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运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堂课而言,导语是一座桥梁,是学生走入课堂、融入情境、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需要每个老师在每堂课前苦心经营,仔细推敲,反复琢磨,以臻完美。
  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转变旧的传统观念,而导语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又处于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1)导语设计应达到新奇性。导语设计必须新奇。学生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2)导语设计要达到艺术性。教师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可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3)导语设计要不乏知识性。教师设计导语要与教学新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在一节课的导语设计时,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手段:使用语言,使用音像资料,使用图片资料。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应当是情境导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比如,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以山水为素材的优美散文。教师可以导入——许多古人,每临名山大川,必定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生“先忧后乐”的苍生之念,柳宗元游山川便与自然相融为一,以致于“心凝形释”。他们情为山动,心随水发。元丰五年,苏轼临长江,览赤壁,目睹沧桑巨变的古战场,把酒临风,泼墨挥毫,写下了震烁千古的《赤壁赋》。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沉浸于中国文化特有的山水情节之中,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也大有裨益。使用音像资料尤其是音乐材料也是创设情境的一个极好方式。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导入便可展示硕果累累的荔枝林,让学生直观感受“飞焰欲横天”的壮美,促使他们带着兴趣阅读文本;(2)联系导入。联系导入可以让学生在温故之中而知新,也可以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更好的把握新知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以联系初中教材所涉及的《沁园春·雪》导入,让学生在回顾时,再次体会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3)引用导入。引用导入是指引入一些学生知识面以外的文献资料导入新课的方法。引用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诗句、格言、对联、趣闻轶事都可以恰当引入作为课堂的导语。引用课外知识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有新奇之感,又可使之拓宽视野。但引用内容切忌炫奇,要契合教学目标和文本特征。例如,讲《紫藤萝瀑布》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导入方式——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后来,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而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和感悟,这种感悟甚至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态度。
   (唐河县张店镇第六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布署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有关工作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教育部和财政部就做好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有关实施工作发布通知。通知对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和招聘规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教育的情感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作为一名高中教师,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应做些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
语文课堂一向是"老大难"问题,近几十年来,有不少的学者和专家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至今,语文的教学效率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效率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问
日前,贵州省遵义市召开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推进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认清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认识到走特色办学之路在于走教育内涵优质发展的道路,在于促进遵义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把握好我市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奋斗目标,一要建成具有个性化办学理念的各项常规全面优质的好学校;二要培育“本土专家”,成长一批有思想的干部和名校长,培养一大批教学骨干和名师,激活团队并不懈进取;三要让学生受到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