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讨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全会作出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以文化为主题召开中央全会,就是为了使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相协调,实现我国各个建设领域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但要担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也要把赓续传统、绵延斯文、繁荣文化,率领中华民族迈向文化强国,看做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利益出发,树立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目标,克服了中国文化进步道路上的重重曲折障碍,使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古老民族,摆脱了被动挨打、积贫积弱的衰落境地,踏上了现代化的光明道路,重新回到了世界文明的主潮流中。如今,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就需要执政党对于文化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化、行动更加自觉,要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思路和方式,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寻求一条根本解决文化问题的政治路径,促进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凝聚起精神的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多年来,党的文化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长期存在着观念上重视、行动上缺少落实的问题。一些看似明了的观念,其实存在不少误区。文化观念问题从来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能祈望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一些基本问题,必须不断重申,形成全党共识、全民共识,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活力,才能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些观念问题。
第一,把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繁荣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的目的首先就是使人们精神满足,让人们充分享受文化、文明所带来的福祉。这也是党的文化工作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所倡导和引领的文化价值观,必须令人民群众信服,并能对其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愿意分享这种文化创造的成果,乐于参与这种文化创造的过程。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所感受的幸福,才是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只有人民真正信服我们执政党倡导的价值观,才能实现政治昌明稳定,社会公平和谐,生活有序祥和;只有人民群众信服和认同的文化,才能把全民族在更高境界上凝聚在一起,国家的国际形象才能正大光明,展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是简单地接受或享用文化成果,重要的是参与和创造文化成果的过程。这个趋势使得当今的文化建设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强调整齐划一,以进行控制或单纯依赖政府来推行,文化建设必然成为由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工程,这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党的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那种已有的文化体制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并暴露出种种弊端,给发展和繁荣文化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验,经过多年的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和增强文化活力,它要求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回到文化的规律上来,彻底摈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庸俗化、功利化等思维惯性。认识客观规律本身有一个过程,如何克服功利主义和长官意志,更是在发展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党的文化工作,应该本着在制度上、体制上,改革那些与当今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一目的,寻找那些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要彻底打破过去只由体制内文化机构包揽文化生产、旨在居高临下教育民众的惯常模式。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还文于民”。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来,给更多的人提供文化空间和机会,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主人。
第三,对文化的领导方式要从管理转变为服务。政府为民众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对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的文化意志、全民族文化利益的必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享受到基本文化权利,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充分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民的各项文化权利,在基层和民间建立起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各种社会群体的融合与互动,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逐步被认识。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公民意识和伦理水平,提升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它关涉的是公民的文化权利。与公民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相比,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是更高的要求,它反过来促进公民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的实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及体制性、制度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趋尖锐,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如果没有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积极参与作为社会基础,任何意义重大的改革举措,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也不可能成功。可以说,要走向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美好前景,实现公民的经济权利是基础,政治权利是保障,文化权利是精神升华。
第四,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及成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制度保证。有党的强有力领导,文化建设就有了组织者与指挥者,就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取得胜利。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发展和建设必然面临艰巨和复杂的困境,文化矛盾与文化冲突也会逐步加剧。怎样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虽然各种冲突与矛盾都可能转化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对促进整个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的无序与无目标。无论什么时候,文化的发展进步都需要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与指引,这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个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中国共产党要在众声喧哗中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练就一种超越性的远见卓识和执政能力来动员社会、协调关系、凝聚精神,在各阶层利益的矛盾冲突中,寻找促进文化创新和进步因素的平衡,成为文化创新和进步的推动者、指路人,更成为社会成员共享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守望者。
总之,执政党既不能包办或代替其他成员进行文化创造,又必须在各种复杂的文化矛盾冲突当中处于引领地位。要做到“五个坚持”,既要更新观念,又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就需要更多政治智慧,更深厚、更宽广的文化情怀,才能扶持更多人才和优秀产品,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责编/朱艳秋)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利益出发,树立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目标,克服了中国文化进步道路上的重重曲折障碍,使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古老民族,摆脱了被动挨打、积贫积弱的衰落境地,踏上了现代化的光明道路,重新回到了世界文明的主潮流中。如今,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就需要执政党对于文化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化、行动更加自觉,要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思路和方式,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寻求一条根本解决文化问题的政治路径,促进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凝聚起精神的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多年来,党的文化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长期存在着观念上重视、行动上缺少落实的问题。一些看似明了的观念,其实存在不少误区。文化观念问题从来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能祈望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一些基本问题,必须不断重申,形成全党共识、全民共识,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活力,才能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些观念问题。
第一,把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繁荣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的目的首先就是使人们精神满足,让人们充分享受文化、文明所带来的福祉。这也是党的文化工作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所倡导和引领的文化价值观,必须令人民群众信服,并能对其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愿意分享这种文化创造的成果,乐于参与这种文化创造的过程。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所感受的幸福,才是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只有人民真正信服我们执政党倡导的价值观,才能实现政治昌明稳定,社会公平和谐,生活有序祥和;只有人民群众信服和认同的文化,才能把全民族在更高境界上凝聚在一起,国家的国际形象才能正大光明,展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是简单地接受或享用文化成果,重要的是参与和创造文化成果的过程。这个趋势使得当今的文化建设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强调整齐划一,以进行控制或单纯依赖政府来推行,文化建设必然成为由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工程,这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党的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那种已有的文化体制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并暴露出种种弊端,给发展和繁荣文化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验,经过多年的实践,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和增强文化活力,它要求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回到文化的规律上来,彻底摈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庸俗化、功利化等思维惯性。认识客观规律本身有一个过程,如何克服功利主义和长官意志,更是在发展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党的文化工作,应该本着在制度上、体制上,改革那些与当今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一目的,寻找那些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要彻底打破过去只由体制内文化机构包揽文化生产、旨在居高临下教育民众的惯常模式。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还文于民”。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来,给更多的人提供文化空间和机会,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主人。
第三,对文化的领导方式要从管理转变为服务。政府为民众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对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的文化意志、全民族文化利益的必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享受到基本文化权利,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充分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民的各项文化权利,在基层和民间建立起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各种社会群体的融合与互动,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逐步被认识。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公民意识和伦理水平,提升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它关涉的是公民的文化权利。与公民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相比,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是更高的要求,它反过来促进公民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的实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及体制性、制度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趋尖锐,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如果没有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积极参与作为社会基础,任何意义重大的改革举措,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也不可能成功。可以说,要走向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美好前景,实现公民的经济权利是基础,政治权利是保障,文化权利是精神升华。
第四,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及成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制度保证。有党的强有力领导,文化建设就有了组织者与指挥者,就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取得胜利。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发展和建设必然面临艰巨和复杂的困境,文化矛盾与文化冲突也会逐步加剧。怎样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虽然各种冲突与矛盾都可能转化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对促进整个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的无序与无目标。无论什么时候,文化的发展进步都需要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与指引,这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个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中国共产党要在众声喧哗中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练就一种超越性的远见卓识和执政能力来动员社会、协调关系、凝聚精神,在各阶层利益的矛盾冲突中,寻找促进文化创新和进步因素的平衡,成为文化创新和进步的推动者、指路人,更成为社会成员共享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守望者。
总之,执政党既不能包办或代替其他成员进行文化创造,又必须在各种复杂的文化矛盾冲突当中处于引领地位。要做到“五个坚持”,既要更新观念,又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就需要更多政治智慧,更深厚、更宽广的文化情怀,才能扶持更多人才和优秀产品,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责编/朱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