点。
【关键词】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思考
因为就学科教师而言,课程执行力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的高低。审视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有的课堂仍存在缺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缺教学目标的有效预设与达成,缺教学方法的选取与创新,缺智慧生成和人文关怀的现状,所以在当前推进课标落实的进程中有必要研究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策略。众所周知,课程执行力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那么如何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呢?笔者认为一是系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基础;二是实践研修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关键;三是专业引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重要途径;四是竞赛展示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助推平台。
1 系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基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活动的灵魂,只有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教师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才能给学生创设出宽松、民主、自由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研讨等。新出台的特殊教育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整体上对一门学科做了全面地规划,它是教师教学评价、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和指南。为此作为基层学校必须要重视引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引导教师“通过读课标改变自己的教学”,每学期学校都要采取集中培训,加强教师对特教课改方案、课标及《说课、听课和评课》等专论的学习,品味专家对课标的解读,研读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同时布置教师自学特教专论、各种教育杂志。在揣摩同行课例、反思自己的课堂中提升自身“寓新课标于特教旧教材”中的理论积淀。走出去,借外力培训,在资金上和时间上全力支持教师参加省、哈市组织的课标培训、教学竞赛的听课交流,高层次地引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全体教师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课改理念才能为学校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 实践研修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关键
把学到的教育理论深深的扎根于教学实践的沃土中,研究每天课堂教学中感受和遇到的问题,“以读促研,以研促教”,是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落实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着力点。
2.1 研修制订全面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标准,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将会做什么的一种具体表述。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整个教学活动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为此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清楚教学目标的确定来源于哪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是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蓝图指导下依据学情,合理凭借教学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总体把握,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对于培智教学来说还应该有康复目标。那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呢?在具体的语句表述上,我们必须明确主语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如何尽量用上“知道、学会、理解、掌握”这些表述清楚的行为动词,可以量化的目标还要尽可能量化,如“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达到什么程度,从而起到教学目标应有的作用。有时在阐述目标时还需要附上发生目标结果的条件,如使用辅助工具或手段,依据提供的信息或提示,限制时间及完成行为的情境。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使用的實用语文教材第二册中有一课是《上下楼梯》,我引导教师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A类学生认识“上楼”、“下楼”两个词,知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推挤,不打闹,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文字与图片的联系,理解词义。能用“谁在上楼(下楼)”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B类学生能跟读课上所学词语,基本做到发音正确。能在老师提示下,用“谁在上楼(下楼)”句式说一句话。(2)借助动画、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说通顺、流利的话,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知道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推挤打闹,初步形成学生生活中的安全意识,体验文明、友善的意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2.2 研修教材解析处理应融会贯通
教材解析是指教师在反复阅读、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内容、结构框架和思想方法,明确重点和难点。应该说教材解析是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在聋、盲、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刚刚出台,相应配套的新教材尚未出版的状况下,我们特教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掌握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旧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课程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具体来说教材解析应体现以下内容:(1)简要阐述课时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和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确定教学目标。(3)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4)分析学情。即学生学习本课教学内容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基础,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教学构想。重点阐述教学过程中运用什么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3 研修教学设计需体现资源融合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要以盲校、聋校、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前瞻性的教学理念、重组性的教学内容、自主性的教学方式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根据“教材特点”、“学生需要”和“编写意图”,确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增添和补充背景性资料、经验性资料、活动性资料、练习性资料和拓展性资料。因为在《课程标准》中就指出: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资源。当然这些资源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思维等等才能让教学资源转化为学生课堂上有利的学习资源。可见学生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资源。同时教师也要思考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考虑到解决的方案,即预设生成。如在生活数学《5以内的数物结合》一课中,请学生按照图片所显示的饼干数量,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看谁能拿得又快又对一环节中。预设生成:学生可能会出现拿错相对应的数字。解决策略:教师请学生用点数的方式进一步确认数量,再让学生改正。 2.4 研修教学实施必凸显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是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体需求、挖掘个体潜能的教育。为此教学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坚持教学和缺陷补偿、康复训练相结合,重视残疾儿童的特性和差异,分类教学,因人施教。教学实施时必须坚持教学目标分层的策略,教学实施分层的策略和弹性作业与评价分层的策略。
2.5 研修教学康复手段需适度融合
近几年随着不同残障类型的智障学生增加,我们着实感到许多残疾学生由于受智力等发育水平或疾病的限制,往往不具备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的生理能力和基础,如果忽视这个生理基础,不针对他们的残疾成因进行有效干预,会造成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处境,从而出现教育无效或低效的状况。如有些孩子存在前位聚焦,会把nai nai he niu nai说成:gaigai he niu gai;存在后位聚焦的孩子会把红绿灯说成红绿更。脑瘫孩子由于屈指肌痉挛,指尖关节和掌指关节长期处于屈曲状态,生活适应课上学习的一些劳动技能学生操作起来力不从心。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我们提倡先搭建生理基础(有时也可以用医疗康复、教育和生活等手段改变教与学的条件,)再进行教育干预,而这个先搭建生理基础再进行教育干预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学与康复手段有机融合的实践过程。如在学习“头”这个字时,1名学生后位聚焦发不准舌尖前音“t”,我们就可利用有效的康复手段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如将海苔粘贴在舌前位运动器上,让学生舔海苔,以纠正发音时舌尖的位置,学生较顺利就会发出正确的音。
3 专业引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专业引领,指的是对教师的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引导、指导和示范。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固然应自觉自愿、积极主动,但囿于理解能力水平有限,特别需要借助聆听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精辟论述、观摩践行课标的优质课、听取资深特教教研员的精彩点评来丰厚落实课程标准的实践能力。因此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注重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同时组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定期觀看特殊教育专家的讲座,和省教研员赖雪妍、哈市特教教研员张联驰近距离接触,聆听他她们的精辟论述,实现专家引领。
4 竞赛展示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助推平台
“竞赛带动教研,教研驱动自训”策略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生长点。为此学校每学期都要目的地开展各种竞赛课、示范课及学法研究课、达标课等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每次可用录像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便于老师课后反思、交流时作为教学行为和理念的比照。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全国康复技能大赛,参加哈市教研院特殊教育学科组织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参加各级比赛过程中,锤炼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巴彦县特殊教育学校 黑龙江省巴彦县 151800
2016年末我国第一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盲聋培智三类特殊学校课程标准正式出台,这无疑是特殊教育质量发展的助推剂。那么如何推进新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学校课程执行力成为重要关注点。
【关键词】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思考
因为就学科教师而言,课程执行力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的高低。审视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有的课堂仍存在缺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缺教学目标的有效预设与达成,缺教学方法的选取与创新,缺智慧生成和人文关怀的现状,所以在当前推进课标落实的进程中有必要研究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策略。众所周知,课程执行力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那么如何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呢?笔者认为一是系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基础;二是实践研修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关键;三是专业引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重要途径;四是竞赛展示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助推平台。
1 系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基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活动的灵魂,只有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教师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才能给学生创设出宽松、民主、自由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研讨等。新出台的特殊教育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整体上对一门学科做了全面地规划,它是教师教学评价、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和指南。为此作为基层学校必须要重视引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引导教师“通过读课标改变自己的教学”,每学期学校都要采取集中培训,加强教师对特教课改方案、课标及《说课、听课和评课》等专论的学习,品味专家对课标的解读,研读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同时布置教师自学特教专论、各种教育杂志。在揣摩同行课例、反思自己的课堂中提升自身“寓新课标于特教旧教材”中的理论积淀。走出去,借外力培训,在资金上和时间上全力支持教师参加省、哈市组织的课标培训、教学竞赛的听课交流,高层次地引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全体教师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课改理念才能为学校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 实践研修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关键
把学到的教育理论深深的扎根于教学实践的沃土中,研究每天课堂教学中感受和遇到的问题,“以读促研,以研促教”,是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落实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着力点。
2.1 研修制订全面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标准,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将会做什么的一种具体表述。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整个教学活动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为此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清楚教学目标的确定来源于哪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是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蓝图指导下依据学情,合理凭借教学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总体把握,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对于培智教学来说还应该有康复目标。那么如何叙写教学目标呢?在具体的语句表述上,我们必须明确主语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如何尽量用上“知道、学会、理解、掌握”这些表述清楚的行为动词,可以量化的目标还要尽可能量化,如“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达到什么程度,从而起到教学目标应有的作用。有时在阐述目标时还需要附上发生目标结果的条件,如使用辅助工具或手段,依据提供的信息或提示,限制时间及完成行为的情境。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使用的實用语文教材第二册中有一课是《上下楼梯》,我引导教师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A类学生认识“上楼”、“下楼”两个词,知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推挤,不打闹,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文字与图片的联系,理解词义。能用“谁在上楼(下楼)”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B类学生能跟读课上所学词语,基本做到发音正确。能在老师提示下,用“谁在上楼(下楼)”句式说一句话。(2)借助动画、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说通顺、流利的话,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知道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推挤打闹,初步形成学生生活中的安全意识,体验文明、友善的意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2.2 研修教材解析处理应融会贯通
教材解析是指教师在反复阅读、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内容、结构框架和思想方法,明确重点和难点。应该说教材解析是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在聋、盲、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刚刚出台,相应配套的新教材尚未出版的状况下,我们特教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掌握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旧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课程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具体来说教材解析应体现以下内容:(1)简要阐述课时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和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确定教学目标。(3)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4)分析学情。即学生学习本课教学内容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基础,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教学构想。重点阐述教学过程中运用什么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3 研修教学设计需体现资源融合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设计要以盲校、聋校、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前瞻性的教学理念、重组性的教学内容、自主性的教学方式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根据“教材特点”、“学生需要”和“编写意图”,确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增添和补充背景性资料、经验性资料、活动性资料、练习性资料和拓展性资料。因为在《课程标准》中就指出: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资源。当然这些资源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思维等等才能让教学资源转化为学生课堂上有利的学习资源。可见学生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资源。同时教师也要思考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考虑到解决的方案,即预设生成。如在生活数学《5以内的数物结合》一课中,请学生按照图片所显示的饼干数量,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看谁能拿得又快又对一环节中。预设生成:学生可能会出现拿错相对应的数字。解决策略:教师请学生用点数的方式进一步确认数量,再让学生改正。 2.4 研修教学实施必凸显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是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体需求、挖掘个体潜能的教育。为此教学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坚持教学和缺陷补偿、康复训练相结合,重视残疾儿童的特性和差异,分类教学,因人施教。教学实施时必须坚持教学目标分层的策略,教学实施分层的策略和弹性作业与评价分层的策略。
2.5 研修教学康复手段需适度融合
近几年随着不同残障类型的智障学生增加,我们着实感到许多残疾学生由于受智力等发育水平或疾病的限制,往往不具备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的生理能力和基础,如果忽视这个生理基础,不针对他们的残疾成因进行有效干预,会造成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处境,从而出现教育无效或低效的状况。如有些孩子存在前位聚焦,会把nai nai he niu nai说成:gaigai he niu gai;存在后位聚焦的孩子会把红绿灯说成红绿更。脑瘫孩子由于屈指肌痉挛,指尖关节和掌指关节长期处于屈曲状态,生活适应课上学习的一些劳动技能学生操作起来力不从心。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我们提倡先搭建生理基础(有时也可以用医疗康复、教育和生活等手段改变教与学的条件,)再进行教育干预,而这个先搭建生理基础再进行教育干预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学与康复手段有机融合的实践过程。如在学习“头”这个字时,1名学生后位聚焦发不准舌尖前音“t”,我们就可利用有效的康复手段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如将海苔粘贴在舌前位运动器上,让学生舔海苔,以纠正发音时舌尖的位置,学生较顺利就会发出正确的音。
3 专业引领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专业引领,指的是对教师的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引导、指导和示范。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固然应自觉自愿、积极主动,但囿于理解能力水平有限,特别需要借助聆听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精辟论述、观摩践行课标的优质课、听取资深特教教研员的精彩点评来丰厚落实课程标准的实践能力。因此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注重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同时组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定期觀看特殊教育专家的讲座,和省教研员赖雪妍、哈市特教教研员张联驰近距离接触,聆听他她们的精辟论述,实现专家引领。
4 竞赛展示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助推平台
“竞赛带动教研,教研驱动自训”策略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生长点。为此学校每学期都要目的地开展各种竞赛课、示范课及学法研究课、达标课等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每次可用录像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便于老师课后反思、交流时作为教学行为和理念的比照。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全国康复技能大赛,参加哈市教研院特殊教育学科组织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参加各级比赛过程中,锤炼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巴彦县特殊教育学校 黑龙江省巴彦县 15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