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我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法规,探索出了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写作的创新教学法。
1.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指导学生写作有什么优势呢?
1.1网络技术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体,以网络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这种形式不是线形的,而是一种接近人的联想思维的方式,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1.2巨大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最快捷的服务。它的内容丰富,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的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正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最新的资源。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审美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1.3网络的写作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主权,便于学生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写作教学的目的之一。创造是需要自由的,在网络写作的课堂上,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写作时有可选择性。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单独写作或小组讨论的机会,可提前在网上征集文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然后讨论,教师在网上看后做一些补充或提高即可。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可以自由创造。同时,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文题,不但能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而且可以从同学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更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2.信息科技的开放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2.1放眼网络,广泛涉猎,而最终的指向是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深刻学生写作的立意。要克服习惯性思维,发扬创造性思维,做任何事不要被固有的观念束缚着,要善于尝试,勇于创新,如教师先设立一个主题(还可进一步,由学生设立主题,择优选取),学生再上网海量搜索,博观约取,敷衍成文。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
2.2留心时事,关心家国,而最终的指向是使学生写的内容鲜活起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2.1生活剪影。引导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认真观察有特点的人或事,用生动的描述还原生活的画面,力求给人以真实感受。
2.2.2人生况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口味心头翻涌的种种滋味,用内在的情感来打动人、感染人。
2.2.3时事快评。培养学生读报评报,用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有价值的素材并加以评析的习惯。在争论中提升评说能力,为写好读后感积累素材,奠定根基。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学生可以在学校网页上设置专栏主题,发表文章、片段,并自任版主。如“生活剪影”中有四季印象、校园素描、课余速写等栏目,“人生况味”有母校、师友、我的初三等,“时事快评”有红心鸭蛋事件、黄健翔解说事件、艾滋村、80后讨论等主题。大作文由现实作文向网络交流延伸,重在培养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片段作文由网络写作向现实点拨拓展,重在有针对性地历练某一方面的作文素养,为大作文积累素材。每两周利用专题作文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有了互联网,学生还用得着为写作素材的贫乏而绞尽脑汁吗?只要上网搜索,写作素材取之不竭,应有尽有。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丰富语言积累,日积月累,必定能提高习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采用互动交流,确定评改重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要让作文评改课“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了解作文评价标准、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资源。
当然改革作文评改教学课是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有益探索,在这探索之旅中如何引导学生成功确定评改重点,便是这次探索历程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以“珍藏的记忆”为题的作文评改教学课,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评论功能引导学生读懂命题者的意图,明白本次习作评改的重点即过程是否清楚、叙事是否完整、表达方式是否多样、情感是否真挚、语言是否有文采等,然后从习作评改重点出发,自主地表达、评论自己和他人文章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通过探究质疑使学生对作文写作技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如何审美、评判一篇较为出色或较为优秀的文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其次,利用多媒体的传播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促使学生通过多重对话,对已经定型的思维进行重新修正。教师在学生互评交流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引导他们与所要表现的生活世界和自我及读者的深度对话,使他们挣脱思路狭窄或者突破困难阻碍,从自我置身其间的“关系”中开掘各种写作资源。最后,为了使作文批改课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教师一定要抓住机遇,适时地选择一至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作为这节课的习作示范评改内容。因而,评改内容就这样在互动、交流与碰撞中水到渠成,批改重点就这样在互动交流与指导中得到落实。
1.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指导学生写作有什么优势呢?
1.1网络技术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体,以网络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这种形式不是线形的,而是一种接近人的联想思维的方式,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1.2巨大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最快捷的服务。它的内容丰富,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的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正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最新的资源。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审美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1.3网络的写作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主权,便于学生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写作教学的目的之一。创造是需要自由的,在网络写作的课堂上,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写作时有可选择性。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单独写作或小组讨论的机会,可提前在网上征集文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然后讨论,教师在网上看后做一些补充或提高即可。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可以自由创造。同时,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文题,不但能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而且可以从同学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更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2.信息科技的开放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2.1放眼网络,广泛涉猎,而最终的指向是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深刻学生写作的立意。要克服习惯性思维,发扬创造性思维,做任何事不要被固有的观念束缚着,要善于尝试,勇于创新,如教师先设立一个主题(还可进一步,由学生设立主题,择优选取),学生再上网海量搜索,博观约取,敷衍成文。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
2.2留心时事,关心家国,而最终的指向是使学生写的内容鲜活起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2.1生活剪影。引导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认真观察有特点的人或事,用生动的描述还原生活的画面,力求给人以真实感受。
2.2.2人生况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口味心头翻涌的种种滋味,用内在的情感来打动人、感染人。
2.2.3时事快评。培养学生读报评报,用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有价值的素材并加以评析的习惯。在争论中提升评说能力,为写好读后感积累素材,奠定根基。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学生可以在学校网页上设置专栏主题,发表文章、片段,并自任版主。如“生活剪影”中有四季印象、校园素描、课余速写等栏目,“人生况味”有母校、师友、我的初三等,“时事快评”有红心鸭蛋事件、黄健翔解说事件、艾滋村、80后讨论等主题。大作文由现实作文向网络交流延伸,重在培养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片段作文由网络写作向现实点拨拓展,重在有针对性地历练某一方面的作文素养,为大作文积累素材。每两周利用专题作文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有了互联网,学生还用得着为写作素材的贫乏而绞尽脑汁吗?只要上网搜索,写作素材取之不竭,应有尽有。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丰富语言积累,日积月累,必定能提高习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采用互动交流,确定评改重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要让作文评改课“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了解作文评价标准、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资源。
当然改革作文评改教学课是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有益探索,在这探索之旅中如何引导学生成功确定评改重点,便是这次探索历程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以“珍藏的记忆”为题的作文评改教学课,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评论功能引导学生读懂命题者的意图,明白本次习作评改的重点即过程是否清楚、叙事是否完整、表达方式是否多样、情感是否真挚、语言是否有文采等,然后从习作评改重点出发,自主地表达、评论自己和他人文章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通过探究质疑使学生对作文写作技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如何审美、评判一篇较为出色或较为优秀的文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其次,利用多媒体的传播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促使学生通过多重对话,对已经定型的思维进行重新修正。教师在学生互评交流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引导他们与所要表现的生活世界和自我及读者的深度对话,使他们挣脱思路狭窄或者突破困难阻碍,从自我置身其间的“关系”中开掘各种写作资源。最后,为了使作文批改课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教师一定要抓住机遇,适时地选择一至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作为这节课的习作示范评改内容。因而,评改内容就这样在互动、交流与碰撞中水到渠成,批改重点就这样在互动交流与指导中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