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道德素养是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家政服务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热门行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潜力。通过对当前家政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与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社会中介以及用人家庭对所需高级家政人员的要求,探索并提出有利于提升高校家政服务专业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的有效培养策略。
关键词:学生道德素养;家政服务业;职业道德;培养路径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会颁布并印发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提出推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支持产业与教学融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在职培训。[1] 通过研究家政行业现状,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以及社会对家政人员的道德素养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现代家政服务专业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人才培养措施及实现路径,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家庭要求的高素质高级家政服务人才,实现供需平衡发展。
一、学生道德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即包括先天具备的道德品质、个体人格以及经过后天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知识水平、才华能力的综合性概念。学生道德素养是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由于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业人员则要求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与所从事职业的专业道德修养。家政服务专业具有其独特的行业特性,因此,通过对当前家政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与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社会中介与用人家庭对所需高级家政人员的要求,探索并提出有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升家政服务专业学生道德素养水平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
二、现代社会对家政服务业职业道德的诉求
(一)高级家政服务专业人员的市场态势
国家总理李克强强调,过去也有保姆,政府也办敬老院,但没有成为一种业态。现在出现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变成一种新型服务业。这是大产业,属于经济新动能。[2] 现代大学设立的家政服务专业,对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以往我们所知道的保姆、保洁人员或者小时工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在社会生活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和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对精神以及物质方面的需求与经济支付能力也随之日益提升。在教育发展层面,人们对知识水平的提升和高质量生活方式的追求,使得社会居民家庭对高级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素质、高学历并且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级家政服务人员成为家政服务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人才需求。
(二)现有家政从业人员的资历与道德修养特征
目前,全国各地家政行业协会的状况一致表现为: 家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国家、行业或家庭,都视良好的诚信与崇高的道德素养为任用家政人员的首要指标,鉴于此种家政人员道德修养缺失的现状,难以做到引领整个家政行业的发展。家政行业协会应当树立家政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标杆,建立完备的家政人员管理和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国家要通过立法的手段确定家政行业协会的核心管理地位。
高校应根据社会与家庭市场所需家政人员的要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自身道德素养提升和职业道德素养完善的培养放在教学计划的首要位置,起到带动整个家政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提升家政服务专业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提升家政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使得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居世界首位,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民族之希望,更要注重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养的协同发展,大学则是实施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举措,要从“坚持立德树人”,“秉持大学精神”出发,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3] 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建设发展相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时代的社会需求转变,走以注重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将大学生的自我职业道德价值感与推进家政行业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使命感相结合。
(二)完善教师团队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家政服务专业的教师在长期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和未来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影响力。帕尔玛说:“只要你人在课堂,你的精神就在课堂。”[4] 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团队职业道德素养建设,对家政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无论在精神层面或是道德修养层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意义。
大学应该定期以家政专业师德教育为主题,开展知名学者和社会名人讲座与德育专家论坛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视野,增强理论基础,对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进行情感启迪。师德讲座与专家论坛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提供榜样和示范标杆,在心灵与情感上与学生达成共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达到教师自我师德素养和学生专业道德修养的共同提升与协同发展。
(三)创新家政专业学生道德修养培养模式
高校需要在重视学生德育地位的同时,了解和探索社会与用人单位对家政服务专业学生的道德要求,为提升家政专业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家政人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理论课的课程内容编写,并整理成一套完备的德育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道德素养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职业道德的内容应更多地来源于职业实践活动,而且职业道德教育最终也要回到职业实践当中去,服务于职业实践。[6] 因此,高校在对家政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在完成专业知识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地安排一些专业实训课程和职业道德实践活动。学生在校外教师的亲身指导下,能够通过亲身实践不断地提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家政服务工作中也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情景熏陶的作用下提升自身和专业的道德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Z].2017-7-13.
[2]: 李克强:家政服务和社会养老都是经济“新动能”国内新闻网.2016-03-06.
[3]: 陶红,王英.论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其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28).
[4]: 郑毓枫,李晟.家政服务业的立法思考[J].社科纵横,2005(5).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来自新华社
[6]: 张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
关键词:学生道德素养;家政服务业;职业道德;培养路径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会颁布并印发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提出推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支持产业与教学融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在职培训。[1] 通过研究家政行业现状,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以及社会对家政人员的道德素养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现代家政服务专业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人才培养措施及实现路径,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家庭要求的高素质高级家政服务人才,实现供需平衡发展。
一、学生道德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即包括先天具备的道德品质、个体人格以及经过后天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知识水平、才华能力的综合性概念。学生道德素养是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由于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业人员则要求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与所从事职业的专业道德修养。家政服务专业具有其独特的行业特性,因此,通过对当前家政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与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社会中介与用人家庭对所需高级家政人员的要求,探索并提出有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升家政服务专业学生道德素养水平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
二、现代社会对家政服务业职业道德的诉求
(一)高级家政服务专业人员的市场态势
国家总理李克强强调,过去也有保姆,政府也办敬老院,但没有成为一种业态。现在出现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变成一种新型服务业。这是大产业,属于经济新动能。[2] 现代大学设立的家政服务专业,对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以往我们所知道的保姆、保洁人员或者小时工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在社会生活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和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对精神以及物质方面的需求与经济支付能力也随之日益提升。在教育发展层面,人们对知识水平的提升和高质量生活方式的追求,使得社会居民家庭对高级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素质、高学历并且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级家政服务人员成为家政服务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人才需求。
(二)现有家政从业人员的资历与道德修养特征
目前,全国各地家政行业协会的状况一致表现为: 家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国家、行业或家庭,都视良好的诚信与崇高的道德素养为任用家政人员的首要指标,鉴于此种家政人员道德修养缺失的现状,难以做到引领整个家政行业的发展。家政行业协会应当树立家政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标杆,建立完备的家政人员管理和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国家要通过立法的手段确定家政行业协会的核心管理地位。
高校应根据社会与家庭市场所需家政人员的要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自身道德素养提升和职业道德素养完善的培养放在教学计划的首要位置,起到带动整个家政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提升家政服务专业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提升家政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使得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居世界首位,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民族之希望,更要注重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养的协同发展,大学则是实施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举措,要从“坚持立德树人”,“秉持大学精神”出发,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3] 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建设发展相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时代的社会需求转变,走以注重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将大学生的自我职业道德价值感与推进家政行业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使命感相结合。
(二)完善教师团队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家政服务专业的教师在长期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和未来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影响力。帕尔玛说:“只要你人在课堂,你的精神就在课堂。”[4] 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团队职业道德素养建设,对家政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无论在精神层面或是道德修养层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意义。
大学应该定期以家政专业师德教育为主题,开展知名学者和社会名人讲座与德育专家论坛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视野,增强理论基础,对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进行情感启迪。师德讲座与专家论坛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提供榜样和示范标杆,在心灵与情感上与学生达成共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达到教师自我师德素养和学生专业道德修养的共同提升与协同发展。
(三)创新家政专业学生道德修养培养模式
高校需要在重视学生德育地位的同时,了解和探索社会与用人单位对家政服务专业学生的道德要求,为提升家政专业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家政人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理论课的课程内容编写,并整理成一套完备的德育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道德素养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职业道德的内容应更多地来源于职业实践活动,而且职业道德教育最终也要回到职业实践当中去,服务于职业实践。[6] 因此,高校在对家政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在完成专业知识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地安排一些专业实训课程和职业道德实践活动。学生在校外教师的亲身指导下,能够通过亲身实践不断地提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家政服务工作中也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情景熏陶的作用下提升自身和专业的道德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Z].2017-7-13.
[2]: 李克强:家政服务和社会养老都是经济“新动能”国内新闻网.2016-03-06.
[3]: 陶红,王英.论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其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28).
[4]: 郑毓枫,李晟.家政服务业的立法思考[J].社科纵横,2005(5).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来自新华社
[6]: 张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