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平台;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6(B)—0035—01
分组学习法,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助性学习。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潜在的优势。一是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因为小组各成员拥有的知识总和要比个人拥有的知识广博,因而这种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二是小组成员互为榜样,学生有机会从其他学生那里学到重要的学习技能,并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上的互补共进;三是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教学时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从而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四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完美品质和健全人格。
那么,怎样运用这一方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搭建平台,灵活运用
1.在课前预习中合作。学习每篇课文(包括专题训练)前,笔者坚持“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给每个小组分门别类地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分组汇报。比如一组借助工具书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一组翻阅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了解和文章有关的写作背景或文学知识;一组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归纳文章要点,理清文章思路等。各小组在课堂汇报中都想一展风采,所以预习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在课堂讨论中合作。课堂上,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到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解决。这样,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充分的交流中探讨学习。这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训练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博采众长的良好品质。例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讨论万芳和她父母谁的做法正确,同学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各组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3.在课后复习中合作。教师要大胆培养和任命“小组长”,让他们在课后复习中积极发挥“兵带兵、兵教兵”的作用。例如让组员互相检查课文的背诵记忆情况;互相提问、检测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互相批阅大、小作文,检查配套练习的完成情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需检查“小组长”或任意抽查组员的学习情况,就可以掌握全体学生的复习情况。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4.在课外语文实践中合作。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有效地组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益处。在这一环节中,小组合作的条件更充分。教师鼓励学生创办语文学习园地、手抄报,举办课本剧表演赛、诗文朗诵会、故事接龙等,均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和特长,在相互竞争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创建机制,突出实效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学习小组的建立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问题。这样,一方面,组内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便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另一方面,让每个小组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竞争时不失公平。
2.多元评价,激励调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刚开始被使用时,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激情便会减弱。为了调动每个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教学评价中,尝试运用了多向、多元评价的办法,建立小组学习登记册,由组长详细记录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竞赛。
3.强化训练,优化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操作性强,灵活性大,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指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训练,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以提高合作的效益。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6(B)—0035—01
分组学习法,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助性学习。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潜在的优势。一是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因为小组各成员拥有的知识总和要比个人拥有的知识广博,因而这种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二是小组成员互为榜样,学生有机会从其他学生那里学到重要的学习技能,并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上的互补共进;三是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教学时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从而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四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完美品质和健全人格。
那么,怎样运用这一方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搭建平台,灵活运用
1.在课前预习中合作。学习每篇课文(包括专题训练)前,笔者坚持“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给每个小组分门别类地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分组汇报。比如一组借助工具书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一组翻阅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了解和文章有关的写作背景或文学知识;一组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归纳文章要点,理清文章思路等。各小组在课堂汇报中都想一展风采,所以预习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在课堂讨论中合作。课堂上,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到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解决。这样,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充分的交流中探讨学习。这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训练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博采众长的良好品质。例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讨论万芳和她父母谁的做法正确,同学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各组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3.在课后复习中合作。教师要大胆培养和任命“小组长”,让他们在课后复习中积极发挥“兵带兵、兵教兵”的作用。例如让组员互相检查课文的背诵记忆情况;互相提问、检测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互相批阅大、小作文,检查配套练习的完成情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需检查“小组长”或任意抽查组员的学习情况,就可以掌握全体学生的复习情况。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4.在课外语文实践中合作。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有效地组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益处。在这一环节中,小组合作的条件更充分。教师鼓励学生创办语文学习园地、手抄报,举办课本剧表演赛、诗文朗诵会、故事接龙等,均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和特长,在相互竞争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创建机制,突出实效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学习小组的建立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问题。这样,一方面,组内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便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另一方面,让每个小组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竞争时不失公平。
2.多元评价,激励调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刚开始被使用时,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激情便会减弱。为了调动每个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教学评价中,尝试运用了多向、多元评价的办法,建立小组学习登记册,由组长详细记录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竞赛。
3.强化训练,优化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操作性强,灵活性大,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指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训练,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以提高合作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