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后,各地纷纷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作文教改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我校在作文教学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开始了作文教改的探索与实践。
一、春天梦想的产生
回顾走过的作文教学之路,我们都在进行着“工业化”的教学,套用一个或几个教学模式,快速高效的制造出一个个“产品”——作文,所出“产品”良莠不齐,优秀的文章少之又少。如何走出困境,开创新局面?困惑之时,作文的教学改革犹如春潮袭来,让我也有了一个春天的梦想——寻找作文教学的春天。
二、让绿色回归作文
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奥运……无一不是绿色。作文是否也能绿色一回?当我又看到清华附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绿色语文”时,我的思路打开,是的,我们要让绿色回归作文。作为小学老师,我沿用赵老师的理念展开作文教学实践。看当前的小学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华而不实。文章没有自己的语言,更别说真情实感,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实在话,写有真情实感的“绿色作文”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广泛阅读促积累
俗话说:“一口吃不下一个大胖子。”做事不能急,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字词的积累能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落实字词句段的训练,让学生乐于表达。给学生读故事也是每周的必修课。
当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时,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因为阅读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我在班上开设“好书交换站”让学生多看书多积累,每天看课外书半小时,到了中高年级还布置摘抄背诵积累,写读书笔记等。此外,我发现报纸更与时俱进,文章都是“新鲜出炉”的,于是从三年级起就为班上订了《小学生学习报》,已经订了四年了。学生很喜欢看,而且常常发出感叹:“这样的故事我也经历过,我怎么没想到把它写下来呢?”“要是我的作文也能发表那该多好呀!”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快乐,也有了想表达的欲望。
(二)感受生活露真情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1.感知生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小学生写照。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事物,让他们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认真细致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感受也不同,因此,我还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
2.体验生活,快乐游戏快乐作文。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教低年级,我经常开展击鼓传花,青蛙过河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中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升入中高年级,我校晨读时间开设了经典诵读五分钟活动,我班语文课上也开设了课前精彩三分钟,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讲故事、演讲、发表一件事的观点等。课后,我还结合学校活动,进行写作训练,如“三八”妇女节,少先队开展了三个一感恩活动:唱一首歌、送一份礼物、写一封信。我班就此次活动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自己制作礼物,怎样制作的交流还延续到了课后。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围绕这次的感恩活动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学生文笔涌动,《爱的礼物》《姥姥,您是我千里之外的想念》等好文章呈现出来,真情在字里行间悄然流露。我校的书香节、墨香节、艺术节、體育节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写出的作文也是异彩纷呈。
3.家校互动,社会生活开阔视野。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他们的视野将更广阔,知识层次将更高,知识容量将更广阔,写作的题材库将更充盈。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家校互动很有必要。鼓励家长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做父母的好帮手,多带孩子走走逛逛,看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带他们去走亲访友,感受纯朴的亲情,学会交往的礼仪……
(三)激励评价乐分享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想说,学生写出好文章也是夸出来的,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在作文评改上,我常采用互批互改,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让大家共同议,适当的时候老师点评。学生优秀作文的展示,我除了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外,还成立了班里的优秀作文展评小组,用张贴、制作作文集,推荐到校刊《四小园》《高安教育》发表,利用校讯通平台传达获奖喜讯给家长等形式让大家分享作文成功的喜悦。
三、秋天美好的期待
人们常说“春种秋收”,秋天是果子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于是,我们有了秋天里最美好的期待。好作文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好的成绩,还应当是学生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自我能力的一个体现。因此,我给学生定目标,鼓励他们多写作文,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把好文章投到报社和杂志上发表。有了目标,有了期待,学生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况宏涛的《章老师的“废话”》发表在《小学生学习报》上,诗情女孩章静嘉已陆续写出了50多篇诗歌和散文,且自诩诗集为《黄昏·路影》,湖畔诗社出版了诗集《湖畔·记忆》,里面就选录了她的三首诗作。丁一桓的《爱的传递》、刘逸扬的《做一个自立的少年》获“暑期读一本好书”征文江西省二等奖……
今天,学生们健康成长,绿色作文一直都会陪伴他们,我们也会一直在实践与探索中延续作文教学的春天,并期待学生们美好的秋天的到来。
一、春天梦想的产生
回顾走过的作文教学之路,我们都在进行着“工业化”的教学,套用一个或几个教学模式,快速高效的制造出一个个“产品”——作文,所出“产品”良莠不齐,优秀的文章少之又少。如何走出困境,开创新局面?困惑之时,作文的教学改革犹如春潮袭来,让我也有了一个春天的梦想——寻找作文教学的春天。
二、让绿色回归作文
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奥运……无一不是绿色。作文是否也能绿色一回?当我又看到清华附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绿色语文”时,我的思路打开,是的,我们要让绿色回归作文。作为小学老师,我沿用赵老师的理念展开作文教学实践。看当前的小学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华而不实。文章没有自己的语言,更别说真情实感,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实在话,写有真情实感的“绿色作文”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广泛阅读促积累
俗话说:“一口吃不下一个大胖子。”做事不能急,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字词的积累能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落实字词句段的训练,让学生乐于表达。给学生读故事也是每周的必修课。
当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时,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因为阅读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我在班上开设“好书交换站”让学生多看书多积累,每天看课外书半小时,到了中高年级还布置摘抄背诵积累,写读书笔记等。此外,我发现报纸更与时俱进,文章都是“新鲜出炉”的,于是从三年级起就为班上订了《小学生学习报》,已经订了四年了。学生很喜欢看,而且常常发出感叹:“这样的故事我也经历过,我怎么没想到把它写下来呢?”“要是我的作文也能发表那该多好呀!”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快乐,也有了想表达的欲望。
(二)感受生活露真情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1.感知生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小学生写照。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事物,让他们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认真细致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感受也不同,因此,我还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
2.体验生活,快乐游戏快乐作文。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教低年级,我经常开展击鼓传花,青蛙过河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中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升入中高年级,我校晨读时间开设了经典诵读五分钟活动,我班语文课上也开设了课前精彩三分钟,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讲故事、演讲、发表一件事的观点等。课后,我还结合学校活动,进行写作训练,如“三八”妇女节,少先队开展了三个一感恩活动:唱一首歌、送一份礼物、写一封信。我班就此次活动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自己制作礼物,怎样制作的交流还延续到了课后。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围绕这次的感恩活动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学生文笔涌动,《爱的礼物》《姥姥,您是我千里之外的想念》等好文章呈现出来,真情在字里行间悄然流露。我校的书香节、墨香节、艺术节、體育节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写出的作文也是异彩纷呈。
3.家校互动,社会生活开阔视野。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他们的视野将更广阔,知识层次将更高,知识容量将更广阔,写作的题材库将更充盈。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家校互动很有必要。鼓励家长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做父母的好帮手,多带孩子走走逛逛,看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带他们去走亲访友,感受纯朴的亲情,学会交往的礼仪……
(三)激励评价乐分享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想说,学生写出好文章也是夸出来的,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在作文评改上,我常采用互批互改,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让大家共同议,适当的时候老师点评。学生优秀作文的展示,我除了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外,还成立了班里的优秀作文展评小组,用张贴、制作作文集,推荐到校刊《四小园》《高安教育》发表,利用校讯通平台传达获奖喜讯给家长等形式让大家分享作文成功的喜悦。
三、秋天美好的期待
人们常说“春种秋收”,秋天是果子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于是,我们有了秋天里最美好的期待。好作文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好的成绩,还应当是学生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自我能力的一个体现。因此,我给学生定目标,鼓励他们多写作文,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把好文章投到报社和杂志上发表。有了目标,有了期待,学生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况宏涛的《章老师的“废话”》发表在《小学生学习报》上,诗情女孩章静嘉已陆续写出了50多篇诗歌和散文,且自诩诗集为《黄昏·路影》,湖畔诗社出版了诗集《湖畔·记忆》,里面就选录了她的三首诗作。丁一桓的《爱的传递》、刘逸扬的《做一个自立的少年》获“暑期读一本好书”征文江西省二等奖……
今天,学生们健康成长,绿色作文一直都会陪伴他们,我们也会一直在实践与探索中延续作文教学的春天,并期待学生们美好的秋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