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史论的深入发展与异端史论的孕育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明代史论的价值由否定转向肯定是明代史学研究的成果之一。总体上看,明代史论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其中,在明正统至弘治这一重要发展时期内,正统史论得到充实与发展,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想;并且,还大致形成了正统史观、求实性史论和反思性史论三种思想倾向。由于社会危机的出现,正统史论内部也孕育着某些新异的变化,即明代后期出现的异端史论。
  关键词:明代史学;正统史论;异端史论
  作者简介:廉敏(1974-),女,山西沁水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7)04-0135-05 收稿日期:2007-01-10
  明代史论发达,学人早已察知。明人对前代史学评论道:“五代以逞多文胜,五代之后多理胜”[1](《谷应泰序》)。清人更言“明代史论至多”[2](《史纠》提要)。当代人尹达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较早关注到这一现象,比较详细地论证了明代史论的丰富[3](P259)。伴随着明代史学研究的深入,明代史论正逐渐获得更多的关注。
  明代史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笔者认为,它大致经历了四段时期:一是洪武至宣德时期,围绕着明政权的合理性与长久性,时人草创了适应明朝的正统史论。这可称其为草创期。二是正统至弘治时期,前期提出的正统史论在这时得到充实与发展。但由于社会危机的出现,史论也在暗中孕育着某些新异的变化。这可称其为发展期。三是正德至万历中期,由于社会内在矛盾激化,正统史论在自我调整中日益丰富和深刻。同时,弘治朝孕育的变化已成长为一股鲜明的异端力量,向正统史论发起了猛烈攻击。这可称其为对立期。四是万历中期至崇祯时期,由于明朝业已衰败,史论虽在形式上依旧可观。但在思想上,无论是正统还是异端都失去了往日的精神,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代之而起。这可称其为衰落期。本文只就第二阶段即发展期的提出、代表性史籍、主要思想及其成因与影响展开论述。
  
  一
  
  从史论的角度看,明代前期史学①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其一,史论在形式上发生了由零散到专门的变化。洪武至宣德朝,多数史论以散论、单篇文章或史著的附缀形式出现。如《明太祖实录》中朱元璋对历史的散论;宋濂、王祎、方孝孺等文集中的论史篇什;《洪武圣政记》、《大事记续编》等史书中所附的史论。正统至弘治朝,史论不仅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诞生了明代首批史论专著。如刘定之的《宋论》、程敏政的《宋纪受终考》等。其二,史论在思想内容上由专注于政治使命分化为对政治与现实各有侧重的不同倾向。洪武至宣德朝,史论为了满足新生政权的需要,主要讨论的是明朝的合理性与长久性。如宋濂宣称:“命则付之于天,道则责成于己”[4](卷8《銮坡后集·禄命辨》),这是一种既不弃天意又重视人为的天人合一思想。再如王祎的《正统论》、方孝孺的《释统》与《后正统论》都通过整理与批判以往的正统论来探寻适宜的正统思想。正统至弘治朝,史论在服务于政权的同时又需要应对社会危机,其思想内容出现了具有标志性的变化:一是出现怀疑天命、重视现实的思想倾向,以刘定之为代表;一是将正统论绝对化的思想潮流,以丘濬为代表。
  明代正统至弘治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论史籍主要有以下三类:
  其一,朝廷重修《宋史》、《辽史》、《金史》中的史论。《宋史》为元代官修,成书仓促。元末人周以立认为《宋史》、《辽史》、《金史》都存在体例不当的缺陷,意欲重修三史而未果。明正统年间,周以立之孙周叙再次上疏要求重修,朝廷授意,责成自修,后未成而先卒。
  周叙的史论,也就是其欲修正三史的统绪,即“以宋为正史,附辽、金于后”[5](P16)的撰述宗旨集中体现在他的奏疏之中——正统初所作《修正〈宋史〉书》、正统十三年的《修书疏》和景泰二年的《修明统纪疏》。
  其二,朝廷续修《纲目》中的史论。朱熹学说出现后,南宋后期与明代的政权都将之尊立为学术宗主,在全国大力推行。朱熹的史学及其《资治通鉴纲目》也随之对宋明两代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景泰六年,明代宗敕修《宋元通鉴纲目》,不久遇“夺门之变”,编纂之事不了了之;成化九年,明宪宗下令再次修纂;成化十二年,彭时、商辂等修成《续资治通鉴纲目》,宪宗亲制序文。
  其史论以商辂等所撰的《进〈续资治通鉴纲目〉表》为例。它指出此书的主旨在于,针对宋、元史“或杂于辽、金而昧正统之归,或成于草率而失繁简之制,或善善恶恶之靡实,或是是非非之弗公。况其前后抵牾,予夺乖谬,众说纷纭,卒未有能会于一者”[5](P22),意欲一准朱熹《纲目》书法,重新评价宋元历史。
  其三,私修史著中的史论。明弘治与正德两朝,“以人物传记撰著为特色的私家史学”[6](P49)也曾一度兴起。这些私修史著是在这一时期有关宋、辽、金三史重修,朱熹史学的推广以及衍生出的人物史与通史等史学氛围中出现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史论史籍有:丘濬的《世史正纲》。成化十三年,丘濬参与修成《续资治通鉴纲目》后,决定“自出己见”,“稽世运升降、治乱大端与国统偏全,作《世史正纲》”;成化十七年,该书完成;弘治元年,在其学生费訚的一再要求下,丘濬同意刊行此书[7](P119) 。《史纲》共三十二卷,“本朱文公《通鉴纲目》、吕成公《大事记》”[8](费訚《后序》),间或加以论断,“意在尊明正统”[9](P70)。
  刘定之的《宋论》又称《宋史论》、《呆斋宋论》,作于明正统至成化年间,共三卷。所论“自太祖起至帝昺,节文以提要,雄辞以立论”[5](P20)。其有三个特点:第一,评论集中,重点突出,有利于客观评价宋朝历代皇帝。第二,能尊重客观事实,显示其思想进步的一面。第三,思路开阔,分析深入,有一定的理论认识。此外,还善于联系其他史家的观点来认识宋代诸帝之事。
  
  二
  
  明代正统至弘治时期的史论大致呈现出三种思想倾向,按照主次分述如下:
  第一,强调正统史观,以周叙、丘濬等人为代表。其思想主要表现为:
  1.尊奉孔子、朱熹作史之义例。周叙主张“宗仲尼、朱熹予夺之法”[5](P16),使重修的宋、辽、金史能够成为信史。明代宗敕修《宋元通鉴纲目》时,亦推崇朱熹的《纲目》:“自周威烈王至梁、唐、晋、汉、周五代事,书于朱文公《通鉴纲目》,亦天下后世之公论所在,不可泯也”[5](P21-22)。明宪宗再次下令编修此书时,亦要求“一遵朱子凡例”[5](P22)。《世史正纲》的编纂亦“本朱文公《资治通鉴纲目》”[8](费訚《后序》)。不过,丘濬并未完全照搬《纲目》的义例,而是舍“统”留“正”,其自言:“朱子之笔,笔其正而或专其统也。愚唯……取其正而已,统否不暇计也”[8](《自序》)。
  2.扬宋、明而抑辽、金、元。商辂认为,赵宋固不必再论,可以“大书特书,咸据往牒,正例变例,悉本成规”;辽、金不当予以肯定,“皆以桀黠之虏,割据于邻壤,亦为采摭其事,附见于当时”;蒙元因其政权统一而又不得不给予承认,“若胡元之主中华,尤世运之丁极否,冠履倒置,天地晦冥,三纲既沦,九法亦斁,第已成混一之势,矧复延七、八之传,故不得已大书其年,亦未尝无外夷之意”。而明朝则尤当极力称颂,以“彰帝业之辉煌,泛扫腥膻之风,复还礼乐之俗”[5](P23)。对宋、元、明朝的历史作如是处理,可视为“明朝官方一贯的口径”[10](P34)。私人论史则在此扬抑的基础上或有变化。有的倾向于完全肯定宋代历史,“使其开基者取杀身之祸,嗣统者蒙首恶之名,比而书之,其何以昭天常、植人极而示大戒于天下后世哉”[1](《自序》)。有的倾向于完全否定元代,“元乃夷狄尔,不足以接宋之正统也明矣”[5](P33)。 不过,他们都对明代赞誉有加:“皇明兴王之盛,迥迈千古,而乃无一论撰,何耶?……况诸臣之功,用夏变夷,扶翊皇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顾不获一表章之,能无九原之叹乎”[5](P46)。
  3.强调并阐述“世变”史观。世变论的本质是对社会历史变迁的阶段性认识。孔子曾讲到,从远古至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经历了从“大同”至“小康”的变化[12](《礼运第九》),政治则经历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自诸侯出”到“政在大夫”的变化[13](《季氏十六》)。而较早使用“世变”一词的,当是明代方孝孺的《君职》一文 [14]。正统至弘治时期,则出现了一些详细阐述“世变”的史著。丘濬的《世史正纲》即为代表。他在序言中指出,其撰述宗旨之一就是为了昭示世变,“《世史正纲》曷为而作也?著世变也,纪事始也”[8](《自序》)。关于“世”,丘濬称:“上天下地,而人处乎其中。人所处之处,是则所谓世也。天道有阴有阳,世道有治有乱。世道之治乱,本乎天道之阴阳,各以其类而应”[8](卷32“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条)。可见,“世”是指今人所讲的人类社会,它与“天”(类似于今天所讲的宇宙)相区分。而且,与一般史著言“朝”、“代”不同,“世”还是一个“超乎朝与代的人类社会”[7](P134)。丘濬使用如此宏大的概念,是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历史曾发生了超越朝代陵替的巨大变迁,“始嬴秦庚辰之岁,灭国讫于齐,世道之始变也;终皇明戊申之春,彗出扫于昴,天道之终定也”[8](《序》)。
  在推崇孔子与朱熹,扬宋、明而抑辽、金、元以及强调世变的思想之下,正统史观还表现为重视道义而歧视功利,强调华夷、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纲常,重视天人甚过形势,褒奖德义而不论功效等。
  第二,尊重客观的求实性史论,以刘定之的《宋论》为代表。其思想主要表现为:
  1.认可《纲目》之义。刘定之在向明景帝建言学习经、史时说:“经莫要于《尚书》、《春秋》,史莫正于《通鉴纲目》”[15](《刘定之传》)。何乔新亦曾批评陈桱的《通鉴续编》违背了《纲目》的书法,以致有所失当:“吕文焕降元不书叛,张世杰溺海不书死节,曹彬、包拯之卒不书其官,而纪羲、轩多采怪妄,似未有当也”[15](《何乔新传》)。无疑,他们极为认可《纲目》的权威。但他们还是对当时御用史学的偏颇提出了婉转的批评:“向者儒臣进讲,诵述其善,讳避其恶,是犹恐道路之有陷阱,闭目而过之,其不至于冥行颠仆者几何”[15](《刘定之传》)。从而,他们主张学史不仅要知道何以为善,更要知道恶的由来,“其于君也,既知禹、汤、文、武之所以兴,又知桀、纣、幽、厉之所以替,而趋避审矣。于驭内臣也,既知有吕强、张承业之忠,又知有仇士良、陈弘志之恶;于驭廷臣也,既知有萧、曹、房、杜之良,又知有李林甫、杨国忠之奸,而用舍当矣”[15](《刘定之传》)。
  2.重视客观现实。这种史观不仅承认天命、人心的作用,而且非常重视客观条件对历史的影响。这使得诸如形势、功利、制度、地理等客观因素受到论史者的关注。如注意到形势与宋代兴衰的关系:“故读史者必深识天下之大势,而后可以与论兴衰治乱之间也。……盖其(按:宋)立国也,本用仁厚;而其削弱亦率由之,国势然也”[16](卷212,《为人序宋论》)。如论及国祚的长短与国家制度建置间的关系:“王者建极垂统,传数百年而后倾者,非专以天命而已。其初政之规模固有大过人者焉”[17](卷4,《遣使赈贷诸州立太庙追帝其祖考》)。又如论帝都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政权安危的重要意义:“盖帝都,天下之根本。根本固,虽有凉德尚可少延;根本不固,一有失德,则振之而仆,撼之而折矣。是知王天下者,以德为先而形势亦不可缓也”[17](卷4,《以大梁为东京开封府洛阳为西京河南府》)。
  3.敢于揭露皇帝粉饰其统治的伪善。何乔新就指出唐宋开国,实出于篡夺而非禅让:“若唐宋之取天下,假禅让之名,以掩篡夺之实,其去魏、晋、宋、齐、梁、陈无几耳”[17](卷4,《周使赵匡胤帅师御汉至陈桥匡胤自立而还》)。又如质疑宋太祖传位太宗之事,认为宋太祖实无传位之意而太宗则有篡位之嫌:或者“(太祖)不欲其言播于群听,待夫时移事改而背之也”;或者“(太宗)与普托母命以文饰之,姑以愚弄其弟侄,使知其亦将有以次相授之渐,然后徐求其罪而剪之” [11](所抄《保斋刘氏定之〈宋论〉》)。
  与前述正统史论所持天命人心、仁德道义、善者得天下等言论不同,这里的史论更看重形势、功利等客观存在的作用。
  第三,关注现实的反思性史论。在此方面,祝允明的思想堪称典型。
  祝允明仍然尊重传统思想。如针对颜斶招呼齐王前行、严光将脚放在光武腹上二事,祝允明批评道:“二子者,高则高矣,然君臣之礼可废乎?就使在朋友且不可若是也。盖高而无礼者?以是为训,吾恐无礼于君者,有以借口也”[18]。然而,他在尊重传统思想的同时,更侧重于表达其对传统已然扭曲的悲叹之情。他常常哀叹社会退化,今不如古。如谓时人的仁、义、忠、信甚至不如虎、狼、蜂、蚁、鸡、犬等畜牲:“今人仁不如虎、狼,而虐如之;义不如蜂、蚁,而毒如之。……人之不如虫也,哀夫!”[18]又如,谓后世君子也不像古之君子:“古之君子……道行于身,效被于民,而功归于君。故其君之需之也,势恒重。后世君子有不逮乎古者,皆资君之仁义文武以为政耳。故君之用之也,其势甚轻”[19]。
  同时,他还常常运用譬喻的手法来反思世间存在的种种退化现象,洞察其病症在于,世人专意追逐于身外,以致内心患病却又失察。例如,他反诘那些待己宽而责人严的为父者与统治者,指摘并提醒时人反思自己偏私与虚伪的道德持守:“见子而欲其孝,不思吾父之欲吾孝乎?临下而猛,不思吾上之不欲其猛乎?触类而为是思,其过也必寡矣”[18]。对于此类荒谬乖离却又无处不在的现象的形成原因,祝允明一方面指出,身外之物原本可以对人产生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彩色所以养目,亦所以病目。声音所以养耳,亦所以病耳。耳目之视听所以养心,亦所以病心。中则养,过则病”[18]。另一方面又指出,有时人受到习惯力量的左右,不欲为而为之:“心者,体之君也,得丧安危之主也。闻以一人治四海,未闻以四体而役一心也。人之以四体而役一心,盖惑于大小繁寡之形耳。然不惑于军民之大小繁寡,而独惑于心体,则习之罪也。故知者皆习”[18]。
  此外,他还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从根本上杜绝种种荒谬,使人性得以回归正道。他以五官各诩其职、相争无果为喻,提出人类社会天然存在着自然法则:“夫自(按:当为鼻)非能嗅而嗅,不得不嗅;耳非能闻而闻,不得不闻;童非能瞻而瞻,不得不瞻;喙非能言而言,不得不言;君非能思而思,不得不思,均自然矣。夫如是,谓之能可也,谓之不能可也;谓能之有优劣可也,谓能之无优劣可也。庸讵知夫其言之是邪?又讵知夫其言之非是邪?又讵知夫其言之无是、无非是邪”[19]。即自然法则使得诸物(包括人与事)天然地具备着某种功用,无所谓能与不能、优与劣或者是与非,人无法妄自评判或左右。因此,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诸物各尽其能,从而达到最佳效果:“人唯其自然也,是以功不乱而效自著”[18]。反之,人类社会则会产生许多貌似堂皇、实则鄙陋的现象。
  尽管上述三类史论各有其思想倾向,但在维护明朝统治、承认正统思想的立场上却是基本一致的,从而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三
  
  明正统至弘治时期形成这样的史论,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
  第一,从思想条件上看,主要有:其一,肇始于南宋的朱、陆之学通过各自的渠道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至明正统、成化时期,在程朱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原一股潜在的以汇合朱、陆为表现形式的思想学术路线,开始逐渐抬头”[7](P34)。因此,明正统至弘治时期的史论才会在继承《纲目》的同时,亦能从重视内心的角度反思当时盛行的朱学影响下的历史观念。其二,史论自身的发展也促成了这一时期史论的特点。一方面,此前的69年里,朱元璋、宋濂、王祎、方孝孺等人的有关史论已经建立了明代正统论的立场,并初步开启了一些讨论,成为后来史论的理论基石。如《世史正纲》即“取逊志(按:指方孝孺)意”[8](孙应鳌《刻世史正纲序》)。另一方面,史论自宋以来逐渐增多,异见与歧见也随之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历史讨论的活跃与深入。其三,与“国初文法忌讳”不同[5](P39),这一时期的文化开始弛禁。尤其弘治以降,“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6](P50)。这无疑推动了包括史论在内诸文化的发展。
  第二,从社会需求上看,主要有:一方面,明朝廷仍需继续加强政权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尤其是此时明朝统治者还受到内忧外患初起的警示。如御敕《续资治通鉴纲目》的编纂,即要求能够达到“诛乱讨逆,内夏外夷,扶天理而遏人欲,正名分以植纲常”[5](P22)的目的,以从史学上协助统治者在朝政紊乱、人民暴动、外族入侵、商业价值冲击传统思想等危乱形势中树立自己得天命、顺人心的威正形象。史论中所包括的称颂明朝、斥夷、维护君臣之道、宣传孔朱思想等内容,都是这种需求的反映。另一方面,内忧外患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矛盾,也成为时人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使得这一阶段的史论多少带了一些客观实际的色彩。像揭示形势作用、批判各种伪善的神意论、反思明代社会的人性堕落等,即是这种需要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史论亦对后世史学产生了特定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各类史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时人的注意。如丘濬的史学即被明人视为当代史学的代表之一;刘定之的《宋论》则“可与《治鉴》、《志林》、《管见》并传无疑”[17](卷9,《宋论序》)。而祝允明在正德年间出版的《罪知录》则成为李贽异端思想的先导,其影响更是不可忽视。可知这一时期的史论在当时的文坛、学界甚至朝廷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史论的重大影响是推动了明代正德至万历中期,即对立期史论局面的形成。由于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持续激化,在正德至万历中期,正统史论在自我调整中日益丰富和深刻;而弘治朝开始孕育的一些尊重客观现实以及怀疑正统论的思想,在此时期已经成长为一股鲜明的异端力量,而向传统史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从史论的角度反映了明代史学在后期的繁荣。
  
  参考文献
  [1]范光宙.史评[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1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6.
  [2]四库全书总目[Z].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宋濂.宋文宪公全集[A].四部备要,第365函,第4册[C].北京:中华书局,1936.
  [5]钱茂伟.明代史学编年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杨艳秋.明代史学探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2.
  [8]丘濬.世史正纲[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6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6.
  [9]瞿林东.中国简明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程敏政.宋纪受终考[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1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6.
  [12]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方孝孺.逊志斋集[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5]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黄宗羲.明文海[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5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7]何乔新.椒邱文集[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9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8]祝允明.读书笔记[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3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5.
  [19]祝允明.浮物[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3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5.
  [责任编辑王雪萍]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大,且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的养老问题既牵扯到农民自己的切身利益,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之一的山东省临沂市的走访调查,分析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而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及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农民;养老  根据2008年底的抽样调查,山东省全省
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与国家现代麻类产业化的发展,我国麻类基础科学研究开始走出低谷,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臧巩固在我国麻类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奋战二十余年,先后从事过麻类作物栽培,品种资源,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涉猎苎麻、亚麻、黄红麻、大麻和剑麻等,为提高我国麻类生物技术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殿堂露锋芒  臧巩固198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由于从小生
专家简介:  李彤,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63年12月24日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毕业于英国De Montfort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云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主任,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省云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理事长,云南省科学技术
那是某一年的春节,许建屏医生正休假在家,与亲友共享节日的欢乐时光。一位重症病人被送到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危在旦夕。得到消息后,许建屏迅速赶到病房,展开诊疗。原来这位女病人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多年,求医30余载,遍访名医专家,也尝试了内外科的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明显疗效。此时,她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打算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经过一系列的病情检查,许建屏认为病人还有挽救的希望,经过医
作为一门医学新学科,针刀医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还很陌生,不过近些年来,针刀治疗因其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且费用低廉、疗效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对此,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首席专家、康复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乔晋琳教授具有多年的针刀治疗经历,他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和方法,并在培养后备人才、推进针刀科学研究、学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针刀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
“仓廪实、天下安。”在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震荡、未来仍可能反复出现的情况下,减少粮食产后损耗,也是减缓粮食产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而如何将粮食仓储这块“无形良田”发挥出有形的作用,为中国农业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一直是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油储藏系主任、粮食储藏理论与技术团队负责人王若兰这样一批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大课题。  摸清粮食产后损失“家底”  由河南工业大学承担的
近日,由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美)推出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研发与应用”被授予2013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此时,距离莱美开始研发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商品名:卡纳琳)已经过去了15年。15年,蕴涵着莱美从诞生到上市的成长历程,也寄寓了莱美人对药物创新研发的耐心和守护。正如莱美副总经理唐小海博士所说,他们认准了的事,就一定努力去做到。  创新起步于纳米炭  唐小海真正接触
天色  我寫不下来那些天色  它们渐变着  正把你抱紧  江水平阔  荡漾出无关的温柔  还有多余的远处  一列缓慢的火车  发出一声诚恳的长鸣  不是召唤  不是告别  这声长鸣也不关乎长廊  不关乎小院  不关乎你我站立其中  紫色花丛围出的一个半圆  瓜藤上  那些叶,颜色已深  晃动的时候  显得沉重  属于超出地平线的部分  它晃动的  与天空相携的一部分  重成了一粒瓜  一边生长  
2014年10月25日-28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国际研讨会”,主题集中为“语言变化”。21世纪的语言学更快地向跨学科合作发展,近十年来,在国际顶尖学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与语言学有关的研究基本上都分属于演化语言学领域和语言的大脑认知研究领域,而这两个方面可以统一到语言与人
作为一名教师徐友龙知道教师工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大学教师必须做到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三者统一,相辅相成。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徐友龙知道科研工作是一个艰难的职业,科研工作者必须做到科技创新、坚持不懈和服务社会三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传播知识创造知识  徐友龙教授知道要做一名好老师,尤其是知名高校的好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为此,1992年他考取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