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猴子下山》是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本单元是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的。《小猴子下山》一课渗透了做事要有目标意识、一心一意的道理。
一、文本特点
1.情节简单,图文并茂。小猴子在童话故事里,往往以机敏灵活的形象深得学生的喜爱。这个故事里的小猴子也显得调皮可爱,对所见的事物充满好奇,还能立即行动去得到它,但最终却两手空空回家,这样的结局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它的行为中得到启示。故事情节充满童趣,每个自然段都对应一幅插图,图上小猴子的动作和表情生动有趣,栩栩如生。
2.构段相似,句式整齐。本文语言明白易懂,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第一句写了来到哪里,叙述的语气平实自然;第二句通过“非常高兴”表现了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最后一段的“只好”一词流露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的失落和后悔的心情,这与前面几段的构段形式不同,也形成了情绪上的落差,利于引发读者思考。
3.用词丰富,精准恰当。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比较多,如: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扛着(玉米)、捧着(桃子)、抱着(西瓜)等,用词富有变化,和后面的事物搭配准确恰当。还有一组表示事物特点的词语,如“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一个词语能反映事物的两个特点,用“又……又……”连接了起来。
二、教学策略
1.图文结合,激趣品读。课文有五个自然段、五幅插图,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插图,辨析一连串的动词,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当;可利用插图,体会小猴子看到新事物“非常高兴”的心情和最后“空着手回家去”的失落;并利用插图,帮助学生把故事片段串联起来,从而思考“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可见,像这样图文结合着来阅读,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为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学习和对内容的深入理解提供有效支持。
2.加强训练,注重积累。课后习题三“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提示了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以此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3.整合信息,逻辑推断。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是在延续一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二单元“找出课文中的信息”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感悟课文中深刻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课后要求及学生特点,笔者对教学过程和要点作如下建议:
1.揭示课题,学习“猴”字,读准轻声。分两步揭示课题:第一步,板书“小猴子”,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右部是“候”少了一竖。读准“猴子”,再出示故事中出现的“桃子、兔子”等词语让学生正确认读,还可以让学生口头拓展一些这样的词语,强调这一类词中“子”是轻声。第二步,板书“下山”,将课题补充完整。读了课题,提出“小猴子下山干什么呢?”的疑问,自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期待。
2.听读结合,梳理情节,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讲故事,同时以PPT形式依次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讲。接着,引导学生按小猴子下山活动的先后顺序,找出地点的变化:一块玉米地—→一棵桃树下—→一片瓜地里—→(一片树林边)。然后,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小猴子先后做了什么,补充故事情节示意图: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最后,空着手回家去)。把文本故事像看连环画一样学习,凸显了文本特点,也尊重了一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分步骤的初读感知,降低了梳理故事情节的难度;抓住地点的变化采用示意图的方式呈现,更为直观明了。
3.分组识字,辨析词义,积累词汇。本课有12个会识的生字,7个会写的生字。其中“猴”字在揭示课题时要指导学生读准音、认清形。其他生字可以这样分类教学:
(1)会识的生字(表示动作的8个)。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读准字音。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到其中有5个是提手旁(扛、扔、摘、捧、抱),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和动作表演,辨析词义的不同。其中“掰”字,借助字形结构、动作表演,理解它的意思是“用手把东西分开”。然后完成选一选、填一填的练习:(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扛)着玉米、(捧)着桃子、(抱)着西瓜。最后,再选择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2)会识的生字(块、结、满)。需要注意的是多音字“结”是读音的难点,在课文中表示植物长果实,可以举例来理解,比如“结苹果”“结桃子”“结西瓜”等。“满”,文中有两个词“满树”“满地”,结合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桃子、西瓜结得很多,一眼望去树上都是桃子、地里都是西瓜。结合语境,理解了“满”的意思,进而可以拓展积累类似结构的词语,“满天”“满屋”“满脸”等。“块”是个量词,三拼音节,要指导学生读准。
(3)会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一块、非常、西瓜、往回走、跑进、空着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口头语中比较常用,理解上没有困难。相对而言,重点应该放在书写的指导上:“非、瓜”是独体字,注意“非”的笔顺。“块、往”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和笔顺的穿插。“常、空”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合适。另外,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生适当积累。
4.提取信息,整合思考,推断明理。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听故事、读故事,学生直接提取了一些信息,梳理了故事情节的大致脉络。在精读环节可以这样进行: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带着问题“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用圈圈画画的方法寻找并提取文本中较为明显的信息。
(2)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借助表格整理提取的信息,帮助学生读懂故事。
教学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小猴子每次看到新的事物之后一連串的动作,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体会小猴子活泼可爱但三心二意的性格特点。②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上,理解表示动作的词,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学习“又 又 ”形式的词语,相机拓展积累,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③要把朗读指导贯穿始终,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发现构段上相似的特点,既是加深理解,也为后面讲故事、悟道理做好铺垫。
(3)结合插图,借助表格,按照“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句式,学习讲讲故事。
(4)联系课后第二题“为什么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让学生去发现贯穿情节的一个“扔”字,说明这是一只三心二意、没有目标、做事不能有始有终的小猴子,明白做事要有目标意识、一心一意的道理。
5.立足语用,学习迁移,想象续编。故事读完了,学生也为可爱的小猴子两手空空感到遗憾。为此,可以在课尾设计一个延伸性的问题,如:“小猴子在回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呢?”“回到家,妈妈问今天怎么两手空空啊,小猴子会怎么回答?”“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他又会怎么做呢?”……情境的创设是可以开放多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深化理解,并运用积累的语言,模仿构段的方式,学着续编故事。
一、文本特点
1.情节简单,图文并茂。小猴子在童话故事里,往往以机敏灵活的形象深得学生的喜爱。这个故事里的小猴子也显得调皮可爱,对所见的事物充满好奇,还能立即行动去得到它,但最终却两手空空回家,这样的结局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它的行为中得到启示。故事情节充满童趣,每个自然段都对应一幅插图,图上小猴子的动作和表情生动有趣,栩栩如生。
2.构段相似,句式整齐。本文语言明白易懂,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第一句写了来到哪里,叙述的语气平实自然;第二句通过“非常高兴”表现了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最后一段的“只好”一词流露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的失落和后悔的心情,这与前面几段的构段形式不同,也形成了情绪上的落差,利于引发读者思考。
3.用词丰富,精准恰当。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比较多,如: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扛着(玉米)、捧着(桃子)、抱着(西瓜)等,用词富有变化,和后面的事物搭配准确恰当。还有一组表示事物特点的词语,如“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一个词语能反映事物的两个特点,用“又……又……”连接了起来。
二、教学策略
1.图文结合,激趣品读。课文有五个自然段、五幅插图,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插图,辨析一连串的动词,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当;可利用插图,体会小猴子看到新事物“非常高兴”的心情和最后“空着手回家去”的失落;并利用插图,帮助学生把故事片段串联起来,从而思考“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可见,像这样图文结合着来阅读,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为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学习和对内容的深入理解提供有效支持。
2.加强训练,注重积累。课后习题三“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提示了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以此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3.整合信息,逻辑推断。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是在延续一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二单元“找出课文中的信息”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感悟课文中深刻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课后要求及学生特点,笔者对教学过程和要点作如下建议:
1.揭示课题,学习“猴”字,读准轻声。分两步揭示课题:第一步,板书“小猴子”,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右部是“候”少了一竖。读准“猴子”,再出示故事中出现的“桃子、兔子”等词语让学生正确认读,还可以让学生口头拓展一些这样的词语,强调这一类词中“子”是轻声。第二步,板书“下山”,将课题补充完整。读了课题,提出“小猴子下山干什么呢?”的疑问,自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期待。
2.听读结合,梳理情节,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讲故事,同时以PPT形式依次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讲。接着,引导学生按小猴子下山活动的先后顺序,找出地点的变化:一块玉米地—→一棵桃树下—→一片瓜地里—→(一片树林边)。然后,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小猴子先后做了什么,补充故事情节示意图: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最后,空着手回家去)。把文本故事像看连环画一样学习,凸显了文本特点,也尊重了一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分步骤的初读感知,降低了梳理故事情节的难度;抓住地点的变化采用示意图的方式呈现,更为直观明了。
3.分组识字,辨析词义,积累词汇。本课有12个会识的生字,7个会写的生字。其中“猴”字在揭示课题时要指导学生读准音、认清形。其他生字可以这样分类教学:
(1)会识的生字(表示动作的8个)。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读准字音。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到其中有5个是提手旁(扛、扔、摘、捧、抱),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和动作表演,辨析词义的不同。其中“掰”字,借助字形结构、动作表演,理解它的意思是“用手把东西分开”。然后完成选一选、填一填的练习:(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扛)着玉米、(捧)着桃子、(抱)着西瓜。最后,再选择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2)会识的生字(块、结、满)。需要注意的是多音字“结”是读音的难点,在课文中表示植物长果实,可以举例来理解,比如“结苹果”“结桃子”“结西瓜”等。“满”,文中有两个词“满树”“满地”,结合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桃子、西瓜结得很多,一眼望去树上都是桃子、地里都是西瓜。结合语境,理解了“满”的意思,进而可以拓展积累类似结构的词语,“满天”“满屋”“满脸”等。“块”是个量词,三拼音节,要指导学生读准。
(3)会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一块、非常、西瓜、往回走、跑进、空着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口头语中比较常用,理解上没有困难。相对而言,重点应该放在书写的指导上:“非、瓜”是独体字,注意“非”的笔顺。“块、往”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和笔顺的穿插。“常、空”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合适。另外,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生适当积累。
4.提取信息,整合思考,推断明理。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听故事、读故事,学生直接提取了一些信息,梳理了故事情节的大致脉络。在精读环节可以这样进行: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带着问题“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用圈圈画画的方法寻找并提取文本中较为明显的信息。
(2)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借助表格整理提取的信息,帮助学生读懂故事。
教学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小猴子每次看到新的事物之后一連串的动作,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体会小猴子活泼可爱但三心二意的性格特点。②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上,理解表示动作的词,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学习“又 又 ”形式的词语,相机拓展积累,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③要把朗读指导贯穿始终,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发现构段上相似的特点,既是加深理解,也为后面讲故事、悟道理做好铺垫。
(3)结合插图,借助表格,按照“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句式,学习讲讲故事。
(4)联系课后第二题“为什么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让学生去发现贯穿情节的一个“扔”字,说明这是一只三心二意、没有目标、做事不能有始有终的小猴子,明白做事要有目标意识、一心一意的道理。
5.立足语用,学习迁移,想象续编。故事读完了,学生也为可爱的小猴子两手空空感到遗憾。为此,可以在课尾设计一个延伸性的问题,如:“小猴子在回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呢?”“回到家,妈妈问今天怎么两手空空啊,小猴子会怎么回答?”“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他又会怎么做呢?”……情境的创设是可以开放多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深化理解,并运用积累的语言,模仿构段的方式,学着续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