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分析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知识储备少、记忆能力差、艺术欣赏能力弱、美学观念较为简单,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学内容、形式受到极大限制。将音乐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可以借助游戏的丰富性、活跃性、启示性,降低音乐教学难度,拓展音乐教学形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本文首先探究幼儿音乐教学与游戏结合方向,随后对音乐教学游戏化进行策略探究。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138-02
  幼儿年龄较小,缺乏对外在客观世界具体认知,在感性思维及即刻间的判断下,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行为,这就导致音乐教学时幼儿无法高效认知、记忆、体会音乐教学内容,相比较来看,对幼儿展开音乐教学,应当重视音乐教学的简易性、趣味性,与游戏活动的结合,应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保障音乐教学效力。
  一、重视音乐教学游戏化方向
  针对游戏本身具有丰富性、活跃性、启示性的特点,可教师重视游戏形式、气氛、教学价值的运用。
  从游戏形式来看,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节拍、歌词内容、感情基调与音乐教学相结合,音乐节拍强调音乐节奏感,可以与幼儿拍手掌、踏脚、摇头等结合,让幼儿可以在玩关联性游戏时,对音乐节奏具备更加深入的认知。歌词内容可以是动物儿歌、故事性儿歌、数学性儿歌,教师可以将动物扮演、故事演繹、数数与游戏结合,灵活教学形式下,音乐教学趣味性大幅度增强,幼儿对歌词内容理解深度加强,感情基调上,教师可以依托幼儿肢体快慢、游戏气氛等形象展现音乐的感情基调,加强幼儿对音乐感情基调的理解。
  从气氛来看,游戏具备调动幼儿学习活跃性的优势,在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结合上,游戏可以烘衬游戏气氛,游戏的艺术气息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考虑到幼儿认知能力,游戏与感情表达较为突出的音乐更具备契合性。
  从教学价值来看,教师可以依托某种音乐素养为游戏教学目的,游戏化音乐教学时,在游戏过程中渗透音乐知识,可以在保障音乐教学具备趣味性的基础上,又不会让游戏教学存在较大偏颇。
  例如,教师重视音乐教学游戏化形式,可以在《小兔子乖乖》中运用左右手游戏,每个短句前半部分伸左手,每个短句后半部分伸右手,在歌声的引导下,幼儿可以通过反复左右手把握歌曲的节奏规律,幼儿也可以在肢体活动的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感产生较强的乐趣,在运用游戏的气氛渲染作用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将幼儿分成老虎部分和兔子部分,教师承担兔子妈妈部分,通过对话,让幼儿对歌词中的“开与不开”具备更加深入的了解,重视教学价值下,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扮演中领会小兔子面对老虎时不开门,面对妈妈时开门的感情变化,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音乐中的感情起伏。
  二、重视教师教学能力
  从游戏组织来看,音乐教学游戏化重视学生参与,对幼儿的合理组织,是增强幼儿参与度,确保课堂学习气氛的关键。教师组织幼儿时应注重维持纪律,课堂纪律较差,幼儿注意力不在课堂上时,善于用提醒、巡逻,或拍手、播放视频等增强幼儿专注度。从音乐教学衔接来看,音乐教学衔接客观展现教师音乐素养、游戏组织能力,教师要善于在游戏过程中融入音乐教学,可以是歌词、节奏、感情基调的渗透。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参与趣味性越高,音乐知识体系建构越多,音乐教学游戏化质量越强,基于此,教师应灵活运用诙谐、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教学内容,善于激励幼儿专注于音乐的艺术性、节奏感,以此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某个幼儿关注窗外,课堂参与积极性不佳,教师可以临近幼儿,让幼儿回归课堂,也可以鼓励幼儿玩拍手游戏,借助节拍感,吸引此类学生专注于课堂活动中,在增强幼儿课堂参与兴趣上,教师可以在《小白兔爱跳舞》教学中,用肢体动作模仿兔子形象,鼓励幼儿参与到扮兔子游戏中,这样一般能大幅度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尊重幼儿个性
  幼儿因天性、天赋差异,往往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在游戏化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综合考量幼儿的个性差异,对幼儿因材施教。从性格上来看,幼儿在游戏化音乐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可能不高,教师可以邀请此类幼儿担任领唱。从认知能力上,游戏化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直白化地描述音乐知识,也可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认真理解歌词、节奏、感情基调。
  例如,在《小毛驴》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模仿骑驴的动作,面对内向型幼儿,教师可以和其他幼儿一起鼓励其作为领唱,演绎《小毛驴》,可逐步增强此类幼儿的自信心,面对认知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用直白的语言及形象的动作,描述“骑驴”“摔倒”的动作,然后鼓励幼儿在扮演中认真思量歌词,帮助幼儿认知此类儿歌。
  四、结语
  在游戏化音乐教学中,可重视游戏在音乐教学上的丰富性、活跃性、启示性作用,具体运用时,不仅需要重视重视游戏形式、气氛、教学价值的运用,还需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幼儿个性差异。
  参考文献:
  [1]吴艳.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8(28).
  [2]马金红.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8(91).
  [3]翁丹枫.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
  (责编  林 娟)
其他文献
【摘 要】所谓高阶思维发展是指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运用语言,进一步促使学生思维机制的发展,以此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随着学生思维在多个维度上的不断发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阅读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多个维度的思维。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推动学生思维在多个维度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
期刊
【摘 要】就小学语文而言,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12册课本,左右不过三百来篇,几十万个字,即使学得再通透,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知识既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也阻碍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进一步认识。因此,在课堂阅读基础上,选择性引进课外读物,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对于学生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教师要重视应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研究,本文探索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108-02  开
期刊
【摘 要】改革是让课程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幼儿园课程的生命在于将理论落实到实际中,且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革推进。本文以《有趣的蛋》这门园本课程的建设与革新为例,探究如何通过团队管理与团队建设,有力推动课程改革,并以此成长幼儿,成就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管理;合力;课改;成长;成就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11
期刊
【摘 要】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其有效渗透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地理学习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导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蕴含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学习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本文就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进行详细阐释。  【关键词】亲子活动;传统文化;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以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活动的开展既需要创设一定的活动情景,也需要依托一定的活动材料。然而,部分农村幼儿教师认为,在开展各种区域活动时,因为缺乏相关区域活动材料,所以导致各种幼儿区域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
期刊
【摘 要】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来讲,和以往课程教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征。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本文针对农村学校音乐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122-02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其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感受,使学生可以充分把握知识内涵。对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
期刊
【摘 要】增强现实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优秀产物,也是目前各研发单位的兴趣聚焦点。该技术打造虚拟事物与真实场景相互糅合的空间,试图让人们体验到真实世界同虚拟事物的共生状态。近几年增强现实技术开始进军儿童教育领域,并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合作创造出了一系列相关产品。本文从六个角度出发,针对增强现实技术在儿童教育领域发挥的价值做出简单的评估和总结。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儿童教育;应用初探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