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图书馆参与的“智慧泛在课堂”构建与实践

来源 :图书与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智慧泛在课堂”——上海交通大学电子教参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为例,分别阐述该体系组成要素:电子教参系统、教参资源建设、移动阅读服务、学科馆员参与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用户体验与反馈,并对这5个方面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整体展示该服务体系对于学校教学变革的推动与促进。
  关键词:电子教参 智慧泛在课堂 教学改革 移动阅读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5-0030-04
  Ubiquitous Wisdom Classroom Promo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 E-reserve Service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form practice of ubiquitous wisdom classroom which i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 e-reserve service. The service includes e-reserve system, resource construction, mobile reading servic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participated by subject librarian, and the feedback by campus users. These five par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to show the service promo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e-reserve;  ubiquitous wisdom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mobile reading service
  中国高等学校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校“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重要内容。这其中,与发达国家高校接轨,创新与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将其从以知识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需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获取方便的教学参考资源做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当今移动环境下的数字化学堂中,学生期望能置身于学习资源触手可及的智能化环境之中,这要求转变图书馆现有的教参资源服务模式,将数字化教参服务嵌入、隐身、融入到学习者的新环境和新模式之中,并从传统的资源服务走向高端的知识服务和学习服务,提供深度知识处理、碎片化阅读、智能检索、智能推送、在线学习等服务,创建集成、移动、泛在的无缝学习环境。这就要求移动环境下的教参服务作为信息时代传统教参服务的发展和延伸,要在当今高校教学创新与变革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作为支持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高校普遍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体系[1-3],在国内,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也推出了本校的教学参考书服务系统[4-5];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也联合多所高校,建立了“高校教学参考与信息管理服务系统”[6]。但国内现有的服务系统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普遍存在教参资源与学校课程系统互不关联,不能实现信息的动态融合;教参资源类型单一,主要以图书为主,未考虑诸如期刊、论文、开放课件、音视频多媒体资料等资源类型;教参服务功能比较封闭,不能满足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程社群交流与互动等比较关键的问题。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上交大图书馆)以师生常用的教务处教学信息服务网为服务切入点,和网络信息中心、教务处联合开发了电子教参系统,并推出电子教参移动阅读服务,为学校创新与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资源支撑。如此一来,馆员也成为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资源提供者,也是教学改革参与者,实现了从电子教参系统建设转向电子教参服务体系的建设,即:智慧泛在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1 “智慧泛在课堂”框架
  2011年10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在徐汇校区老图书馆举行“智慧泛在课堂”新闻发布会,在国内率先推出颠覆传统学习方式的“智慧泛在课堂”,将电子教学参考资源有机融入课程、纳入电子终端,辅助实现教学模式智慧型改革创新、让学习触手可得、随心而行。智慧泛在课堂是以电子教参为基础,融合人、资源、平台、技术为一体的完整的学习有机体。教师为教学主体,推动课上讨论和课下学习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重新设计、组织课程,推荐学生课前阅读教学参考资料,课上主要进行研讨和引导;学生借助泛在知识环境可以随时随地从智慧泛在课堂平台获取电子教参信息,实现主动、协同、群组学习和互动分享;馆员既是资源收集者,也是资源推荐者,通过平台将教参资源主动推送至师生身边,同时还是教学的参与者,和课程教师一道设计课程、提供必要的嵌入式教学服务及其他学科服务(框架见图1)。
  作为智慧泛在课堂的提出者、建设者,图书馆在资源建设、系统构建、馆员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已开展工作角度来看,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见图2),一是电子教参资源服务的系统构建;二是电子教参资源的收集、整理、数字加工与揭示;三是移动阅读的开发与应用;四是学科馆员参与教学改革与实践;五是用户体验与反馈。这五个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其中教参资源建设是资源基础,移动阅读服务和电子教参系统属于系统服务,基于资源基础和系统服务,学科馆员参与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才有物有可依;同时,收集到的用户体验与反馈对体系及体系各个部分都有指导意义。   2 电子教参系统构建
   为融合到师生熟悉的教学环境,项目组没有单独构建网站和系统,而是和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合作,在教务处教学信息服务网上开辟“教学参考书管理”模块,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同时,能够及时添加和课程匹配的教参信息,此模块除了让教师输入教参信息,还提供自动查询图书馆馆藏信息功能,以便教师选择和规范输入信息。教师填写的教参信息被自动收集到图书馆教参管理后台,工作人员根据流程进行资源后台准备工作,并将关联信息返回教学信息服务网系统。师生登陆教学信息服务网后,除了可以查看所选课程信息,还可以查看教参信息及全文链接。因此上交大图书馆的电子教参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基于教学信息服务网的电子教参管理模块及全文关联,另一个是电子教参后台管理平台,前者仅限于课程教师及选课学生可以浏览、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些电子教参信息的版权;后者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确保教参信息的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规范操作(服务框架图详见图3)。图书馆、教务处和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承担系统的开发工作,教务处总体负责教学信息服务网中教参信息的收集和电子教参个性化服务的设计,指导老师及时在网上添加课程对应的教参信息;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教学信息服务网的功能修改及其信息服务接口开发;图书馆则负责所有接口的设计、教参信息规范化以及全文资源的获取与提供[7]。
  3 电子教参资源建设流程及规范
   电子教参资源建设工作在图书馆内部是一个跨职能的工作流程,参与电子教参资源收集、整理工作的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分别来自采编部、读者服务总部及技术加工部,是一个跨部门的人员组成,应整体设计跨职能部门的料;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协作,在和教师教学合作支持过程中,推动教学的变革。
  参考文献:
  [1]Ramlogan, Rabia; Papin-Ramcharan, Jennifer. The potential of e-reserves for the Main Library,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 St. Augustine, Trinidad[J].INFORMATION DEVELOPMENT, 2011, 27(3):196-206.
  [2]Linoski, Alexis. New Approaches to E-Reserve: Linking, Sharing and Streaming.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1,37(3):280-281.
  [3]Arant-Kaspar, Wendi; Carter, Henry; Desai, Sheetal, etc. ResDesk: An automated solution for course reserves request tracking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7,25(2):197-210.
  [4]花芳,肖燕. 电子教学参考资料系统的著作权对策[J]. 图书情报工作,2004,(10):45-48.
  [5]王红兵. 数字图书馆之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建设[J]. 图书馆,2005,(6):105-107.
  [6]李振钱. “高校教学参考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项目建设的几点思考[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53-55.
  [7]Xiaohua Shi, Xiaowei Yu, Wei pan. Integrating innovative library e-reserves service in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J].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2,5(2):45-58.
  [8]王昕,施晓华. 融入教学的多类型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9):39-44,68.
  作者简介:余晓蔚(1975-),女,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施晓华(1977-),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潘卫(1966-),女,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陈进(1959-),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10个科技博物馆参观者的信息行为与文化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用户的参观兴趣、信息查询渠道、信息服务需求痛点以及对新型信息服务的态度,认为公共文化空间应该建立基于多种媒介的宣传方案,开展基于用户潜在需求的移动终端展示、LBS等创新与延伸服务,以提高公共文化空间的用户服务满意度和存在价值。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调查研究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期刊评价是对期刊进行量化评价,为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提供重要参考。文章以JCR为数据源,对国内外化学领域的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到提升国内期刊影响力、遏止国内优秀论文外流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JCR;论文外流;被引次数;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07  Compari
期刊
摘 要:湛江旧称“广州湾”,曾是法国租借地,也被日军占领过。在战时曾因其地理位置使得城市对外贸易繁盛一时。文章通过对广州湾历史概述及中国人民抗法斗争的略述,还原了战时广州湾发展状况。  关键词:广州湾;战时;斗争;历史  中图分类号: k296.6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54  Other Land Border Little-k
期刊
摘 要:2015年中央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文章在概述两份文件内容的基础上,从文本解读和分析的视角展望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定位与价值。  关键词:《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
期刊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国内多音译为“慕课”, 在此统一简称为“MOOC”)是近年来兴起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形式。2012年9月,《纽约时报》刊文将该年定义为“MOOC元年”(The Year of the MOOC), 2013年MOOC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被称为“中国MOOC元年”: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
期刊
摘 要:在总结国内外Hashtag推荐方法和短文本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基于K最近邻(KNN)的Hashtag推荐方法,将微博文本表示为向量然后计算相似度,从语料中选出与目标微博最相似的微博文本,然后抽取候选Hashtag。文章比较了向量空间模型(VSM)、潜在语义分析模型(LSA)、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LDA)、深度学习(DL)等四种文本表示方法对基于KNN的Hashtag推荐效果的影响。
期刊
摘 要:文章在揭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优质稿件大量外流、科研工作者对SCI等刊物过度追求的现象根源及后果基础上,然后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论文评价误区,进而对我国以期刊档次为标准来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为使我国走出期刊与学术评价误区,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并与国际接轨,文章最后提出了学术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创新、期刊的政策扶持与期刊的开放存取三大应对策略。  关键词:期刊发
期刊
长期以来,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在方法上偏于单一,感悟性、思辨性的成分居多,研究成果少有科学、规范的数据支持,自我封闭性明显,致使整个学科的发展缺乏积累性,多年游离于当今学术之林,研究者也罕能建立起学术自信,难以摆脱自怨自艾、自拉自唱的尴尬境地,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其他学科的学术尊重。   要想走出困境、改变现状,导入和普遍使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是一条重要路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研究语言上与现代学术相
期刊
摘 要: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应急是针对城市突发事件而采取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与智能处理等应急响应解决方案,智慧应急信息资源是智慧型应急管理的支撑与基础。鉴于城市突发事件信息的多源、异构特征,有必要对其进行融合与集成,进而上升到面向应急决策的情报层次的提取与发现。熵理论可以用来揭示城市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而情报是智慧应急负熵流中的关键因素,文章就此构建了相关的情报视角下智慧应急基本理论模型,并对其
期刊
摘 要:大数据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不但促进社会创新,还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给全球带来了深远影响。文章依据PV-GPG框架,从公共价值促生的视角比较了美、英、澳、欧盟等六个世界主要国家及组织大数据战略的发展情况,按照政府识别公共价值需求、调解公共价值冲突、主导公共价值促生的脉络,总结出研发支持、数据共享、战略安全的三方面作用。结合我国省级政府层面的大数据发展经验,对我国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