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蕴含着吉祥嘉瑞、奋发向上的神韵,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展现帝王的尊严,或是百姓生活的装饰,龙的形象都是极为重要的主题。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华文化艺术里的龙纹样,深蕴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因此,用玉雕来表现龙的各种形象,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亘古不变的永恒题材。
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
玉夔龙纹璜,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长8.5厘米,宽2.4厘米。
体扁,状半环弧形,两端有穿孔,并有凸牙,中有缺口,上刻变形夔龙,玉面上刻画的几何形图构成夔龙形。上面的凸牙表示口与角,孔表示眼,几何形图为变形的夔龙体,是由两个组成,头大体小,身躯为三角形,头为异向,尾部相对应。这种纹饰在青铜器上采用的较多,庄严、神秘、充满神话般的幻觉,带有宗教的色彩,器形虽小,但给人一种威慑恐怖的感觉。这是西周奴隶社会器物的特征,除玉器和铜器外,当时陶器、骨器也是这样,是神与权力的象征。
玉龙形璜,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长9.1厘米,宽3厘米。
呈扁体弧形,周边刻牙,表示口、须毛。细线以“阴刻细线”与“偏斜刀线”雕刻繁密平形与不同形状的云雷纹,一端及中上部各有一孔,用以系绳佩戴。玉质青白有土锈斑。玉龙璜器从形制上看与商代相同,它是延续商代玉礼器而雕刻的。但是,细审其工艺技术,就有明显差异,除了雕刻流畅、转弯变化处自然、没有“毛刺”外,并用偏斜刀法,反映西周在制玉工艺上的进步。
玉夔龙纹璜,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长8.6厘米,宽2.2厘米。
扁体弧形,近半环状,两端出牙,牙中部有一缺口,璜体两面刻变形夔龙纹,两端钻孔。从牙、钻孔与阴刻的纹饰看,面刻阴线相背的两条龙,龙头向外,体呈长三角形,牙为口,孔为眼,给人以神秘感。玉质黄褐色,温润细腻。这件玉器虽属小件,但反映西周时期习俗。上面纹饰是一种图案化兽纹,经过加工,充满神秘宗教的色彩,有一种神话般的幻觉。这种剪影式的玉雕艺术,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严,雕刻技艺精湛,内容为双兽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在处理纹饰时服从形体,即纹饰的形象服从于璜形,阴刻细线的夔龙纹饰,经过巧妙构思,用抽象和象征手法刻成,似龙非龙,使之工整、严谨、富丽、奇特精美、突出重点。其纹饰产生、发展、繁荣、衰退到消失,与玉器上的其他纹饰是一样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繁荣阶段,奴隶主为了表现自己的强大,达到镇压奴隶、驯服奴隶之目的,需要有一套制度与礼器,来维护奴隶主的地位,并使之神秘,带有宗教色彩,所以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应运而生。玉璜及上面的纹饰正是反映西周社会礼仪制度的。
西周时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外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夔龙纹玉,春秋·秦(前770—前476年)
长10.1厘米,顶宽2.2厘米,厚0.4厘米。
整体呈片状夔龙,头大,近似长方形,中有一圆孔为眼目,头顶平,在圆孔处有一缺缝为口,头上有扉牙,似为角与耳。体弯曲,尾尖。面阴刻线勾勒云雷纹,线条规整流畅。形体写实,通体呈翻腾跳跃状,体有一圆孔,作为佩戴用。,源于上古佩兽牙之习,用以结绳结或为武器。《说文》释为:“佩角锐端是可以解结。”玉是用玉仿制的角形器。最初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实用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用玉做成的,由实用器变成佩饰物。它的用途分两种,一是可以单独使用,另一种是成组配饰中的饰物之一,多穿系在组佩的最下端,行走时用以冲击其他玉器而发出清脆的响声,故又称“冲牙”。最早的玉产生于良渚文化早期,商周时期流行,到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玉不但流行,且制作日益精巧,出现很多工艺精美的作品。当时使用的玉材为上等料,造型变化多,构图巧妙新颖,琢制精细,反映当时人们对玉佩饰极为喜爱。
玉夔龙佩,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长7.3厘米,宽6.5厘米。
体扁平,夔龙呈腾跃状,整体若“S”形,浑身充满力量和生机。龙首、口、目与鼻雕成涡旋纹,以抽象手法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的感觉是龙欲抬头,大鼻睁目,咧嘴呲牙,宽耳耸立,鬃发后披,前腿上奔,背鬃向上竖起,尾卷曲内回收,潇洒自如。器边琢凸棱纹,龙身满饰涡旋纹,大小均匀,疏密有致,玉质虽被土浸蚀,上罩一层土褐色锈斑,却更增强了龙的动态和美感。玉夔龙腹部有一孔,为横位悬挂。
用玉饰佩带身上美化自身,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这时的玉饰应称为美玉佩,造型与纹饰都非常简朴。到了西周晚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佩饰按一定规律组合成串,雕刻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此玉夔龙佩就是组佩饰件之一。
玉佩的盛行与形制、制作方面的成熟,与周代礼制的完备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有关,佩玉在当时属贵族的特权,他们把所谓的道德规范、礼教加在玉的物理属性上,即“君子比德于下玉”。将精美的玉组佩带在身上的目的与功用是:其一“节步”,使行走起来温文尔雅,有节奏,显示高尚风度;其二,玉组佩在行走时能发出互相撞击的叮铛之声,表明自己身份属贵族阶级。上述玉夔龙佩同墓出土的为二件,造型一样,另外,还出土有、珠、鱼、璜等,说明该墓中的玉龙佩等玉器为一组佩。由于出土时的情况不明,难以复原佩带时的组佩形式,但是却为了解当时社会佩玉提供了实物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中的角与耳全无差异;龙纹的眼睛为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
玉龙首,唐(618-907年),长18厘米,宽7.5厘米,高10.2厘米。
龙首为立体圆雕,巨目宽眉,眉梢上卷,高鼻长嘴,上嘴唇尖状凸起,龇牙咧嘴,头顶生双长角,大耳后抿,嘴后有三撮长须,此龙首轮廓呈近长方形,它是在长方体玉的基础上进行雕刻的。正面、侧面与整体和谐,头面有一小孔,低部有一凹槽,是嵌镶在器物上起固定作用的,可能是车、船或建筑上的饰件。其细部以单纯的粗线条勾勒,流畅准确,劲健有力,把它那欲吼吞噬的形态与雄威的神情都表现了出来。
这件玉器体大,雕刻精湛,出土地唐代曲江池遗址,属唐皇家园林,距今西安城南四公里处。早在汉代时这里为“宜春苑”,隋初兴建大兴城时,在少陵塬上开凿黄渠,把义谷水引入曲江,改曲江池为芙蓉池,宜春苑也改为芙蓉苑。唐玄宗又恢复曲江池名称,为芙蓉苑增建楼阁,沿曲江池畔进行营建,正是“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府署”。此后虽经安史之乱破坏,太和九年(835年)淘曲江池,修紫云楼,彩霞亭,并鼓励诸司在曲江池沿岸建造亭馆,使曲江池沿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花卉起伏,烟水明媚,成为著名园林。
唐代玉雕刻与当时的石雕刻、陶俑、金银器一样,其特征是先雕出大的体形轮廓,然后用阴线刻画细部,雄健奔放,饱满瑰丽,奋发向上,雕凿精美,造型新奇,写实性强。这件玉龙首玉质晶莹,圆润生动,可称唐代精品。
唐代玉雕注重神韵,龙纹也表显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龙纹的特征是:龙身似一条粗大的长蛇,身体两侧刻有两条阴刻线,四腿四爪,爪子臃肿有力;玉龙身上开始出现似鳞纹样的纹饰及斜方格纹,纹饰从颈部直至尾部;尾为秃尾,没有什么装饰。龙的头形长,张嘴吐舌,嘴极大,张开后嘴角超过眼角。龙腿的小腿部分在关节处有山羊胡子状的腿毛。
玉螭龙穿花饰件,宋(960-1279年)
长径7.6厘米,宽径6.1厘米。
椭圆形,镂雕串枝花叶,在繁密的花叶丛中,穿行一螭龙。螭龙圆目宽鼻,双耳斜竖,头须斜飘,侧转体呈“U”型,匍爬向前,长尾回卷,似欲捕猎物。椭圆形圈、串枝花及螭龙为一块玉石镂雕,枝叶翻转,繁密多层次,螭龙体部分被花叶遮盖,加上玉质细腻温润,白中闪青,玻璃光泽,真实生动。这是宋代以来新出现的一种透雕技法,它不是那种简单的分层镂雕,而是花瓣和花叶都自内向处斜出,花瓣和花叶翻卷雕得很深,再刻叶脉,互相叠压交搭,螭龙在花叶丛中,出入穿插,是自然世界的小景观。
宋代龙素身的多,身体两侧也是用阴刻线刻划出两道边,把龙的立体感表现出来,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辅助纹饰的云纹多种多样,云纹尾部拉长,卷云纹式样也多样化了,还出现了龙纹旁边有山石作陪衬的纹饰。
明十七世纪,青玉雕螭龙把
明末/清十八世纪,褐青玉仿古镂雕龙纹钟
明十七世纪,青白玉雕云龙纹活环耳
明,褐白玉雕仿古纹螭龙长方把
明,灰褐玉苍龙教子带钩
琵琶形,龙首为钩,长眼,眼睛下凹,粗眉上卷,宽鼻凸起,呲牙咧嘴,头顶长双角,三束发须后抿,侧面颈宽,腹上爬一小螭龙,周围雕刻云朵。头额宽阔,眉、眼、鼻及口都集中在面部下方,仅占面部三分之一。其颈下弯,发须飘浮,前腿弯曲柔软,后腿一弯一伸,其关节饰卷云纹,双肩也饰云朵,圆背到尾刻有二道阴线及三队横双线,表示脊柱及肋骨,小腿也刻有短横道,造型矫健有力,姿态美观,意为“苍龙教子”。背有钩形钮,玉质白青。
明代龙头刻划得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眼睛还有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发型的典型特点是短发,从根部就向上前方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小腿部分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没有骨骼感;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至5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有的是云纹装饰,有的是火焰纹装饰。明代玉龙雕工粗糙,为历代之首。
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的龙,也有本时代风格的龙。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到处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眼睛是凸雕圆眼,眉毛出现锯齿眉,而腮部也是用锯齿纹来表示的。龙身的鳞纹更写实、更形象化了,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清代龙爪子也是3至5爪,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无神韵,纹饰琐细,无力量感,缺乏生气。
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
玉夔龙纹璜,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长8.5厘米,宽2.4厘米。
体扁,状半环弧形,两端有穿孔,并有凸牙,中有缺口,上刻变形夔龙,玉面上刻画的几何形图构成夔龙形。上面的凸牙表示口与角,孔表示眼,几何形图为变形的夔龙体,是由两个组成,头大体小,身躯为三角形,头为异向,尾部相对应。这种纹饰在青铜器上采用的较多,庄严、神秘、充满神话般的幻觉,带有宗教的色彩,器形虽小,但给人一种威慑恐怖的感觉。这是西周奴隶社会器物的特征,除玉器和铜器外,当时陶器、骨器也是这样,是神与权力的象征。
玉龙形璜,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长9.1厘米,宽3厘米。
呈扁体弧形,周边刻牙,表示口、须毛。细线以“阴刻细线”与“偏斜刀线”雕刻繁密平形与不同形状的云雷纹,一端及中上部各有一孔,用以系绳佩戴。玉质青白有土锈斑。玉龙璜器从形制上看与商代相同,它是延续商代玉礼器而雕刻的。但是,细审其工艺技术,就有明显差异,除了雕刻流畅、转弯变化处自然、没有“毛刺”外,并用偏斜刀法,反映西周在制玉工艺上的进步。
玉夔龙纹璜,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长8.6厘米,宽2.2厘米。
扁体弧形,近半环状,两端出牙,牙中部有一缺口,璜体两面刻变形夔龙纹,两端钻孔。从牙、钻孔与阴刻的纹饰看,面刻阴线相背的两条龙,龙头向外,体呈长三角形,牙为口,孔为眼,给人以神秘感。玉质黄褐色,温润细腻。这件玉器虽属小件,但反映西周时期习俗。上面纹饰是一种图案化兽纹,经过加工,充满神秘宗教的色彩,有一种神话般的幻觉。这种剪影式的玉雕艺术,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严,雕刻技艺精湛,内容为双兽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在处理纹饰时服从形体,即纹饰的形象服从于璜形,阴刻细线的夔龙纹饰,经过巧妙构思,用抽象和象征手法刻成,似龙非龙,使之工整、严谨、富丽、奇特精美、突出重点。其纹饰产生、发展、繁荣、衰退到消失,与玉器上的其他纹饰是一样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繁荣阶段,奴隶主为了表现自己的强大,达到镇压奴隶、驯服奴隶之目的,需要有一套制度与礼器,来维护奴隶主的地位,并使之神秘,带有宗教色彩,所以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应运而生。玉璜及上面的纹饰正是反映西周社会礼仪制度的。
西周时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外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夔龙纹玉,春秋·秦(前770—前476年)
长10.1厘米,顶宽2.2厘米,厚0.4厘米。
整体呈片状夔龙,头大,近似长方形,中有一圆孔为眼目,头顶平,在圆孔处有一缺缝为口,头上有扉牙,似为角与耳。体弯曲,尾尖。面阴刻线勾勒云雷纹,线条规整流畅。形体写实,通体呈翻腾跳跃状,体有一圆孔,作为佩戴用。,源于上古佩兽牙之习,用以结绳结或为武器。《说文》释为:“佩角锐端是可以解结。”玉是用玉仿制的角形器。最初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实用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用玉做成的,由实用器变成佩饰物。它的用途分两种,一是可以单独使用,另一种是成组配饰中的饰物之一,多穿系在组佩的最下端,行走时用以冲击其他玉器而发出清脆的响声,故又称“冲牙”。最早的玉产生于良渚文化早期,商周时期流行,到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玉不但流行,且制作日益精巧,出现很多工艺精美的作品。当时使用的玉材为上等料,造型变化多,构图巧妙新颖,琢制精细,反映当时人们对玉佩饰极为喜爱。
玉夔龙佩,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长7.3厘米,宽6.5厘米。
体扁平,夔龙呈腾跃状,整体若“S”形,浑身充满力量和生机。龙首、口、目与鼻雕成涡旋纹,以抽象手法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的感觉是龙欲抬头,大鼻睁目,咧嘴呲牙,宽耳耸立,鬃发后披,前腿上奔,背鬃向上竖起,尾卷曲内回收,潇洒自如。器边琢凸棱纹,龙身满饰涡旋纹,大小均匀,疏密有致,玉质虽被土浸蚀,上罩一层土褐色锈斑,却更增强了龙的动态和美感。玉夔龙腹部有一孔,为横位悬挂。
用玉饰佩带身上美化自身,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这时的玉饰应称为美玉佩,造型与纹饰都非常简朴。到了西周晚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佩饰按一定规律组合成串,雕刻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此玉夔龙佩就是组佩饰件之一。
玉佩的盛行与形制、制作方面的成熟,与周代礼制的完备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有关,佩玉在当时属贵族的特权,他们把所谓的道德规范、礼教加在玉的物理属性上,即“君子比德于下玉”。将精美的玉组佩带在身上的目的与功用是:其一“节步”,使行走起来温文尔雅,有节奏,显示高尚风度;其二,玉组佩在行走时能发出互相撞击的叮铛之声,表明自己身份属贵族阶级。上述玉夔龙佩同墓出土的为二件,造型一样,另外,还出土有、珠、鱼、璜等,说明该墓中的玉龙佩等玉器为一组佩。由于出土时的情况不明,难以复原佩带时的组佩形式,但是却为了解当时社会佩玉提供了实物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中的角与耳全无差异;龙纹的眼睛为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
玉龙首,唐(618-907年),长18厘米,宽7.5厘米,高10.2厘米。
龙首为立体圆雕,巨目宽眉,眉梢上卷,高鼻长嘴,上嘴唇尖状凸起,龇牙咧嘴,头顶生双长角,大耳后抿,嘴后有三撮长须,此龙首轮廓呈近长方形,它是在长方体玉的基础上进行雕刻的。正面、侧面与整体和谐,头面有一小孔,低部有一凹槽,是嵌镶在器物上起固定作用的,可能是车、船或建筑上的饰件。其细部以单纯的粗线条勾勒,流畅准确,劲健有力,把它那欲吼吞噬的形态与雄威的神情都表现了出来。
这件玉器体大,雕刻精湛,出土地唐代曲江池遗址,属唐皇家园林,距今西安城南四公里处。早在汉代时这里为“宜春苑”,隋初兴建大兴城时,在少陵塬上开凿黄渠,把义谷水引入曲江,改曲江池为芙蓉池,宜春苑也改为芙蓉苑。唐玄宗又恢复曲江池名称,为芙蓉苑增建楼阁,沿曲江池畔进行营建,正是“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府署”。此后虽经安史之乱破坏,太和九年(835年)淘曲江池,修紫云楼,彩霞亭,并鼓励诸司在曲江池沿岸建造亭馆,使曲江池沿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花卉起伏,烟水明媚,成为著名园林。
唐代玉雕刻与当时的石雕刻、陶俑、金银器一样,其特征是先雕出大的体形轮廓,然后用阴线刻画细部,雄健奔放,饱满瑰丽,奋发向上,雕凿精美,造型新奇,写实性强。这件玉龙首玉质晶莹,圆润生动,可称唐代精品。
唐代玉雕注重神韵,龙纹也表显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龙纹的特征是:龙身似一条粗大的长蛇,身体两侧刻有两条阴刻线,四腿四爪,爪子臃肿有力;玉龙身上开始出现似鳞纹样的纹饰及斜方格纹,纹饰从颈部直至尾部;尾为秃尾,没有什么装饰。龙的头形长,张嘴吐舌,嘴极大,张开后嘴角超过眼角。龙腿的小腿部分在关节处有山羊胡子状的腿毛。
玉螭龙穿花饰件,宋(960-1279年)
长径7.6厘米,宽径6.1厘米。
椭圆形,镂雕串枝花叶,在繁密的花叶丛中,穿行一螭龙。螭龙圆目宽鼻,双耳斜竖,头须斜飘,侧转体呈“U”型,匍爬向前,长尾回卷,似欲捕猎物。椭圆形圈、串枝花及螭龙为一块玉石镂雕,枝叶翻转,繁密多层次,螭龙体部分被花叶遮盖,加上玉质细腻温润,白中闪青,玻璃光泽,真实生动。这是宋代以来新出现的一种透雕技法,它不是那种简单的分层镂雕,而是花瓣和花叶都自内向处斜出,花瓣和花叶翻卷雕得很深,再刻叶脉,互相叠压交搭,螭龙在花叶丛中,出入穿插,是自然世界的小景观。
宋代龙素身的多,身体两侧也是用阴刻线刻划出两道边,把龙的立体感表现出来,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辅助纹饰的云纹多种多样,云纹尾部拉长,卷云纹式样也多样化了,还出现了龙纹旁边有山石作陪衬的纹饰。
明十七世纪,青玉雕螭龙把
明末/清十八世纪,褐青玉仿古镂雕龙纹钟
明十七世纪,青白玉雕云龙纹活环耳
明,褐白玉雕仿古纹螭龙长方把
明,灰褐玉苍龙教子带钩
琵琶形,龙首为钩,长眼,眼睛下凹,粗眉上卷,宽鼻凸起,呲牙咧嘴,头顶长双角,三束发须后抿,侧面颈宽,腹上爬一小螭龙,周围雕刻云朵。头额宽阔,眉、眼、鼻及口都集中在面部下方,仅占面部三分之一。其颈下弯,发须飘浮,前腿弯曲柔软,后腿一弯一伸,其关节饰卷云纹,双肩也饰云朵,圆背到尾刻有二道阴线及三队横双线,表示脊柱及肋骨,小腿也刻有短横道,造型矫健有力,姿态美观,意为“苍龙教子”。背有钩形钮,玉质白青。
明代龙头刻划得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眼睛还有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发型的典型特点是短发,从根部就向上前方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小腿部分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没有骨骼感;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至5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有的是云纹装饰,有的是火焰纹装饰。明代玉龙雕工粗糙,为历代之首。
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的龙,也有本时代风格的龙。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到处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眼睛是凸雕圆眼,眉毛出现锯齿眉,而腮部也是用锯齿纹来表示的。龙身的鳞纹更写实、更形象化了,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清代龙爪子也是3至5爪,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无神韵,纹饰琐细,无力量感,缺乏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