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相互合作、协调的能力,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为落实新课改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法
中学化学实验尽管只是非常基础的比较初级的实验,但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化学教学本身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加强在学验上的精心指导,严格规范的实验训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要敢于尝试教学改革,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去。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实验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被实验现象吸引,对实验结果产生期待,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又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最直接手段,我们应该把化学实验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法宝”。
二、调动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化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往往在观察演示实验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分组实验时总是激动不已。但是学生实验总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復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且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学生会因“一切都在预料中”而感到无奈和困惑。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学生希望享有更多的实验条件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在一定情况下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为其提供一些必要的用品,交给一些适当的实验任务。即使学生有过失,也忌讳给学生的实验动机泼冷水,因为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的主动性作为载体。
三、用探究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实验是学生进行化学教学认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果让学生参与探索性实验,那么:(一)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的操作、仔细地面容,如实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二)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实验现象是人们认识物质的向导,具有探究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从而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这就调动学生了进行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掌握了科学方法,发展了能力素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四、规范实验演示
教师实验演示的质量和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有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实验操作示范,从药品的取用、仪器的安装到现象的观察,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规范。通过实验教师娴熟的操作、严谨的态度和精彩的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实验探究的健康发展。
演示时采用边进边做的方法,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时,可把演示实验,变成边讲边实验,在实验前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
a.把硫酸滴入氯化钡溶液中,与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会不会不同;
b.把氯化铝溶液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与把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铝溶液中现象有何不同?
c.把偏铝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与把盐酸逐滴滴入偏铝酸钠溶液现象又有何不同?
d.综合b、c两个现象,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从实验中寻找答案,发现溶液滴加顺序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再通过阅读有关的内容,了解了事物的本质,且平衡移动的原理也得到了巩固、复心。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突破,并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这一点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同时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时可让学生有阅读和观察之后上台来重演,其他学生逐项评判,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逐步向会学过渡。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步启迪。实际上新教材已经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所以适当补充演示实验,增加探究式的演示实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肃的求实精神去感染,熏陶学生,都是课改的任务和教师的根本职责。
五、优化设计,确保实验的有效性
有些演示实验容易产生污染或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坚持无污染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为追求最佳实验效果,我们注重对有缺陷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或增补,必要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系列现象分解化,提高了演示效果,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的作用还很多,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资源,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总之,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化学科的质量提高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外来的奖励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启发学生,使他们逐渐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广洲,陆真.化学教学论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3]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文明(1976-)广西灌阳人,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广西桂林市百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成员,主要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法
中学化学实验尽管只是非常基础的比较初级的实验,但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化学教学本身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加强在学验上的精心指导,严格规范的实验训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要敢于尝试教学改革,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去。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实验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被实验现象吸引,对实验结果产生期待,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又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最直接手段,我们应该把化学实验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法宝”。
二、调动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化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往往在观察演示实验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分组实验时总是激动不已。但是学生实验总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復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且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学生会因“一切都在预料中”而感到无奈和困惑。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学生希望享有更多的实验条件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在一定情况下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为其提供一些必要的用品,交给一些适当的实验任务。即使学生有过失,也忌讳给学生的实验动机泼冷水,因为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的主动性作为载体。
三、用探究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实验是学生进行化学教学认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果让学生参与探索性实验,那么:(一)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的操作、仔细地面容,如实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二)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实验现象是人们认识物质的向导,具有探究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从而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这就调动学生了进行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掌握了科学方法,发展了能力素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四、规范实验演示
教师实验演示的质量和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有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实验操作示范,从药品的取用、仪器的安装到现象的观察,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规范。通过实验教师娴熟的操作、严谨的态度和精彩的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实验探究的健康发展。
演示时采用边进边做的方法,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时,可把演示实验,变成边讲边实验,在实验前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
a.把硫酸滴入氯化钡溶液中,与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会不会不同;
b.把氯化铝溶液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与把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铝溶液中现象有何不同?
c.把偏铝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与把盐酸逐滴滴入偏铝酸钠溶液现象又有何不同?
d.综合b、c两个现象,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兴趣大增,迫不及待地从实验中寻找答案,发现溶液滴加顺序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再通过阅读有关的内容,了解了事物的本质,且平衡移动的原理也得到了巩固、复心。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突破,并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这一点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同时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时可让学生有阅读和观察之后上台来重演,其他学生逐项评判,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逐步向会学过渡。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步启迪。实际上新教材已经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所以适当补充演示实验,增加探究式的演示实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肃的求实精神去感染,熏陶学生,都是课改的任务和教师的根本职责。
五、优化设计,确保实验的有效性
有些演示实验容易产生污染或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为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坚持无污染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为追求最佳实验效果,我们注重对有缺陷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或增补,必要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系列现象分解化,提高了演示效果,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的作用还很多,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资源,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总之,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化学科的质量提高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外来的奖励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启发学生,使他们逐渐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广洲,陆真.化学教学论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3]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文明(1976-)广西灌阳人,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广西桂林市百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成员,主要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