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目前来看,虽然新课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特别是初中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看错题目、用错公式等粗心现象,导致其学习成绩较差。在此背景下,如何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成为了当前诸多初中物理教师亟待思考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初中生物理学习粗心原因及解决策略进行了简单探究分析,望为后续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物理;粗心原因;解决策略
粗心是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经常被教师、学生和家长错误使用。部分学生会因为已有知识的稳定性、可利用性、可辨别性较差,而被贴上“粗心”的标签;也有部分学生为了简单地解释练习中的过错,没有深入地分析错误成因,反而以“粗心”搪塞了过去,导致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严重影响到了物理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生物理学习“粗心”的原因
(一)学生作业量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粗心”的成因是多样的,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形成的种种“粗心”的情况还是有其根本的原因。首先,当今存在的一些评价与评估标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显得非常吃力。例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能教师本身完成作业的能力很强,只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就能完成一份作业。所以在布置的过程中就会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教学安排进行布置,但是学生在完成的时候却不是如此,他们的能力并没有达到那种可以非常快而准确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这种不匹配就形成了光一门功课的他拖沓,科目多了之后就形成了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不够的现象。在我国的初中物理课堂上也是如此,因为物理的学习是需要大量的逻辑思维以及智力的。教师有时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自己能够办到的学生也能够办到,其实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智力的成长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很多老师并没有注意这一点,所以导致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数量太大,导致了学生没有适合的时间进行复查,一味的追求完成的速度,长期以来就行了只要速度不要质量的情况。这种情况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之后,就让学生养成了“粗心”的情况。
(二)教师与家长不重视
上文我们说到,学生在完成大量的作业的时候其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效率低下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和家长在很多情况之下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而是一味的觉得这种问题是学生自己不够细心的问题,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对学生进行指责,认为这仅仅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没有进行重视如何去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就会形成- -种大家都存在这种问题但是就是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特别是在物理的学习当中,教师与家长对此都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生们的“粗心”情况一直都存在而没有得到改善。
二、初中生物理学习“粗心”解决策略
(一)要建立“学习合作小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求真去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体验与观念,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人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它也是学生减少初中物理中“粗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一次作业批改中我发现了有一条题目全班有5个不同的答案。我就找了5个代表分到同一个小组中进行讨论并且按下面程序:(1)明确5个同学需解决的“粗心”问题;(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3)其他同学分别指出他们错误的原因;(4)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许多学生反映,学习物理“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说明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定则等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即要解决好“怎样做”的问题。教给学生规范的解题方法,培养一 定的解题习惯,是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课题。-是要培养良好的审题意识,这是解好题的关键。有时学生到办公室来问问题,若反问他“疑”在何处,往往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显然他并没有认真审题,连题.目的意思都不明白,不会解题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差之亳厘,似是而非”的問题进行训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方面寻求突破。二是确定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规律、应用数学工具正确进行求解。在弄清题意的情况下,根据题目的意思,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或模型。
(三)在教学上要做到规范化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及掌握学习的要求,对初中物理学习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1、思维首先要做到规范化。思维是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综合、判断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原始的“工具”。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我们在学习中应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论证,应用推理、类比、反证、联想等方法去伪存真,去误取正。如有的学生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可以这样进行论证,如果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那么速度越小,惯性越小,速度为0时就没有惯性了,显然,这与“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相违背,是不对的。2、语言的规范化,物理概念、专有术语、物理量及其单位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格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乱用,更不可生造。否则,会造成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比如说“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就不能说“电压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等。3、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无论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应规范操作,例如,酒精灯不可过火、不能用嘴吹灭等,看似细节,其实对学生都有着很深的影响。4、解题答题过程的规范化。例如“脚踢球时,为什么脚会有痛的感觉”,答: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球也对脚施加了力,脚就有痛的感觉。5、书写的规范化。计算题求解时,往往只重思维的分析,而对字迹、格式不注意要求。
结束语
物理学业不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现实的教学中,转化学业不良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认真分析和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胡茹芊,蔡水珍,曹思思,吕家豪,姚传飞,刘喜斌.原始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9):19-20.
[2] 陶永娟.基于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25.
[3] 袁志芹.物理教师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问题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7(05):75-76.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物理;粗心原因;解决策略
粗心是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经常被教师、学生和家长错误使用。部分学生会因为已有知识的稳定性、可利用性、可辨别性较差,而被贴上“粗心”的标签;也有部分学生为了简单地解释练习中的过错,没有深入地分析错误成因,反而以“粗心”搪塞了过去,导致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严重影响到了物理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生物理学习“粗心”的原因
(一)学生作业量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粗心”的成因是多样的,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形成的种种“粗心”的情况还是有其根本的原因。首先,当今存在的一些评价与评估标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显得非常吃力。例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能教师本身完成作业的能力很强,只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就能完成一份作业。所以在布置的过程中就会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教学安排进行布置,但是学生在完成的时候却不是如此,他们的能力并没有达到那种可以非常快而准确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这种不匹配就形成了光一门功课的他拖沓,科目多了之后就形成了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不够的现象。在我国的初中物理课堂上也是如此,因为物理的学习是需要大量的逻辑思维以及智力的。教师有时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自己能够办到的学生也能够办到,其实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智力的成长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很多老师并没有注意这一点,所以导致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数量太大,导致了学生没有适合的时间进行复查,一味的追求完成的速度,长期以来就行了只要速度不要质量的情况。这种情况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之后,就让学生养成了“粗心”的情况。
(二)教师与家长不重视
上文我们说到,学生在完成大量的作业的时候其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效率低下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和家长在很多情况之下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而是一味的觉得这种问题是学生自己不够细心的问题,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对学生进行指责,认为这仅仅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没有进行重视如何去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就会形成- -种大家都存在这种问题但是就是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特别是在物理的学习当中,教师与家长对此都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生们的“粗心”情况一直都存在而没有得到改善。
二、初中生物理学习“粗心”解决策略
(一)要建立“学习合作小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求真去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体验与观念,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人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它也是学生减少初中物理中“粗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一次作业批改中我发现了有一条题目全班有5个不同的答案。我就找了5个代表分到同一个小组中进行讨论并且按下面程序:(1)明确5个同学需解决的“粗心”问题;(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3)其他同学分别指出他们错误的原因;(4)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许多学生反映,学习物理“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说明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定则等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即要解决好“怎样做”的问题。教给学生规范的解题方法,培养一 定的解题习惯,是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课题。-是要培养良好的审题意识,这是解好题的关键。有时学生到办公室来问问题,若反问他“疑”在何处,往往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显然他并没有认真审题,连题.目的意思都不明白,不会解题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差之亳厘,似是而非”的問题进行训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方面寻求突破。二是确定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规律、应用数学工具正确进行求解。在弄清题意的情况下,根据题目的意思,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或模型。
(三)在教学上要做到规范化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及掌握学习的要求,对初中物理学习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1、思维首先要做到规范化。思维是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综合、判断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原始的“工具”。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我们在学习中应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论证,应用推理、类比、反证、联想等方法去伪存真,去误取正。如有的学生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可以这样进行论证,如果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那么速度越小,惯性越小,速度为0时就没有惯性了,显然,这与“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相违背,是不对的。2、语言的规范化,物理概念、专有术语、物理量及其单位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格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乱用,更不可生造。否则,会造成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比如说“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就不能说“电压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等。3、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无论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应规范操作,例如,酒精灯不可过火、不能用嘴吹灭等,看似细节,其实对学生都有着很深的影响。4、解题答题过程的规范化。例如“脚踢球时,为什么脚会有痛的感觉”,答: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球也对脚施加了力,脚就有痛的感觉。5、书写的规范化。计算题求解时,往往只重思维的分析,而对字迹、格式不注意要求。
结束语
物理学业不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现实的教学中,转化学业不良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认真分析和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胡茹芊,蔡水珍,曹思思,吕家豪,姚传飞,刘喜斌.原始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9):19-20.
[2] 陶永娟.基于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25.
[3] 袁志芹.物理教师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问题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7(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