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和黄杨木雕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wei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杨木雕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乐清的民间艺术。
  我的三公就是做黄杨木雕的。
  第一次见到黄杨木雕是在三公的家里。他的书架上放着“群马奔腾”的木雕。见我有兴趣,他告诉我:“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原料制作的,我主要雕动物。来,我带你去我的工作室看看吧。”说罢,三公戴上口罩,也递给我一个口罩。他把工作室的门打开,顿时,一股黄色的粉尘扑面而来。虽然我戴着口罩,还是使劲咳了几声。我想,即使长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也不会吸入这么浓的粉尘吧?
  三公扬了扬手,我们眼前的事物逐渐清晰了起来。我看到了满架的木雕——准确地说,是满架的动物木雕:这匹马腾云驾雾,像要飞起来似的;那头牛俯首劳作,一副勤勤恳恳的样子……我好奇地伸出手,想摸一摸这些木雕,却被三公制止了。他说:“这些木雕不能随便摸,如果摸坏了,谁也赔不起。”
  三公走到一只木雕兔的边上,说:“这件兔子木雕还是未完成品。”我仔细地看了看那个兔子木雕,看不出有什么未完成的地方。三公指了指兔子的眼睛,在上面补了几刀,原本木讷的兔子立刻变得活灵活现,双目炯炯有神。
  三公又要开始工作了。他把我往外推,说:“里面粉尘太大了,你吸进去会影响健康的。”我只好扒着门缝看三公雕刻。只见三公拿出一块黄杨木,先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它的外形,接着自言自语地说:“就做一只神气的猴子吧!”他先用大刀大块大块地剔除杂质,等到猴子的雏形已经基本显现出来的时候,再改用小刀刻。三公把脸贴在黄杨木上,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剔除多余的部分。很快,一只猴子的外形就被精准地雕刻出来了。三公又拿出一个磨轮,准备把“猴子”的表面打磨光滑。一瞬间,工作室里又变得一片朦胧。由于粉尘的干扰,我看不清三公的动作细节,但我可以看到三公的手腕在灵活地转来转去,动作像行云流水般美妙。我心中暗暗称奇,同时也冒出一个念头:三公把我赶出他的工作室,是不是怕我偷学他的这门手艺呀?
  后来,三公告诉我:“黄杨木雕是从宋元时期开始繁荣的。乐清是黄杨木雕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以前,每到元宵,在龙灯会上就会有人卖黄杨木做的小佛像。现在,黄杨木雕成了收藏品,雕刻手艺也在慢慢流失。”
  我真希望黄杨木雕能传承下去啊!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九小学六(5)班
  指导老师:黄 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创伤患儿血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变化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创伤后第1、3、7和14d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26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铜蓝
<正>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制订《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按本《指导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