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豆是黄淮地区普遍种植的夏作物,但产量较低,为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和收益,采用立体种植模式,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和热能及土壤的肥力,发挥边际效应。介绍大豆和玉米、大豆和芝麻的立体栽培技术,以指导大豆的立体栽培。
关键词 大豆;立体栽培;黄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46-01
为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和收益,采用立体种植模式,将大豆和其他作物套种,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和热能及土壤的肥力,发挥边际效应[1-2]。主要模式有大豆和玉米立体栽培模式、大豆和芝麻立体栽培模式。
1 大豆和玉米立体栽培模式
1.1 品种选择
大豆选用耐阴、抗旱、中早熟、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节数和荚数较多的有限结荚类型的抗病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半紧凑、穗大、双穗率高的中熟杂交品种[3]。
1.2 栽培模式
按2∶3进行,即2行玉米3行大豆,播幅为200 cm,玉米宽窄行种植,大行距160 cm,小行距40 cm,单株距20 cm(双株40 cm),在玉米大行间种植大豆,玉米与大豆行距50 cm,黄豆行距30 cm,穴播,穴距30 cm,每穴点种4粒,留3株苗;或用机播行距30 cm,播量75~90 kg/hm2。
1.3 田間管理
1.3.1 施肥。玉米用尿素600~750 kg/hm2、过磷酸钙600~750 kg/hm2、氯化钾150~225 kg/hm2,或玉米配方肥600~750 kg/hm2。全部磷钾肥和纯N 150~180 kg/hm2作底肥施用,在玉米拔节期追施剩余氮肥的30%,大喇叭口期追施60%,抽穗扬花时追施10%。大豆施尿素75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或大豆配方肥300 kg/hm2。
1.3.2 病虫草害防治。芽前处理:大豆和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立即用50%乙草胺乳油750~1 050 g/hm2,或30%扑草净、乙草胺乳油900~1 125 g/hm2进行芽前处理。茎叶处理:大豆出苗后1~2片复叶期,禾本科杂草三至五叶期,阔叶杂草二至四叶期用“豆庆”1包对水20~30 kg进行茎叶喷雾,防除杂草1次,玉米只能选用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在玉米6~7片叶、黄豆5~6片叶时用爱苗、粉锈宁、毒死蜱混防玉米、黄豆病虫害2次[4-5]。
1.3.3 适时收获。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并且植株尚有10%左右的叶片时收获大豆;玉米籽粒变硬、果穗苞叶变干蓬松即完熟期收获。大豆、玉米应同时收获,6垄放一趟,然后把割完的玉米植株放到大豆铺子中间[6]。先把大豆运出田间脱粒入库或出售,再把玉米棒运回,待脱粒入库或出售。
2 大豆和芝麻的立体栽培模式
2.1 品种的选择
大豆选用生长期短且比较耐阴抗倒的抗病品种,芝麻属忌渍耐旱作物,渍害极易造成芝麻大幅度减产或绝收,因此选择耐渍抗病品种尤其重要。间作套种宜选用单杆型品种,以降低田间荫蔽,提高芝麻光合效率。
2.2 栽培模式
2.2.1 大豆和芝麻混作。芝麻耐旱性强,耐涝性差,大豆耐旱性较差,耐湿性较强。大豆、芝麻混作旱涝都可获得较好收成,一般以大豆为主。整地时,耙地灭茬,撒播少量芝麻种子,然后条播大豆;也可在大豆播种后顺垄沟撒播少量芝麻种子然后耙耱平地[7]。
2.2.2 大豆和芝麻间作。采用6∶2或3∶1方式,即每6行大豆种2行芝麻或3行大豆种1行芝麻。大豆多采用40~50 cm等行或(40~50)cm×(20~25)cm宽窄行种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留苗15.0万~18.0万株/hm2。芝麻株距为18~20 cm,一般留苗3.0万~4.5万株/hm2。
2.3 施肥
大豆一般不施底肥量。生产上可采用施用种肥的办法,弥补底肥不足。种肥以腐熟有机肥和磷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顺耧沟施入,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
2.4 芝麻的管理
芝麻要及时间苗(出苗后20 d)、定苗(出苗后30 d),选择生长势好、无病植株定苗。缺苗的穴位,用强壮苗带水补栽,早施苗肥。芝麻初花期注意追施氮肥,中后期要及时打顶、防治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茎点枯病、枯萎病、青枯病、叶斑病、疫病、白粉病、叶枯病等,防治方法:在低温及阴雨天气前及时用50%咪酰胺锰盐、80%戊唑醇、25%嘧菌酯、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防控1~2次。虫害主要有蚜虫、甜菜夜蛾、芝麻天蛾、芝麻鬼脸天蛾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蛾类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 夫)乳油3 000倍液,或2.5%菜喜1 000倍液防治,芝麻成熟后要及时收割。
2.5 大豆的管理
用50%乙草胺在大豆播后苗前立即喷药,进行芽前土壤处理,对多种杂草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要认真做好病虫测报,重点防治食心虫、豆荚螟等为害籽粒的害虫。
2.6 适时收获
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且植株尚约有10%的叶片时收获。一般在芝麻蒴果发黄未裂时采收,捆扎成把,堆码成垛,进行7 d左右的后熟再进行曝晒脱粒。
3 参考文献
[1] 尹成喜.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83.
[2] 赵莉,张子福,吴延华.芝麻与大豆间作套种增效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65-67.
[3] 姜海英,徐宝峰,许正学,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05-106.
[4] 彭友林,周强,王云,等.野生大豆引种栽培初报[J].华北农学报,2004(4):88-91.
[5] 王梦飞,刘支平.晋北高寒区大豆丰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126-128.
[6] 黄淮地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协作组.黄淮地区大豆19高产栽培[J].中国油料,1989(4):71-73.
[7] 段国占,张现周,任建军.黄淮流域夏大豆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6):36.
关键词 大豆;立体栽培;黄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46-01
为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和收益,采用立体种植模式,将大豆和其他作物套种,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和热能及土壤的肥力,发挥边际效应[1-2]。主要模式有大豆和玉米立体栽培模式、大豆和芝麻立体栽培模式。
1 大豆和玉米立体栽培模式
1.1 品种选择
大豆选用耐阴、抗旱、中早熟、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节数和荚数较多的有限结荚类型的抗病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半紧凑、穗大、双穗率高的中熟杂交品种[3]。
1.2 栽培模式
按2∶3进行,即2行玉米3行大豆,播幅为200 cm,玉米宽窄行种植,大行距160 cm,小行距40 cm,单株距20 cm(双株40 cm),在玉米大行间种植大豆,玉米与大豆行距50 cm,黄豆行距30 cm,穴播,穴距30 cm,每穴点种4粒,留3株苗;或用机播行距30 cm,播量75~90 kg/hm2。
1.3 田間管理
1.3.1 施肥。玉米用尿素600~750 kg/hm2、过磷酸钙600~750 kg/hm2、氯化钾150~225 kg/hm2,或玉米配方肥600~750 kg/hm2。全部磷钾肥和纯N 150~180 kg/hm2作底肥施用,在玉米拔节期追施剩余氮肥的30%,大喇叭口期追施60%,抽穗扬花时追施10%。大豆施尿素75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或大豆配方肥300 kg/hm2。
1.3.2 病虫草害防治。芽前处理:大豆和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立即用50%乙草胺乳油750~1 050 g/hm2,或30%扑草净、乙草胺乳油900~1 125 g/hm2进行芽前处理。茎叶处理:大豆出苗后1~2片复叶期,禾本科杂草三至五叶期,阔叶杂草二至四叶期用“豆庆”1包对水20~30 kg进行茎叶喷雾,防除杂草1次,玉米只能选用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在玉米6~7片叶、黄豆5~6片叶时用爱苗、粉锈宁、毒死蜱混防玉米、黄豆病虫害2次[4-5]。
1.3.3 适时收获。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并且植株尚有10%左右的叶片时收获大豆;玉米籽粒变硬、果穗苞叶变干蓬松即完熟期收获。大豆、玉米应同时收获,6垄放一趟,然后把割完的玉米植株放到大豆铺子中间[6]。先把大豆运出田间脱粒入库或出售,再把玉米棒运回,待脱粒入库或出售。
2 大豆和芝麻的立体栽培模式
2.1 品种的选择
大豆选用生长期短且比较耐阴抗倒的抗病品种,芝麻属忌渍耐旱作物,渍害极易造成芝麻大幅度减产或绝收,因此选择耐渍抗病品种尤其重要。间作套种宜选用单杆型品种,以降低田间荫蔽,提高芝麻光合效率。
2.2 栽培模式
2.2.1 大豆和芝麻混作。芝麻耐旱性强,耐涝性差,大豆耐旱性较差,耐湿性较强。大豆、芝麻混作旱涝都可获得较好收成,一般以大豆为主。整地时,耙地灭茬,撒播少量芝麻种子,然后条播大豆;也可在大豆播种后顺垄沟撒播少量芝麻种子然后耙耱平地[7]。
2.2.2 大豆和芝麻间作。采用6∶2或3∶1方式,即每6行大豆种2行芝麻或3行大豆种1行芝麻。大豆多采用40~50 cm等行或(40~50)cm×(20~25)cm宽窄行种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留苗15.0万~18.0万株/hm2。芝麻株距为18~20 cm,一般留苗3.0万~4.5万株/hm2。
2.3 施肥
大豆一般不施底肥量。生产上可采用施用种肥的办法,弥补底肥不足。种肥以腐熟有机肥和磷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顺耧沟施入,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
2.4 芝麻的管理
芝麻要及时间苗(出苗后20 d)、定苗(出苗后30 d),选择生长势好、无病植株定苗。缺苗的穴位,用强壮苗带水补栽,早施苗肥。芝麻初花期注意追施氮肥,中后期要及时打顶、防治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茎点枯病、枯萎病、青枯病、叶斑病、疫病、白粉病、叶枯病等,防治方法:在低温及阴雨天气前及时用50%咪酰胺锰盐、80%戊唑醇、25%嘧菌酯、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防控1~2次。虫害主要有蚜虫、甜菜夜蛾、芝麻天蛾、芝麻鬼脸天蛾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蛾类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 夫)乳油3 000倍液,或2.5%菜喜1 000倍液防治,芝麻成熟后要及时收割。
2.5 大豆的管理
用50%乙草胺在大豆播后苗前立即喷药,进行芽前土壤处理,对多种杂草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要认真做好病虫测报,重点防治食心虫、豆荚螟等为害籽粒的害虫。
2.6 适时收获
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且植株尚约有10%的叶片时收获。一般在芝麻蒴果发黄未裂时采收,捆扎成把,堆码成垛,进行7 d左右的后熟再进行曝晒脱粒。
3 参考文献
[1] 尹成喜.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83.
[2] 赵莉,张子福,吴延华.芝麻与大豆间作套种增效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65-67.
[3] 姜海英,徐宝峰,许正学,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05-106.
[4] 彭友林,周强,王云,等.野生大豆引种栽培初报[J].华北农学报,2004(4):88-91.
[5] 王梦飞,刘支平.晋北高寒区大豆丰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126-128.
[6] 黄淮地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协作组.黄淮地区大豆19高产栽培[J].中国油料,1989(4):71-73.
[7] 段国占,张现周,任建军.黄淮流域夏大豆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