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生生活、思想、思维的改变,使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传统教学方法的弱点也因此越来越突出,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新思维。探讨新的教学思维,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是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思维方式是一种抽想的东西,有别于传统思维,那么哪些才算新思维呢?
一、求新思维的种类
1.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非常式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正如前面所提,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传统方法是从原因到结果,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机械性的因果关系思维界域内,使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性、异性。求异思维则突破这种因果关系,在对事物的分析上,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四面八方去思考,以寻找各种各样解决的方法,提出各方面大胆的设想,以求得到光芒四射的智慧。求异思维常常表现为打破框框的、别出心裁的、超乎寻常的思考,因而易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例如,童年时代的司马光砸缸救小孩,就是一种求异思维的表现。把这种求异思维引用到历史教学中,就是大胆地引导学生朝其它方向思考。比如,在我们提出问题时,不一定要学生解答为什么会这样,但可以让学生反问为什么要提出这样问题?跳开了固定的框套,反而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全面。
2.逆向思维。严格的说,逆向思维也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分支,我们这里将它单独谈,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在教学思维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逆向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反其思路而行。例如,教材中讲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暴君,在列举这些暴行时,我们可以反其思路而上,可以分析这些暴行中客观的、正面的一方面,因为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既然它有负面的一面,那肯定也会有正面的一面。把这样的思维方式引入到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讲,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感,更是看问题的全面辨证的思维方式。
历史是客观的,而问题才是主观的,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让他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为什么又说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有很高层次的开拓求异性,是逆向思维的信息反馈。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既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教学不只是死板板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双向思维。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同样的一个问题,除了正向逆向之外,同一个方向,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结果。
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可知性、过去性强,且层次交迭,意象远,而且只有当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辐射与聚合协同共振时才能奏出一曲和谐悦耳的新乐章。双向思维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更周到,不只从历史的角度,还要从地理,人文,社会等各方面去思考。分析问题也不能只运用一种方法,还要思考更角色的方法,从中掌握了事物的现象、本质和某些结论的来龙去脉。
我们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能力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上的思维方式只仅仅到这些目的,教学方法上,也要做到一些创新。
二、教学思维方法的创新
上面讲的是主要是新思维方式,下面,主要探讨一下思维方法的创新。
1.裂变创新。历史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政治、地理学科的都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历史教学中若以历史学科为主体,聚合其它学科,将达到课堂教学的匠心独运。这就是所谓的裂变,把一个学科问题裂开来,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说明它。这样的裂变,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同时也达到大大增强学生印象和记忆力的效果。
2.挖掘、转移创新。我们这里说的挖掘、转移实际上是指挖掘课本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以便使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俗话说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任何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之间总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将一个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中,分析出结果后,再转回来,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更清晰的结果了。这和成语中说的“触类旁通”是同样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从一基本史实生好开去,突破教材中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中国资本主义产物?有的学生看法否定,理由是:内因是决定因素,中国鸦片战争前,就有资本主义萌芽,说明商品经济发达,在这样的土壤里,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经济才会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有的学生法肯定,理由是:没有土壤,强行嫁接资本主义并不罕见。这样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多角度中审视,新观点、新看法就油然而生了。
三、如何创新
要做到以上这些,当然不是我们老师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更重要的学生的配合,而要让学生配合,就要让学生有主动性和创新欲望了。
1.增强学生主动性。我们大力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体性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科学设立主体教学目标,诱发学生学习心向,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2.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有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历史知识丰富多彩,中国古代的文明辉煌灿烂、世界战争风云变幻,这些学生都充满好奇,通过学习了解,他们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幼稚、也许无意义,但这却是他们的一种发现、一种探寻、一种创新,我在实践中注重及时肯定他们的做法,鼓励这种敢于发问、敢于探讨、敢于创新的精神。
3.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教学活动不是个体进行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更重要的是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参与性。这些问题不同的教学探讨中都已谈到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细举了。
4.要走出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误区。一是切莫抛开课本,一味追求高、深、难。二是切莫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信心、人际关系等)在历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新的时期需要新的教学思维和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的教学,适应时代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一、求新思维的种类
1.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非常式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正如前面所提,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传统方法是从原因到结果,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机械性的因果关系思维界域内,使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性、异性。求异思维则突破这种因果关系,在对事物的分析上,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四面八方去思考,以寻找各种各样解决的方法,提出各方面大胆的设想,以求得到光芒四射的智慧。求异思维常常表现为打破框框的、别出心裁的、超乎寻常的思考,因而易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例如,童年时代的司马光砸缸救小孩,就是一种求异思维的表现。把这种求异思维引用到历史教学中,就是大胆地引导学生朝其它方向思考。比如,在我们提出问题时,不一定要学生解答为什么会这样,但可以让学生反问为什么要提出这样问题?跳开了固定的框套,反而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全面。
2.逆向思维。严格的说,逆向思维也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分支,我们这里将它单独谈,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在教学思维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逆向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反其思路而行。例如,教材中讲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暴君,在列举这些暴行时,我们可以反其思路而上,可以分析这些暴行中客观的、正面的一方面,因为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既然它有负面的一面,那肯定也会有正面的一面。把这样的思维方式引入到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讲,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感,更是看问题的全面辨证的思维方式。
历史是客观的,而问题才是主观的,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让他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为什么又说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有很高层次的开拓求异性,是逆向思维的信息反馈。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既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教学不只是死板板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双向思维。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同样的一个问题,除了正向逆向之外,同一个方向,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结果。
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可知性、过去性强,且层次交迭,意象远,而且只有当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辐射与聚合协同共振时才能奏出一曲和谐悦耳的新乐章。双向思维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更周到,不只从历史的角度,还要从地理,人文,社会等各方面去思考。分析问题也不能只运用一种方法,还要思考更角色的方法,从中掌握了事物的现象、本质和某些结论的来龙去脉。
我们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能力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上的思维方式只仅仅到这些目的,教学方法上,也要做到一些创新。
二、教学思维方法的创新
上面讲的是主要是新思维方式,下面,主要探讨一下思维方法的创新。
1.裂变创新。历史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政治、地理学科的都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历史教学中若以历史学科为主体,聚合其它学科,将达到课堂教学的匠心独运。这就是所谓的裂变,把一个学科问题裂开来,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说明它。这样的裂变,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同时也达到大大增强学生印象和记忆力的效果。
2.挖掘、转移创新。我们这里说的挖掘、转移实际上是指挖掘课本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以便使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俗话说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任何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之间总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将一个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中,分析出结果后,再转回来,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更清晰的结果了。这和成语中说的“触类旁通”是同样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从一基本史实生好开去,突破教材中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到中国资本主义产物?有的学生看法否定,理由是:内因是决定因素,中国鸦片战争前,就有资本主义萌芽,说明商品经济发达,在这样的土壤里,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经济才会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有的学生法肯定,理由是:没有土壤,强行嫁接资本主义并不罕见。这样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多角度中审视,新观点、新看法就油然而生了。
三、如何创新
要做到以上这些,当然不是我们老师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更重要的学生的配合,而要让学生配合,就要让学生有主动性和创新欲望了。
1.增强学生主动性。我们大力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体性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科学设立主体教学目标,诱发学生学习心向,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2.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有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历史知识丰富多彩,中国古代的文明辉煌灿烂、世界战争风云变幻,这些学生都充满好奇,通过学习了解,他们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幼稚、也许无意义,但这却是他们的一种发现、一种探寻、一种创新,我在实践中注重及时肯定他们的做法,鼓励这种敢于发问、敢于探讨、敢于创新的精神。
3.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教学活动不是个体进行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更重要的是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参与性。这些问题不同的教学探讨中都已谈到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细举了。
4.要走出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误区。一是切莫抛开课本,一味追求高、深、难。二是切莫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信心、人际关系等)在历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新的时期需要新的教学思维和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的教学,适应时代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