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滩大院的概况及其名字的由来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由《红旗》杂志改名而来),办公所在地在今北京市沙滩北街2号大院,简称
“沙滩大院”。当年,《红旗》杂志创刊时就在这里。这里原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办公地,在它之前,是北京大学校址。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地址在现在的沙滩后街北侧中段,即现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院内。此地明朝时叫马神庙,清代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和嘉公主府邸。学堂就办在已闲置的公主府内,并在公主府西侧花园建造了学生宿舍,称为西斋,也称第一学生寄宿舍。后来学校逐步扩大,向东发展。20世纪初,在原清代内务府所属汉花园大街(即现在的五四大街)北侧、北河沿大街西侧、沙滩北街东侧之间,开建了新校园。校园东半部开辟一大操场,此院就被称为操场大院。清末民初的地图上就是这么标的,以后才称为北大一院,即文学院(原马神庙旧校址为北大二院,即理学院)。操场南端靠近大街处,于1916年动工兴建了一座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教学大楼,因全楼用红砖砌就,故人们称之为“红楼”。1918年完工后,学校一些行政部门就搬进此楼,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等均在此楼办公。1918年10月到1919年春,毛泽东曾在一层西端的阅览室工作过。操场北端,在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学生宿舍,各单元秩号以《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命名,也称第三学生寄宿舍。
大院的西半侧布局为:南边靠近大街即“红楼”的西侧,建立了学生宿舍,名为东斋,也称第二学生寄宿舍。东斋以北,为学生餐厅和礼堂并列。再往北,为20世纪30年代蒋梦麟掌北大校印时建造的图书馆,楼为倒山字形二层,东西两翼,上下各有两个大阅览室;主楼中间为借书大厅,向北伸延部分为书库;主楼两端向北均有侧楼,也是二层,东侧每层各有四个单间,西侧每层各有八个单间共24个研究室,供教学人员阅览、研究、备课使用。此楼已被北京市列入北京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图书馆再往北,为一典型的四合院,前有垂花门,进门有回廊,东西为厢房,正房坐北朝南,五开间,东西两端有耳房相连;正房后有一狭长小院,北侧有一排平房即后罩房。此处原为清代乾隆时一等忠勇公傅恒的府邸,光绪时由其孙松椿承袭公爵入住,时称松公府。1931年为北大购得,作为校本部的办公处。1947年,为纪念蔡元培,命此处为“孑民纪念堂”,简称“孑民堂”。再往北,有一灰白色三层东西走向的长条教学楼,即北大文史楼。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北大由城内全部搬迁到西郊燕京大学所在地——燕园内。沙滩大院改为北大工农速成中学。1954年划拨给中央宣传部。中宣部原在中南海办公,得此院后,即在操场中部盖起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的办公大楼。大院内除将东斋拆掉,新盖了工作人员宿舍外,其他建筑没有动。学生宿舍变为职工宿舍,文史楼一、二层为幼儿园,“孑民堂”成了会议室。变动大的是于20世纪60年代初把“红楼”划到院外,调拨给国家文物局使用。现在,“红楼”被辟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1958年《红旗》杂志创刊时,是以中央政治研究室为基础创办的。当时政研室在西郊万寿路,办刊物不方便,经中央办公厅统筹,中央宣传部把沙滩的办公大楼三、四层西侧及五层全部房间划归《红旗》杂志和政研室使用。
这里交代一下沙滩大院之“沙滩”称呼的由来及周围地貌、地名近百年来的演变情况。“红楼”初建时,其南侧大街叫汉花园大街。那时一提汉花园,人们都知道是北京大学所在地。大院东墙外有一条河,是明清皇城内的玉河。民国后,河水已干枯,河床里有裸露的沙石,两岸长有稀疏的柳树,“沙滩”之名即由此而来。汉花园大街与河道交叉处,建有东西向石桥一座,叫汉花园桥,直到1955年初才拆桥填河,修成平坦的大路,就是现在的南、北河沿大街。原河东侧即为皇城的东城墙。此墙分别于1917年及1923年拆除后建了民居。1999年,民居被拆迁,建成了今日的东皇城根遗址公园。大院西侧街原叫松公府夹道,因原松公府在此路东侧而得名,1965年改称沙滩北街,汉花园大街也在“文革”初期改叫五四大街了。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一直工作和生活在这里(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干校6年),看了一些前人有关这里的回忆文章,加上自己的感受,大院中发生的种种历史事件,实在太让人回味和难以忘怀了。
江泽民对沙滩大院这个地方曾有过概括介绍。他说: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的著名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一些著名的进步学者,都曾在这里工作过或学习过”。我们以此为线索分别说说。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蔡元培于1917年1月4日正式就任北大校长之职,1918年“红楼”竣工后即搬入二层西侧办公。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是维新运动的产物,是按西方新式教育制度建立的新式学校。但学校初设时招收的学生是当时的官员,所以,对学生称呼为老爷,对教师称呼为中堂或大人。曾有一篇文章记述上体育课时的一个花絮——体育教师喊口令:“立正,老爷!”“稍息,老爷!”今天看来是笑话,而这确是当时的实情。民国以后,情况有所改变,但学生绝大多数为官僚及富家子弟,学习只为混得一纸文凭,以便为毕业后谋得一个好职业。学校充满官僚衙门习气,陈腐不堪。因此许多人都劝蔡元培不要当校长,以免掉进去出不来。蔡元培还是去了,他有他的抱负。
到任后,蔡元培即提出:大学应当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他推行“兼容并包”的方针,并积极寻求新式先进人物做教授。经人介绍,他首聘因编《新青年》杂志而名声大噪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聘请留日归国的李大钊为图书馆馆长,聘请一批留美归来的留学生如胡适等人为教授,支持他们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的主张,把新鲜空气引进北大,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正是他的“兼容并包”方针,允许并支持教师、学生课外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了北大课堂。他对学生从事的反帝爱国进步活动持不同看法,但并没有压制。相反,当学生因爱国活动受到镇压时,他挺身而出,加以保护。在他逝世后,毛泽东曾题词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思想革命主张,在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半年后,杂志更名为《新青年》。1917年他到北大,也把杂志带了进来。之后,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等人轮流主编。它聚集了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代表人物,当时许多震撼文坛和思想界的名篇都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如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里程碑式的革命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笔锋犀利深刻的杂文、随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吴虞号召“打倒孔家店”的檄文等,形成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坚强阵地。《新青年》编辑部设在五四大街南侧不远的箭杆胡同陈独秀住宅内,但这些骁将们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北大,在沙滩大院。鲁迅从1920年8月起直到1926年离开北京,一直在北大任课,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艺理论课。因此,这里成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处理战后事宜,实际上是几个取胜强国把持的分赃会议。他们把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排斥于会外,却承认日本强占中国胶州湾的要求。这极大刺激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首先行动,数千人于1919年5月4日下午在“红楼”后面的大操场集合,然后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和游行,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短短一个月内,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形成全国性的反帝、反卖国政府运动,迫使北洋反动政府不得不接受学生的爱国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北大学生在这场爱国运动中起了先锋带头作用。这一光荣传统薪火相传。1926年3月23日,“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会”在民主广场举行,北京学生总会党团书记陈毅任大会主席,并发表演说。在日本侵略者大举侵略华北的紧急关头,北大学生与清华等各大中学校学生一起发动了“一二·九”抗日救亡游行,推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又发生了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47年6月1日,北平各校学生代表聚集沙滩大院,正式命名大操场为“民主广场”。“红楼”成为这些悲壮、激烈的历史活剧的见证者。
中共初创时期最早组织的产生地
沙滩大院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最早组织的产生地。当时,中国有一批受十月革命影响、受马克思主义启发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考虑成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发生后不久即被捕入狱,释放后又遭通缉,不能再在北京了。在李大钊送他去上海的路上,两人相约分别在南北两地筹建党的组织。由于李大钊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引起共产国际的注意。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远东局局长维经斯基到中国,找到李大钊,研究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李又介绍维经斯基去上海找陈独秀。在李大钊积极筹划下,北京第一个党组织——共产党小组在北大成立,11月更名为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北京小组曾帮助天津、唐山、太原、济南等地的社会主义者开展工作,对北方党团组织的建立起过促进作用。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大成立,高君宇当选为书记。1922年1月,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在北大创刊。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约有50名党员,其中近四分之一为北大师生。而共产党的名称也是由陈独秀与李大钊商定,在党的一大会上通过的。
陈独秀于1920年初回上海时,又把《新青年》带回了上海。在筹划建党过程中,确定《新青年》作为党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谁曾想到,38年后,中共中央又在它在北方的最早诞生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最集中宣传地的沙滩大院,创立了作为执政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历史潮流,由涓涓细流发展到巨浪滔天、席卷大地、势不可当,发人深省。
北大迁走,中宣部搬到这里办公后,新中国思想文化战线、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几乎都同大院有关。宣、教、文、体、卫部门领导,各界专家、名流经常进出大院,或开会,或座谈,或办事,这是常事。每年一次的宣传工作、文教工作会议,各类报告会经常在教育楼举行,小轿车停满沙滩大院。这在当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每逢周末都放映最新电影,陆定一、陈伯达、康生等人都是常客,普通干部也可以观看。
当时,《红旗》的具体编务出版工作由副总编辑胡绳、邓力群主持,他们经常召集大家传达中央有关精神、领导指示,或结合国内外情况及编辑要求作形势报告,或主持撰写文章、修改文章。1964年以后,编辑部的工作由副总编辑范若愚主持,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
“文化大革命”中的沙滩大院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宣部和北京市委、文化部首当其冲,均属被砸烂之列。“打倒阎王,解放小鬼”,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口号之一。1966年5月30日,中宣部大楼内开始出现大字报,不几天大楼上下已被大字报贴满。8月下旬开始,各单位可以互相串联,大院一下子热闹起来。首先来中宣部造反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一派红卫兵。他们在办公大楼大门处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横批:“牛鬼蛇神窝”。大院每天挤满了人,串联造反、看大字报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揪斗“阎王”、“判官”的大会小会一个接一个。“声讨”、“批斗”、“打倒”、“砸烂”之声不绝于耳,各种耸人听闻、无限上纲、爆炸式的大字报让人目不暇接。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央派陶铸接管中宣部。开始他讲话还有人听,后来就出现了打倒陶铸的大字报。还有由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等单位造反派成立的的所谓“批陶联络站”进驻大楼,并编印了《批陶战报》。不久,又发生了外来的造反派夺权闹剧,直到红卫兵停止串联,回原单位闹革命,大院才稍微消停了一下。
1967年6月1日,王力、关锋、戚本禹在教育楼召开中宣部全体人员大会,宣布中共中央关于撤销中宣部的决定。之后,中宣部工作人员都集中到北京市委党校继续搞运动。在这前后,中央文革文艺组、宣传组进驻大楼。沙滩大院便由《红旗》杂志等单位组成的中直沙滩机关行政管理小组负责管理。
“文化大革命”初期,红旗杂志社是由陈伯达、关锋掌控的单位,他们决不允许外单位人来《红旗》串联,外人也不敢来。《红旗》除对要打倒的所谓“走资派”(邓力群、胡绳、范若愚等)开几次批斗会外,就是把他们关起来审查,编辑出版《红旗》的工作正常进行。陈伯达及文革小组在沙滩大院接见过两次红卫兵,没有搞过其他大的活动。自1966年《红旗》第13期发表关于“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社论以后,造反派就常常敲锣打鼓来红旗杂志社“报喜”。以后,凡新出版的《红旗》上刊有最高、最新指示,不管深更半夜,还是月落黎明,都会有人前来“报喜”,工作人员也得从宿舍赶来接待。后来军宣队、工宣队进驻红旗杂志社,“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也开展起来。中共九大以后,大院又搞起了深挖洞工程——建造地下防空工事,地面上原来的绿化带全部被挖出的泥土占据了。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家属又在大院搭建地震棚,作为临时安身之所。
“四人帮”垮台后,被砸烂的中央宣传部恢复了建制,但当时中宣部不想回到沙滩大院,于是原来曾在此办公的国务院文化组(后成为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新成立的文化部一部分)就没动。文化部恢复原来建制后,因原办公地被别的单位占用,便在沙滩大院安营扎寨。全国文联、全国作协恢复活动后因无家可归,便在沙滩大院借几间房办公。人多屋少,怎么办?大家打起了大院空地的主意。各家纷纷抢占地盘,搭建临时建筑。空地占完了,就见缝插针,连树林也不放过,有的房子就把树干包围在内,把树冠留在屋外;平房占地多,就建二层临时建筑……大院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用脏、乱、差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没有人管,有人想管也管不了。这种源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连环恶果,就这么乱着、拖着,让人烦,大家都烦,各方都烦。
沙滩大院的新面貌
1999年11月25日,胡锦涛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求是》杂志工作汇报。会上,就沙滩大院的彻底整顿,作出几项决定:一、所有临时建筑全部拆除;二、凡在其他地方已建有新的办公处所的一律搬走,凡办公用房有困难的由国家财政拨款另建,外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搬出;三、空出的大院,按北京市总体规划做好绿化工程,中央拨专款给《求是》装修办公大楼与绿化;四、由中央办公厅一位副主任牵头协调处理此事。此后,大院内拆除临时建筑、复建绿地工程迅速开展起来,原来整洁、美丽的环境又逐步呈现出来。按照规划,又把大院食堂拆除,扩展为绿地,在其西侧新建了四层综合楼。整个大院布局错落有致,整洁开阔,绿茵铺地,夏槐飘香,冬竹摇翠,春花耀眼,百鸟鸣汇,给人一种久违而又全新的感受。每当漫步在这葱茏静谧、人与自然谐和相亲的境界,心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涌起一幕又一幕历史画面,仿佛看到曾经进出过大院的那些吒咤风云的杰出人物,那些为新文化鼓吹呐喊的先驱、骁将,那些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革命青年,那些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鸿儒巨匠。他们就在我们的身旁,注视着我们,期盼着我们,令我们深深感到生活、工作在这块地方是一种幸运,一种激励。
(作者注:本文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查找资料,有些叙述也不一定妥当,现发表出来,以便大家给以指正和提供有关资料。)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由《红旗》杂志改名而来),办公所在地在今北京市沙滩北街2号大院,简称
“沙滩大院”。当年,《红旗》杂志创刊时就在这里。这里原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办公地,在它之前,是北京大学校址。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地址在现在的沙滩后街北侧中段,即现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院内。此地明朝时叫马神庙,清代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和嘉公主府邸。学堂就办在已闲置的公主府内,并在公主府西侧花园建造了学生宿舍,称为西斋,也称第一学生寄宿舍。后来学校逐步扩大,向东发展。20世纪初,在原清代内务府所属汉花园大街(即现在的五四大街)北侧、北河沿大街西侧、沙滩北街东侧之间,开建了新校园。校园东半部开辟一大操场,此院就被称为操场大院。清末民初的地图上就是这么标的,以后才称为北大一院,即文学院(原马神庙旧校址为北大二院,即理学院)。操场南端靠近大街处,于1916年动工兴建了一座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教学大楼,因全楼用红砖砌就,故人们称之为“红楼”。1918年完工后,学校一些行政部门就搬进此楼,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图书馆馆长李大钊等均在此楼办公。1918年10月到1919年春,毛泽东曾在一层西端的阅览室工作过。操场北端,在20世纪30年代修建了学生宿舍,各单元秩号以《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命名,也称第三学生寄宿舍。
大院的西半侧布局为:南边靠近大街即“红楼”的西侧,建立了学生宿舍,名为东斋,也称第二学生寄宿舍。东斋以北,为学生餐厅和礼堂并列。再往北,为20世纪30年代蒋梦麟掌北大校印时建造的图书馆,楼为倒山字形二层,东西两翼,上下各有两个大阅览室;主楼中间为借书大厅,向北伸延部分为书库;主楼两端向北均有侧楼,也是二层,东侧每层各有四个单间,西侧每层各有八个单间共24个研究室,供教学人员阅览、研究、备课使用。此楼已被北京市列入北京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图书馆再往北,为一典型的四合院,前有垂花门,进门有回廊,东西为厢房,正房坐北朝南,五开间,东西两端有耳房相连;正房后有一狭长小院,北侧有一排平房即后罩房。此处原为清代乾隆时一等忠勇公傅恒的府邸,光绪时由其孙松椿承袭公爵入住,时称松公府。1931年为北大购得,作为校本部的办公处。1947年,为纪念蔡元培,命此处为“孑民纪念堂”,简称“孑民堂”。再往北,有一灰白色三层东西走向的长条教学楼,即北大文史楼。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北大由城内全部搬迁到西郊燕京大学所在地——燕园内。沙滩大院改为北大工农速成中学。1954年划拨给中央宣传部。中宣部原在中南海办公,得此院后,即在操场中部盖起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的办公大楼。大院内除将东斋拆掉,新盖了工作人员宿舍外,其他建筑没有动。学生宿舍变为职工宿舍,文史楼一、二层为幼儿园,“孑民堂”成了会议室。变动大的是于20世纪60年代初把“红楼”划到院外,调拨给国家文物局使用。现在,“红楼”被辟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1958年《红旗》杂志创刊时,是以中央政治研究室为基础创办的。当时政研室在西郊万寿路,办刊物不方便,经中央办公厅统筹,中央宣传部把沙滩的办公大楼三、四层西侧及五层全部房间划归《红旗》杂志和政研室使用。
这里交代一下沙滩大院之“沙滩”称呼的由来及周围地貌、地名近百年来的演变情况。“红楼”初建时,其南侧大街叫汉花园大街。那时一提汉花园,人们都知道是北京大学所在地。大院东墙外有一条河,是明清皇城内的玉河。民国后,河水已干枯,河床里有裸露的沙石,两岸长有稀疏的柳树,“沙滩”之名即由此而来。汉花园大街与河道交叉处,建有东西向石桥一座,叫汉花园桥,直到1955年初才拆桥填河,修成平坦的大路,就是现在的南、北河沿大街。原河东侧即为皇城的东城墙。此墙分别于1917年及1923年拆除后建了民居。1999年,民居被拆迁,建成了今日的东皇城根遗址公园。大院西侧街原叫松公府夹道,因原松公府在此路东侧而得名,1965年改称沙滩北街,汉花园大街也在“文革”初期改叫五四大街了。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一直工作和生活在这里(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干校6年),看了一些前人有关这里的回忆文章,加上自己的感受,大院中发生的种种历史事件,实在太让人回味和难以忘怀了。
江泽民对沙滩大院这个地方曾有过概括介绍。他说: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的著名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一些著名的进步学者,都曾在这里工作过或学习过”。我们以此为线索分别说说。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蔡元培于1917年1月4日正式就任北大校长之职,1918年“红楼”竣工后即搬入二层西侧办公。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是维新运动的产物,是按西方新式教育制度建立的新式学校。但学校初设时招收的学生是当时的官员,所以,对学生称呼为老爷,对教师称呼为中堂或大人。曾有一篇文章记述上体育课时的一个花絮——体育教师喊口令:“立正,老爷!”“稍息,老爷!”今天看来是笑话,而这确是当时的实情。民国以后,情况有所改变,但学生绝大多数为官僚及富家子弟,学习只为混得一纸文凭,以便为毕业后谋得一个好职业。学校充满官僚衙门习气,陈腐不堪。因此许多人都劝蔡元培不要当校长,以免掉进去出不来。蔡元培还是去了,他有他的抱负。
到任后,蔡元培即提出:大学应当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他推行“兼容并包”的方针,并积极寻求新式先进人物做教授。经人介绍,他首聘因编《新青年》杂志而名声大噪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聘请留日归国的李大钊为图书馆馆长,聘请一批留美归来的留学生如胡适等人为教授,支持他们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的主张,把新鲜空气引进北大,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正是他的“兼容并包”方针,允许并支持教师、学生课外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了北大课堂。他对学生从事的反帝爱国进步活动持不同看法,但并没有压制。相反,当学生因爱国活动受到镇压时,他挺身而出,加以保护。在他逝世后,毛泽东曾题词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出思想革命主张,在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半年后,杂志更名为《新青年》。1917年他到北大,也把杂志带了进来。之后,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等人轮流主编。它聚集了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代表人物,当时许多震撼文坛和思想界的名篇都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如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里程碑式的革命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笔锋犀利深刻的杂文、随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吴虞号召“打倒孔家店”的檄文等,形成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坚强阵地。《新青年》编辑部设在五四大街南侧不远的箭杆胡同陈独秀住宅内,但这些骁将们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北大,在沙滩大院。鲁迅从1920年8月起直到1926年离开北京,一直在北大任课,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艺理论课。因此,这里成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处理战后事宜,实际上是几个取胜强国把持的分赃会议。他们把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排斥于会外,却承认日本强占中国胶州湾的要求。这极大刺激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首先行动,数千人于1919年5月4日下午在“红楼”后面的大操场集合,然后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和游行,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短短一个月内,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形成全国性的反帝、反卖国政府运动,迫使北洋反动政府不得不接受学生的爱国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北大学生在这场爱国运动中起了先锋带头作用。这一光荣传统薪火相传。1926年3月23日,“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会”在民主广场举行,北京学生总会党团书记陈毅任大会主席,并发表演说。在日本侵略者大举侵略华北的紧急关头,北大学生与清华等各大中学校学生一起发动了“一二·九”抗日救亡游行,推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又发生了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47年6月1日,北平各校学生代表聚集沙滩大院,正式命名大操场为“民主广场”。“红楼”成为这些悲壮、激烈的历史活剧的见证者。
中共初创时期最早组织的产生地
沙滩大院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最早组织的产生地。当时,中国有一批受十月革命影响、受马克思主义启发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考虑成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发生后不久即被捕入狱,释放后又遭通缉,不能再在北京了。在李大钊送他去上海的路上,两人相约分别在南北两地筹建党的组织。由于李大钊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引起共产国际的注意。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远东局局长维经斯基到中国,找到李大钊,研究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李又介绍维经斯基去上海找陈独秀。在李大钊积极筹划下,北京第一个党组织——共产党小组在北大成立,11月更名为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北京小组曾帮助天津、唐山、太原、济南等地的社会主义者开展工作,对北方党团组织的建立起过促进作用。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大成立,高君宇当选为书记。1922年1月,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在北大创刊。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约有50名党员,其中近四分之一为北大师生。而共产党的名称也是由陈独秀与李大钊商定,在党的一大会上通过的。
陈独秀于1920年初回上海时,又把《新青年》带回了上海。在筹划建党过程中,确定《新青年》作为党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谁曾想到,38年后,中共中央又在它在北方的最早诞生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最集中宣传地的沙滩大院,创立了作为执政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历史潮流,由涓涓细流发展到巨浪滔天、席卷大地、势不可当,发人深省。
北大迁走,中宣部搬到这里办公后,新中国思想文化战线、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几乎都同大院有关。宣、教、文、体、卫部门领导,各界专家、名流经常进出大院,或开会,或座谈,或办事,这是常事。每年一次的宣传工作、文教工作会议,各类报告会经常在教育楼举行,小轿车停满沙滩大院。这在当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每逢周末都放映最新电影,陆定一、陈伯达、康生等人都是常客,普通干部也可以观看。
当时,《红旗》的具体编务出版工作由副总编辑胡绳、邓力群主持,他们经常召集大家传达中央有关精神、领导指示,或结合国内外情况及编辑要求作形势报告,或主持撰写文章、修改文章。1964年以后,编辑部的工作由副总编辑范若愚主持,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
“文化大革命”中的沙滩大院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宣部和北京市委、文化部首当其冲,均属被砸烂之列。“打倒阎王,解放小鬼”,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口号之一。1966年5月30日,中宣部大楼内开始出现大字报,不几天大楼上下已被大字报贴满。8月下旬开始,各单位可以互相串联,大院一下子热闹起来。首先来中宣部造反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一派红卫兵。他们在办公大楼大门处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横批:“牛鬼蛇神窝”。大院每天挤满了人,串联造反、看大字报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揪斗“阎王”、“判官”的大会小会一个接一个。“声讨”、“批斗”、“打倒”、“砸烂”之声不绝于耳,各种耸人听闻、无限上纲、爆炸式的大字报让人目不暇接。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央派陶铸接管中宣部。开始他讲话还有人听,后来就出现了打倒陶铸的大字报。还有由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等单位造反派成立的的所谓“批陶联络站”进驻大楼,并编印了《批陶战报》。不久,又发生了外来的造反派夺权闹剧,直到红卫兵停止串联,回原单位闹革命,大院才稍微消停了一下。
1967年6月1日,王力、关锋、戚本禹在教育楼召开中宣部全体人员大会,宣布中共中央关于撤销中宣部的决定。之后,中宣部工作人员都集中到北京市委党校继续搞运动。在这前后,中央文革文艺组、宣传组进驻大楼。沙滩大院便由《红旗》杂志等单位组成的中直沙滩机关行政管理小组负责管理。
“文化大革命”初期,红旗杂志社是由陈伯达、关锋掌控的单位,他们决不允许外单位人来《红旗》串联,外人也不敢来。《红旗》除对要打倒的所谓“走资派”(邓力群、胡绳、范若愚等)开几次批斗会外,就是把他们关起来审查,编辑出版《红旗》的工作正常进行。陈伯达及文革小组在沙滩大院接见过两次红卫兵,没有搞过其他大的活动。自1966年《红旗》第13期发表关于“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社论以后,造反派就常常敲锣打鼓来红旗杂志社“报喜”。以后,凡新出版的《红旗》上刊有最高、最新指示,不管深更半夜,还是月落黎明,都会有人前来“报喜”,工作人员也得从宿舍赶来接待。后来军宣队、工宣队进驻红旗杂志社,“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也开展起来。中共九大以后,大院又搞起了深挖洞工程——建造地下防空工事,地面上原来的绿化带全部被挖出的泥土占据了。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家属又在大院搭建地震棚,作为临时安身之所。
“四人帮”垮台后,被砸烂的中央宣传部恢复了建制,但当时中宣部不想回到沙滩大院,于是原来曾在此办公的国务院文化组(后成为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新成立的文化部一部分)就没动。文化部恢复原来建制后,因原办公地被别的单位占用,便在沙滩大院安营扎寨。全国文联、全国作协恢复活动后因无家可归,便在沙滩大院借几间房办公。人多屋少,怎么办?大家打起了大院空地的主意。各家纷纷抢占地盘,搭建临时建筑。空地占完了,就见缝插针,连树林也不放过,有的房子就把树干包围在内,把树冠留在屋外;平房占地多,就建二层临时建筑……大院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用脏、乱、差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没有人管,有人想管也管不了。这种源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连环恶果,就这么乱着、拖着,让人烦,大家都烦,各方都烦。
沙滩大院的新面貌
1999年11月25日,胡锦涛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求是》杂志工作汇报。会上,就沙滩大院的彻底整顿,作出几项决定:一、所有临时建筑全部拆除;二、凡在其他地方已建有新的办公处所的一律搬走,凡办公用房有困难的由国家财政拨款另建,外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搬出;三、空出的大院,按北京市总体规划做好绿化工程,中央拨专款给《求是》装修办公大楼与绿化;四、由中央办公厅一位副主任牵头协调处理此事。此后,大院内拆除临时建筑、复建绿地工程迅速开展起来,原来整洁、美丽的环境又逐步呈现出来。按照规划,又把大院食堂拆除,扩展为绿地,在其西侧新建了四层综合楼。整个大院布局错落有致,整洁开阔,绿茵铺地,夏槐飘香,冬竹摇翠,春花耀眼,百鸟鸣汇,给人一种久违而又全新的感受。每当漫步在这葱茏静谧、人与自然谐和相亲的境界,心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涌起一幕又一幕历史画面,仿佛看到曾经进出过大院的那些吒咤风云的杰出人物,那些为新文化鼓吹呐喊的先驱、骁将,那些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革命青年,那些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鸿儒巨匠。他们就在我们的身旁,注视着我们,期盼着我们,令我们深深感到生活、工作在这块地方是一种幸运,一种激励。
(作者注:本文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查找资料,有些叙述也不一定妥当,现发表出来,以便大家给以指正和提供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