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中的一项重要的商业行为就是兼并,这一活动会涉及到很多公司的部门进行决策,并且对于公司的财务系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在阐释并购的涵义及其动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企业兼并;财务会计;对策
一、引言
我国在兼并这一市场经济行为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发生并购的主体不单一、相关政策不全面、兼并资金有缺口等等的企业外部问题。还有一些像公司一味追求规模和市场多元化、对于兼并模式认识单一、财务系统的兼并显著等公司内部问题。应采取提高企业并购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发展培植企业并购的中介机构等宏观对策和提高横向并购的力度、注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由财务型发展为战略型、推进企业并购“走出去”等微观对策,以改善我国企业并购的内外部环境。
二、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会计问题
1.被并购企业公允价值的确定
(1)出现的问题
目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购买法进行合并会计处理。在购买法下,并购企业要以被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入账,但所谓的公允价值却不一定公允。
(2)产生的原因
国有控股的企业其公允价值是无法进行准确计量的,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中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属于国有控股的企业,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可靠的公允价值计量。假如被并购企业是国有控股企业,那么就很难确定其公允价值。
除此之外,我国的资产评估业也起步较晚,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且资产评估业的理论研究滞后,目前只能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单个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对整体综合价值评估如公司价值评估这方面几乎一片空白,也没有确切的行业准则进行引导,不论是并购方还是被并购方都很容易通过操纵资产评估方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2.并购企业的支付方式问题
(1)支付方式單一
当下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兼并手段还是多以简单的现金兑取产权的模式为主。这一模式对收购方的财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要求收购方一次性支付数额巨大的现金,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税收方面带来不小的压力。在跨国并购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意味着收购方面临着货币的可兑换性风险以及汇率风险。支付方式的落后和单一,使得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受到资金短缺的约束。
(2)某些特殊支付方式风险较大
近年来,中国发展出一种新的兼并方式,例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将一些深陷市场泥淖的公司产权无偿转移给收购企业。表面上不要求收购方对此进行支付,但是需要其面对后续的人员安置和债务问题。另外还有债转股式等特殊支付方式,这些方式下的并购成本往往无法精确计算,而且不利于并购过程中和并购后的成本控制,使得并购后整合困难财务风险较大。
三、对我国企业兼并中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建议
1.提高我国企业的证券化程度
第一,要对申请证券化的公司资产资质进行更加严谨的审核。而对于通过认证的公司资产,给予开通绿色通行道,简化申请行政手续,实现源头把关。适当减免交易各环节中的税费方式鼓励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优先选择与支持城镇化、农林水利、生态建设、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等类型的企业,尤其是具备良好基础资产的中小企业,作为原始权益人开展资产证券化,筛选优质基础资产并开发设计结构优、规模大、流动性强的交易结构。其次,从扩大证券化基础资产范围和产品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丰富资产证券化的类型,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人需求。发行人对优质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动力不强,而资产证券化并不以资产是否优良为前提,而是以能否合理定价和有效约束道德风险为主要基础。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都包含风险因素,高评级和低评级的资产打包在同一资产池,通过合理的交易结构及分层安排,可以实现信用风险的收敛以及风险分摊和分散的功能。因此建议适当扩大证券化基础资产范围,比如融资租赁、信用卡动态资产池、中小企业短期应收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同时研究与推动REITs、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合成CDO的发展,以金融创新的思维推动业务发展、化解金融风险。
2.商业银行开展兼并贷款业务
对于商业银行,其收购贷款方面的工作,受到行业许可范围的制约。然而商业银行经营的支持公司进行收购兼并用途的业务,对企业扩张提供了一大助力。第一,可以支持优势企业的发展,增强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第二,通过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欠有银行债务的企业,可以收回大量的不良贷款,减轻不良债权的包袱。通过自身信贷的转换,将不良债权转移到安全的优势企业,使之不再成为不良债权,银行便可以达到自我解困的目的。现在理论界对化解商业银行不良债权方面的讨论很多,国家也出台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等项措施。实际上,提供兼并贷款也可以作为化解不良债权的一种思路。第三,开展兼并贷款业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这首先是因为兼并贷款业务不同于银行的一般信贷业务,它要求银行必须具有较高的资本市场知识,精通有关企业兼并的知识技术,这对习惯于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商业银行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其次,兼并方企业大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商业银行开办兼并贷款不仅可以丰富信贷服务品种,提高信贷服务水平,而且可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客户群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开展兼并贷款业务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金融市场已经有了一定成熟度的基础上,在商业银行设立专项用于兼并活动的贷款,应当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3.建立企业兼并基金
有一项应用于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兼并活动的资金款项称作兼并基金。它是共同基金的新开展项目,和共同基金一样,具有专业人士专营、分散风险的特点,其投资方面拥有自己明确的金融运营计划。兼并基金一方面追求最大的资本收益,其收益来自兼并后企业成长前景良好时证券买卖之间的差额,另一方面则有本身的利息收入。兼并基金架起了众多中小投资者参与企业兼并的桥梁,基金良好的信誉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能够筹集到兼并所需的巨额资金。
国内的投资基金自开始之日起,大都是综合投资的模式。从近几年的发展看,综合性投资基金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前提下,基本投资方向究竟是什么,各投向的具体比例如何,有关部门难以进行管理和监控,投资者也不甚了解。所以,发展兼并基金也是解决兼并融资问题的一项可行措施。目前,可以考虑由有实力的企业以及保险机构、其他基金机构出资设立,并适当吸引一部分社会资金,共同组成兼并基金。立法部门要专门对兼并基金的设立、运行、投资方向及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使之从一开始就走上规范运行之路,既保证企业兼并的顺利进行,又为防范兼并风险建立起法律屏障。
四、结语
国外有100多年的企业兼并史,可以划分为五个大的发展阶段:大规模公司横向兼并规模重组、大规模公司引导的产业重组、以跨国公司为特征的品牌重组、以金融组织为中轴的机制重组和大规模公司联盟为特征的功能重组。在整个的发展阶段中,形成了规范化的兼并理论和实际操作。文章在阐释并购的涵义及其动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问题、并购企业的支付方式问题、并购企业的融资问题等方面的财务问题,最后,从提高我国企业的证券化程度,商业银行开展兼并贷款业务,建立企业兼并基金,大力发展金融创新 促进金融工具的多样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企业兼并中有关财务问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杜文昌.企业兼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J]. 科技资讯. 2013(28).
[2] 李飞.企业兼并财务问题的对策[J]. 辽宁经济. 2012(05).
[3] 陈洪刚.企业兼并与收购相关会计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24).
[4] 李飞,于殿华.企业兼并的若干财务问题分析[J]. 北方经济. 2015(03).
关键词:企业兼并;财务会计;对策
一、引言
我国在兼并这一市场经济行为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发生并购的主体不单一、相关政策不全面、兼并资金有缺口等等的企业外部问题。还有一些像公司一味追求规模和市场多元化、对于兼并模式认识单一、财务系统的兼并显著等公司内部问题。应采取提高企业并购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发展培植企业并购的中介机构等宏观对策和提高横向并购的力度、注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由财务型发展为战略型、推进企业并购“走出去”等微观对策,以改善我国企业并购的内外部环境。
二、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会计问题
1.被并购企业公允价值的确定
(1)出现的问题
目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购买法进行合并会计处理。在购买法下,并购企业要以被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入账,但所谓的公允价值却不一定公允。
(2)产生的原因
国有控股的企业其公允价值是无法进行准确计量的,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中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属于国有控股的企业,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可靠的公允价值计量。假如被并购企业是国有控股企业,那么就很难确定其公允价值。
除此之外,我国的资产评估业也起步较晚,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且资产评估业的理论研究滞后,目前只能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单个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对整体综合价值评估如公司价值评估这方面几乎一片空白,也没有确切的行业准则进行引导,不论是并购方还是被并购方都很容易通过操纵资产评估方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2.并购企业的支付方式问题
(1)支付方式單一
当下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兼并手段还是多以简单的现金兑取产权的模式为主。这一模式对收购方的财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要求收购方一次性支付数额巨大的现金,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税收方面带来不小的压力。在跨国并购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意味着收购方面临着货币的可兑换性风险以及汇率风险。支付方式的落后和单一,使得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受到资金短缺的约束。
(2)某些特殊支付方式风险较大
近年来,中国发展出一种新的兼并方式,例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将一些深陷市场泥淖的公司产权无偿转移给收购企业。表面上不要求收购方对此进行支付,但是需要其面对后续的人员安置和债务问题。另外还有债转股式等特殊支付方式,这些方式下的并购成本往往无法精确计算,而且不利于并购过程中和并购后的成本控制,使得并购后整合困难财务风险较大。
三、对我国企业兼并中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建议
1.提高我国企业的证券化程度
第一,要对申请证券化的公司资产资质进行更加严谨的审核。而对于通过认证的公司资产,给予开通绿色通行道,简化申请行政手续,实现源头把关。适当减免交易各环节中的税费方式鼓励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优先选择与支持城镇化、农林水利、生态建设、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等类型的企业,尤其是具备良好基础资产的中小企业,作为原始权益人开展资产证券化,筛选优质基础资产并开发设计结构优、规模大、流动性强的交易结构。其次,从扩大证券化基础资产范围和产品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丰富资产证券化的类型,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人需求。发行人对优质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动力不强,而资产证券化并不以资产是否优良为前提,而是以能否合理定价和有效约束道德风险为主要基础。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都包含风险因素,高评级和低评级的资产打包在同一资产池,通过合理的交易结构及分层安排,可以实现信用风险的收敛以及风险分摊和分散的功能。因此建议适当扩大证券化基础资产范围,比如融资租赁、信用卡动态资产池、中小企业短期应收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同时研究与推动REITs、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合成CDO的发展,以金融创新的思维推动业务发展、化解金融风险。
2.商业银行开展兼并贷款业务
对于商业银行,其收购贷款方面的工作,受到行业许可范围的制约。然而商业银行经营的支持公司进行收购兼并用途的业务,对企业扩张提供了一大助力。第一,可以支持优势企业的发展,增强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第二,通过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欠有银行债务的企业,可以收回大量的不良贷款,减轻不良债权的包袱。通过自身信贷的转换,将不良债权转移到安全的优势企业,使之不再成为不良债权,银行便可以达到自我解困的目的。现在理论界对化解商业银行不良债权方面的讨论很多,国家也出台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等项措施。实际上,提供兼并贷款也可以作为化解不良债权的一种思路。第三,开展兼并贷款业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这首先是因为兼并贷款业务不同于银行的一般信贷业务,它要求银行必须具有较高的资本市场知识,精通有关企业兼并的知识技术,这对习惯于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商业银行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其次,兼并方企业大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商业银行开办兼并贷款不仅可以丰富信贷服务品种,提高信贷服务水平,而且可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客户群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开展兼并贷款业务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金融市场已经有了一定成熟度的基础上,在商业银行设立专项用于兼并活动的贷款,应当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3.建立企业兼并基金
有一项应用于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兼并活动的资金款项称作兼并基金。它是共同基金的新开展项目,和共同基金一样,具有专业人士专营、分散风险的特点,其投资方面拥有自己明确的金融运营计划。兼并基金一方面追求最大的资本收益,其收益来自兼并后企业成长前景良好时证券买卖之间的差额,另一方面则有本身的利息收入。兼并基金架起了众多中小投资者参与企业兼并的桥梁,基金良好的信誉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能够筹集到兼并所需的巨额资金。
国内的投资基金自开始之日起,大都是综合投资的模式。从近几年的发展看,综合性投资基金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前提下,基本投资方向究竟是什么,各投向的具体比例如何,有关部门难以进行管理和监控,投资者也不甚了解。所以,发展兼并基金也是解决兼并融资问题的一项可行措施。目前,可以考虑由有实力的企业以及保险机构、其他基金机构出资设立,并适当吸引一部分社会资金,共同组成兼并基金。立法部门要专门对兼并基金的设立、运行、投资方向及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使之从一开始就走上规范运行之路,既保证企业兼并的顺利进行,又为防范兼并风险建立起法律屏障。
四、结语
国外有100多年的企业兼并史,可以划分为五个大的发展阶段:大规模公司横向兼并规模重组、大规模公司引导的产业重组、以跨国公司为特征的品牌重组、以金融组织为中轴的机制重组和大规模公司联盟为特征的功能重组。在整个的发展阶段中,形成了规范化的兼并理论和实际操作。文章在阐释并购的涵义及其动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问题、并购企业的支付方式问题、并购企业的融资问题等方面的财务问题,最后,从提高我国企业的证券化程度,商业银行开展兼并贷款业务,建立企业兼并基金,大力发展金融创新 促进金融工具的多样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企业兼并中有关财务问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杜文昌.企业兼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J]. 科技资讯. 2013(28).
[2] 李飞.企业兼并财务问题的对策[J]. 辽宁经济. 2012(05).
[3] 陈洪刚.企业兼并与收购相关会计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24).
[4] 李飞,于殿华.企业兼并的若干财务问题分析[J]. 北方经济.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